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它成为老人行动不便的祸首
别让它成为老人行动不便的祸首
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一到刮风下雨的天气,或是平时劳动过重的情况下,就会明显感觉到腿脚不便、关节疼痛,通常老人们会自己解释为“上了年纪不中用了,腿脚都不灵活了”。殊不知,那是因为长期不合理过度劳作,或是对自身关节等部位缺少保护意识而得了风湿病。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事风湿病,得了风湿病会有哪些具体的症状呢?让我们通过分析风湿病的发病原因,找到正确有效的治疗风湿病的方法,让老人们能够更加健康舒心的安度晚年生活。
风湿病的症状
风湿病最主要的发病症状就是关节和肌肉有明显的疼痛感。老人们在早期得风湿病阶段,通常不会感觉到身体关节或是肌肉的疼痛,只是常常感觉到容易疲劳、口干舌燥、肌肉僵硬,因此也常常会引起误诊。
风湿病种类繁多,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风湿热,还有系统性的红斑狼疮,每一种病症有相同点,却又有不同症状表现。最常见的就是类风湿关节炎这种关节性的风湿病。
早晨起床后,会感觉四肢僵硬、手脚关节肿胀、全身酸疼难忍,等到中午的时候,症状有所缓解。若是遇上下雨下雪等变天或是大寒的日子,症状会加重。若是有这些症状的老人,就该自己做出初步判断是得了风湿病了,然后尽快到医院就诊,尽早治疗。
风湿病对关节和肌肉的损害是日积月累造成的,长期的供血不足可能会造成骨头坏死等,所以若不尽早治疗,还有可能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伤害,严重甚至会导致残废。
风湿病的形成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风湿病的呢?从其名字上就可看出,导致风湿病的三个关键因素就是风、湿、寒。
风
如今老人们普遍得风湿病,除了长期受自然风的影响,还有风扇、空调等可出风的电器影响。老人们都是经历过贫穷苦难的一代,不管什么年纪都闲不住,即使在燥热的夏季,也爱做做家务搞搞卫生,农村的老人甚至会到农田里干活。然后大汗淋漓的时候,坐在空调或是风扇下面吹风乘凉。
却不知因为劳动出汗时全身的毛孔及关节等都是舒展的状态,一旦吹了凉风,毛孔关节急速收缩,虽然是感觉凉快了,凉风却也进入关节、身体中了。
湿寒
因寒造成的风湿病,通常是寒冷的冬春季节或是夏季空调温度过低等情况带来的寒。而湿则是因为长期的触碰冷水,或是过多的将手脚关节浸泡在水中而导致的风湿病。
中老年人要如何健身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兰森―布朗老年健身中心,你看到的不再是壮硕的年轻人,而是年过花甲的老年人。如今,健身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人也加入这个行列了。
记者到达健身房时,正值中午12点。这本是大家吃饭的时间,但健身房里却依然热火朝天。记者透过宽大的落地玻璃看到,有10多名耄耋老人还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舒展筋骨。老头儿们在跑步机和脚踏车上做着机械运动;而另一个小房间里,老太太们则在一位女教练的带领下在垫子上练习瑜伽。
来这里健身的老年人平均年龄可以达到80岁,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2点都是他们健身的“黄金时间”。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健身中心还特意准备了班车,定点到他们家附近的社区中心接送。
除了派车接送以方便老人外,这里的一些健身器械也与普通健身房有所不同。比如,部分器械从设计上就考虑到了老年人的生理需要,操作上更加简单。像老年人坐式健身车的座位就比普通坐式健身车要低一些,便于老年健身者使用。
别让午睡成为老人杀手
专家认为午睡不能补充精力,相反可能增加心脑血管“受伤”的概率,从而成为老人的“夺命杀手”。因为晚上睡眠时,心跳速度和血压会降低;早上睡醒时,心跳速率和血压又会恢复。这时,体内会有密集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的活动,从而可能增加心脑血管面临的风险。午睡与晚上的睡眠一样会造成心脑血管的压力变化,因此认为多一次午睡,等于多一次由低到高的状态变化,日复一日,很可能会促使心脑血管病的发作。
上述理论大家认为有道理,但老人也不必太认真。关于午睡,东西方观点相左。中国人认为午睡能补充精力,有益健康,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可是西方一直认为在白天睡觉是浪费能源,不可取。但在此之前,国外的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午间睡眠可以使人的新陈代谢趋缓,消耗能源减少,从而避免早衰,就好像在冷冻的状态下睡眠可以使人“长生”一样。证明人类应该在午间有休息的时间。
其实,需不需要午睡和各人自身的体质、睡眠状态、年龄和有无疾病等条件密切相关。晚上睡得少、质量差,中午就该用午睡来给身体充充电。睡眠质量差的老人也能通过午睡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
要缓解睡前和睡后心脑血管压力变化对血管的伤害,专家建议:1.醒后不要马上起来,先在床上再躺上半分钟;2.从床上坐起后在床边坐半分钟;3.靠床边站立半分钟,而后再下床活动。这样渐进性的活动可以让身体各器官适应变化,减少猛然起床对血管的压迫,避免摔倒等危险,有利于心律的稳定。
老年人尿失禁的原因 前列腺疾病
男性感染前列腺炎症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膀胱功能不稳定,逼尿肌发生不自主收缩,出现尿急反应,可引起尿频,尿失禁的症状,同时前列腺感染严重,导致膀胱储尿功能和排空功能丧失,导致小便失禁;此外,膝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导致老年人行动不便,不能及时排尿,增加尿失禁风险。
行动不便的老人怎样运动健身
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导致脊柱增龄性变化和病变是现代文明病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简易、安全、可行性强的体操,能够防治椎间盘脱出、颈椎病、保护心肺功能、保持性机能。尤其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比较合适。
1) 卧式操:硬板床,早晨起床去掉枕头,运动次数和时间逐渐增加。
仰卧抬腿(锄头式和直绷式抬腿45度):肩托背躬;侧卧前弯后踢;
俯卧燕飞(动态飞和空中静止);同时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在静止时做);
2)半蹲操(高位马步):最好光脚在室外石子路上,两脚同肩宽膝关节半蹲110—130度。两手中指按住肩部肌肉与骨头交界最敏感处分别外转和内转2个八拍;闭眼在体前云手,头随手动;手动作增加幅度,腰部动作手转幅度增加至不能后转为止;注意呼吸配合;吸一个八拍,呼一个八拍。
1.如果你经常腰痛,可以在平地上倒着走,膝盖要弯曲,同时要甩开双臂均匀地呼吸,每天早上坚持半小时,一两个月后即可见效。
2.有人久坐起来时会晕,如果坐时抖抖脚可缓解。
3.每天睡前先用热水洗脸,再用冷水洗,可以使皮肤光滑,富有弹性。
4.每晚坚持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搓摩双耳各40次,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
5.漱口能按摩大脑。连续漱口5—10分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对大脑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小编提示:老年人多到户多较好的环境进行身体锻炼,以改善有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提高锻炼效果。要有意识在地日常生活中锻炼身体,如行走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和掌握行进速度,适当改变坐姿等等,以弥补身体锻炼不足。
送老人拐杖的意义
老人拐杖被称为老人的“第三只脚”。老人手杖对于老人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老人拐杖是年迈、行动不便者的必需之物。常见的老人拐杖种类有哪些,又怎么挑选老人拐杖呢?
1、经常看见老年人用的那种“问号式”的拐杖。
2、登山用的拐杖。它略显专业,目前很多老年人用它来登山。
3、医学器械类的拐杖。它们是给特殊人群设计的,如骨折或是卒中后遗症的患者。
老人拐杖的长度长度合适的老人拐杖,行走起来更舒服、更安全,也让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锻炼。
孕妇脾气暴躁的原因 行动不便
孕后女性的肚子逐渐增大,导致女性行动不便。有时候她们掉了东西可能都弯不下腰去捡。很多时候,她们都依赖家人的照顾,无论是衣食住行,她们都不能够独立。这种依赖的心理让女性有不安感,她们会觉得自己成了累赘,从而影响到孕妇的心情。
这样做竟可以预防老人骨折
1、提前为老人做骨密度检测
如想要让老人家有个舒适无虑的生活,建议可以找个信赖的骨科医师先为老人家做个骨质密度的检测,了解骨质的强度,拟定预防骨质疏松症之计划,必要时给予简易强化骨骼之药物,再从食、衣、住、行四方面用心。
2、饮食方面
多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如果缺乏维生素D的话,就会减低钙质的吸收。
3、穿著方面
穿著的衣物应当轻薄而保暖,添加过量的衣物反而会导致其行动不便。
4、适量运动
缓和的运动为主,如国民健康操、散步、骑固定式脚踏车等。
5、生活设施方面
老年人的居室要设置合理,地面不要太滑,桌凳不要乱摆,常用的东西放置高度要适度。老年人在起床时、在由坐位到站立等改变体位时需慢慢适应。
老人行动不便该如何运动健身
1) 卧式操:硬板床,早晨起床去掉枕头,运动次数和时间逐渐增加。
仰卧抬腿(锄头式和直绷式抬腿45度):肩托背躬;侧卧前弯后踢;俯卧燕飞(动态飞和空中静止);同时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在静止时做);2)半蹲操(高位马步):能够脱掉鞋子,赤脚站在铺有石子有凹凸感的路上,两脚的距离与肩同宽,这时候膝关节保持下蹲的姿势,角度大概在一百一十到一百三十度左右,同时两手的中指能够按住肩部肌肉与骨头交界最敏感处分别外转和 内转2个八拍;闭眼在体前云手,头随手动;手动作增加幅度,腰部动作手转幅度增加至不能后转为止;注意呼吸配合;吸一个八拍,呼一个八拍。
1.如果你经常腰痛,可以在平地上倒着走,膝盖要弯曲,同时要甩开双臂均匀地呼吸,每天早上坚持半小时,一两个月后即可见效。
2.有人久坐起来时会晕,如果坐时抖抖脚可缓解。
3.每天睡前先用热水洗脸,再用冷水洗,可以使皮肤光滑,富有弹性。
4.每晚坚持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搓摩双耳各40次,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
5.漱口能按摩大脑。连续漱口5—10分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对大脑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老人如何挑选日常用品
小夜灯。老年人行动不便,晚上起夜次数也增多。夜里起来开灯一是不方便,二是突然开灯,老年人视网膜比较脆弱,对眩光刺激比较敏感。但不开灯容易磕绊,很不安全。所以可以在老人房或者过道安一个小夜灯,灯光柔和,避免老人摔倒。
四脚拐杖。对于独居和腿脚不好的老人来说,外出最好带一把四脚拐杖,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平衡,减轻双腿负担。注意一定要选择底部有防滑垫的,增加摩擦力,能保持拐杖落地时不打滑。拐杖的把手长度不宜超过手掌的宽度,这样老人握起来会比较省力。
浴室防滑垫。很多老人因为洗澡后在浴室滑倒而被送进医院,一个好的浴室防滑垫将大大降低老人在浴室摔倒的几率。为老人选择防滑垫的时候,最好是无味橡胶材质,应该选择色彩鲜艳,容易辨认的颜色。背面要有吸盘吸着,吸在地砖上更牢固,避免脚踩时发生移位,防止滑倒。
夜壶。对于行动不便、起夜频繁的老人,准备一只夜壶能解决很多烦恼。现下还有专门的防漏夜壶,使用起来无异味,尿液一经流入壶体就不会溢出,十分方便。
老年人用什么浴缸好
1、空间大,深度浅
首先,浴缸的空间一定要大,老人行动不便,因此需要足够的活动空间。其次,浴缸的深度一定要控制,最好在42CM一下,方便老人出入,而且浴室的温度比较高,老人泡澡的水位最好不要超过心脏,以免造成危险。还要注意,浴缸内部不要有太大的弧线,这样老人坐在里面更稳。
老年人用什么浴缸好
2、扶手装置人人需要
老人腿脚不太利索,在出入浴缸和起身时最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浴缸周围一定要有扶手装置,购买之前要确认扶手是否适合自己,毛巾杆不能代替扶手,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强度来支撑人的体重。购买一个脚凳,进出浴缸时,坐在上面,只需移动身体就行,无需站起,重心低,更安全。
3、浴缸周围不要有搁架储物装置
浴缸周围最好有一个比较大的平面摆放需要的洗浴用品,这样在泡澡过程中避免起身去拿东西而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脑血栓的症状有哪些 生活提示
脑血栓患者因行动不便,语言沟通障碍,常常使患者烦躁不安、爱发脾气、多疑。这种心理不尽快排除,会加重病情。因发脾气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脑血栓的罪魁祸首。
中风怎么锻炼
1、坚持锻炼四肢,避免肌肉萎缩。
中风后老人可能会行动不便,这时最好不要一直卧床休息,反而要适量运动四肢,防止肌肉萎缩。另外,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档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2、注意防止四肢畸形
老人中风后可能会出现四肢中某些部位无力的状况,即俗称的瘫痪。此时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度,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度。
3、注意预防褥疮
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如何照顾好老年人
1、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当家里的兄弟姐妹聚到一起的时候,老人往往笑的合不拢嘴,老年人吃穿用度的花费其实不多,他们真正在意的也不是能吃的多好用的多好,而是儿女绕膝子孙满堂,我们对老人最大的孝顺,便是常常陪陪他们,多和他们说会儿话,或是给他们做几顿饭。
2、老人上了年纪往往爱啰嗦,有时候筷子拿的长一点他们都会啰嗦说拿的长就嫁的远娶的远,还会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就追在你屁股后面嘱咐,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是干脆一走了之,他们会如此只是想多和你说会子话,或者是出于关心你的目的,请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是为了儿女好的。
3、老人的身体机能只会每况愈下,我们作为晚辈,一定要时时刻刻的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要均衡搭配饮食,多让他们吃些水果蔬菜,荤食不能毫无节制的多吃,但也不能不吃,应奉行少食多餐的原则。
4、多陪老人运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疾病多,相对应的吃的药也多,是药三分毒,吃再多的药也不如每天多加运动,我们一有闲暇的时间,可以陪老人逛逛商场买买菜,或是在公园河边转悠转悠,有些年轻人还喜欢晨练,这时候带上老人,即尽了孝道又锻炼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5、多劝老人出门,我们忙于工作陪老人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在这种时候,同一小区里的老人就是最好的陪伴了,跳广场舞也好,下棋也好,踢毽子打太极也好,在我们工作的这段时间,千万不能使老人处于一种孤独的望眼欲穿的盼望着你回家的状态中。
6、老年人行动不便,在出行或走路时难免会磕磕碰碰受伤,为老人准备的居住环境中杂物不能多光线不能太暗,为老人准备一部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出状况时,要让老人有能向你或是其他人求助的通道。
7、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就像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到处都是危险。大多数人工作繁忙,不能亲自照顾老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请保姆或是护工,再不然,就兄弟姐妹商量着轮流看护老人,一定要让老人安全的走完最后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