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菊的常见药方
香菊的常见药方
1、治小儿腹泻:芙蓉菊、蒜头、薄荷、柑叶、生姜、豆豉各适量,捶烂炒至黄色,研末,调蛋清敷肚脐。
2、治小儿咳嗽、生胎痰:芙蓉菊(生品)6克,川贝末3克,水煎,冲蜜,分次服,每日1剂。
3、治肺热咳嗽、麻疹咳嗽、百日咳:芙蓉菊3-10克,水煎,冲蜜服。
4、治风湿关节痛、胃脘冷痛:芙蓉菊干根15-30克,水煎服。
5、治风寒感冒:芙蓉菊干叶15-18克,水煎冲冰糖服。
6、治痈疽初起、无名肿毒:芙蓉菊鲜叶适量,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患处。
7、治疔疮:芙蓉菊叶、野菊花叶,捣烂调蜜敷患处。
8、治痈疽初起:芙蓉菊适量,丁香末、樟树皮末少量,捣烂敷患处。
9、治小儿麻痘作痒:芙蓉菊枝叶扫之可止,或捣烂取汁沫之。
10、治小儿惊风发作:芙蓉菊叶捣烂,炒酒封肚脐。
11、治疮疡、乳疮:芙蓉菊鲜叶捣烂敷患处。
本品内服常用量干品10-15克,鲜品15-24克,外用适量。
岭南民俗以芙蓉菊为辟邪吉祥植物。民间常用它作为疗病的中草药,治小儿惊风,解麻痘作痒有效。居家种植颇广。
肺癌常见药
1、肺癌西医化疗药物:特罗凯、易瑞沙、恩度、异环磷酰胺等
特罗凯(盐酸厄洛替尼片)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在抗癌过程中可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作用,通过抑制人体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上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形成、生长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可靠疗效的国家级最新抗癌产品。
易瑞沙(吉非替尼)通过抑制EGFR自身磷酸化而阻滞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实现靶向治疗,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尤其对肺腺癌疗效确切,对鳞癌和肺泡癌疗效较差。
2、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的中药:参莲胶囊、益肺清化颗粒、清肺散结丸等 参莲胶囊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不错的疗效。参莲胶囊可有效的抑制肺癌细胞向其他部位继续转移,阻断癌细胞增殖,防止肿瘤发展。参莲胶囊用于晚期肺癌治疗不仅可杀灭癌细胞,抑制癌肿,而且能够增加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治疗的机会。参莲胶囊可改善晚期肺癌患者面、颈部水肿、声嘶、气促、胸痛、咯血、咳嗽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益肺清化颗粒可用于治疗中晚期肺癌,选用上等中药材,采用现代先进工艺精制而成,为纯中药制剂。益肺清化颗粒对肺癌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抑制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40.4%,对各期肺癌肿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用于肺癌整个治疗过程,均有很好的效果,抑制率为43.5%。
清肺散结丸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的结果显示其治疗肺癌的总有效率为腺癌77.3%,鳞癌76.3%,小细胞癌73.8%。并且清肺散结丸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降低放化疗和癌细胞毒素对造血系统的损害。另外,清肺散结丸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肝、肾的功能。
3、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好的中药:益肺清化膏、益肺清化颗粒、清肺散结丸等
益肺清化膏可有效的抑制癌细胞,针对癌细胞的生成原理,从根本上杀灭癌细胞,特别是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很好的抑制癌细胞,控制肺癌症状。益肺清化膏可以适用于整个肺癌的治疗过程,配合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可以有效的增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并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单独使用于晚期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益肺清化膏属纯中药制剂,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无副作用,安全有效。
4、治疗肺癌扩散转移的中药:消癌平滴丸、鸦胆子口服乳液、复方斑蝥胶囊 消癌平滴丸可整体进行肺癌治疗,不仅可治疗原发癌肿肺癌,而且可同时抑制转移癌灶的治疗,消癌平滴丸除了可抑制肺癌,抗转移外,还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消除癌性疼痛,通过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消除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侵袭,从而可有效消除肿瘤所带来的疼痛,这种效果随着疗程的增加而明显增强。消癌平滴丸用于肺癌治疗,是适用于整个治疗过程的药物,不论早期配合手术治疗还是放化疗,抑或是晚期单独用于治疗,甚至用于老年肺癌患者治疗,均有不错的疗效。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可有效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生长,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对各期癌细胞均有杀伤和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可透过血脑屏障,对各种肿瘤的脑转移瘤和脑原发瘤均有较好疗效,可用于肺癌扩散转移的治疗及预防,并且是肺癌脑转移的首选治疗药物。 5、治疗肺癌中晚期疼痛的中药:雪莲贴而舒、蟾乌巴布膏、复方蟾酥膏、阿魏化痞膏等,使用方便、针对性强、安全无毒、值得推荐,患者可放心使用。
蟾乌巴布膏剂型先进,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治疗癌性疼痛效果好,药效持久,安全无毒副作用。蟾乌巴布膏多用于肺、肝、胃等多种癌症引起的疼痛,疗效突出。同时已成为一种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腿鞘炎、腰椎突出、神经痛、骨质增生、腹腔疾病等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的新型贴剂,疗效好。
阿魏化痞膏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药物,精选优质药材为原料,药效持久,使用方便,能够长期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同时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 ,控制肿瘤的转移和扩散。阿魏化痞膏靶向性强,对肝、肾无毒副作用,对肠、胃无刺激,适合长期用药。 雪莲贴而舒在止痛的机理是贴于大椎穴、阿是穴(病灶区)及转移处,通过巴布剂技术迅速进入体内,一方面在病灶区形成一个药物网,软化瘤体,从而降低瘤体对周围组织的牵拉。另一方面,药物的有效成分,能阻断神经元对外刺激的信息传导,使癌细胞对神经的压迫,不能传向神经中枢,而不形成信息反馈,使疼痛从根本上消失。雪莲贴而舒用于肺癌晚期止痛治疗药物,不仅有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更安全,无副作用。 6、肺癌中晚期胸腹水治疗药物:臌症丸、五苓片
臌症丸是我国唯一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用于治疗臌症腹水、胸水且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通过平衡水盐代谢, 消除水毒蛋白等防止积水反复滋生,其药理特性在于活血化瘀、舒肝养胃、健脾理气、消积祛湿、通络散结,在调理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
脏器功能,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和臌症发挥了标本兼治的疗效。
五苓片是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癌症导致的积水等有一定的疗效。可改善全身水液代谢的紊乱及调节机体水、电解质代谢,防止积水再次滋生,防止复发。五苓片可用于配合臌症丸治疗癌性腹水,可提高见效的速度,有不错的疗效。
药疹常见药物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斑丘疹,大疱性多形红斑,多毛症。
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阿司匹林)]――水疱,红斑,水疱性或固定性红斑,多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样损害,丘疹,鳞屑,风团,血管性水肿,紫癜。
促皮质素(ACTH)及可的松(cortisone)――风团,血管性水肿,紫癜,痤疮样或湿疹样皮疹,红斑,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色素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李蕾
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红斑,荨麻疹。
别嘌呤醇(allopurinol)――红斑,斑丘疹,脱毛,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剥脱性皮炎,荨麻疹,紫癜。
氨基比林(amidopyrine)[匹拉米洞(pyramidon)]――斑丘疹,麻疹样红斑,多形性红斑,风疹块,血管性水肿,固定性红斑,水疱,大疱,紫癜,粘膜损害,血管炎。
氨茶碱(aminophylline)――红斑,红斑狼疮样固定药疹。
氨蝶呤(aminopterin)――口炎,脱发,光线敏感,猩红热样斑,银屑病样皮损疼痛,糜烂或溃破出血。弥漫的色素沉着,在暴露部位尤其明显。
氨酚喹(amodiaquine)――黄褐或灰褐色弥漫性色素沉着,甲床呈青黑色,暴露部位色素沉着尤其显著。巩膜呈淡黄色。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麻疹样红斑,颜色鲜红,广泛散布,常有痒感。鲜红色斑丘疹。
安乃近(analgin,novalgin)――固定性药疹,剥脱性皮炎。
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s)――固定药疹,荨麻疹。
安替比林(antipyrine)[非那宗(phenazone)]――红斑,多形红斑,恶性大疱性红斑,固定药疹,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荨麻疹,水疱,大疱,口炎等粘膜损害。皮炎消退后,常遗留鳞屑及色素沉着。
肼苯哒嗪(apresoline, hydralazine)――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包括红斑狼疮性皮炎、头痛、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等,血液白细胞减少,红斑狼疮细胞可被查见,抗核抗体往往阳性,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很少累及。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大头菜的常见药方
1、鲜大头菜(或鲜菜茎叶)加少许食盐捣烂敷患处。治乳痈,疮肿及各种无名肿毒。
2、生大头菜子研末,每次10克,用开水服,服后大便则泻下。治黄疸,腹胀,便秘,小便黄赤。
3、大头菜子1公斤,用烧酒浸一夜,然后取出隔水蒸二十分钟,晒干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次5克,用米汤送服,一日两次,治虚劳,青盲眼障,肝虚目暗,风邪攻目,夜盲、疳眼。
4、咸大头菜(切细)与粳米各适量,同放锅内加适量水共煮粥,煮熟后加适量猪油(或花生油)调味食用。有下气宽中,开胃功效。适用于发热病后,胃口不开不思饮食的服用。
止痛常见药品
阿司匹林
具有镇痛、抗炎、抗风湿等功能, 无成瘾性。它不仅用于止痛, 并且还用于防治冠心病、脑中风。其主要副作用是引起胃肠道不适, 可在饭后服用以减轻不适症状。但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孕妇和哮喘病人宜慎用, 饮酒前后也不宜服用。
去痛片
去痛片是一种含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成分的复方片剂, 有解热、镇痛和抗风湿的作用, 对头痛的发作治疗有效。
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止痛片、扑热息痛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乙酰氨基酚; 散利痛的主要成分也为乙酰氨基酚。这类药的不良反应少, 对胃无刺激性仅是偶尔出现过敏反应, 如皮疹。
安乃近
安乃近为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的加成物, 主要用于退热及各种疼痛。但此药不宜连续服用, 因有可能致肝、肾功能损害; 此外尚可致药物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消炎痛
消炎痛的止痛和退热作用较阿司匹林强, 对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等均有效。可应用于感冒、发热、枕大神经炎、血管炎等引起的头痛。其副作用和阿司匹林相似, 但较阿司匹林为重, 所以只有在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时, 才选用消炎痛。
布洛芬
其止痛效果不如阿司匹林, 但对胃壁的刺激小, 较少引起胃出血。可引起头晕、耳鸣、视力减退等。布洛芬的缓释剂叫芬必得, 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减少用药次数。
塞来昔布
可有效治疗多种常见急性、慢性疼痛,是美国FDA第一个批准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也是全球处方量最大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由于其只抑制环氧化酶COX-2,不影响COX-1催化生成的前列腺素类物质对胃肠道、血小板等的保护作用,因此在胃肠道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罗痛定
罗痛定是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 有止痛及催眠作用 镇痛时可出现嗜睡、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芜菁的常见药方
1. 鲜大头菜(或鲜菜茎叶)加少许食盐捣烂敷患处。治乳痈,疮肿及各种无名肿毒。
2. 生大头菜子研末,每次10克,用开水服,服后大便则泻下。治黄疸,腹胀,便秘,小便黄赤。
3. 大头菜子1公斤,用烧酒浸一夜,然后取出隔水蒸二十分钟,晒干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次5克,用米汤送服,一日两次,治虚劳,青盲眼障,肝虚目暗,风邪攻目,夜盲、疳眼。
4. 咸大头菜(切细)与粳米各适量,同放锅内加适量水共煮粥,煮熟后加适量猪油(或花生油)调味食用。有下气宽中,开胃功效。适用于发热病后,胃口不开不思饮食的服用。
铁线蕨常见药方
铁线莲全草可药用,味苦微甘,性平;具有祛风,活络,解热,止血,生肌之功效;只要治疗治风湿瘙痹拘挛,半身不遂,劳伤吐血,跌打,刀伤,臁疮。清热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络。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脚气水肿,风湿骨 铁线蕨痛,荨麻疹,半身不遂,手脚麻木,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疮痈,小腿溃疡。流行性感受冒、感冒、咳嗽、肝炎、痢疾、腰痛、尿道结石、乳痛、痨伤、跌打损伤、烧烫伤、蛇咬伤、疔毒。
《滇南本草》:"性温,味微甘微酸。"
《分类草药性》:"微苦,平,无毒。"
治糖尿病:铁线草一两。冰糖的功效与作用为引,水煎取。
治吐泻:铁线草六钱。水煎服。
治水肿:狗牙根、桐树白皮各四钱。水煎服。
治蛔虫:鲜铁线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治牙痛:狗牙根、南竹根,沙参各三两。煮猪精肉吃。
治臁疮长期不愈:狗牙根、茅草嫩尖各五钱。捣绒敷。(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胃火重有口气喝藿香菊花茶效果好吗
中医认为,胃火炽盛、肺胃郁热、大肠实热、食滞等因素均可引起口臭,但以胃火炽盛者最为常见。治宜化浊清火、辟秽除臭。如果口臭症状不太严重,可以服用藿薄菊花茶治疗。
方法:取藿香、薄荷各3克,白菊花、绿茶各6克。用沸水泡,代茶饮服,每日1剂。
方中藿香能化湿和中、辟秽化浊,为“除口臭之要药”,内服或漱口均有效;薄荷辛凉芳香,可疏散风热、芳香辟秽,对口疮口臭,牙龈肿痛之疾有效;白菊花清热平肝、利咽生津,加之气味清香,能清热除口臭;绿茶性苦寒,善降胃火、消食积,并除口臭,用茶水常漱口还能预防牙病和口腔炎。
此方最适合因胃火过盛引起口臭的患者服用,对常见牙病引起的口臭也有一定疗效。经常饮服此方,能带来清新的口气。患者不妨一试。
凤仙花的常见药方
①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纲目》)
②治蛇伤:凤仙花,擂酒服。(《纲目》)
③治跌扑伤损筋骨,并血脉不行:凤仙花三两,当归尾二两,浸酒饮。(《兰台集》)
④治骨折疼痛异常,不能动手术投接,可先服本酒药止痛:干凤仙花一钱(鲜者三钱),泡酒,内服一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投骨。(《贵州民间方药集》)
⑤治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七至十五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许炖服更佳。(《闽东本草》)
⑥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扶寿精方》)
⑦治白带:凤仙花五钱(或根一两),墨鱼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⑧治鹅掌风:鲜风仙花外擦。(《上海常用中草药》)
⑨治灰指甲:白凤仙花捣烂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祛痘的常见药物
外用西药主要包括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等。
抗生素常用于局部治疗的抗生素有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甲硝挫、氯霉素等。该类药的主要作用是杀灭毛囊中的痤疮丙酸杆菌。副作用主要是易产生耐药性和瘙痒、红斑、丘疹等皮肤刺激症状。此类要应与其他去痘痘药物如维A酸类、 BPO合用,不要单独使用,否则易产生耐药性;不要与口服抗生素合用;皮损改善后应停药,不可长期使用,如果使用2到3个月后无效,应换其他抗生素。其中,克林霉素可每日2次,于患处涂抹薄薄一层。有轻微的刺激性,过度使用会使皮肤干燥脱皮。产品中含有乙醇,使用时会有短暂的挥发性刺激气味,应避免使用于眼睛、黏膜及擦伤的皮肤。红霉素应每日洗脸后,早晚各1次涂抹患部。常见有短暂灼痛,比较少见有脱皮、红肿。为避免过敏刺激现象发生,初次使用者可以选择先在局部测试,无不良反应时,才可以全脸涂抹。
抗生素广泛用于发炎性痘痘的治疗。溶液剂型通常有收敛效果,可整脸涂抹。凝胶、乳霜类的抗生素药膏,通常只需涂在局部发炎处。
过氧化苯甲酰该药是一种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很强的杀菌、剥脱角质、溶解粉刺和抑制皮脂分泌的作用,使用于丘疹性、脓疮性痘痘。该药已有超过三十年的应用史,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外用时了,该药进入毛囊后被细胞内的半胱氨酸分解呈苯甲酸和游离氧,致使痤疮丙酸杆菌菌体蛋白氧化,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目前还没有耐药性方面的报道。该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常用浓度为1%到10%。主要用于轻重度痘痘的治疗。该药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祛痘痘药物联合应用。 BPD的副作用主要是易引起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皮肤刺激症状,因此应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使用。目前还有一些复方制剂如BPO加红霉素(即必麦森),效果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都好。
第一次使用的人应先在局部作皮肤过敏测试,使用时避免接触眼、口、鼻内的黏膜。最初每天使用1次,若3日内没有干燥、发红、脱皮的现象,则增至每日2次。出现过度的干燥及脱皮情况,应降低剂量。若使用时产生不舒服的刺痛或灼热感,可用中性洗面奶及水清除,隔日再使用。
此药具有漂白作用,使用时,应当避免接触到衣物或头发,以免造成脱色或变色。由于此药有很强的干燥收敛作用,通常只需轻轻点在发炎的痘痘或粉刺上,使用过量会有皮肤灼伤,反而留下色素沉着。除了极油性的角质较厚的皮肤,一般不建议大面积涂抹。日晒会增加皮肤的刺激感,容易在使用该药物处留下色素沉着,可以建议大家夜间使用而白天洗去。
维A酸(也叫维甲酸)
常用的外用维A酸类药物包括:全反式维A酸(如维特明和迪维霜,曾经是治疗的金标准,现在有凝胶、霜剂、微粒和多聚体等形式)、异维A酸(外用效果类似全反式维A酸,但刺激性稍小,外用剂型不能减少皮脂分泌)、阿达帕林(如达芙文,与传统维A酸相比,抗炎活性更强,可以治疗炎性皮损,而且刺激性小)和他扎罗汀(与阿达帕林相比,在前几周会有短暂的脱皮、皮肤干燥的现象)。使用该类药物后常见的副作用是引起皮肤刺激、光敏等,开始用药时患部会有红肿、脱皮、干燥及灼热感,称为“A酸性皮炎”,在使用的头一周最明显,通常经过2到3周的适应期就会逐渐习惯。在治疗前2到4周内可能出现痘痘恶化的“反弹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皮肤较薄或已化脓者。此时痘痘症状可能会暂时加重,粉刺及脓疱性痘痘会增多,需要将剂量降低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并搭配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合并治疗,这些反应通常数周后消除。
每日用量通常1到2次,需根据皮肤反应决定。初期建议少量涂抹,待适应后才可以增加使用剂量及提高浓度。对于较脆弱或较敏感的肌肤,可以两天使用1次或一周2次,使用后需要加强保湿滋润,搭配含有修复或微量皮质醇成分的护肤品可以增加皮肤的适应度。
香菊的养护要点有哪些
(1)上盆
香菊一般用2~3年生初步成形的扦插苗栽植,宜在3~4月购买。如要繁殖小苗,可购种子春播。上盆可用紫砂方盆、六角盆或长方形盆。盆土用园土、厩肥、沙按6:1:3配制而成,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盆底孔填上绿纱。香菊怕积水,盆底宜放一层粗炭渣或碎瓦片作排水层,上放腐熟饼肥或蹄片作底肥,栽后浇透水,第二天再浇一次,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2)整形修剪
盆栽香菊可整成自然回头形,云片分层形,卧曲形,一般有3~4个主枝,分成3~4层,下层较大,上层较小,最下部的一个枝亦可以整成比较长的飘枝,悬垂盆面的下部。整形宜在生长缓慢期的3~4月及8~9月进行,香菊枝细、脆,整形时要细心,用力不能过猛。
香菊在生长期要十分重视剪枝摘心,及时疏除密生枝、徒长枝、交叉枝,5月上中旬,对当年生新梢长到8~10厘米时留2~4厘米短截,清理枝片之间,上下层之间多余的枝条,然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经10~20天嫩枝重新萌发,银灰色的新叶,非常美丽。随着新梢的生长,基部老叶会逐渐枯死,在发芽前、短剪后要及时抹去老叶。在7月中下旬,新梢如生长较旺时,可进行1~2次摘心。
(3)肥水管理
香菊喜湿喜肥,施肥要掌握先薄后浓,量小勤施及氮、磷、钾合理配合的原则。在生长期每10~15天追施饼肥水一次,生长后期及花后结实期,追施磷钾肥,还可叶面喷施0.2%尿素加0.1%磷酸二氢钾。使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高温天气应停肥或施少量的无机肥。盆栽香菊每2年换盆一次,秋季或换盆时应施基肥,一般用腐熟的饼肥或厩肥,每盆20~100克。
香菊浇水比较严格,需掌握适时、及时、适量、干透浇透。根据长势、气温、湿度适时浇水,春秋每天或隔天浇水一次,夏季早、晚浇水一次,冬季7~10天浇水一次。浇水要及时,不能出现萎蔫脱水现象。浇水量要考虑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气候变化适量浇水,花期要保持土壤一定的湿度,利于结籽,避免大水浇灌。香菊最怕水涝,雨季前要检查花盆排水孔,雨后及时倒去积水,千万不能受渍烂根死亡。
(4)病虫害防治
香菊抗病力强,病虫害较少,常见的有叶片黑斑或褐斑并白粉并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及食叶害虫等,要及时检查防治,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800~1000倍,白粉病可用三唑酮1000倍防治。香菊的蚜虫较重,一旦发现要及时喷杀1000倍吡虫咻。介壳虫在幼虫期的5~7月用40%速扑杀1000倍喷洒2~3次。红蜘蛛用15%扫螨净乳油2000倍防治。
香菊胶囊是一种中药吗
香菊胶囊的主要成份是化香树果序(除去种子)、夏枯草、野菊花、黄芪、辛夷、防风、白芷、甘草、川芎。辅料为淀粉、硬质酸镁。所以,香菊胶囊是中成药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服用香菊胶囊要注意以下问题:
1.忌辛辣、鱼腥食物。2.孕妇慎用。3.凡外感风寒之鼻塞、流清涕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急性鼻炎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对香菊胶囊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香菊胶囊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9.请将香菊胶囊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香菊胶囊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香菊胶囊在杀灭流感病毒时具有较高安全性。香菊胶囊针对H3N2流感病毒具有较高抑制作用。
香菊的简介
香菊属菊科、千年菊属,又名白艾、玉芙蓉、芙蓉菊。为多年生常绿亚灌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栽培,尤以上海、江苏为盛。常作盆栽或制作盆景,适于阳台、室内、庭院莳养观赏,叶片用手轻摸,香气袭人,像是艾香,又似野菊香,使人清凉舒服,神清气爽。
香菊株高60~120厘米,叶互生紧聚于枝顶,狭倒卵状楔形,长2~3厘米,宽0.3~0.5厘米,先端卵圆形,叶基楔形,无锯齿,叶被银灰色短柔毛。头状花序近球形、金黄色,直径4~5毫米,生于上部叶腋中,花期8~9月。香菊远看似银叶菊,但叶较细巧,香浓,是江苏淮安市的特产花卉。
香菊原产我国中南及南部,性喜温暖湿润,生长适温15~25℃,耐热,在35℃高温下生长良好。较耐寒,越冬温度0℃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宜在冷室内越冬,霜降后进房,清明至谷雨出房。香菊喜光,春、秋、冬在全日照下生长,每日光照不少于6小时,香菊是短日照植物,夏季烈日酷暑稍加遮阴。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在pH6~7.5时生长良好。喜湿忌涝,雨季要防涝排渍,防止积水烂根死亡。香菊喜肥,生长期要薄肥勤施。
4月上旬开始发芽,5月上旬至6月中旬为新梢迅速生长期,夏季高温生长受抑制,秋季进入二次生长,但生长量没有春季大。枝条萌发力强,耐修剪,枝条柔软,易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