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压差大小心动脉硬化
测量血压压差大小心动脉硬化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龙
脉压是测量血压时得到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至60毫米汞柱,大于60毫米汞柱的属于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为脉压差过小。
脉压差增大的原因有很多,大动脉硬化和弹性减退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会使动脉壁弹性减弱,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压差增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以及各种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增强的疾病,都可以导致脉压差增大。脉压差过大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应引起重视,尽早去医院门诊查明原因,看是否由动脉硬化引起。动脉硬化对老年人身体影响很大,应及早治疗。
脉压差增大该如何治疗呢?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减退,用降压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达到有效治疗剂量后再维持治疗,以后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患者可选用时效长、降压稳、副作用小、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同时应检查有无血糖、血脂增高的情况。如果血脂高的话应该使用降血脂的药物,再配合有效的软化血管药物治疗等。
过量左旋肉碱,小心动脉硬化
即使在食物中含有左旋肉碱且人自身也能合成,即便只是少数几个研究发现了它的副作用,额外服用左旋肉碱用于减肥也一定要注意剂量问题(而且左旋肉碱发挥它的减肥作用也必须是配合运动才可以实现的,很多健美运动员配合高强度训练才使用左旋肉碱)。
无论如何,保持好身材,主要还是要靠运动,均衡营养哒O(∩_∩)O。
我也要站起来出去活动活动了~
血压压差很大是什么原因
一些老年人患者会时不时出现血压压差很大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们有请到专业的内科主任医师为大家解答疑问。
有患者问道:我今年79岁,最近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压差很大,高压120毫米汞柱,低压65毫米汞柱。做过心电图,结果显示心肌缺血,请问血压压差大是怎么回事?心肌缺血怎么办?
答:老年人舒张压(即“低压”)只要不低于60毫米汞柱,一般不用太担心,这是因为低压会受到动脉管壁弹性的影响。老年人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硬化,不能很好地缓冲心脏泵血的动能,所以会有血压压差的情况。
另外,心肌缺血、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需要服用一些调节血脂的药物。
我建议您再到正规医院做个肝功能检查,主要是看转氨酶高不高,如果转氨酶高的话,服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因为很多药物有伤肝的副作用。在咨询医生时,最好把这些检查情况悉数告诉医生。
什么是高血压白大衣现象
当医生示意要测量血压时,病人的血压即刻升高,但在离开医生后血压即恢复正常,这就叫高血压的白大衣现象。也就是说由于医务人员在场引起患者血压反射性升高。
实践证明,高血压的白大衣现象确实存在,甚至在终身服用降压药物的人当中,可能就有很多人没有高血压病,因此,专家建议病人,特别是女性,在请医生诊断并作为高血压病人治疗以前,最好做一次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以防误诊误治。
我们所说血压,是指用血压计从体外间接测量所得到血压值,需要通过气囊施加压力于某一肢体上(上臂的肱动脉)以阻断血流,然后放气,同时监听动脉搏动音,听到动脉搏动音时为收缩压,动脉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如果动脉壁硬化到象硬橡皮管子一样时,不易用一般正常压力来阻断血流,只有用很高的压力才能压扁管道,阻断血流。近年来已得到证实,某些老年患者间接测量血压很高,如用直接法测量却都正常,对这样的“高血压”称为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可通过直接动脉内测压而得到确诊。或者增加气囊内压力使其远超过桡动脉压,此时假性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管壁的硬化就可触摸到条索状的桡动脉,而动脉管壁尚软的患者就触摸不到桡动脉。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并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对于周围动脉很硬,血压也很高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末发现有明显的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表现,应考虑假性高血压的可能。
假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脏器的血管也有动脉硬化,因此常伴有脏器供血不足,同时其舒张压也不很高,不易耐受降压治疗,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这类患者在未确诊前不宜贸然进行降压治疗。确诊后应同时对动脉硬化和脏器供血不足进行治疗,消除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逆转动脉硬化从而保护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高血压也要打假
有少数人用血压计测出来的血压值很高,但实际上血压可能是正常的,这在医学上称为“假性高血压”,多发生于患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血压测量是指用血压计从体外通过气囊施加压力于上臂的肱动脉,以阻断血流,然后放气监听动脉搏动音,听到动脉搏动音时为收缩压,动脉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而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动脉壁像硬橡皮管子一样,压力不易阻断血流,进而造成血压测量值升高的假象,实际上动脉内的血压可能是正常的。
动脉硬化愈严重,假性高血压就愈显著。如果盲目使用降压药物,会使正常血压快速下降,反而会出现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因此,患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要注意排除假性高血压,尤其是服药效果不好时,更要引起注意。
判断假性高血压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测量血压时,打气到200mmHg左右,这时假性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管壁的硬化就可触摸到条索状的桡动脉,而正常情况下这时候触摸不到桡动脉。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尽早去心血管专科或高血压门诊进一步明确。
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介绍
一、中断药物治疗:脑梗塞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在血栓消退后脑动脉硬化并未消退,脑血栓仍然可能重新形成。因此,不能中断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
二、降压过度:降压过度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正确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三、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或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易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四、生活不规律:道理同劳累过度一样,是导致脑梗塞复发的诱因之一。
什么是假性高血压
有些病人见了医生就紧张,当医生示意要测量血压时,病人的血压即刻升高,但在离开医生后血压即恢复正常,这就叫高血压的白大衣现象。也就是说由于医务人员在场引起患者血压反射性升高。
美国医学家曾对三组病人进行对比研究,其中292人以前被诊断为可疑高血压,42人有高血压,37人血压正常。首先由医生测量并记录,然后在每个人身上安装一个动态血压监测器,24小时内每隔15分钟记录1次(晚上30分钟)。结果20%的可疑者和50%病人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说明一般日常生活活动量对血压影响不大。医学家认为,这种一见医生血压就升高的现象,是对测量血压的条件反射,多见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者或年轻临界高血压患者。可能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受抑制之故。同时指出对这种现象的高血压病人,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美多心安(倍他乐克)、氨酰心安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均可消除或减弱这种现象。实践证明,高血压的白大衣现象确实存在,甚至在终身服用降压药物的人当中,可能就有很多人没有高血压病,因此,专家建议病人,特别是女性,在请医生诊断并作为高血压病人治疗以前,最好做一次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以防误诊误治。我们所说血压,是指用血压计从体外间接测量所得到血压值,需要通过气囊施加压力于某一肢体上(上臂的肱动脉)以阻断血流,然后放气,同时监听动脉搏动音,听到动脉搏动音时为收缩压,动脉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
如果动脉壁硬化到象硬橡皮管子一样时,不易用一般正常压力来阻断血流,只有用很高的压力才能压扁管道,阻断血流。近年来已得到证实,某些老年患者间接测量血压很高,如用直接法测量却都正常,对这样的“高血压”称为假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可通过直接动脉内测压而得到确诊。或者增加气囊内压力使其远超过桡动脉压,此时假性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管壁的硬化就可触摸到条索状的桡动脉,而动脉管壁尚软的患者就触摸不到桡动脉。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并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对于周围动脉很硬,血压也很高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末发现有明显的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表现,应考虑假性高血压的可能。假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脏器的血管也有动脉硬化,因此常伴有脏器供血不足,同时其舒张压也不很高,不易耐受降压治疗,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这类患者在未确诊前不宜贸然进行降压治疗。
确诊后应同时对动脉硬化和脏器供血不足进行治疗,消除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逆转动脉硬化从而保护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原因
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动脉硬化?
血压升高后,动脉壁会因血液的压力而受伤。这时血液中的凝血酶和血小板等能使血液凝固的成分以及胆固醇等就会沉积在受伤部位。
当动脉内腔沉积了很多物质时,就会产生溃疡、粥样硬化,从而使血管变窄,失去弹性。也就是说,当血管硬化时,动脉的构成成分与正常动脉相比将会有所变化,动脉将变硬、失去弹性,内腔也会变得狭窄。大型和中型动脉容易产生动脉硬化,这种硬化也叫粥状硬化。小型动脉也会产生硬化,但其主要变化为内膜(血管内侧膜)的肥厚和增生。由于动脉硬化,动脉产生弯曲变形(蛇行),内腔狭窄,可能导致动脉阻塞。
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硬化最具代表性的疾病。高脂血症(胆固醇等血液中脂质增多的一种疾病)和糖尿病等也能加速血管硬化。
动脉出现硬化时,就会引起大脑疾病(脑溢血)和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和冠心病)、肾脏疾病等。
脑部疾病可大致分为脑溢血(大脑血管的脑动脉破裂出血,压迫大脑)和脑梗死(脑动脉阻塞,血液无法流通导致坏死)。
如果心脏部位发生硬化,就会引发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是滋养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血液无法顺利流向心脏各个角落,从而引起胸疼的疾病。由于动脉硬化而变窄的冠状动脉阻塞后,血液就无法从这里流出去,导致心脏肌肉缺血坏死。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心肌梗死。
肾脏又怎样呢?肾动脉出现硬化后,血液无法在过滤身体废物的部位顺利流通,这时,身体废物越积越多,不久就会引发尿毒症。
由动脉硬化引发的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脑、心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中,因此也称为器官障碍。高血压给很多器官带来危害,而且是几乎没有自觉症状就能突然引发致死的疾病,所以,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
导致脑血栓复发的原因
一、中断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在血栓消退后脑动脉硬化并未消退,脑血栓仍然可能重新形成。因此,不能中断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
二、降压过度:降压过度是诱发脑血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正确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三、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一般来说,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或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易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四、生活不规律:道理同劳累过度一样,是导致脑血栓复发的诱因之一。
五、嗜烟: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血压压差大会不会更易患上脑中风
一些老年人,每次去测量血压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正常的!高压呢,也都是控制在136mmHg左右,低压都是70mmHg左右。无论高压低压,都是在诊断的标准之下。那为什么有些老人,还是会突然间中风呢?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由医学专家为您解答: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它也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脏中泵出,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内,动脉血管扩张以容纳这些血液,此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最大,称为收缩压,也就是常说的“高压”。心脏舒张时,会停止向动脉泵血,血液量减少,扩张的动脉血管靠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使动脉内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压力最小,称为舒张压,即常说的“低压”。一般情况下,高压、低压的压差为40~50mmHg,而压差超过50mmHg以后往往提示患者动脉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主动脉弹性降低导致的。主动脉弹性降低以后,心脏泵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扩张,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血液对动脉壁的压力就会突然增大,也就是高压骤然增高;而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又没有足够的弹性回缩来推动血液流动,维持血压,就会导致低压降低。高压升高,低压降低,一升一降,这就导致压差增大。血压压差差异大也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高压、低压的压差为40~50mmHg,而压差超过50mmHg以后往往提示患者动脉内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这样会非常容易导致中风的发生。这一点老年人要特别的注意,在测量血压时,一定要记录下来,和之前的相比较!只要压差不超过50mmHg,还是非常的定全的。
用哪种血压计测量最好
水银血压计需要使用听诊器配合来测量,通过他人判断得出收缩压、舒张压的读数。虽然很多大部分人觉得用水银血压计测血压过程比较复杂,但是测量结果却相对来说更准确一点。其实水银血压计看上去复杂,实际上一点都不难。如果家里有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性测量血压,家属可以学一学该如何使用水银血压计进行测量。
和水银血压计相比,电子血压计操作更加简便,可以不需要通过他人帮忙捆绑袖带和使用听诊器读数,只要一个人就能测量血压。因此,电子血压计已成为家庭测量血压的主要工具。电子血压计分为臂式血压计和腕式血压计,一般来说,臂式血压计的测量结果比腕式更准确,误差也会更小。同时,腕式的电子血压计对于一些患有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并不适用,因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从而引起患者末梢循环障碍。这些病人的手腕血压与上臂的血压测量值相差很大,因此建议这些病人和老年人尽量选择臂式电子血压计来测量血压。
怎么预防脑出血复发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按时复诊
发生脑出血后要继续长期不懈的监控高血压,这是防治脑出血的最重要的措施,应做到每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一次,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2次,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并通过积极治疗,使病人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减少出血性中风的复发率。因脑出血后脑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还在进展,所以还要继续继续监控高血脂症、高黏血症和糖尿病,以减缓脑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动脉硬化的原因 高血压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壁需要承受较高的压力,导致内膜层和内皮细胞层损伤,低密度脂蛋白易于进入动脉壁,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血压会升高吗
动脉硬化特别是小动脉硬化,它可以引起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特别那种肾的小血管硬化,因为血压的形成,它会有血管弹性的相关,动脉硬化正好是一个管壁的增厚变异,失去弹性,它会影响血压,所以相应监测的血压也会偏高。
血压计怎么用
测量血压前,要让病人卧床休息数分钟。露出右胳膊,一直要露出肩部,并要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放平。 把血压计放在床上,或桌子上,使血压计的“0”点,与病人的心脏在同一个平面上。 把血压计的袖带缠在病人的上臂部。袖带的下缘要距肘窝2~3厘米,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 戴好听诊器,用手在病人的肘窝部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把听诊器放在上面,这个时候就能听见动脉跳动的“咚咚”声。 闭紧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压力加到肱动脉搏动的声音听不见为止,再慢慢放开气门,减少压力,并注意水银柱所指的刻度,直到听见第一声搏动。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就是收缩压。 压力继续轻减,直到动脉搏动的声音逐渐增加至突然变软变弱时,这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注意并非是搏动的声音完全消失)。 测量血压一般要连续测两三次,取其最低值。 正常人的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应低于140毫米汞柱(医生写为mmHg)或18.6千帕(简称为kPa)。舒张压应低于90毫米汞柱(或12.0千帕)。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为“脉压差”。脉压差为30~40毫米汞柱(或4.0~5.3千帕)。 千帕也是测量血压的单位,许多医生都采用千帕作为单位测量血压。1千帕=7.5毫米汞柱,或1毫米汞柱=0.133千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