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

  •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

  • 神效中医按摩祛除头痛

    按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1.开天目: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皮肤,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有节律的抹法。双手共20次,注意力量轻柔,以前额皮肤不变红为度。 2.推前额: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注意力量不宜过大。? 3.点按攒竹、鱼腰及太阳: 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持续数秒或半分钟。如头痛、头

  • 中医按摩5穴位治疗失眠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 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

  • 中医按摩治疗哮喘

    小儿哮喘治疗比较棘手。除了服药、打针、功能锻炼、调节饮食等措施之外,经常按摩也是较好的方法。按摩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哮喘发作。 按揉丰隆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 中医按摩调理宝宝脾胃

    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摩简便易行,孩子容易接受。 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指前移, 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搓脊

  • 保养脾胃的中医按摩手法

    保养脾胃的中医按摩手法有哪些 方法一:双手叠加,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腹部各10遍。 方法二:双手叠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脐,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80次。 方法三: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 方法四:沿足大趾内侧缘、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自下而上推足太阴脾经路线,每次10遍,之后点按太白(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处)、阴陵泉(位于膝关节内侧,胫骨内侧髁凹陷处)及压痛点各半分钟。

  • 中医按摩防止胸部下垂

    中医按摩防止胸部下垂 很多女性因为生完孩子以后或者上了年纪胸部会出现下垂,穿衣服也不好看,怎么能防止胸部下垂呢?中医按摩来帮你。下面几步就能让你拥有魅力“胸峰”。 中医按摩防止胸部下垂 中医按摩防止胸部下垂---从乳房中心开始画圈,往上直到锁骨处。 中医按摩防止胸部下垂---从乳房外缘开始,以画小圈方式做螺旋状按摩。 中医按摩防止胸部下垂---两手掌轻轻抓住两边乳房,向上微微拉引,但是别捏得太用力。每天洗完澡后花5分钟进行按摩就可以,每个动作重复8-10次。 中国有句话“贵在坚持”每天坚持10分钟就会让你

  • 中医按摩缓解糖尿病病情

    生活中有的人不重视糖尿病,可能也是因为不了解糖尿病的危害,但是糖尿病的确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要重视疾病,但是糖尿病患者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按摩,才能起到改善糖尿病的作用呢? 糖尿病,其实在中医上叫消渴。那么,跟按摩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阴精亏损,燥热偏胜。糖尿病涉及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中尤以肾为关键。糖尿病日久,易发生,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具虚。其中,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还有病久入络。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按摩,具有益肾固气。

  • 中医按摩有什么好处 消除身体疲劳感

    中医按摩能够帮助消除身体的疲劳感,振奋精神。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身体很容易出于紧张疲劳状态。通过按摩手法对身体穴位、经络的刺激,能够有效缓解紧张、疲劳感,并且通过神经的作用,能够帮助调节兴奋抑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等等。

  • 祛除老年斑的中医按摩法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及按摩方法 (一)、针对老年斑的穴位有束骨穴、肝俞穴、肝俞穴、肾俞穴。 (二)、穴位按摩方法: 1、两手拇指指腹放置于两脚的束骨穴(足外侧,足小趾跖关节的后上方凹陷处),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后稍加揉动。每5秒钟按1次,共按,0次。同法按揉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肝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背部正中线旁开1.5寸)。束骨具有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功效。肝俞可以疏肝理气;脾俞健脾化痰,益

  • 中医按摩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中医按摩提高免疫力的穴位 风池穴:风池穴与风府穴水平,位于乳突后凹陷处,隶属于足少阳胆经——胆经气血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故此得名。操作时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0.5寸,也可以平刺。平时在家可以用四指固定,大拇指用力捻转,以达到酸胀感为度。风池穴对于头痛头晕、失眠落枕、面部诸疾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平时多按一按也不会引起身体的损伤。 曲池穴:曲池穴隶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其位置在手臂外侧、屈肘成直角肘弯横纹尽头处。按摩时可用对侧手掌托住肘,拇指用力向下按,按揉过程中达到酸胀感,反复三次。曲池穴位对于各种发热、上肢不利

  • 中医按摩可治疗腿部抽筋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后侧肌肉0.5~1分钟。 功效:柔筋缓急、消肿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月国窝横纹(即屈膝时月国窝中的横纹)正中处。将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4、按揉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腓骨上端膨大

  • 中医按摩治疗脱发效果如何

    1、风府穴:采用点法揉法,以拇指指端沿顺时针点揉旋转5次,力度适中,在点和揉时应向上用力,才能见效,点法、着力点较小,刺激性强,而配揉法可刚中带柔,取长补短。以患者觉酸胀、不感痛为准。 2、风池穴:按摩手法同风府穴的手法,此法疏散在表的风邪,点穴开筋。松解局部肌肉痉挛。 3、太阳穴:较敏感,采用点法揉法,力度为轻缓,以中指指端点太阳穴,由轻至重后轻,旋转揉动5次,动作持续,着力深透。此法可祛散风寒,解除头脑紧张感,以缓解头部血液循环障碍。 4、四神聪:采用点法按法。以双手拇指指腹进行点按,先点按左、右神聪

  • 中医按摩巧应对过敏体质

    风池——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腧穴,是手少阳、阳维相交会的穴位。点按风池可以让人体阳气得到提升,经络得到疏通,使鼻子保持通畅。 脾俞——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腧穴,脾气不足则会使得脾胃的消化功能减退,这样则会使得人体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不足则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则会导致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按揉脾俞对于恢复正常脾胃功能,减轻患者过敏性

  • 中医按摩丰胸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 从乳房中心开始画圈,往上直到锁骨处。 从乳房外援开始,以画小圈方式做螺旋状按摩。 两手掌轻轻抓住两边乳房,向上微微拉引,但是别捏得太用力。 每个动作重复8-10次。 功效:使胸部不会松垮。 方法二: 以双手手指,圈住整个乳房周围组织,每次停留3秒钟。 双手张开,分别由乳沟处往下平行按压,一直到乳房外围。 在双乳间做8字形按摩。 每个动作重复二十次。 功效:刺激胸部组织,让乳房长大。 方法三: 把双手放在腋下,沿着乳房外围作圆形按摩。 双手从乳房下面分别向左右两方往上提拉,直到锁骨的位置。 把手放

  • 中医按摩可以轻松治疗尿失禁

    中医认为,尿失禁多与肾虚不固有关,选用穴位按摩、艾灸的方法可以缓解尿失禁症状。尿失禁,指病人尿液不由自主地从尿道流出的疾病,多见于老人和女性。看中医按摩法轻松缓解尿失禁。 点按利尿穴:用两手大拇指按压利尿穴(肚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压力逐渐加大,持续5—15分钟,每日1—2次。 点按中极穴:仰卧平躺床上,以右手拇指抵住中极(位于肚脐正下方4寸),微用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 按摩下腹部:仰卧平躺床上,两手掌叠加置于下腹部中央,以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5分钟,至下腹部有微热感为

  • 中医按摩三大误区

    一般人对按摩存在着三大误区,按摩时间越长越好就是误区之一,还有就是哪里痛就按哪里和力度越大越好这两大误区。 哪里痛就按哪里,这是人们普遍会犯的一个错误,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按摩是以中医经络腧穴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关于经络腧穴的一个重要歌诀就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几个穴位没有一个在疼痛部位,都在远端,可见,并非是哪里痛就按哪里。 力度越大越好,是一些人认为按摩一定要有疼痛感才能达到效果,有的甚至专门找一些手法较重的按摩师,按后两三天还浑身酸痛,其实,这样并不是好现象。按摩的

  • 中医按摩让你的胸部更丰满

    方法一: 把双手放在腋下,沿着乳房外围作圆形按摩。 双手从乳房下面分别向左右两方往上提拉,直到锁骨的位置。 把手放在乳晕上方,往上作螺旋状按摩。 每个动作重复8-10次。 功效:紧实胸部肌肉,加强支撑力,让您的胸部越来越挺。 方法二: 以双手手指,圈住整个乳房周围组织,每次停留3秒钟。 双手张开,分别由乳沟处往下平行按压,一直到乳房外围。 在双乳间做8字形按摩。 每个动作重复二十次。 功效:刺激胸部组织,让乳房长大。 方法三: 身体站直后,举起右手,向上伸直,右脚则向下伸展。 持续五秒钟之后,换伸展左手左

  • 中医按摩也能治上火

    上火的中医按摩方法 1、太冲穴。中医认为,肝脏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有病变,则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头晕、易怒、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通过按摩太冲穴可降肝火。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与第二个足趾之间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穴位。在按摩此养生穴位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2、合谷穴。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干等,肺“上火“往往表现为牙疼、鼻出血、咽喉肿痛

  • 中医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