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 新生宝宝如何护理尿量才正常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 新生宝宝如何护理尿量才正常
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的新生宝宝,最好都尽早给宝宝喂奶,补充宝宝所需的营养,让宝宝多喝些奶水,不仅有助于宝宝长身体,增加抗病力,还能减少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几率。
宝宝每次大小便过后,家长都要及时准备清水,为宝宝清洗尿道口,防止宝宝尿道口被异物黏连,导致尿排不出来。
宝宝出生24小时没有小便 宝宝出生24小时没有小便正常吗
宝宝出生24小时内没有小便属于正常现象。
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在出生时膀胱中已经有少量尿液,所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排尿,少数延迟到第二天才排尿,但如果出生后24小时不排尿,应引起注意;如出生后48小时仍不排尿,要进行检查寻找原因。
1、刚出生的宝宝在头几天时,由于进食量少,每日排尿仅4—5次,尿量可以很少约80毫升以内;
2、3—4天,每日排尿可达20次左右,尿量为30~300毫升;
3、10天—2个月尿量约在400~500毫升;
4、1—3岁尿量约500~600毫升。
备注:由于受到个体差异、每日饮水量、气温高低等因素影响,尿量可以有较大的差异。但如果一日尿量少于250毫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便为少尿;若同时伴有腹泻、口渴、唇干、无泪,提示体内失水;若伴有浮肿、高血压,可能患了肾脏病。
夏天如何护理宝宝皮肤
夏天如何护理宝宝皮肤?一、夏天晒太阳莫超15分钟
夏季宝宝容易出现“红屁股”。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的渗透性高于成人。由于大小便的原因,宝宝臀部的清洗次数特别多,脂溶性物质和酒精类溶剂容易借机渗透进入皮肤。再加上婴儿臀部处于尿布的包裹之下,环境潮湿而又不透气,且与尿布有较多的摩擦,因而出现“红屁股”现象。这也是尿布皮炎这种婴儿最常见的皮肤病发生的原因。根据统计,受潮湿、粪尿里酶类的刺激和摩擦损伤的混合作用,每个婴儿平均每个月就要发生一次尿布皮炎。
夏天如何护理宝宝皮肤?二、宝宝洗澡需要用婴儿专用沐浴露
为什么给宝宝洗澡需要用婴儿专用的沐浴露呢?因为对于宝宝来说,他们能抵挡外界刺激的唯一“武器”就是宝宝肌肤上的天然油脂保护膜。一旦用含有高碱性的成人洗护用品给宝宝洗澡,不仅会洗去宝宝的保护膜,其中的香精和色素等可能会刺激物质还会伤害到宝宝薄嫩的肌肤,使之脱皮、干燥。因此给宝宝选用针对宝宝皮肤特点所研制的婴儿沐浴露才是正确的。有条件的话最好选用含有天然草本精华的婴儿沐浴露。特别是含有坚果籽油的婴儿沐浴露,在清洗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宝宝的皮肤添上保护膜,加强皮肤抵抗力。
夏天如何护理宝宝皮肤?三、宝宝的屁屁要保持干净
新生儿的屁屁皮肤非常娇嫩,如果尿渍、粪渍长期沏着,就会出现红臀、皮疹,所以要勤换尿布,大便后注意清洗屁屁,并涂少量护臀霜,也不要将尿布包的过紧,要留点空间,以便透气,不要用橡皮布或塑料纸作为新生儿床垫。
夏天如何护理宝宝皮肤?注意:一定要注意室内温度不要太冷,以防宝宝感冒,要常通风,换换新鲜空气,腋窝也要经常清洗。
新生宝宝尿多正常吗
一天,诊室里来了一个小“病人”,出生只有10天,因为妈妈还在坐月子,所以,“病人”是由爸爸抱着来的。医生看了一眼躺在爸爸怀里的小宝宝,孩子面色红润,神态安详,睡得挺香的,就向家长了解病情。
原来,孩子出生头几天,排尿还是正常的,一天大约5~6次,可出院回到家不久,不知怎的,小便一下子就多起来,一天竟达20多次,有时尿在尿布上似乎还带点红色。其他倒是未发觉有什么不妥。
因为小宝宝她妈前年得过肾盂肾炎,那时也有尿频、尿急的情况,一天小便也是十几二十次,但当时已及时治好。新上任的妈妈看到宝宝的情况非常焦急,担心宝宝是不是也得了肾盂肾炎,另外,据一些医学书中介绍,女孩尿道短,易得这种病,所以紧张得不得了。
医生给宝宝做了详细的检查,身体各方面都没有异常,血和小便化验也是正常的。最后,医生告诉家长:宝宝完全正常。
那为什么宝宝会拉那么多的小便呢?
这是因为小儿泌尿功能与成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如果了解他们的这些特点,新上任的妈妈就不会惊慌了。
其实,小儿在不同年龄,尿量和排尿次数都不相同。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愈小,其热能和水代谢愈活跃,吃的是以液体食物为主(特别是婴儿期),而膀胱容量又较小,所以每天排尿次数很多。
在刚出生头几天,由于进食量少,宝宝尿量可很少,一天只有4~5 次。几天之后,排尿次数会迅速增多,6个月以前,一天可达20~30次,每次约30毫升。6 个月后,随着半流质的辅助食品的增加以及肾脏功能的逐渐完善,排尿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到周岁时,一天排尿约15~16次,每次约60毫升(约为普通玻璃杯的1/3杯)。2~3岁时,平均一天10次左右,每次的量也逐渐增至90毫升左右。但由于受宝宝的个体差异,以及饮水量、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尿量和排尿次数都可有较大的变化。
新生儿尿液的特点
出生后仅在最开始时排的尿液颜色可较深而带浊,在整个婴幼儿期新鲜尿液几乎是无色而透明的,并带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才出现较明显的氨臭。
由于新生儿及幼婴尿液中的尿酸盐比较多,在尿布上分解时有时可使尿布红染。又或在气候寒冷时,刚排出的尿是清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浊了,这是由于婴幼儿尿中含有较多的尿酸盐和磷酸盐,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溶解度变小而析出的缘故。这些都属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排尿系统的发展
婴幼儿自主性排尿功能是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才逐步完善起来的。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的排尿纯属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满后引起反射性排尿。
一般到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才逐渐形成,例如能在大人“把尿”时排尿,或在睡醒时会有要排尿的表示。到1 周岁时,可以逐渐训练其对排尿的控制,大约要到1.5~2周岁后,幼儿才真正能控制尿意和自主排尿。
婴幼儿的尿液反应健康状况
婴幼儿的尿液,往往可以反映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初为人母的你,当然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情况是异常的,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找医生。
例如,宝宝排尿的异常,无论多尿、少尿或无尿,除受气温、饮水量多少等因素影响外,也可因心、肾或垂体等多种疾病引起;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是混浊的,就要排除急性泌尿道感染等可能;如果刚排出的新鲜尿即有异常气味,则提示宝宝可能有病。
如有一种苯丙酮酸尿症的患儿,排出的新鲜尿带有一种特殊的霉臭味,这种小儿往往伴有智能低下;又如,在宝宝的排尿控制功能完善过程中,发生“尿床”是正常的现象,但若到了5~6岁仍经常尿床,那就是不正常的了。
此外,婴幼儿排尿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开始就难以中断(除非突然受到惊吓),如果尿流断断续续,或排尿时出现疼痛、哭闹等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检查。
新生儿有哪些特点
1.新生宝宝的身体形态
从外观看,头比较大,头发多少不一,眼常定视;躯干长,四肢短小,呈外展和屈曲姿势;胸部窄小,其前后左右宽度几乎相等,呈筒状;腹膨隆,全身皮肤覆有一层胎脂。身长一般在46—52厘米之间,体重一般在2500—4 000克之间;头围一般为34厘米,胸围一般比头围小1—2厘米,约为32—33厘米。
2.新生宝宝的头部
新生宝宝的头部大约要占出生时身长的1/4。新生宝宝的颅骨由柔软的组织连接,以便头部可以顺利地通过产道。因此有些新生宝宝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头部有些像圆锥形,对此父母不必担心,几天之后新生宝宝的头部就会恢复为正常的圆形。新生儿的头部有两个“柔软的点”,这是囟门,是因为新生儿的头部骨骼没有长合而形成的。前囟是菱形的,位于头顶处,前囟通常在宝宝1岁的时候才闭合,还有的宝宝在15—18个月时还有空隙。后囟呈三角形且比前囟要小很多,位于头部后面突起部分的上方,通常在宝宝两个月大时闭合。有时父母在照顾新生宝宝时会发现这些柔软的地方在跳动,不要担心,这些部位都有结实的膈膜,而且一般的触摸是不会造成危险的。
3.新生宝宝的皮肤
有些宝宝生下来时全身由乳白色的覆盖物包裹着,这种覆盖物叫做胎脂或胎垢,其作用是在子宫中保护宝宝的皮肤。皮肤上的这种覆盖物在宝宝出生后数小时内就会消失。新生宝宝生下来后,肩膀和后背还会有茂密的毛发,这些毛发叫做胎毛,通常在宝宝3个月大时就会消失。新生宝宝皮肤柔嫩,有弹性,表面角质层发育不良,出生后与外界环境接触,皮肤受到刺激很容易充血,出现手脚微带青色的情况,这种现象叫做新生宝宝红斑,一般持续1—2天后便可逐渐消退。 新生宝宝的肤色应该是细腻柔和的粉色或者桃色。经过最初的适应期后,有些新生宝宝因为新陈代谢缓慢,肤色会显得有些浅,手足可能有轻微的发白现象并会持续几天。肤色较深的新生儿,手足可能会显得有些苍白,但这和新陈代谢没有关系,是受新生宝宝自身色素含量影响的。在新生宝宝的骶尾部及臀部往往可以看到灰蓝色的色素斑,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且边缘明显,用手按压时不退色。这是皮肤深层堆积了色素细胞的缘故。这种色素斑在宝宝5—6岁时会自行消退,无须治疗。
4.新生宝宝的脐带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会在结扎后3—7天内干燥脱落,血管闭锁形成韧带,脐带外部伤口向内凹陷形成肚脐。新生宝宝脐带末端残留的血管与体内血管相连,一旦发生感染容易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父母处理新生宝宝脐带时应格外注意。
5.新生宝宝的呼吸
新生宝宝的呼吸频率通常比成年人要快得多,有时每分钟能达到40—60次。并且新生宝宝在呼吸的时候还会发出很多声音,特别是在他们熟睡的时候。有时新生宝宝呼吸时还会出现时间长达三四秒钟的憋气,这是因为宝宝有着不规则的呼吸模式。
6.新生宝宝的心率
新生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偶尔可以听到心脏杂音。新生宝宝心率较快,每分钟可以达到120—140次,并很容易受啼哭、摄食等因素影响。新生宝宝的血流大多分布在躯干和内脏,因此常可出现肝、脾肿大及四肢发冷和青紫等现象。
7.新生宝宝的体温
新生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皮下脂肪也比较薄,因此保温能力差,散热比较快,很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导致体温不稳定,此时父母应多注意宝宝的保暖。特别是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较低,出生后一小时内体温可以下降2℃,然后逐渐回升,12—24小时内应稳定在36℃—37℃之间。
8.新生宝宝的排便状况
新生宝宝出生后10小时第一次排出的是胎便。胎便黏稠,呈棕褐色或绿色,这种胎便是由消化道各种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剥落的上皮细胞组成的。如果呈绿色,是因为混有胆汁。胎便无臭味,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天排出的完全是胎便,其总量可达100—200毫升。第二至第三天过渡到粪便,以后逐渐排出正常粪便,粪便转为黄色,每天大便次数不等。如果新生宝宝在24小时之后仍未排大便,或大便呈咖啡和柏油样,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新生宝宝出生后3—4天时就不再排黏稠的大便了,排出的是吃了母乳或牛乳后经过消化的大便,这样排便说明新生宝宝的肠道是通畅的。大便的性质也不同,同是吃母乳的新生宝宝,有的大便黏稠、呈金黄色,有的则呈绿色,并混有白色疙瘩夹有黏液。喂牛奶的新生宝宝,有排白色大便的,也有排黄色大便的,不能说哪种大便颜色好,哪种不好,只要新生宝宝能正常生长,就不需要为粪便的形状和颜色担忧了。
夏季护理新生宝宝四点要注意
穿衣要适量
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爸爸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出现着凉的情况。不过我们需要考虑到现在属于夏天,夏天外界温度很高,宝宝穿衣也需要依据天气的变化而决定。
夏天外界温度高,夏天出生的宝宝在穿衣护理方面,我们建议让宝宝穿着纯棉的长衣长裤即可。睡觉的时候,盖着一个轻薄的小毯子,穿太多的衣服会捂出痱子的。新生宝宝也容易流汗,流汗过多也会导致虚脱情况。
要勤洗澡
在护理夏天刚刚出生的宝宝时,勤洗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夏季宝宝容易流汗,孩子身上的汗液不宜长时间留在宝宝的皮肤上。我们建议爸爸妈妈们每天为宝宝洗一次澡,及时涂抹宝宝爽身粉。
不过,要是在下午的时候,发现宝宝的身上黏糊糊的,建议还是需要及时为宝宝更换衣服,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身子,防止宝宝着凉感冒。
控制宝宝房间的温度和湿度
夏季护理新生宝宝的时候,我们需要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夏天一般都会居住在空调房中,空调房中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好。宝宝身子的抵抗能力比较差,不适应温度过低的环境。
因此,建议空调的温度设定在26度为好,空气的湿度控制在55%。
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
孩子刚刚出生之后,我们在护理宝宝时,也要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要是温度过高,很可能是发烧情况。孩子发烧不容忽视,否则容易影响到孩子的脑部以及身子的发育。
夏天新生宝宝护理需要从宝宝的睡眠以及宝宝的日常做起,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让宝宝快乐茁壮成长。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怎么办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可能是因为宝宝体内液体摄入量少,不足以排尿,这时宝妈要给宝宝多喂奶水或多喝些水,让宝宝体内的水分增加,大概1—2个小时后宝宝就会小便了。
宝宝尿量少,有可能是宝宝的尿道口黏连了,这时家长们要赶紧备好清水清洗宝宝的尿道口,让尿液能顺利排出即可。
宝宝只出生三天,若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已经尿过一次尿量很多的情况下,家长除了要多喂宝宝喝水,喂奶以外,还有特别留心观察宝宝尿是不是持续少,或是带有其他颜色等症状。
如上述方法使用后宝宝持续尿少甚至无尿的,则可能是先天性肾缺少或尿路畸形,家长须及时就医进一步确认检查,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正常吗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正常。
刚出生的宝宝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尿量都比较少,有的宝宝在生产时或生产不久排尿1次后,可两三天尿量非常少,甚至是无尿的,这都是新生宝宝出生后的正常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 宝宝出生三天了很少尿怎么回事
刚出生的宝宝,吃的奶水或水比较少,正常情况下,只能满足饱腹的需求,没有多余的水分用来排尿,因此导致宝宝出生三天了尿量都非常少,若是宝宝不吃奶水的话,则可能引起脱水导致无尿的现象。
另外刚出生的宝宝往往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排出第一次小便,而这次的小便几乎把宝宝体内多余尿量都排出去了,所以宝宝在出生后三天尿量都很少。
新生宝宝的尿道口很可能因为尿液或是胎脂等其他东西导致尿道口黏住了,宝宝尿的少,一部分尿还未尿出来。
宝宝出生三天尿量少,还有可能是因为宝宝尿中有较多的尿酸盐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致使尿不出来,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后便会逐渐好转。
如果宝宝患有:先天性肾缺、尿路畸形以及肾脏泌尿较晚的疾病,那么宝宝在出生三天乃至更久的时间尿量都会很少。
夏季新生宝宝护理方法
一、夏季新生宝宝护理注重补水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流汗。对于新生宝宝来说,他们才刚刚接触这个世界,对于外界的适应能力还很差,自身的散热以及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完善,新手爸妈在护理新生宝宝的时候,需要注重补水。
孩子的身体抵抗外界气温变化的能力较差,孩子也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爸妈需要按时喂宝宝喝水。孩子的哭闹一般是由于身体不舒适引起的。要是孩子一直啼哭,爸爸妈妈们需要分辨孩子需要哪些帮助。
三个月之内的孩子,一般都会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的成分能够增强宝宝的抵抗能力,母乳中虽然也含有水分,但是孩子身体仍旧需要额外补水。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建议可以随着宝宝月份的增加,增加喂水的次数。
要是发现天气比较炎热,孩子一直流汗,补水的工作就更要做好了。爸爸妈妈们也需要控制好水的温度,不要给宝宝喝凉水,孩子的胃部功能还很脆弱,受不了外界的刺激。温白开水是最适合宝宝饮用的。
二、夏季新生宝宝护理需选对衣服
在护理宝宝的时候,除了注重宝宝的日常补水,还需要注意如何为宝宝选择衣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夏天天气炎热,自然不能捂着宝宝,捂着容易引起湿疹出现。在为孩子选择衣服的时候,要考虑到昼夜温差大的问题。
宝宝的身体散热功能比较弱,要是白天气温比较高的话,我们可以为孩子穿上单衣单裤即可,纯棉类型的衣服更加适合宝宝。为了方便宝宝换洗,我们可以为宝宝选择肚兜类型的衣服。肚兜可以调节衣服的大小,宝宝穿着也会更加舒适。
由于刚刚出生的孩子,皮肤是非常娇嫩的,身体的抵抗能力较差,千万不要让宝宝着凉了。除了为宝宝穿好衣服,宝宝的脚部保暖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为宝宝穿上袜子。
三、夏季新生宝宝护理需保证宝宝充足睡眠
为了给予宝宝充足的睡眠,我们需要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刚刚出生的孩子,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基本上是吃饱就会睡觉,睡醒了再喝奶。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也能够长高。夏季比较闷热,我们尽量让宝宝在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环境休息,尽量通风,但不要让宝宝对着风扇吹。
夏天蚊子也是比较多的,我们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宝宝的小床上放一些小蚊帐,这样就能够让宝宝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一点是非常不错的。
四、夏季新生宝宝护理需勤为孩子洗澡
夏天宝宝流汗的次数比较多,为了让宝宝的肌肤保持干爽,还是需要勤为宝宝洗澡。重要的一点是洗澡水的温度要控制好,让宝宝洗去身体上的不适感,宝宝的心情也会更加舒适。
新生宝宝该如何护理
皮肤清洁
对于上面所说的奶奶的做法就是相当不对的,新生宝宝出生之后怎么能一直都不洗澡,换衣服呢?尤其是在天天出汗的情况下,更是应该要时刻保持皮肤的干爽和清洁,毕竟新生宝宝的皮肤还比娇嫩,很容易就会受到感染。
脐带干燥
护理新生宝宝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脐带的护理,产后妈妈要配合好医生做好宝宝脐带的护理工作。如果发现宝宝脐带有出现发炎的情况,那么就要及时的就医诊治,不要盲目的听信一些老一辈的经验之谈。
穿衣合理
新生儿免疫力是比较低没错,但是也没有必要一出生之后就把宝宝捂得严严实实的,因为这样不仅很容易会导致宝宝出现捂热综合征,而且穿的太多还会让宝宝的皮肤受到伤害。
以上就是小编介的关于如何护理新生儿的相关知识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当然护理知识不仅仅只有这几点,想要了解跟多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先关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