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哪里对子宫好 艾灸三阴交穴治疗子宫脱垂

艾灸哪里对子宫好 艾灸三阴交穴治疗子宫脱垂

三阴交穴主管身体任脉,督脉,冲脉的气血往来,能促进气血通畅,对于女性,三阴交穴可保养子宫,卵巢,调理白带,月经,治疗子宫脱垂,闭经,崩漏等症,能有效推迟更年期,延缓身体,脏器衰老。

取穴方法: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取穴时可以将小腿垂直于地面,然后将四指横放在脚踝的最高点,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该穴位。

子宫下垂艾灸治疗好吗

子宫脱垂病名。又名子宫脱出、阴脱、阴(疒^颓)、瘣疾、子宫不收、子肠不收。欲称吊茄子、(疒^颓)葫芦。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艾灸主要是益气提升,补肾固脱。

取穴:百会、中脘、阳池、 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

灸法:每天一次,每次艾灸40分钟——1小时。腹部穴位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进行大面积的艾灸,基本就是把这些穴位涵盖了。三阴交、阳池、百会等穴位用单眼艾灸盒即可,每穴艾灸最少10分钟。

在关元穴针灸后,针柄放大的艾状5次,瞩其回家后要自己配合艾灸,尤其是百会要重灸,经过10几次这样的治疗诸症均以减轻,后自己坚持艾灸。

现在二度,还可以自己艾灸治疗,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好的疗效。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1、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对于月经量少,在艾灸时是采用分型治疗的。主要分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阴道炎艾灸的主要穴位

一、中极穴

治疗原理:中极穴主治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对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病等妇科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次髎穴对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阴道炎等治疗效果较好;归来穴主治月经不调、白带、阴道炎。

快速取穴:中极穴,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处。

操作:用艾条或艾灸盒温和灸中极穴,每次20分钟,7-10日一个疗程。

二、八髎穴

治疗原理:八髎穴,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通过艾灸八髎,可以让子宫及其周围的气血畅通,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艾本身就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经过熏灸,能让产生炎症的区域回复正常。

快速取穴:八髎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这是一个区域。

操作:使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次20分钟左右。7-10日一个疗程。

三、会阴穴

治疗原理:经常艾灸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之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

艾灸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脱肛、肛周脓肿、白带异常、阴道脱垂、彭突及其它妇科病、尿频、前列腺炎等症。

快速取穴:会阴穴的位置在阴部,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操作:不用仔细找穴位,把艾条、艾绒点燃放在带孔的凳子下,就可以熏灸到会阴穴。

女性得了宫颈糜烂该怎么办才好

一、物理治疗宫颈糜烂

激光治疗宫颈糜烂是运用激光使糜烂组织炭化结痂,术后3周左右痂皮脱落,创面生长出新的鳞状上皮。激光治疗后阴道也有大量排液。

冷冻疗法是以液氮为制冷源,运用快速降温装置使糜烂组织冷冻、坏死、脱落。术后很少出血,但阴道排液较多,一般持续2~3周。6周坏死组织脱落,8周创面愈合。

二、药物治疗宫颈糜烂

适合单纯性宫颈糜烂者。比较有效的药物是爱宝疗栓或者爱宝疗液帖覆。后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前者,但后者需要去医院治疗。药物治疗对颗粒型宫颈糜烂有轻度疗效,对乳头状者没有效果。药物治疗总体的效果是很有限的,需要治疗2-3个月,容易复发。药物治疗期间需要严格避孕,最好不同房。

三、手术治疗宫颈糜烂

对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宫颈糜烂较深或面积较大、宫颈肥大或疑有癌变者,可考虑作宫颈锥形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

四、艾灸治疗宫颈糜烂

艾灸治疗宫颈糜烂时取穴为关元、子宫、八和三阴交四个穴位。艾灸本身就有纯阳通经的特性,对于治疗妇科的这种寒湿症正是艾灸特长的,所以效果也就很显著。治疗时,可以使用艾灸盒,最好是多眼的那种,因为我们看这几个穴位除了三阴交均处在腹部和后腰部,也就是在子宫的附近,面积较大,使用艾灸盒便于增大受热的面积,增强治疗效果,三阴交可以单独使用艾条灸。每天艾灸的时间要在一个小时以上,否则起不到较理想的效果。

子宫脱垂怎么恢复正常

子宫脱垂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

锻炼能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也可使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不适当的运动,特别是超负荷的运动,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很可能会引发多种妇科疾病。有专家测试,一名正常的女性在负重20千克的物体时,宫颈位置没有明显改变,但负重物加至40千克时,宫颈明显地向下移位。也就说明女性在做超负荷运动的时候,由于腹压增加,会导致子宫位置暂时性降低,而短暂的腹压并不会导致女性子宫脱垂。但是,如果长期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就会引发子宫脱垂,特别是举重、马拉松长跑等超负荷的运动。因此,健康专家提醒女性朋友运动要适度,量力而行,切忌超负荷运动或锻炼。

床上运动法调整子宫位置

患者仰卧,两手分别贴紧大腿两侧,缓慢坐起,坐起时不用肘部支撑,身体向前伸展,伸展到双手触到足趾尖,做上述动作时同时呼气,之后缓慢躺下,同时吸气。此套动作每天晨间反复做10~15分钟。仰卧起身动作完成后换成俯卧姿势,头向上仰,两膝稍分开,两小腿抬起,双手分别握住足踝处,保持10秒,之后恢复俯卧位。每天晚间睡前及早晨醒后反复做10~20分钟。

有利于轻度子宫脱垂的提肛运动法

提肛运动对轻度子宫脱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做提肛运动时选取自然体位,用力收紧盆腔底肌肉,如同忍受排便或忍受排尿的动作,然后缓慢放松,恢复到自然状态。如此一紧一松的动作,每次持续做10~15分钟,每日做两次即可。

中医按摩疗法治疗子宫脱垂

中医学认为子宫脱垂主要是素体虚弱、房劳多产,致肾气亏虚、胞络损伤、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摄纳无力,以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阴挺下脱。中医按摩疗法具有补中益气、升提举陷的功效。做按摩疗法时,保持仰卧,两膝屈曲,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在小腹部做提拿下腹部肌肉动作数次,动作要缓慢轻柔。提拿动作后,再用手掌自耻骨联合向上推按数次,力量要柔和。每天早晨起床前或晚上睡觉前施术10分钟即可。

补肾固脱的艾灸疗法

艾灸具有益气举陷、补肾固脱的作用,对于女性子宫脱垂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艾炷放在带小孔的姜片上,在相应的穴位上做非化脓灸。治疗子宫脱垂可灸百会穴7~9壮、灸气海穴或关元穴3~7壮、灸归来穴5~7壮、灸足三里穴或三阴交穴3~9壮、灸肾俞穴3~7壮、灸中脘穴3~5壮;或采用艾灸条温和灸,灸百会穴15分钟、灸关元穴或气海穴10分钟、灸归来穴10分钟、灸足三里穴或三阴交穴10分钟、灸肾俞穴或脾俞穴5~10分钟。

盆腔积液艾灸哪个部位

方法一

取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

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

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

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

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腿上穴位可以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动艾灸,可以离穴不离经。

作用:辅助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

​艾灸怎么治月经不调

1.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2.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 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3.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艾灸治妇科病的常用穴位

一、艾灸治疗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多数是因为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者难产、多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没有保养好等原因,导致子宫无所维系而致病。临床上用艾灸疗法治疗子宫脱垂疗效不错,操作方法如下:取穴百会、神阙、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位,点燃艾条,在所取穴位上施灸,百会用隔姜灸,每个穴位施灸20min,日1次,治疗10天后,改成隔天一次。一般治疗一个月就会痊愈。

二、艾灸治疗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即是妇女阴道的排液不规则,白带内含有阴道上皮脱落的细胞、白细胞、非致病性细菌,异常之后极易引起阴道炎症,导致一些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一般表现为白带量多,多为黄色、白色、黄绿色,有的带有血,有的臭味严重;并且伴有尿频、尿痛、外阴瘙痒、小腹坠胀疼痛、腰膝酸痛等症。艾灸治疗操作方法如下:取穴神阙、气海、三阴交、隐白、命门穴、足三里、期门。施灸时点燃艾条,距穴位3cm左右,与皮肤表面呈45°角,来回移动施灸,每个穴施灸20min,每日一次。大体上一个月之内可以治愈。

三、艾灸治疗痛经

妇女月经前或者月经来后开始小腹疼痛,艾灸治疗方法是经期来潮的七天前开始施炙,月经期间停灸。取穴期门、章门、气海、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艾条炙每穴20min,一天一次。一般灸3个7天就可能痊愈。

四、艾灸治疗不孕症

不孕症一般为子宫虚寒、肝气郁结者为多,艾灸治疗时一般取穴神阙、关元、中极、血海、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和三阴交。每日一次,每穴灸到20min为宜。只要您坚持,灸着灸着就可能怀孕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一定了解了艾灸疗法,对于女性的妇科病效果真的是不错的,很多用西药治好并反复的女性朋友,在选用艾灸治疗法后,大多数都已经痊愈了,中国的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不能小觑,坚持艾灸治疗法,让自己拥有健康。

输卵管炎症如何用艾灸治疗

在中医里把输卵管炎分成三种类型:

1.脾肾阳虚、寒湿下注:少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腰酸乏力,白带量多且稀薄,色白无味,舌苔薄白,舌质淡嫩,周有齿痕,脉沉细弱或沉迟。

2.脾虚湿盛、湿郁生垫:一侧或双侧少腹痛,腰骶酸痛,黄带量多质粘稠,或兼有臭味,口渴不多饮,舌苔黄腻或白腻,脉多滑数或弦数。

3.气滞血瘀,瘕积聚:少腹疼痛,按之不适,乳房胀痛,白带色白,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沉涩。内诊可触及包块和条索状物。

配穴处方:

第一天:艾灸-中极穴,子宫穴,大肠俞,神阙穴。每个穴位艾灸20分钟。

第二天:艾灸-三阴交穴,太冲穴,大肠俞,神阙穴。每个穴位艾灸20分钟

每个穴位艾灸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在艾灸穴位前,先用蕲圣通络液按摩穴位10分钟,然后,再艾灸穴位。

【穴位说明】

中极穴:

〖取穴方法〗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穴下4寸。

〖主治疾病〗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痿,早泄,遗精,白浊,疝气偏坠,积聚疼痛,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

子宫穴: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病症〗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神阙穴:

〖取穴方法〗在肚脐中央 (肚脐眼)

〖主治疾病〗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主治疾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大肠腧

〖取穴方法〗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主治病症】 1.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

2.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3. 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4.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

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期间艾灸配穴会有不同效果

艾灸穴位: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示例:受灸者仰卧,注意关好门窗防止受凉,掀开腹部衣物充分暴露穴位后,持点燃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以受者觉得温热舒服、微有热痛感为度,由上至下,每穴灸3~5分钟,由上至下,依次灸中脘、天枢、水分、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艾灸穴位: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

艾灸穴位: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

操作手法: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

月经期间艾灸可以吗 月经少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穴位: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

方法: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普通艾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艾灸穴位: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

艾灸方法:在小腹部用艾条,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治疗方法: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艾灸穴位: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

艾灸方法: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子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子宫穴的按摩手法】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2、按摩子宫穴的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针刺子宫穴的方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孕妇禁针);可灸。(对受针者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艾灸子宫穴的方法】

子宫穴艾条灸5-15分钟,子宫穴艾炷灸3-5壮。

【子宫穴主治】

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子宫穴穴位解剖】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子宫穴的配伍】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6、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7、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足三里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关元穴、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子宫脱垂艾灸操作方法

1、子宫脱垂艾灸操作方法

艾灸归来穴,有助于轻度子宫脱垂归位。

艾灸归来穴既能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祛淤止痛,又能益气升提、固摄胞宫,还可以治疗痛经、闭经、不孕、白带过多、子宫虚寒、子宫脱垂等生殖器问题。现代女性劳动减少且缺乏运动,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加上爱吃生冷之品,所以临床上月经失调患者以虚寒证居多,症状为畏寒肢冷、少腹隐痛、喜温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要改善这些症状,均可艾灸归来穴。

归来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操作方法如下:

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操作者将点燃的艾条放置于归来穴上方,距离皮肤约3cm,使局部产生温热感但又不灼伤局部皮肤为度,左右交替,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2、子宫脱垂是怎么回事

所谓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至子宫颈外口,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以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是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产后习惯蹲式劳动,使腹压增加,也容易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则多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中医认为,分娩产伤是子宫脱垂的主因,其次是子宫虚寒、劳力过度、年老体虚而引致的。

相关推荐

盆腔积液导致腰疼怎么办

将热水袋、暖宝宝或者超热的粗盐放入到棉布袋内,放置与腹部进行热敷,注意不要烫伤。 热敷的次数建议每天早晚各一次,时长为30分钟左右。 这种热敷能够使得体内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促进炎症恢复和缓解炎症引起的腰腹疼痛。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 可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缓解疼痛。 将坐浴盆置于坐浴椅上,倒入适量坐浴液(浴液量为盆子容量的一半为佳),调节浴液水温(40~

艾灸治疗子宫肌瘤是否可行

艾灸治疗子宫肌瘤适宜病情较轻者 艾灸属于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女性子宫肌瘤的治疗艾灸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是将相关药物通过穴位渗透到患者体内,通过经络传导来治疗肌瘤。 具体而言,艾灸治疗子宫肌瘤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等穴位,以及子宫区域和子宫肌瘤对应区域,也就是八髎穴附近。相关穴位可以通过人体穴位图自行学习,掌握具体方位,但是子宫肌瘤的具体位置则因人而异,但可以通过B超检查,明确具体位置。医生表示,肿瘤具体位置的正确掌握是艾灸治疗的关键所在。以上部位需采用隔姜灸,选米粒大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艾灸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并且艾灸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艾灸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并且艾灸也可以调理身体治疗痛经等病症。那么月经期间可以艾灸吗? 专家表示,月经期是否可以艾灸,这个取决于个人情况决定的: 1、经期有些人量比较大,那么艾灸可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如果此时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并且导致经量更大。 2、如果经量比较少,那么经期可以艾灸的,正好趁着艾灸的时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并且排出体内的一些瘀阻,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3、我们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肯定的说经期不

治疗宫颈糜烂比较先进的方法有哪些

一、宫颈糜烂的治疗之激光疗法 多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通过对糜烂面发出光束照射,使糜烂组织炭化、结痂,痂皮脱落后可以长出新的鳞状上皮。激光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消炎、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激光刀不接触宫颈组织,对烧灼的深度容易掌握。 二、宫颈糜烂的治疗之冷冻疗法 冷冻治疗法师通过用液氮快速降温装置,将探头设备置于患者宫颈糜烂患处1到3分钟左右,自然复温之后取出,使得病变的组织通过冷冻而坏死。治疗宫颈糜烂后2到3周则可流出很多水样的分泌物。该方法的优点是患者的出血和宫颈狭窄是较少发生的。 三、宫

艾灸保养卵巢怎么取穴

神阙穴 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居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均经过肚脐,艾灸该穴位有温阳固脱,理气化滞的功效,有助于恢复卵巢功能,辅助治疗盆腔炎。 水分穴 艾灸水分穴有助于调和气血,行气利水,提升泌尿生殖系统的免疫力,有效恢复卵巢功能,防治膀胱炎,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等症。 水道穴 水道穴位于脐下三寸,再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利水消肿,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调节痛经,对盆腔炎,卵巢炎,子宫脱垂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天枢穴 艾灸天枢穴有温痛气机,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能有效调节卵巢功能,

月经量少艾灸什么穴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

月经第一天女人都该捏这里

月经第一天一个穴位搞定调经美容健脾补肾 常艾灸三阴交穴,还你一个气血充沛的自己。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脾肾肝三经的交会穴。 此穴为妇科圣穴,因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以活为用,此穴专能活血,且能调节肝脾肾三经。 艾灸三阴交的三大作用 1、活血调经 常灸三阴交,对于肝郁脾虚,肾气不足,瘀血内阻导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不畅,血色暗黑或血块,腰腹下肢怕冷等都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2、祛斑美容 面部的斑点,从中医的角度,瘀滞是必定的原因。有瘀的基础再兼杂其他问题,或虚或寒或痰或气滞等,

保养卵巢艾灸哪里 艾灸保养卵巢怎么取穴

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居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均经过肚脐,艾灸该穴位有温阳固脱,理气化滞的功效,有助于恢复卵巢功能,辅助治疗盆腔炎。 艾灸水分穴有助于调和气血,行气利水,提升泌尿生殖系统的免疫力,有效恢复卵巢功能,防治膀胱炎,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等症。 水道穴位于脐下三寸,再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利水消肿,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调节痛经,对盆腔炎,卵巢炎,子宫脱垂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艾灸天枢穴有温痛气机,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能有效调节卵巢功能,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不孕艾灸哪些部位

1、不孕艾灸哪些部位 不孕症的治疗可以艾灸关元、神阙、中极、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只要坚持艾灸,治疗妇科疾病或输卵管疾病,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 治疗时,病人首先选取仰卧位,使用随身灸器或艾条,在距离穴位约2公分的空中熏烤以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为度。然后改俯卧位,同法灸治背面的八髎穴。每天进行一次。也可配艾灸器使用,比较安全方便。 主穴:关元、神阙、子宫、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中级、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八髎穴 穴位的选取,一般主穴每天使用。但配穴可每天轮换选取。 选择治

艾灸对妇科的好处

每次用中药艾条灸15-20分钟,每天灸1次。 隐白穴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等。临床发现,隐白配气海、血海、三阴交主治月经过多;配脾俞、上脘、肝俞主治吐血;配大敦治疗昏厥。 为什么选择灸隐白穴呢?因为它是脾经的井穴,又是止血大穴。艾灸隐白,能使脾气健旺,改善脾虚状态,恢复脾的运化、统领血液的功能,荣养冲任有固,调理月经无常,从而防治崩漏。 为什么用中药艾条呢?那是在传统的三年陈艾里加入穿山甲、红花、怀牛膝等20味中药材,渗透力更强,让灸条更有效! 艾灸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