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胸痛憋气心慌怎么治疗

老人胸痛憋气心慌怎么治疗

一、老人胸痛憋气心慌怎么治疗

所谓心慌,就是人们寻常所说的心悸。心慌是人们主观上对由心脏跳动带来的不舒服的感觉,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

心悸虚证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实证常因于痰饮、瘀血等所致,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并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之多少,攻补兼施,或以攻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

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

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芍药滋阴养血;鸡子黄滋阴清热两相兼顾。常加酸枣仁、珍珠母、生牡蛎等以加强安神定悸之功。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泻虚火。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养心安神。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镇心安神。

若阴虚夹有瘀热者,可加丹参、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夹有痰热者,可加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二、心慌的原因有哪些

心慌是一种主观感觉,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心率不快的心慌。正常人白天心跳在60-100次/分,夜间睡眠心率在45次/分以上。有的患者平时心率偏慢,例如50-60次/分,各种原因心率增加到70-80或100次/分以内,就感觉心慌,其实这种心慌是不需要处理的,观察即可,如果实在感觉不舒服,可以临时1次氨酰心安半片。

2、心率增快的心慌。心率大于100次/分。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3、生理性心慌是指正常生理情况下出现的、机体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心慌,例如紧张、运动、生气、劳累、熬夜、喝酒、咖啡、可乐、绿茶等兴奋性饮料后出现的心慌,这种心慌是不需要处理的,是一过性的,不用紧张,休息之后即可缓解。

4、病理性心慌是指机体由于某个(些)功能异常,引起心脏负担加重,代偿性心跳加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慌。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慌。

5、非心源性心慌常见于严重贫血、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虚弱、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晚期等情况,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跳加快,这种心慌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也可以降心率治疗。

6、心源性心慌主要是指心律失常,除了常见的房早、室早之外,其它可见于房颤、房扑、房速、室上速、室速,平时可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也可以在感觉心慌时尽快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确诊。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功能性早搏对人体没有生命危险,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实在感觉不适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黄杨宁、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如果发作频繁,必要时可以服用西药如美西律(对室早效果好一些)、心律平(对房早效果好一些)。而对于房颤、房扑、房速、室上速、室速而言,一旦发生也不要过于紧张,大部分是相对安全的,不会引起生命危险,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目前通过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大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疗效。

三、怎么预防心慌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心肌缺血的症状

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可缓解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等表现。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这些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一定要留心哦!为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心慌治疗方法

若要预防心悸,可一天刺激少冲穴2、3次,每次指压20秒左右。但是,突然心悸的很厉害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在咬住的期间,心悸会受到抑制。

少冲穴虽两手皆有,但消除心较有效的是左手的少冲穴。郄门穴也是有效的穴道。此穴位于手臂上。以线连结手腕内侧的横纹中央和手肘内侧的横纹(小指方向) 的边缘。距此线的中央约2厘米,靠近手腕方向之外即是郄门穴。用手指一压,连手腕部分都会感到刺痛,很容易找到。一发生心悸,压痛(压时的痛感)会增强, 会更好找,此穴以大母指加压刺激。心悸时,稍稍用力压郄门穴,可止住症状。

此穴也以刺激左前臂者效果较佳。少冲穴、郄门穴两穴,对心悸均有效果,患者视具 体情况选用即可 “心俞”和“至阳”两个穴位

在后背不好点按,你可以隔天在这两个穴位上拔罐一次,要是没有别人帮忙,你可以每天靠着门框(尽量对准穴位)用力晃动几分钟。

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的发病人群一般是四十五岁之后的中老年人,但是有些高血压、吸烟、肥胖、不运动的人群也容易导致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症状有哪些呢?了解了冠心病的症状才会及早的发现它并给与治疗。

1、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有胸骨后、心前区闷痛、紧缩样疼痛的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休息后能够自行缓解。

2、在体力活动时有胸闷、心悸、气短的症状,一般休息时会有所缓解。

3、在运动时有头痛、牙痛、腿痛等症状。

4、在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有胸痛、心悸的症状。

5、在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有胸闷憋气的感觉,在熟睡、白天平卧时也会突然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的症状,此时立即坐起或站立,冠心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

6、在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有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的症状。

7、在听噪声时有心慌、胸闷的症状。

8、脉搏不齐反复出现以及心跳过速或过缓的症状。

9、 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多汗、脉搏细微;

10、皮肤湿冷、灰白、重病病容;

11、 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如果发现上面的冠心病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治疗,因为久病难治,不管是什么病拖得久了,都会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预防冠心病要适时地进行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要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这些对于预防冠心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1)冠心病早期症状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2)冠心病早期症状在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

(3)冠心病早期症状在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会感到心悸、胸痛。

(4) 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5) 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6) 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等。

(7)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

(8)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

(9)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10)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猝死有征兆可循吗

既然是出人意料死亡,猝死确实没有明确的预警信号,但不要灰心,大多数猝死还是有迹可循的,只是因为先兆不特异而被漠视错过。超过50%的心脏骤停前1小时~1月身体会发出预警信号,胸痛最常见约占56%,呼吸急促13%,4%为头晕、晕厥或心悸。所以要做个有心人,如果出现胸闷胸痛、憋气乏力、心慌心悸,以及左肩背部疼痛、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咽喉紧缩疼痛,牙疼下颌部疼痛不适等不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排除。据说,侯耀文先生猝死前就有后背疼痛症状,但却未引起重视,饮憾而终。

对于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要有警惕心理,另外还需要注意,发生晕厥一定要到医院查明原因,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容易发生猝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胸痛憋气难受该怎么办

概 述我妈妈也经常出现胸闷憋气难受的现象,有时候跟妈妈说话,说着说着她就觉得踹不上气,总是有一口气憋在胸口,难受,大概要缓上好一会儿,这种现象才会得到缓解,而且那个时候妈妈说心跳还会加速跳动,更加难受、不安。

步骤/方法:1在医生的配合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因为长期这样可能会引起缺氧和心力衰竭、呕吐等现象,所以最好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进行适当的锻炼。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可以大大太极、进行简单的慢跑、呼吸锻炼等各种保健运动。

3注意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比如萝卜、青菜、梨、西瓜类,有助于养肺清痰;少吃或不吃辛辣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4按时休息,保持卧室居室通风保暖,不要过度劳累。否则会引起呼吸道刺激,造成心里衰竭等现象。

注意事项:1.注意保持空气清新,防止到烟尘、灰尘多的地方,会引起呼吸道的刺激,造成不好的后果;2.如果患者是男性,必须戒烟;

老人胸痛憋气心慌怎么治疗

所谓心慌,就是人们寻常所说的心悸。心慌是人们主观上对由心脏跳动带来的不舒服的感觉,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到心悸,属于正常情况。

心悸虚证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实证常因于痰饮、瘀血等所致,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并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之多少,攻补兼施,或以攻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

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

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芍药滋阴养血;鸡子黄滋阴清热两相兼顾。常加酸枣仁、珍珠母、生牡蛎等以加强安神定悸之功。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泻虚火。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养心安神。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镇心安神。

若阴虚夹有瘀热者,可加丹参、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夹有痰热者,可加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二、心慌的原因有哪些

心慌是一种主观感觉,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心率不快的心慌。正常人白天心跳在60-100次/分,夜间睡眠心率在45次/分以上。有的患者平时心率偏慢,例如50-60次/分,各种原因心率增加到70-80或100次/分以内,就感觉心慌,其实这种心慌是不需要处理的,观察即可,如果实在感觉不舒服,可以临时1次氨酰心安半片。

2、心率增快的心慌。心率大于100次/分。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3、生理性心慌是指正常生理情况下出现的、机体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心慌,例如紧张、运动、生气、劳累、熬夜、喝酒、咖啡、可乐、绿茶等兴奋性饮料后出现的心慌,这种心慌是不需要处理的,是一过性的,不用紧张,休息之后即可缓解。

4、病理性心慌是指机体由于某个(些)功能异常,引起心脏负担加重,代偿性心跳加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慌。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慌。

5、非心源性心慌常见于严重贫血、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虚弱、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晚期等情况,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跳加快,这种心慌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也可以降心率治疗。

6、心源性心慌主要是指心律失常,除了常见的房早、室早之外,其它可见于房颤、房扑、房速、室上速、室速,平时可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也可以在感觉心慌时尽快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确诊。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功能性早搏对人体没有生命危险,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实在感觉不适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黄杨宁、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如果发作频繁,必要时可以服用西药如美西律(对室早效果好一些)、心律平(对房早效果好一些)。而对于房颤、房扑、房速、室上速、室速而言,一旦发生也不要过于紧张,大部分是相对安全的,不会引起生命危险,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目前通过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大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疗效。

三、怎么预防心慌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猝死的前期症状是什么

大部分病人还是有先兆的,比如胸闷、胸疼、憋气、心慌、气短、出大汗。因为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样疼痛,这种疼痛一般有濒死感,同时典型的心脏病发作疼痛会向左肩、左手、或者后背、或者咽喉部放射。

有很多病人还有另外一些症状,就是活动的时候发生胸疼、或者活动以后出现心慌、气短,所以一旦有上述症状的时候应该及早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中青年人一旦发生上述症状,他们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所以更应该警惕。因为中青年人工作节奏非常快,这时候往往把发生的先兆症状就忽略了,以为是工作累了或者没有休息好,所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的话建议中青年朋友尽快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治疗。

对老年人来说还有另外一种前期症状,就是老年人以前没有胃病或者没有消化系统疾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者是发生晕厥,像这些症状都是比较典型的前期征兆。

缺血性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古称胸痹,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患者在活动之后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在休息后身体明显的好转;在劳累或者是精神紧张的时候在胸骨部位会出现疼痛,并且向肩部扩散,一般持续三分钟左右;在睡觉的时候突然间胸闷憋气,必须坐起来才会缓解。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有很多,如果疾病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随着时间的流逝病情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在听到噪音的时候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进行性生活或者是在用力排便的时候也会出现不适的情况。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相关推荐

注意经常胸闷心慌可能是患了风心病

如果在日常生活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风心病。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有出汗。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 在公共场合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是同龄人更容易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性生活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反复出现脉搏不规则、过速或过缓。及时就医尤为重要,医生可通过手术等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前兆

1.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干活动时加重。 1.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1.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1.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1.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1.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1.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1.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1.9、睡觉时经常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1.10、长时间躺卧后突然坐起来,感到胸部很难受。

心衰的五大“信号”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患的最严重阶段,慢性心衰在日常的发病过程中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当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患的老年人出现以下五大“信号”时,就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1.疲乏无力:乏力是心衰的早期信号。许多心衰患者都会在发病早期出现全身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甚至走路稍快或轻微劳动都可以导致气喘吁吁、心慌胸闷。 2.咳嗽、气喘、夜间胸闷胸痛:频繁干咳、胸闷气喘都是心衰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患者在夜间突然因胸闷胸痛而憋醒,被迫坐起后才能逐渐缓解,则更需注意,这些往往是左心心衰的症状。 3.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恶心呕

老人气滞血瘀按摩三个特效穴位

很多老人有血瘀现象,比如睡眠不佳、胸口闷、心慌等症状,缓解老人血瘀现象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下面我们来看看缓解老人血瘀的三个穴位及按摩方法。 有人觉得说话舌根发硬,睡眠不好,心胸憋闷;有人会突然感到一阵阵心慌,或几秒钟胸部疼痛。这些人一般多面色紫暗,口唇和指甲颜色青紫,舌体表面有瘀斑、瘀点,舌底的静脉曲张变粗变紫暗。 中医认为,以上有关症状大都可归结为一种叫“血瘀”的致病因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滞是形成血瘀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虚鼓动无力,血的运行可因之瘀滞,或气虚导致血虚,血虚则脉道

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前兆

1、心脑血管病有什么前兆 1.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干活动时加重。 1.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1.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1.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1.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1.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1.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1.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1.9、睡觉时经常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1.10、长时间躺卧后突然坐起来,感到胸部很难受。 2、哪些人宜

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心肌缺血多发生在40岁以后,平均患病率约为6.4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提醒,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查。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时伴有大汗。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同时户外锻炼戴口罩改善心肌缺血。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痛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痛

老人适合做深呼吸锻炼吗

坚持有意识的胸式和腹式深呼吸运动,可以增加氧气吸入,改善肠胃功能,但研究发现,剧烈的深呼吸可增加胸腔和腹腔的压力,并且使血管管径缩小。 于是,虽然看起来深呼吸增加了氧气的摄入量,使血液含氧量增加,但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流量却因此大幅减少。有心绞痛病史的冠心病者,如果剧烈深呼吸2—5分钟,特别是再加上一些憋气动作,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孙大爷每天都到公园晨练,由于有冠心病,因此很少做剧烈运动,只去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最近他听说,“练”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吸入量,在老年人中间非常流行,于

冠心病会造成难产吗

年龄与性别,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所以冠心病人最要不要怀孕,会影响下一代。一旦患上冠心病就会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寒冷及进食过饱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休息后自行缓解者;阵发性胸闷憋气,心悸、呼吸困难;用力排便、紧张或性生活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冠心病病人应随身携带治疗药物,应随身携带一个备有急救药物夜间睡觉时也应将药盒放在床边随手可取的地方,以备急需。 坚持长期服药,不突然停药,定期就诊复查;

喉咙发紧后背痛应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以尽早发现冠心病: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喉咙有发紧的感觉;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到心悸、胸痛;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噩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长期发作

曲泽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曲泽穴对症按摩方法

1.正坐神肘,掌心向上,肘关节约呈120°,另一手轻握肘尖,四指在外,大拇指弯曲,用指尖垂直按压曲泽穴,有酸麻胀痛感处,双手交替按压,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钟。 2.用拇指垂直点压该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改善胸闷。心慌,治疗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