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红眼病潜伏期多长 红眼病治疗偏方-野菊花外敷剂

红眼病潜伏期多长 红眼病治疗偏方-野菊花外敷剂

药材:新鲜的野菊花100克。

做法:用开水泡野菊花大概5~10分钟,冷却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外敷和擦洗眼睛10分钟以上,每日可擦2~4次。

功效:菊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红眼病怎么传染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潜伏期短,不管男女老幼,也不管是否曾经患过红眼病,如果不注意预防,均有可能患红眼病。红眼病是通过接触方式传染的,传染源是患者眼部的分泌物和被其污染物。所以不是说看到过红眼病人的眼睛就会传染。

如果和红眼病患者密切接触,使用红眼病患者用过的脸盆、手巾、眼镜,或者接触病人摸过的地方,如水龙头、门把手、公车和电梯扶手、火车上的衣帽钩、茶几、挂手巾处,在被红眼病患者污染过的浴池洗澡、游泳池内游泳等等。有以上某种接触而不认真清洗手部就去揉眼睛,则会将红眼病病原体带进自己的眼睛,造成红眼病的发生。

一般不小心接触红眼病传染源后,通常会在一至两日内稍感不适感,随后即会出现明显的自觉症状,如眼睛发痒、刺痛、灼热与异物感,畏光,分泌物呈水样,多为两眼同时或者略有先后发病。经正确治疗大多在一至两周内可康复。

对于红眼病怎么传染的大家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加注意卫生,特别是眼部的卫生,不要随便用手揉眼睛。也要有防范意识,不要接触红眼病人接触过的东西。一旦患有红眼病,就应该及时用药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红眼病。

红眼病潜伏期多长 红眼病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红眼病的患者感染后并不是马上发病一般来说潜伏期在1-3天左右,发病多为双眼,发病时会表现出自觉流泪、异物感、灼热感,眼睛结膜充血等症状。

红眼病是怎么引起的

“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该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可见到,后两种细菌平常可寄生于结膜囊内,不引起结膜炎,但在其他结膜病变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有时也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的发作。

细菌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接接触结膜,在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及家庭中迅速蔓延,导致流行。特别是在春秋二季,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鼻炎盛行,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红眼病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两种:

1、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潜伏期1~3天,病程约1~2周,主要出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晨起时上下睫毛常黏在一起,不合并角膜病及全身症状。

2、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潜伏期约24h内,主要表现为水性的分泌物增多,球结膜下出血,淋巴结肿大,多合并角膜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发热、肌痛等类似感冒的全身症状。结膜炎的传染性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大面积迅速流行。

震后要防红眼病

红眼病,医学名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在夏季高热、高湿条件下,极易导致大流行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在地震后要特别受到重视。

从病原学上分析,导致红眼病的常见病毒有两种,分别是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A24v)。近年来,国外报道的流行病毒株多为CA24v。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剧、双眼发病、眼部刺激症状重,常伴有明显的结膜下出血。

红眼病发病快

红眼病潜伏期短。人接触病毒后一般于12~24小时内即可发病,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主要症状有眼红、眼刺痛、异物感、畏光、流泪,可有水样分泌物,有时为血性分泌物。检查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结膜明显充血,常有点、片状结膜下出血。红眼病的自然病程为7~10天,一般无后遗症。但极个别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下肢弛缓性麻痹、面神经麻痹等。

接触是主要感染途径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的为眼-手-眼传播。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红眼病。

三大预防方法

红眼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种:

▲患者在患病期应在家中休息,既有利于治疗康复,又利于隔离。

▲局部可滴用抗病毒滴眼剂,如更昔洛韦眼药水,每日4~6次;或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等广谱抗病毒滴眼剂;同时联合应用抗生素滴眼剂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红眼病的预防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

●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

●若发现红眼病患者应及时上报有关卫生防疫部门。

红眼病的原因

红眼病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两种。

1、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潜伏期1~3天,病程约1~2周,主要出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晨起时上下睫毛常黏在一起,不合并角膜病及全身症状。

2、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潜伏期约24h内,主要表现为水性的分泌物增多,球结膜下出血,淋巴结肿大,多合并角膜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发热、肌痛等类似感冒的全身症状。结膜炎的传染性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大面积迅速流行。

10个治疗红眼病的中医秘方

1、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桔梗、大力子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治红眼病。

2、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子、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治红眼病。

3、板蓝根、野菊花、夏枯草、金银花、大力子、黄芩、栀子各15克。水煎熏洗,每日3次。治红眼病。

4、桑叶、蒲公英各60克,煎水代茶饮。药液冷却后也可用来洗眼睛。治红眼病。

5、取菊花10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蝉蜕5克,薄荷8克,黄连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甘草10克,用水煎服,每天一剂,3~5剂即可治愈。治红眼病。

6、白菊花、霜桑叶、蒲公英各20克,浮萍15克,水煎服,亦可外洗。治红眼病。

7、绿豆200克,生黑豆100克,薏苡仁100克,赤小豆150克,甘草6克,同煮粥,随时食用。治疗期间应禁酒、戒烟,不饮浓茶、咖啡,禁食辛辣“上火”之品。

8、黄连、黄柏、菊花各9克,银花、蒲公英12克,连翘、赤芍各10克,玄参、千里光各12克,蔓荆子、甘草各9克。水煎日服3次。

9、木贼革(也叫笔壳草或笔筒草)15克、苦瓜250克(干的125克)煎汤(中老年人一次服用量)。四碗水煎至两碗,将渣滤去服用。早晚各1次,3天一个疗程,可治愈。

10、白背叶30克,加水400ml,煎至200ml,去渣,浓缩至60ml,此为1日剂量,2次分服。

红眼病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怎样避免传染红眼病

想要有效的避免红眼病进入潜伏期,就应该减少接触传染,日常生活中避免与患有红眼病的患者有亲密接触,甚至不能使用红眼病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交车扶手等等才会被传染。

红眼病的偏方

红眼病 主要是发生在一些青少年的身上,它是因为患者对于眼睛的使用不当造成的。红眼病会造成患者的眼睛充血以及眼红出现疼痛的症状,所以红眼病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服用板蓝根、野 菊花 、夏菇草等药材来治疗它。现在就让你们来看一下治疗红眼病的偏方有哪些吧,希望对于治疗红眼病有帮助。

偏方一

材料:板蓝根、野菊花、 夏枯草 、 金银花 、大力子、黄芩、栀子各15克。

用法:水煎熏洗,每日3次。

偏方二

材料: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 薄荷 、 桔梗 、大力子各9克, 芦根 18克, 甘草 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偏方三

材料: 柴胡 、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 陈皮 、大力子、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偏方四

材料: 桑叶 、蒲公英各60克,煎水代茶饮。药液冷却后也可用来洗眼睛。

偏方五

材料:取菊花10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蝉蜕5克,薄荷8克,黄连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甘草1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天一剂,3~5剂即可治愈。

6.白菊花、霜桑叶、蒲公英各20克,浮萍15克,水煎服,亦可外洗。

可能在生活中,青少年随时都有可能会受到红眼病的伤害,所以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应该要知道如何去治疗好红眼病,这样才能够减轻红眼病对于眼睛的伤害。红眼病发病的时候,患者应该要注意眼睛的休息,适当的采用一些散血的偏方去治疗它。

相关推荐

红眼病不能吃什么

红眼病是受到病菌感染导致眼睛发炎症状的一种,患者的饮食是存在一定的饮食禁忌的。患病期间患者饮食需要严格限制,因为,一些食物可能对加重炎症的发展。红眼病不能吃什么?那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专家介绍,红眼病的饮食主要是回避一些带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有个别海产食物,这些食物对人体的消炎来说都是不利的,应该“禁口”此类食物。 红眼病患者禁忌食物: 1、忌食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刺激食物; 2、酒酿、芥菜、雪里蕻、象皮鱼、鲥鱼、鲨鱼、带鱼、黄鱼、鳗鱼、虾、蟹等海腥发物。 红眼

红眼病的传染途径

一般我们经常遇到的红眼病患者都是有结膜炎的,就是眼睛的结膜由于受到感染或者过敏发生了炎症。也有些是眼睛受到刺激导致的红眼病,尤其是孩子在游泳池洗澡,也是很容易得红眼病的,眼睛里进入脏东西,用手抓也是得的红眼病一种原因。红眼病没那么可怕的,了解了红眼病的传播途径,是可以很好的预防的。 红眼病传染,家长所说的眼对眼会传染是没有科学的依据的,红眼病传染主要是接触传染的,手是经常接触眼睛的部位,如果手收到污染再接触眼睛是会感染的,眼睛直接接触污染源也是会感染的。例如一个正常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红眼病患者用过的脸盆、毛

哺乳期板蓝根要怎么喝

1、板蓝根治流脑 板蓝根、大青叶煎,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大青叶、板蓝根各25克、甘草15克,煎水饮,连服3~5日,对流脑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板蓝根治痘疹出不快 板蓝根50克,甘草1.5克(锉,炒)。上同为细末,每服2.5克或5克,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食后,同调下。 3、板蓝根治红眼病 板蓝根30克、蒲公英9克、生甘草6克,加水煎服,可以预防红眼病。蒲公英9克、野菊花6克、板蓝根9克、黄连3克,煎水,熏洗,每日3~4次,对治疗暴发性红眼病效果极佳。 4、板蓝根治流行性感冒 板蓝

红眼病的中医治疗有哪些方法

病症轻微的红眼病患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桔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病症严重的红眼病患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粘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

红眼病患者的饮食疗方有哪些

1.枸杞芹菜粥治红眼病 原料:新鲜芹菜叶60克,新鲜枸杞叶3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将芹菜叶、枸杞叶分别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同入沙锅内煮成菜粥,粥熟后,加入精盐、味精,稍煮即可出锅成菜粥。 2.银耳汤治红眼病 原料:银耳30克,清茶6克,冰糖50克。 制用法:将银耳泡发,洗净,与清茶、冰糖同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汤。 3.双花粥治红眼病 原料:菊花末10克,合欢花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菊花末、合欢花同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煎汁,去渣留汁备用。锅内加水适量,烧热,放入双花药汁

电脑一族需警惕红眼病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病病人,就会得红眼病,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实上,只有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才会被传染。尤其是夏秋季节,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红眼病大流行。很多人知道游泳会传染红眼病,但对键盘传染却疏忽大意,更没有养成使用键盘不揉眼、使用后洗手的习惯,因而染上红眼病。“红眼病”实际上是指流行性急性结膜炎,包括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它们传染性很强,潜伏期短,发病时病人眼睑和结膜红肿,眼部发痒、疼痛、视力模糊,分泌物呈水样,并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刺痛。少数病人可伴有角膜病变而

红眼病传染期为几天 红眼病看一眼会传染吗

红眼病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强,可散发感染,也可流行于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发病急,潜伏期一到三天,两眼同时或相隔一到两天发病,发病三到四天炎症最重,以后逐渐减轻,病程多少于三周,看一眼不会传染,主要是通过患者的接触传染。

板蓝根能防治5大类疾病

1、防治感冒、流感 取板蓝根20克,甘草3克,煎汤连服3-5天可作预防。或加用贯众20克,煎汁饮用,连服3天。可用板蓝根冲冲服,每次1包,每天二次,连服三日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防治病毒性肝炎 流行期间可用茵陈、板蓝根、贯众各15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二次。 3、防治流脑 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大青叶煎,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大青叶、板蓝根各25克、甘草15克,煎水代茶频饮,连服3-5日,是预防流脑的良方。 4、防治红眼病 用蒲公英9克、野菊花6克、板蓝根9克、黄莲3克,煎水,

严防红眼病传播

◆预防第一步:“红眼病”传染途径多 红眼病 通过这些途径传染 “红眼病”的学名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结膜是眼白与眼皮上的一层光滑透明的薄膜,如果这层结膜发生了急性炎症,就得了急性结膜炎,该病是结膜炎临床症状表现最为严重的一种结膜病。它可因细菌感染引起,也可因病毒所致。 红眼病发病较急,潜伏期1~3天,多为双眼发病,病人自觉流泪、异物感、灼热感,眼睛结膜充血,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由于分泌物多,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睁眼困难。先是眼睛发红、发热、又痛又痒,眼皮里好像进了沙子似

红眼病治疗原则

红眼病是很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急性结膜炎,随着红眼病病情的总是发生,有关红眼病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患者都不太清楚红眼病治疗原则,下面我们就看下红眼病治疗原则有什么。 红眼病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1.局部应用抗病毒眼药,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 2.局部应用抗生素眼药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3.局部应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药物,口服各种维生素。 用药原则 1.对急性期应用两种抗病毒眼药交替滴眼,并合并使用抗生素眼药。 2.口服1-2种抗病毒药物。 3.对炎症控制后加用角膜宁滴眼液、素高睫疗眼膏、口服多种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