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孩子食欲的4种做法
破坏孩子食欲的4种做法
错误一:让孩子感觉吃饭是一种负担
孩子吃了几口饭就不吃了,很多妈妈就会忍不住说教,“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你看隔壁小弟弟吃饭多好”,“吃饭的时候专心点,别东摸摸西摸摸”。“不吃是吧,饿你几天看看”……
儿童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家长是夸奖还是批评心理都很清楚,如果每次吃饭都备家长一阵说教,那么他打心底就会感觉吃饭是一件很有负担的事情,心里有负担食欲自然不会好。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长李文认为应该从小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饮食氛围,让孩子感觉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对吃饭有抵触情绪。
错误二:每天提供千篇一律的食物
有些父母其实是非常讲究营养的,每天的饮食也都有一张规定好的菜谱,比如早餐吃稀粥配蒸水蛋,中午米饭配蒸鱼和蔬菜,晚上吃骨头汤面条,乍一看这是一份非常合理的食谱,有鱼有肉有鸡蛋,有米饭有苗条……不过,你慢慢就会发现,宝宝的食欲越来越差。
食谱再有营养,吃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不好吃,家长可以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还埋怨过来来去去就几样菜的单位食堂呢。如果孩子不爱吃饭,考虑一下是不是食物不合胃口,最好能学习一些新的菜式,让孩子也能不时改善一下伙食。
错误三: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
细心地家长会发现,一岁以后的宝宝会用手握住勺子舀饭往自己嘴里面送,不过孩子的双手是笨拙的,经常会将饭菜撒了一地,家长们一开始可能会比较宽容,因为明白这是宝宝在学习呢,但是时间长了可能就不会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一来是觉得搞清洁卫生太麻烦,二来是觉得宝宝自己动手玩心大,不好好吃饭。
然而事实上,吃饭也算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动手怎么能感受到吃饭的乐趣。建议妈妈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可以准备两套餐具,一套给宝宝,一套妈妈用,在宝宝自己吃饭的时候,妈妈可以见缝插针地喂饭。
错误四:没有合理供应零食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经过加工的零食属于垃圾食品,是禁止食用的。然而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吃零食只要适量没有任何不妥。其实这两种想法都不完全对,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罐头食品等确实不应给孩子使用,但是小饼干、坚果仁、面包等零食对补充体力也是有好处的。
开发孩子食欲的妙招
1、增加孩子活动量,刺激产生饥饿感;
2、限制孩子在两餐之间的零食;
3、餐前最好不喝饮料,因为饮料会占据胃部空间;
4、不要与其他儿童攀比进食量,允许个体差异;
5、注意餐桌食物色香味俱全,在烹饪技巧上多下功夫;
6、只要比原来有进步,家长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
7、适当为孩子补充儿童专用的复合维生素B也能够起到增进孩子食欲的目的。因为复合维生素B是“能量维生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进食欲;
8、在吃饭时间收起所有的玩具,并关掉电视,千万不要追在孩子后面喂饭。最好将孩子的用餐时间控制在25分钟,超时就不允许再吃。
儿童厌食吃什么
1、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良心理刺激如惊吓、恐惧、紧张、悲哭等,均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 2、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孩子的活动,如禁止与其他儿童玩耍,在进餐前和餐桌上训斥孩子,都会影响儿童情绪和食欲,导致孩子厌食; 3、当孩子食欲不振时,采用强制手段或威吓办法逼迫孩子进食,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进食; 4、过分溺爱,无限制迁就孩子,使孩子养成任性,动不动就以不吃饭来威胁大人以达到目的的习惯; 5、生活无规律,孩子睡得过迟,以致睡眠不足,过度疲乏,引起厌食; 6、一次吃得太多,“吃伤了”,或进餐时缺乏同年龄的伙伴,或食物烹调不佳,或进餐环境混乱,均可使孩子食欲低下,导致厌食。
小孩子喝碳酸类饮料有什么危害吗
可乐、雪碧、汽水等碳酸类饮料多含有小苏打,会中和胃液,还容易产生胀气,常常破坏孩子的正常进食;碳酸饮料含有的糖分等也易腐蚀牙齿,增加龋齿风险。 特别是可乐,含有的咖啡因有兴奋作用,会干扰孩子记忆力。
如何提高孩子食欲
1、给孩子胃肠道减负
饮食要节制,避免给孩子吃油炸食物,吃过多的冰激凌等甜冷饮品,这样能保护消化酶含量和功能,维护食欲。临近吃正餐时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点心。
2、多吃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鱼、肝脏、蛋类、小麦、高粱米、小米、玉米、稻米、大豆、胡萝卜、柠檬、橙子、西红柿、青椒等。当家长在准备这些食物时,可将其做得漂亮些,这样也能提高食欲。
3、补水很重要
注意让宝宝喝水,不能等到宝宝口渴时才想到。含糖或含乳的饮品不是补水的好选择。
4、户内外活动不能少
不能限制孩子的活动,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消化,让孩子的身心运动起来,胃口也会调动起来。
孩子食欲佳也应注意节食
然而,当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显得食欲特别旺盛,常常出现饥饿感时,家长要在满足孩子对食物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和节制性。
首先,教育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饭,尽量吃好吃饱,以满足机体需要。
其次,如果孩子常有饥饿感,可在孩子上学或外出期间适当带点零食,如饼干、点心,以预防诱发低血糖而有损孩子身心健康。
第三,在这一时期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食量,不可放任自流。一般情况下,允许孩子在早餐和午餐时适当比平日多吃一些,但晚餐应尽量保持以往食量,以防止因晚餐吃得过多影响睡眠和消化功能。
第四,任何时候都要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在好吃的食物面前,孩子难以自制,常常吃得过多过饱,形成过度饮食。医学专家指出,过度饮食的后果是扰乱孩子的胃肠道功能,使得孩子食欲减退,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健康影响极大。
增加孩子食欲的八大妙招
●增加孩子活动量,刺激产生饥饿感;
●限制孩子在两餐之间的零食;
●餐前最好不喝饮料,因为饮料会占据胃部空间;
●不要与其他儿童攀比进食量,允许个体差异;
●注意餐桌食物色香味俱全,在烹饪技巧上多下功夫;
●只要比原来有进步,家长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
●适当为孩子补充儿童专用的复合维生素B也能够起到增进孩子食欲的目的。因为复合维生素B是“能量维生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进食欲;
●在吃饭时间收起所有的玩具,并关掉电视,千万不要追在孩子后面喂饭。最好将孩子的用餐时间控制在25分钟,超时就不允许再吃。
小孩食欲不振的原因
1、疾病因素
在孩子食欲不振的时候,有可能是孩子生病了,有些疾病会造成孩子不想吃饭,因为身体上的不适,所以孩子食欲减退,在平常生活中感冒就会让孩子食欲不振,除了感冒,还有胃肠道疾病或是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引起此类情况。
2、营养和微量元素缺乏
同龄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个子不一样高的情况呢?其实这个孩子营养吸收有很大的关系,孩子也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无论是微量元素缺乏或是超标,中毒都会造成孩子的食欲不振。
3、咀嚼能力
儿童的咀嚼能力影响着食欲不振,孩子吃东西总是将食物含在口内无法下咽,或尚未经过充分咀嚼吞咽的情况,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食欲不振。
4、喂养不当
因为总担心孩子吃的不够饱,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会落后于其他的孩子,有些家长常会给孩子喂过多的食物。这种填鸭似得喂养方式必然会使得胃肠负担加重,造成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食欲不振。
好孩子VS坏孩子
“宝宝真乖,真懂事!真是个好孩子。”“哎呀,谁家的坏孩子又闯祸了?”你家宝宝究竟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您是如何看的呢?是不是听话的孩子就人见人爱?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就会让大人觉得头疼呢?
PART 1
《为了孩子》与新浪网亲子中心联合进行的网络调查数据
1.您觉得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吗?
A.不一定77.54%
B.是 17.71%
C. 否 4.75%
2.您觉得捣蛋的孩子是坏孩子吗?
A.不一定80.71%
B.否 16.77%
C.是 2.52%
3.如果你家“乖宝宝”跟“皮宝宝”一起玩,你会怎么做?
A.让他们一起玩,提醒孩子小心别学坏61.48%
B. 无所谓27.65%
C. 阻止他们一起玩 10.87%
4.您认为,好孩子与坏孩子的评判标准是——
A.品德上——比如有无礼貌等73.39%
B. 行为上——比如乖(听话),皮(捣蛋)11.88%
C.智力上——比如聪明,笨6.27%
C. 性格上——比如大大咧咧,斤斤计较5.53%
D.其他2.93%
5.如果别人说你家宝宝是坏孩子,您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欺负别人44.78%
B.没有礼貌39.02%
C.违反纪律36.5%
D.性格孤僻10.37%
E.反应迟钝2.02%
6.您认为社会上所应提倡的好孩子应该具备哪方面特质?
A.正义和宽容 52.27%
B.以上都可 49.68%
C.勇敢和挑战 47.44%
D.独特和创造 43.05%
E.公正和质疑 27.93%
F.认真和服从18%
炎热夏季如何勾起孩子食欲
高温、喝水过多、生病都会影响孩子胃口
一到炎热的夏季,许多孩子都会出现胃口不好,不爱吃饭的现象,有的孩子开始“偏食”——喜欢吃水果,喜欢大量喝水,却对正餐提不起兴趣。哄、骂、打……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可孩子们丝毫不买账,不吃就是不吃,这可急坏了大人。其实,要让孩子改善食欲,切不可心急,需要时间和父母耐心想办法。
高温影响食欲
“夏天孩子胃口不好,主要原因是高温。”市中心医院儿内科主攻消化专业的吴新主治医师解释,在高温环境里,人的食欲、消化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一到夏天,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降低的情况。
其他的一些因素也都跟夏季的高温有关。“有的孩子到了夏天特别喜欢喝水,家长以为这是好事,其实,喝水太多容易把胃酸冲淡,影响孩子的食欲。”吴新说,如果孩子比较好动,出汗多,不要让他们喝太多水,特别是不要在吃饭前喝太多水。有些孩子在外面玩得很高兴,一回家就开始搓眼睛打哈欠无精打采,那是玩累了,过度疲劳同样也会影响食欲。还有的孩子是因为生病,比如夏天电扇、空调吹多了容易患感冒、腹泻,这些疾病早期的时候孩子也会出现胃口不好的情况。
“如果发现孩子胃口不好,家长最好先自己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症下‘药’。”
少油腻多清淡
吴新医师建议,夏天孩子胃口差,消化能力弱,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准备容易消化、清淡一些的食物。比如粥、稀饭、牛奶等容易消化又有营养的食品,平常给孩子准备一些绿豆汤、冬瓜汤、南瓜汤等。这个时候要少吃肉类这些油腻、含脂肪高的食品,糯米食之类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吃。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准备更加丰富的食物,吸引孩子进餐的兴趣。”同样的食材,可以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刺激孩子的食欲。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可以和肉一起剁成馅,做成饺子、包子、馄饨。孩子不喜欢吃水煮蛋,可以做成蛋糊、荷包蛋、蛋饼。有的家长把饭菜做成可爱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刺激孩子的食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比如孩子喜欢吃的就使劲喂,孩子不喜欢吃的就不给吃,有的把饮料、零食当成正餐吃,还有的孩子吃饭时喜欢边吃边玩……
“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完全惯着孩子。”吴新说,良好的饮食习惯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定时定量——三餐定时,到了时间就给孩子吃。三餐形成规律,消化系统才能有劳有逸地工作;每餐定量,不让孩子吃得过饱,以免影响消化,引起孩子肠胃不适。
吴新提醒,如果孩子偶尔吃得比平时少,家长们也不要强迫,以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可以在下一餐中间给孩子加一点小点心,比如吃个苹果、喝一杯牛奶。或者干脆让孩子饿一会儿,到了下一餐的时间给他吃饱。
其次是防止挑食和偏食。挑食和偏食影响孩子从多种食物中摄取机体所需要的营养,对身体十分不利。孩子喜欢吃的饭菜家长们不能一味地满足,要适当地限制。不喜欢的饭菜可以变换花样,使孩子有新鲜感,增加他们的食欲。还要控制零食。“绝对不让孩子吃零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不能吃太多,更不能代替正餐。”
小心这些会破坏孩子健康的行为
过度使用消毒品
人体皮肤上有许多正常菌群存在,它们与皮肤的“天然屏障”协同作用,使其他有害细菌难以入侵。经常过度使用含有消毒剂的护肤品,会杀死婴儿皮肤上的正常菌群,有害细菌和霉菌反而会在皮肤上滋生、泛滥,引发念珠菌等致病菌产生的感染。这种洁癖不仅会让我们的孩子暴露在有毒化学物质中,还很可能创造出过敏成为流行病的脆弱一代。
剪指甲
剪指甲是一个注意卫生的好习惯,能够有效的防止细菌滋生。但是很多家长过于频繁地为宝宝修剪指甲,这样会使指甲向肉里生长,严重时可能引起骨质发炎或溃烂最终导致截肢。即便是常见的指甲向肉里生长,也可能需要移植指甲或烙烧指甲根部,阻止其反向生长。因此,在为宝宝修剪指甲的时候不要纵向修剪指甲两侧或将指甲剪得过短。
掏耳朵
很多家长在为宝宝洗完澡之后,都会很习惯性的用棉签帮宝宝掏耳朵,怕宝宝耳朵里有水。用棉签掏耳朵不仅会导致耳屎栓塞发炎,还有可能使耳鼓破裂。实际上,耳道并不需要人工清洁,少数人可能会受到耳屎堆积的困扰,但只需滴几次过氧化氢滴耳液或矿物油即可,甚至用橄榄油就可以解决。
通鼻孔
宝宝鼻腔略感不适,整天嚎啕大哭,有些父母就会喷鼻腔喷雾剂来使宝宝舒服点,由于过度使用鼻腔喷雾剂会导致鼻腔肿胀充血,甚至影响血压,因此鼻腔喷雾剂或滴剂都是不被推荐长期使用。下次鼻腔堵塞时,去药店买盐水喷雾剂即可,盐水可以湿润干燥的鼻腔而舒缓鼻腔充血,并且没有副作用。使用抗组织胺剂或用蒸汽蒸脸也可以稀释鼻腔中的黏液。这是更健康合理的办法,爸爸妈妈们可要记得。
用力刷牙齿
宝宝长大到一定年龄,牙齿也慢慢的张出来了,从小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孩子都误以为越用力牙齿就刷得越干净。其实,刷牙不应太用力,否则会损害牙釉质及牙龈组织,用力刷牙还会磨损覆盖在根部的牙骨质,导致牙齿敏感、腐烂或畸形。如果几个月后,一个新牙刷被你蹂躏得毛刷纷飞,破损不堪,那显然是你用力过猛。
刷牙力度正确的话,一支牙刷应在使用6个月后还平整如新。刷牙的具体方式和力度应咨询牙医。使用牙线剔牙是明智之举,但不包括勒紧牙线在牙龈上拉锯,其实,只需将牙线紧贴牙齿一侧上下移动将食物碎屑移除即可。
过度清洁皮肤
很多家长都会有意识的让小孩子从小就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这很正确。但通过调查,将近半数的男人使用洗手间却不洗手,这当然不是卫生之举。但还有一些人,反复洗手仍觉得没洗干净,不停地搓洗直至皮肤表层受损,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导致皮肤肿胀发痒。
过度爱干净可能造成体表自然油脂缺失,引起各种皮肤问题。比如一天之内洗脸多次可能使脸部皮肤干燥,促使油脂分泌得更加旺盛,引起毛孔堵塞产生痤疮。记住每天洗澡不要超过一次,并尽量使用不含酒精的洗护产品。也不要用粗糙的搓澡巾疯狂搓洗皮肤,皮肤每秒都会脱落上千个细胞,因此体表有脱落物是很正常的。
过度洗私处
宝宝们在很小,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时候,不讲卫生肯定是健康的隐患,滞留在肛门周围的粪便会引起各种瘙痒炎症,但瘙痒的感觉也可能由过度擦洗所致。当你过多地用纸擦或水洗肛门时,其自然油脂就会被去除无余,导致干燥瘙痒。宝宝长大以后同样情况也会发生在他的阴茎周围,过度清洁可能会使他的阴毛向肉中生长并引发小脓疮。你应该小心而不是粗暴地清洗。这需要父母慢慢的引导。
4种常见破坏孩子食欲行为
一、零食搭配不合理
很多家长的观念中,经过加工的食品都是垃圾食品,是禁止食用的。但是也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适量吃零食没有任何不妥。其实这两种想法都不完全对,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罐装食品等确实不宜给孩子食用,但是坚果仁、小饼干、面包等零食对于补充体力是有一定好处的。
家长不仅仅要为孩子挑选健康的零食,还要合理安排零食的食用时间。一般来说,每次正餐前一个小时内都不要吃零食为宜,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小,吃了零食之后正餐的摄入会很大程度受到影响。
二、千篇一律而不是变换新的菜式
其实有些父母是非常讲究营养搭配的,每天的饮食都有一张规定好的菜谱,比如早餐是稀粥配蒸水蛋,中午是米饭配蒸鱼和蔬菜,晚上吃骨头汤面条。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份非常合理的食谱,有鱼有肉有鸡蛋,还有米饭有面条……但是,你慢慢就会发现,宝宝的食欲变得越来越差。
食谱即使再有营养,吃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腻、不好吃。家长应该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也或多或少埋怨过来来去去就几样菜的单位食堂呢?所以如果孩子不爱吃饭,你要考虑一下是不是食物不合胃口,最好能做一些新的菜式,让孩子不时改善一下伙食。
三、让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吃饭的乐趣
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一岁以后的宝宝就会用手握住勺子舀饭往自己嘴里送了,不过这么小的孩子的双手是笨拙的,经常会将饭菜撒一桌一地。一开始家长们可能会比较宽容,知道宝宝这是在学习呢,但是时间长了可能就不会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一方面是觉得搞卫生太麻烦,另一方面是觉得宝宝自己动手玩心太大,不专心好好吃饭。
但是事实上,吃饭算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动手怎么能感受到吃饭的乐趣呢?所以在这里建议妈妈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可以准备两套餐具,一套给宝宝自己用,另一套妈妈用,在宝宝自己吃饭的时候,妈妈可以见缝插针地喂。
四、让吃饭变成孩子的负担
常常孩子吃了几口饭就不吃了,很多妈妈就会忍不住说教:“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你看隔壁小弟弟,人家吃饭多好”,“吃饭的时候专心点,别东看看西摸摸的”。“不好好吃是吧,饿你几天看看你吃不吃”……
其实儿童的心理都是非常敏感的,家长不论是夸奖还是批评,孩子心里都很清楚。如果每次吃饭家长都一阵说教,那么就会让他打心底感觉吃饭是一件很有负担的事情,心里有负担那么食欲自然不会好。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长李文认为应该从小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饮食氛围,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对吃饭有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