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服用的禁忌
白芍服用的禁忌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其性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白芍在中医临床处方上为常用药材,也存在着一些不宜使用的禁忌证或配伍禁忌,用药者有时疏忽或不太了解,故需加以提醒。
白芍属寒凉之品,有酸寒收敛的作用,故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
白芍性寒,阳衰虚寒之证如纳呆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虚寒下利,下痢纯血,小便不利应慎用或不用。
妇科调经用时,对月经不调,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重属虚寒者,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
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孕妇产后不宜用量过大或单用。
现代中药药理学证实白芍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故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及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及单独大量使用。
白芍和当归常合用,但对于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要权衡利弊的考虑,因二药均可抑制心脏。
白芍酸寒收敛,可拮抗桂枝、川芎等药材的发汗作用;白芍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白芍宜入煎剂,或入丸、散。敛阴、平肝、治痢多生用,柔肝止痛多炒用,酒炒可减其寒性。
白芍的用药禁忌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3、《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4、《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白芍的副作用有哪些
白芍在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上的作用是非常多的,特别是用于调养肠胃上疗效也是很不错的,如果月经失调或者是有一些妇科炎症的话,它都是有一些效果的,别光看白芍的好处,白芍的副作用也是很多的,白芍的副作用有多大呢?有什么不良反应呢?白芍可以泡成茶来饮用,用它当作保健茶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白芍的副作用还是很显著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白芍的副作用吧。
白芍的副作用有多大?有什么不良反应?
白芍既然是一种药材,那么白芍肯定有一些副作用。今天小编就来讲一下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的副作用:注意事项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白芍的副作用: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宜忌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②《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③《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④《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
白芍的副作用有很多,白芍的食用禁忌中所要注意到的一些事项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在食用白芍的时候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再食用。
白芍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白芍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陶弘景始分白芍,赤芍两种,曰:“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马志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赤、白二色”。陈承《本草别说》中载:“谨按《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遂暴干货卖”。可见宋代已广泛采用栽培的芍药入药。
白芍毒副作用
白芍急性毒性:芍药的甲醇提取物6g/kg腹腔注射,大鼠和小鼠自发运动抑制、竖毛、下痢、呼吸抑制后大鼠半数死亡,小鼠在2日内全部死亡。灌胃给药未见异常。芍药甙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53g/kg,腹腔注射为9.53g/kg,灌胃不死。白芍总甙小鼠和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25mg/kg和301mg/kg。另报道小鼠静脉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9mg/kg和230mG/kg,灌胃>2500mg/kg,无明显中毒症状,也无死亡。亚急性毒性:给大鼠灌胃芍药甲醇提取物每日1.5g/kg和3.0g/kg,连续21日。低剂量组可见尿蛋白升高。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减轻,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幅有显著增加,提示可能为巨红细胞性贫血,两剂量组脾脏均肿大,其增重与剂量有关,可见脾窦扩张和充血。肺重量也显著增加。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白果的服用禁忌
1.有实邪者忌服。
2.生食或炒食过量可致中毒,小儿误服中毒尤为常见。
3.不良反应或中毒:白果中毒,古代即有记载,近年来亦屡有报告。大多发生在入秋白果成熟季节,因炒食或煮食过量所致。生吃白果后,中毒现象出现在服后1~12小时,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泄泻、惊厥、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少数人则表现为感觉障碍、下肢瘫痪。使用白果切不可过量。服食白果制成的食品也应注意这点。刺激皮肤,白果的外种皮有毒,能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发疱。有人接触还会出现过敏性皮炎。
以10岁以下小儿为多,成人偶亦有之。中毒者服食量小儿自7粒至150粒,成人自40粒至300粒不等。中毒出现的时间在食后1~12小时不等。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呕吐,昏迷,嗜睡,恐惧,惊厥,或神志呆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及腹痛、腹泻等,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少数病例并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呈两下肢完全性弛缓性瘫痪或轻瘫,触痛觉均消失。多数患者,经救治可获恢复,但也有少数因中毒重或抢救过迟而死亡。一般认为引起中毒及中毒的轻重,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服食景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年龄愈小中毒可能性愈大,中毒程度也愈重;服食量愈多,体质愈弱,则死亡率也愈高。
吃火麻仁的好处以及食用禁忌
火麻仁是一味较常见的中药,常被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也可配同其他中药来增加治疗效果。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了解火麻仁的功效以及使用事项,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火麻仁这一种药材,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火麻仁的功效以及食用禁忌都有哪些吧,有兴趣的朋友赶紧来看看。
火麻仁会带来哪些养生益处和禁忌
1、火麻仁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无论气虚便秘(胃肠运动功能较弱所致的便秘),或是肠燥便秘(由于肠道水分减少所致的便秘),煮可用火麻仁通便。老人、体弱者和产后的便秘尤其适用。可用一味火麻仁,捣烂煮糊,如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样服用。
2、火麻仁可用于滋阴补血。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补益药。前人的经验说火麻仁“久服令人肥健”,服之“头发软乌润”。现代已很少把火麻仁当作补益药用,只是在某些补益剂中(如复脉汤)加入火麻仁一味,加强滋阴润燥作用。
火麻仁会带来哪些养生益处和禁忌
3、火麻仁可助产。妇女分娩子宫收缩力弱时,服火麻仁可助产。
使用禁忌: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小编建不主张连续长期大量服用火麻仁,如用于是慢性便秘时,火麻仁每月服三至四次也就够了。此外还有报道指出,一次食入火麻仁60~120g以上,可致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昏睡,值得注意。
火麻仁会带来哪些养生益处和禁忌
以上就是有关火麻仁的功效以及食用禁忌的详细介绍了,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对火麻仁也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有经常性便秘的人不妨适量服用火麻仁来帮助改善和缓解症状,不过,大家平时在使用火麻仁的时候,切记一定要掌控要用量,不要过里那个服用,以免伤害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昏迷或是中毒的情况,这一点需要大家牢记。
芍药根食用禁忌
【宜忌】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3.《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1、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2、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
3、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白果的服用禁忌
1.有实邪者忌服。
2.生食或炒食过量可致中毒,小儿误服中毒尤为常见。
白果的服用禁忌 告诉你如何吃白果不中毒
3.不良反应或中毒:白果中毒,古代即有记载,近年来亦屡有报告。大多发生在入秋白果成熟季节,因炒食或煮食过量所致。生吃白果后,中毒现象出现在服后1~12小时,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泄泻、惊厥、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少数人则表现为感觉障碍、下肢瘫痪。使用白果切不可过量。服食白果制成的食品也应注意这点。刺激皮肤,白果的外种皮有毒,能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发疱。有人接触还会出现过敏性皮炎。
以10岁以下小儿为多,成人偶亦有之。中毒者服食量小儿自7粒至150粒,成人自40粒至300粒不等。中毒出现的时间在食后1~12小时不等。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呕吐,昏迷,嗜睡,恐惧,惊厥,或神志呆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及腹痛、腹泻等,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少数病例并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呈两下肢完全性弛缓性瘫痪或轻瘫,触痛觉均消失。多数患者,经救治可获恢复,但也有少数因中毒重或抢救过迟而死亡。一般认为引起中毒及中毒的轻重,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服食景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年龄愈小中毒可能性愈大,中毒程度也愈重;服食量愈多,体质愈弱,则死亡率也愈高。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副作用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饮食宜忌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宜忌
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