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和葛花哪个解酒效果好
葛根和葛花哪个解酒效果好
都有效果,相比之下葛花起效慢一些。
葛根解酒是由于其中含有的黄豆甙、葛根素等异黄酮类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分解毒性、促进酒精的代谢的作用,从而起到解酒的效果。
而葛花是葛根的花部分,入脾、胃经,有解酒醒脾的功效,其中含有的皂角苷和异黄酮类物质同样具有解酒的功效,能保护胃黏膜,减缓身体对酒精的吸收,但其药用成分不如葛根多,因此效果相对较迟缓一些。
解酒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解酒茶饮
葛根山楂饮
材料:葛花3钱、葛根5钱、山楂3钱冰糖少许
做法:将以上药材1000cc水煮滚30分钟放凉去渣即可
功效:葛根,葛花主解酒毒,止烦渴,《药性论》记载「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而山楂可以解醉护肝,止胀止呕。
喝醉了怎么办最有效的解酒 中药有效解酒
中医认为葛根有清凉泻火、开胃下食、利尿解酒等功效。葛根的解酒作用在《本经》、《药性论》、《本草拾遗》、《千金方》等传统医著中均有记载。
葛根花善解酒毒,可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
1.葛根30~60克,或葛花10-15克,煎水服,解酒效果很好。
2.葛粉50克,煮成稀糊状,加白糖调味至可口即可服用。葛粉味甘、辛,性平,能解酒毒、治头痛、发热等。
3.酸枣、葛花、葛根各10~ 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4.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用,解酒效果甚佳。葛花茶杯茶被民间誉为“解酒神饮”,在饮酒前10分钟饮用可使酒量大增,酒后饮用能迅速醒酒,减轻肝脏压力,民间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说。
护肝的醒酒茶
解酒护肝的醒酒茶有哪些?
一、什么茶醒酒? 1、普洱茶有效醒酒:
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后会形成一层粘膜附于胃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而且普洱茶内可溶性糖含量比其他茶类多,这对解酒也有特殊功效,所以喝普洱茶解酒效果很好。同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使乙醇代谢能正常顺利进行。喝普洱茶能增加血管收缩功能,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体外,减少酒醉后的危害。
2、葛花解酒茶:
葛花解酒茶以原始葛花、葛根为主料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加工而成,它能迅速将酒精排出体外,消除残余的酒精在肝、胃中的积淀,达到醒酒护肝、健胃、止吐,养生的目的。是饮酒者最好的知已。饮酒前、饮酒中或饮酒后取1袋葛花茶置于茶杯中,加入沸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在饮酒前或饮酒时同饮效果最佳。
喝茶能解酒吗 喝醉了怎么解酒最快
大量的水与时间的等待其实是解酒好方法,而催吐是缓解酒醉不适最好的方式。
当酒精吸取过量,导致身体脏腑机能失调,出现如胃胀呕吐、头晕头痛、精神不振等病症就是所谓的宿醉。一般情况,只要休息宿醉情况可慢慢缓解;但如果是经常不节制地饮酒,可造成肝功能永久性损伤导致所谓的酒精性肝炎或是肝硬化。根据中医有关宿醉之文献记载,《脾胃论》「葛花解酲汤,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除葛花之外,如葛根、山楂、绿豆芽、神曲及泽泻等中药亦有解酒作用。中药里面有很多抗氧化的成分,能保护肝脏,减低因肝脏代谢酒精所造成的危害,也可以减轻宿醉造成的不适,但是不能立刻降低酒精血中浓度而逃过酒测。
葛根山楂饮
材料:葛花3钱、葛根5钱、山楂3钱冰糖少许
做法:将以上药材1000cc水煮滚30分钟放凉去渣即可
功效:葛根,葛花主解酒毒,止烦渴,《药性论》记载「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而山楂可以解醉护肝,止胀止呕。
6种中药帮你快速解酒
菊花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煎汤。”因此,中药对解酒很有效果,中药解酒8种最佳,喝醉酒不妨试试中药来解酒。
葛根花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苦参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高良姜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肉豆蔻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草果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年终应酬吃哪些食物能解酒
1.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2.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3.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4.竹茹: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得配本草》云其“得鸡子,治饮酒头痛。”《药品化义》亦载其治“酒伤呕吐”。
5.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6.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7.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8.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9.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解酒的饮料有哪些
1、牛奶:醉酒后可喝点牛奶,可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减少酒精的吸收。
2、葛根:葛根是常见的中药,取葛根30克,加水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很好。
3、葛花: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4、糖茶水:喝酒后,喝一些糖茶水,可冲淡血液中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5、米汤: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酒,加白糖效果更加。
6、食醋:50克米醋或陈醋,25克红糖,3片生姜煎服,可减轻酒精对的损害。
轻度酒精中毒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1、生梨解酒:吃梨或挤梨汁饮服。
2、甘蔗解酒: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3、橄榄(青果)解酒:橄榄10枚,取肉煎服。
4、鲜藕解酒:鲜藕洗净,捣成藕泥,取汁饮服。
5、葛花解酒: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6、甘薯解酒:将生甘薯绞碎,加白糖适量搅拌服下。
7、鲜橙解酒:鲜橙(鲜橘亦可)3~5个,榨汁饮服,或食服。
8、柑橘皮解酒: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
9、酸枣葛花根解酒:酸枣、葛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10、白萝卜解酒:白萝卜1公斤,捣成泥取汁,分2次服。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
喝酒前吃什么解酒
一、枳(木具)子
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二、葛根花
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三、草果
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四、高良姜
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五、菊花
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笔者注)煎汤。”
六、竹茹
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对胃热或痰热所致的呕吐效果好。《得配本草》云其“得鸡子,治饮酒头痛。”《药品化义》亦载其治“酒伤呕吐”。
七、白扁豆
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经常食用葛根花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葛根花,为豆科植物葛的干燥花蕾。具有解毒醒脾的功能。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 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主治感冒发热、口渴、头痛项强、疹出不透、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肠梗阻、痢疾、高血压、心绞痛、突发性耳聋、冠心病、糖尿病、醒酒醉、增强儿童发育和智力。
也就是说,没有相应毛病的人服用,容易损伤元气,耗伤津液,长期服用可造成气阴两虚的羸弱状态。
中药解酒八种最佳
1、白扁豆
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2、菊花
菊花清热解毒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煎汤。”
3、草果
草果治脾寒湿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因此,中药对解酒很有效果,中药解酒8种最佳,喝醉酒不妨试试中药来解酒。
4、枳子
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5、苦参
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6、肉豆蔻
肉豆蔻固肠止泻注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7、葛根花
葛根花善解酒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8、高良姜
高良姜散寒止痛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