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如何鉴别诊断
坐骨神经痛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目前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常见的有寒湿凝络、湿热侵络、瘀血阻络、肝肾不足等四型。
1、寒湿凝络:
证候:腰胯持续性钝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受寒加剧,得热痛缓,静卧时痛不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证候分析:因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常兼夹风邪,而有向下肢放散的特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静卧时湿邪易于停滞,故痛不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均为寒湿停聚之象。
2、湿热侵络:
证候:腰腿痛呈烧灼样剧烈胀痛,口渴、心烦、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湿热壅塞,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且感疼痛烧灼而剧烈。热邪偏盛则出现心烦、口渴,湿热下注膀胱则尿赤。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3、瘀血阻络:
证候:腰腿痛持续剧烈,咳嗽、解便、行走均使疼痛加剧,坐卧屈膝则痛稍减,疼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下肢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证候分析:由于腰部损伤,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腿持续疼痛,患肢拘挛屈膝,痛有定处,剧烈如刺,动则痛剧且拒按。气血阻滞,故肢体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征象。
4、肝肾不足:
证候:腰腿痛缠绵不愈,向下放射,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腿膝无力,舌淡,脉沉细,或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腰为肾府,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正虚邪入,其痛缠绵难愈,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腿膝无力均为虚证所见。舌淡,脉沉细为阳虚之象;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阴虚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1.在某些致病原因的基础上。急性发病,也可见反复发作。
2.临床多见起自腰、臀部、大腿后侧或大腿后侧向下放射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3.站立、弯腰、咳嗽、打喷嚏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故患者常保持一种特殊姿势或体位。
4.检查感觉障碍常不明显,或仅在小腿外侧和足部腓神经分布区有感觉障碍。
5.坐骨神经诸压痛点为阳性,拉塞格氏征及坐骨神经牵拉征阳性。
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急性期可稍活跃。足或足趾运动障碍。
7.颏胸试验:即令患者仰卧,检查者将其头颈被动前屈使下颏触及胸壁,如激发或加剧下肢疼痛为颏胸试验阳性。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尚可进一步分为:真性坐骨神经痛和假性神经痛。
1.真性坐骨神经痛(因神经根受压所致)
(1)90%以上为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多有过量负重及腰部外伤史,偶见于腰椎结核、马尾肿瘤。
(2)起病较急,先有腰部疼痛,而后疼痛迅速沿一侧及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下放射,直至足背外缘。咳嗽、喷嚏、行走及翻身时疼痛加重。
(3)站立时腰弯向患侧,患肢稍屈;第4~5腰椎,第一骶椎旁2cm处有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X线检查常可发现相应椎间隙变窄或其它异常。
2.假性坐骨神经痛(因神经干受邻近组织病变影响所致)
(1)常有腰或臀部肌纤维炎、骶髂关节炎、髂关节炎、盆腔病变、梨状肌纤维炎、臀部注射刺激性药物部位不当等病史。
(2)一侧肢体放射性疼痛,伴有腰或臀部疼痛。
(3)腰推屈度正常,椎旁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肌力、跟腱反射及皮肤感觉均正常。
附:诊断标准:
1.好发于成年人,多为单侧性。急性、亚急性起病。
2.可能查出引起坐骨神经痛之原发疾病。
3.疼痛特点为由腰部、臀部向股后和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散。根性疼痛较剧烈,加腹压时可使疼痛加剧,姿势、体位与疼痛轻重有关,查体腰椎棘突和椎旁压痛明显。拉塞格征呈阳性,颏胸试验阳性。干性疼痛与腹压变化关系不大,臀部以下坐骨神经通路有明显压痛点,颏胸试验阴性。
4.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障碍。常见的有患肢胟趾背屈力弱,小腿外侧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张力降低等。
5.腰椎及骨盆X线片、腰椎穿刺、腰椎CT、MRI、椎管造影等检查帮助查找病因。
西医诊断依据:
腰腿痛病人首先应确定是否是坐骨神经痛。根据疼痛的部位和疼痛向下肢放射的方向、具有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压痛点及牵引痛(拉塞格征阳性)、跟腱反射改变、趾肌力减退等,可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其次应明确为根性抑或干性坐骨神经痛。盆胶内病变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往往同时累及骶丛神经的股神经干,出现大腿前放射痛;以及臀上神经支,出现臀部疼痛。膝反射、跟反射可同时消失。然后应进一步查找病因。除详细、全面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X线平片应作为常规检查,必要时可作腰穿、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检查,以及肛门检查和妇科检查,以明确病因。
西医鉴别诊断:
根据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牵引痛及压痛点等诊断不难但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一,腰椎间盘突出: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诊。
二,马尾肿瘤: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鞍区感觉减退,腰椎穿刺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
三,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四,腰骶神经根炎: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另外,还需考虑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等,干性坐骨神经痛时,应注意有无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关节,髋关节,盆腔和臀部的病变,必要时除行腰骶椎X线摄片外,还可行骶髂关节X线摄片,肛指,妇科检查以及盆腔脏器B超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鉴别
一、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为坐骨神经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单侧者居多,可常和肌纤维炎同时发生。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寒冷潮湿及扁桃腺炎、前列腺炎、牙龈炎、鼻窦炎等其他炎症病灶感染,有的同时伴发肌炎及肌纤维组织炎。
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1.枕大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后枕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也可在持续痛基础上阵发性加剧。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兼含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痛时病人不敢转头,头颈部有时处于伸直状态。查体可见大神经出口处有压痛、枕大神经分布区(C2-3)即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感染急性带状疱疹后,出现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多数带状疱疹病人经过治疗可以恢复,但有部分病人在疱疹愈合后受损皮肤区域出现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3.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4.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肋间神经痛发病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神经。
5.舌咽神经痛或其他内脏病引起的晕厥:此型晕厥少见。舌咽神经痛、胆绞痛、肾绞病、支气管或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发生短暂晕厥。与剧烈疼痛及内脏感受器的过度反射性反应有关。
坐骨神经痛的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具有重要地位,包括腰骶椎、骶髂关节X线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CT,除临床的盆腔物理诊断外可做盆腔的CT或MRI。
2.电生理检查
①椎旁肌的EMG可以协助鉴别根性坐骨神经痛及远端病变。②股二头肌短头的EMG可协助鉴别坐骨神经外侧与腓总神经病。③有骨盆或股骨骨折的病人难于进行常规体检,EMG可协助评价神经功能。④股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可能有异常,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很难刺激到病变近端。
3.其他
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局麻药物注入梨状肌,如果疼痛缓解则有助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
坐骨神经痛检查
1.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地位,包括腰骶椎、骶髂关节X线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CT,除临床的盆腔物理诊断外可做盆腔的CT或MRI。
2.电生理检查:
①椎旁肌的EMG可以协助鉴别根性坐骨神经痛及远端病变。
②股二头肌短头的EMG可协助鉴别坐骨神经外侧与腓总神经病。
③有骨盆或股骨骨折的病人难于进行常规体检,EMG可协助评价神经功能。
④股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可能有异常,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很难刺激到病变近端。
3.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局麻药物注入梨状肌,如果疼痛缓解则有助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
坐骨神经痛病因有哪些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主要是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多由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病灶感染,经血液而侵及神经外衣所致,多和肌炎及纤维组织炎伴发,寒冷、潮湿常为诱发因素。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通路中遭受邻近组织病变影响所致。为了便于诊断,临床解剖类型又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上段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损害),丛性坐骨神经痛或中段坐骨神经痛(腰骶丛病变)。
3干性坐骨神经痛或下段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干或分支损害)。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位于椎管内,或者为脊椎本身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马尾肿瘤、腰椎管狭窄、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椎弓峡部裂并脊椎滑脱、骨肿瘤、骨结核、脊椎损伤、硬膜外脓肿、脊椎骨关节病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的西医诊断标准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有腰部慢性损伤史。
3、CT扫描、MRI提示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西医诊断
4、腰椎侧凸畸形,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棘突旁具有压痛并放射至下肢。
5、X线平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椎缘增生,脊柱侧凸,前凸消失,并除外其他疾病。脊髓造影可见硬膜前方有压迹缺损。
6、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7、神经系统检查示膝跟腱反射异常,下肢皮肤神经节段分布区感觉过敏或迟钝,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断
1、肾虚: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或长期患有慢性病,以致肾脏精血亏损,无以滋养经脉,出现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属肾阳虚者,伴有畏寒肢冷,面色浮白,尿后余沥甚则不禁,气喘;属肾阴虚者,多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面部潮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
2、气滞血瘀:患者一般可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腰4.5或腰5骶1一侧有明显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加重;后期可见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质紫暗,脉涩弦数。此为受伤后,气血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3、风寒湿:无明显外伤史,病因不明显,逐渐感到腰部伴下肢重着疼痛,转侧不利。渐渐加重,脊柱侧弯,亦有椎旁压痛及放射痛。遇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缓。此属风寒湿之邪所致。
腰椎间盘突出的西医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为进行性,早期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开始在双侧骶髂关节发病,血沉增快,病变延及全脊柱时容易鉴别。X线片示骶髂关节早期间隙增大,中期关节间隙模糊,后期间隙消失。
2、腰椎结核。腰痛可伴发坐骨神经痛,常有全身症状,持续进行,血沉增快,下腰部可触到冷脓肿。X线片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相对边缘有骨质破环。
3、椎间盘炎。多数发生于儿童,成人少见或曾有手术史。有全身炎性表现。X线片显示椎间隙变窄,以后两椎体相对边缘增宽,最后椎体间融合。
4、腰椎椎管狭窄症。该病所表现的坐骨神经受累不明显,感觉减退不明显,肌力减弱也不多,神经区域分布不典型,这些都不如椎间盘突出患者那样清楚。椎管造影或髓核造影可以有一定帮助,CT与MRI是最好的鉴别手段。
5、马尾神经瘤。以神经纤维瘤多见。表现为腰痛及压痛不明显,不同部位肿瘤有相应的神经痛,症状持续进行,无间歇性缓解,卧床时感到疼痛加重,夜不能眠。严重者可见肿瘤压迫马尾神经,发生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括约肌功能紊乱。脑脊液总蛋白量增高。脊髓造影有占位性病变。
6、梨状肌综合征。本病主要是由于梨状肌损伤所致该肌的痉挛、充血和水肿等压迫坐骨神经,或由坐骨神经在解剖上的变异而引起。但患者无腰痛或腰部阳性体征。主要在梨状肌局部有明显压痛或放射痛,而且可扪及该肌肿胀和痉挛。局部封闭后,症状和体征立即减轻或消失。
7、椎弓根峡部裂和脊柱滑脱。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多数发生在腰5。前者在斜位X线片上显示椎弓峡部有裂隙和骨缺损。脊柱滑脱有腰椎前凸增加,棘突有台阶样表现。X线片显示椎弓峡部有裂隙,腰5椎体前移。
重视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诊。
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马尾肿瘤: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及鞍区感觉减退。腰椎穿刺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及脑脊液蛋白定量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
腰骶神经根炎: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以上就是“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的介绍,仅供参考。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需要注意的有很多,这是为了提高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的正确性。如果你还有其它的有关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的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