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川芎的好坏
如何分辨川芎的好坏
挑选川芎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通过品尝判断其品质如何,一般来说优质的川芎香气浓郁,但是味苦会有轻微的回甜口感。在尝试之后,会有轻微的舌麻口感,除此之外川芎的油性很大。所以,在购买时可以通过品尝一些川芎的粉末来进行品质的判断,这样的川芎是比较优质的。
优质的川芎一般外观呈现为不规则的结节拳状,直径多在2-7cm左右。其表面主要为黄褐色或者稍微浅一些的黄棕色,且不光滑有皱褶。这样的川芎一般都是没有经过人工加工,而是由自然晾晒而成,无论入药还是直接切片服用效果都十分的优秀。
挑选川芎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实际上最为简单的鉴别川芎的方法还有通过切片,有效的判断其品质如何。优质的川芎其切片在紫外线灯光下会呈现淡紫色荧光,而其外皮则会呈现暗棕色的荧光反应。
中药妙方解决经期提前的问题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兼清郁热。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3克,牡丹皮1.5克,炒山栀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方名安冲调经汤。
组成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中药处方(三)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清热,和血调经。
方名安经汤。
组成当归身4. 5克,川芎1.
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 3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出处《医学正传》卷七。
■中药处方(四)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调经。
方名芩术四物汤。
组成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中药处方(五)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凉血清热。
方名生四物汤。
组成生白芍9克,生地9克,知母9克,生黄芩9克,川芎6克,生当归身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六)
辨证瘀血内阻,血瘀偏寒。
治法温经逐瘀。
方名加味牛膝逐瘀汤。
组成牛膝9克,桂心6克,赤芍6克,桃仁6克,当归6克,木香6克,牡丹皮6克,川芎3克,焦艾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川芎治头痛怎么吃才好
川芎对治疗头痛是有效的,但不是所有的头痛症状都适合服用川芎。一般来说,川芎更适合治疗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以及缓解这类头痛引发了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神经性头痛的症状表现多为头部胀痛、心情烦躁以及恶心欲呕。偏头痛的症状就比较好辨别了,头部一侧疼痛难耐也是多数人最苦恼的一种头痛症状。若是出现了这类情况,不建议擅自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子宫脱垂的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虚失摄。
【治法】补气升提。
【方名】补气升肠饮。
【组成】人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酒洗)30克,土炒白术15克,川芎(酒洗)9克,升麻0.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下。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虚不约。
【治法】补气益精,升清举陷。
【方名】大补元煎。
【组成】人参10克,升麻10克,鹿角胶10克,山药15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当归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千家秒方》
【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中药处方(三)
【辨证】血虚肝郁。
【治法】养血舒肝。
【方名】开结汤。
【组成】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一。 中药处方(四)
【辨证】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名】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子宫脱垂>
怎么辨别川贝的好坏
松贝:呈卵圆形,颗粒大小均匀,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顶端稍尖、闭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稳。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内,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称“怀中抱月”。外表纯白色,有光泽。质地硬脆,粉性足。
青贝:呈扁球形,外层两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开口,内有小鳞片数枚,颗粒多歪斜,不能直立放稳。外表呈浅黄白色,质地较松贝疏松,粉性。
炉贝:多呈棱形或圆锥形,颗粒大,形似马牙状,故俗称“马牙嘴”。质脆、粉性。这三种贝母均气微、味微苦。
喝中药治疗颈椎病效果
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及中草药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颈椎病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 型及经验处方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三)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川芎的营养价值 川芎的营养成分
川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脂、正丁烯、内酯、当归酮等;并含阿魏酸、烟酸、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E,以及猛、锌、铜、镍等微量元素。
如何分辨川芎的好坏 川芎可以做什么药膳
川芎5克,鸭肉200克,姜丝、盐、植物油各适量。鸭肉洗净,剁块。
锅中放油烧热后,爆香姜丝,接着放入鸭块略炒,加水适量,放入川芎,以小火炖1小时,最后加盐调味。活血行气,祛瘀。
川芎3克,田螺5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鸡精、香油各适量。
川芎浸软切片,田螺去壳及肠杂,洗净。将川芎、田螺、葱段、姜片、料酒、盐、鸡精、香油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以小火煮约2吩钟至熟。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股骨头坏死的三大中医疗法
1、处方:熟地20克,山药、山茱萸、茯苓各15克,知母、黄柏、泽泻、丹皮、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1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
症见髋部疼痛较轻,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患肢肌肉萎缩,自汗或盗汗,善忘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处方:党参、当归各15克,黄芪、熟地各20克,桃仁、红花、白芍、川芎各10克。
用法:水煎1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症见髋关节胀痛,刺痛均不剧烈,或只感觉轻微疼痛,功能障碍,甚至卧床或扶拐行走,有时伴轻度肌肉萎缩,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舌质暗红,苔薄白。
3、处方:党参、当归、茯苓各15克,黄芪,熟地各20克,白术、白芍、川芎、甘草各lO克。
用法:水煎1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
症见髓关节长期功能障碍,跛行,或行动困难,甚则大部分时间卧床,髓部钝痛,有时疼痛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散,休息时疼痛减轻,活动后加重,病侧肌肉萎缩,面色苍白,唇甲白无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风湿病特色治疗方法是什么
①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②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③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④蠲痹汤(《百一选方》):羌活、姜黄、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赤芍、防风、炙甘草、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游走疼痛,尤以项背、肩肘疼痛为甚,中医辨证为风痹者。
⑤宣痹汤(《温病条辨》):防己、杏仁、连翘、滑石、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皮、栀子。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节烦疼,活动不利,寒战热盛,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者。
⑥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木防己、石膏、桂枝、苡仁、滑石、通草、杏仁。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
⑦乌头汤(《金匮要略》):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蜂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喜暖恶寒者。
⑧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炙甘草、麻黄、白术、知母、防风、炮附子、生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冷痛,按之热感,或关节红肿,但触之不热,遇寒痛甚者。
⑨桃红饮(《类证治裁》):桃仁、红花、川芎、归尾、威灵仙。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痛有定处,肿胀难消,活动不利者。
⑩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有定处如针刺,肌肤青紫,舌紫脉涩者。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疾病,那就是风湿病了,我们知道风湿病的出现容易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困扰,所以我们要做好对于风湿病的防治工作,当出现风湿病的时候,及时采取这些特色的疗法,帮助自己摆脱疾病。
川芎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川芎煎剂分别给大、小鼠ig均能抑制其自发活动,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并能对抗咖啡因(20mg/kg)的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戊四氮所致的大鼠惊厥。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可卡因的惊厥或致死作用。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川芎2.1对心脏的作用 川芎煎剂对离体蟾蜍和蛙心脏,在浓度在1O-5-10-4时使收缩振幅增大、心率稍慢。按Englmann氏法试验,川芎20或30g/kgig,也使在位蛙心振幅增大、心率减慢;以40g/kgig,则可使蛙心停搏。川芎嗪iv对麻醉犬也有强心作用,伴有心率加快。去迷走神经的心脏,对川芎嗪仍有明显反应。椎动脉注入较大剂量川芎嗪,其心血管作用不明显。预先给于心得安或利血平化,可完全消除川芎嗪对心脏的作用,因此川芎嗪对心脏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交感神经间接兴奋心脏B受体所致。给麻醉犬静脉滴注川芎嗪1,2和4mg/(kg.分钟),连续10分钟,动物出现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mm),连续10分钟,动物出现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滴注lmg/(kg,分钟)时,心率、LVP和dp/dtmax增加,2mg/(kg.分钟)时,心率、LVP、dp/dtmax及冠脉血流明显增加。剂量增至4mg/(kg.分钟)时,除上述指标明显增加外,还出现LVEDP、CI,心肌氧耗和脑血流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降低。给清醒高血压犬滴注川芎嗪4mg/(kg.分钟)及1次iv20mg/kg也可引起心率加速。心得安(ivl-2mg/kg)能对抗川芎嗪对麻醉和清醒犬的这些作用,而利血平则不能完全对抗川芎嗪的作用。有报道川芎嗪对离体豚鼠灌流心脏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心肌收缩与增加冠动脉流量。Iv川芎嗪10mg/kg后,1-5分钟内明显增加心肌耗氧量、和氧摄取率与CBF。Iv川芎嗪5mg/kg,5分钟时,CBF增加14±15ml/分钟,使每100g心肌耗氧量增加1.0±0.7ml/分钟,均有显著意义。对麻醉开胸犬,iv川芎嗪10mg/kg可降低血压、外阻与左室做功,增加LVSP、±LVdp/dtmax、心率与心肌耗氧量。川芎嗪iv家兔可使缺血心肌免受再灌注的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活血化瘀,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代谢作用有关。川芎哚150mg/kg给于家兔ig,15分钟后,iv脑下垂体后叶素(Pit)1.5单位/kg(30s注完),ivPit后普遍产生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T波峰值显著升高。用药组T波增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用川芎浸膏连续注射妊娠大鼠和家兔,结果胎仔坏死于子宫中,但不坠下,故推论胎仔的坏死可能由于动物子宫受川芎的作用引起挛缩而影响胎仔营养所致。川芎浸膏小量能抑制离体家兔或豚鼠小肠,大量则可使小肠收缩完全停止。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Lactone)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给豚鼠ip0.14ml/kg藁本内酯能缓解组胺与乙酰胆碱的致喘反应,其作用约50mg/kg氨茶碱相仿。iv藁本内酯还能明显解除乙酰胆碱、组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非常相似,推测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川芎哚ig300mg/kg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与对照比较P<0.001。
4、抗菌作用等体外试验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5、抗放射作用
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川芎治头痛怎么用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 药队则指三味以上的固定组合。药对或药队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配伍研究的中药内容。为此,本文将历代头痛方剂中,由川芎组成的药对或药队进行归纳。
川芎-天麻此药对就是一方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包含此药对的方剂较多,举例如下:
温脑散(《传信适用方》) 川芎、天麻、川乌,治疗头风。
定风饼子(《袖珍》) 草乌头、白芷、川芎、天麻、防风、细辛、甘草,治疗头风头痛。
羌活丸(《博济》) 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青皮、天南星、藁本、牵牛子,治疗久患偏邪头痛。
天麻丸(《杨氏家藏方》) 天麻、川芎、防风、甘草,治疗风气壅盛,头痛目涩。
香芎丸(《杨氏家藏方》) 川芎、天麻、细辛、荜茇、甘草,治疗风气上攻,头目昏痛。
藿香散(《脉因证治》) 藿香、川芎、天麻、蔓荆子、槐花、白芷,治疗脑风头痛。
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 天雄、大川乌、白附子、南星、天麻、川芎、半夏、木香、全蝎,治疗偏正头风作痛。
川芎-菊花二者配伍,即是菊花散(《太平圣惠方》),治疗风头痛。
由此药对组成的方剂还有香甲散(《圣济总录》) 甘菊、川芎、甘草、青皮、檀香,治疗风热头目疼痛;
芎菊汤(《圣济总录》) 川芎、防风、麻黄、前胡、独活、菊花、枳壳、甘草、细辛、石膏,治疗首风、目运头痛。
川芎-白芷二者配伍,即是芷芎散(《普济方》)。
含此药对的方剂还有金花一圣散(《魏氏家藏方》) 川乌头、川芎、白芷,治疗头风;
如圣饼子(《内经拾遗》) 苍术、川芎、白芷、草乌,治疗头痛、头风因寒者;
芷桂川芎汤(《辨证录》) 川芎、白芷、桂枝,治疗头痛如破,无一定处。
川芎-石膏石膏散(《圣济总录》) 石膏、川芎、旋覆花、白附子、细辛、甘草,治疗风壅头痛;
石膏散(《魏氏家藏方》) 石膏、赤芍药、川芎,治疗偏正头风;
太白散(《普济方》) 川芎、石膏、甘草,治疗头痛。
川芎-白芷-石膏此三者组成治疗头痛的药对,名石膏散(《卫生宝鉴》) 用于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川芎、石膏、白芷、葛根,组成的方剂,亦名石膏散(《症因脉治》),治疗外感头痛。
茶调散(《医学集成》) 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
风热散(《仙拈集》) 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川芎-细辛清气香芎汤(《圣济总录》) 川芎、细辛、人参、半夏曲、甘草,治疗头痛。
芎辛丸(《普济方》) 大川芎、细辛、甘草,治疗伤寒非时头痛;
芎辛散(《证治汇补》) 川芎、细辛、苍术、甘草、干姜,治疗寒湿头痛。
川芎-细辛-白芷三味共用,组成救破汤(《辨证录》)。
清香散(《普济方》) 川芎、藁本、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甘草,治疗偏正头风并牙痛;
清上至圣丸(《石室秘录》) 川芎、细辛、白芷、柴胡、芍药、夏枯草、甘草,治疗风入太阳经头痛;
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 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甘草,治疗一切头痛;
开关散(《外科百效》) 川芎、白芷、北细辛、薄荷叶,治疗一边头痛如破。
川芎-香附二者共用,名芎附散(《丹溪心法》)。
点头散(《是斋百一选方》) 川芎、香附子、茶,治疗偏正头痛;
香芎散(《中藏经》) 香附子、川芎、甘草、石膏,治疗一切头风。
川芎-附子二者共用,名附芎散(《普济本事方》),治疗气虚头痛、头风。
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 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
细辛散(《普济方》) 细辛、川芎、附子、麻黄。
综上所述,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不仅使用频率为诸药之冠,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头痛,而且川芎治疗头痛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