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的医药功能
盐水的医药功能
1)将浓盐汤轻轻涂敷头发根部,约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5至20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头发脱落。
(2)用半盆温水将 100~150克食盐溶解,浸入头发,揉搓几分钟后,加适量洗发精后继续洗,然后用清水过两遍。每星期一次,2~3次即可见效。
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的多发期,在发病初期可采用盐汤医治。方法如下: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可用盐汤作晨间漱口剂。当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汤漱口5至6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1)止胃出血。胃出血停止吐血后,体内急需补充大量生理盐水,在未到医院救治之前,可饮盐水1 —4杯,以补充体内血量不足。
(2)止鼻出血。鼻出血后,可用药棉浸湿盐水塞进鼻孔中,同时饮用盐水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
(3)止小出血。口腔内部若发生小出血(如牙龈出血、喉头出血、鱼骨梗喉、刺伤咽喉出血)用盐水漱口后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起到自然止血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配制“盐水”时(精盐、细盐均可)先用开水冲调,待食盐溶化后,再加入少许冷开水,使之成为“温盐水”即可饮服。饮服盐水后,能起到暂时止血的效果。病情严重者还需到医院就诊。
杨梅酒存放
杨梅酒存放:
杨梅酒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一个月之内为宜,时间越久,酒色越深。但存放的时间也并不一定,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定。有的人喜欢吃酒中的杨梅,那杨梅的浸泡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杨梅就没有味道了,一般情况下一星期就可以品尝杨梅了。有的人喜欢喝杨梅酒,杨梅的浸泡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等到酒色变深,杨梅香味浓郁时再饮用。
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用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拉肚子的时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还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
食盐的医药功能
(1)将浓盐汤轻轻涂敷头发根部,约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5至20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头发脱落。(2)用半盆温水将 100~150克食盐溶解,浸入头发,揉搓几分钟后,加适量洗发精后继续洗,然后用清水过两遍。每星期一次,2~3次即可见效。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的多发期,在发病初期可采用盐汤医治。方法如下: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可用盐汤作晨间漱口剂。当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汤漱口5至6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1)止胃出血。胃出血停止吐血后,体内急需补充大量生理盐水,在未到医院救治之前,可饮盐水1 —4杯,以补充体内血量不足。(2)止鼻出血。鼻出血后,可用药棉浸湿盐水塞进鼻孔中,同时饮用盐水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3)止小出血。口腔内部若发生小出血(如牙龈出血、喉头出血、鱼骨梗喉、刺伤咽喉出血)用盐水漱口后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起到自然止血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配制“盐水”时(精盐、细盐均可)先用开水冲调,待食盐溶化后,再加入少许冷开水,使之成为“温盐水”即可饮服。饮服盐水后,能起到暂时止血的效果。病情严重者还需到医院就诊。酒刺(青春痘)患者夜晚临睡前用食盐约20克置于盆中热水里,待溶化后趁热洗面,不仅能清除面部油脂,使酒刺逐渐消散,还可防止酒刺感染发炎。对于青春痘的“顽疾”,盐一样也有用。入浴后让身体充分温热,待毛孔张开后多抹些盐在有痘处,按摩1分钟,不要太用力,只要让皮肤上盐分移动即可,然后用淡盐水,泡、贴10分钟,用清水洗干净。洗几次再看看,痘痘慢慢地被攻克了。洗脸后,把一小勺细盐放在手掌心加水3-5滴,再用手指仔细将盐和水搅拌均匀,然后沾着盐水从额部自上而下的搽抹,边搽边做按摩。几分钟后,待脸上的盐水干透呈白粉时状时,用温水将脸洗净,涂上保湿乳液或继续正常的护肤步骤。持续进行,每天早晚洗脸后各一次。这样有很好的清洁和去污效果,对于毛孔中积聚的油脂、粉刺、甚至是“黑头”都可以去掉。不过按摩时应该避开眼部周围的皮肤,而且敏感性皮肤谨慎些。千万不要把盐水弄到眼睛里去,以免造成眼结膜损伤。对于分泌油脂旺盛的部位,可以用细盐抹在事先润湿的皮肤上,轻轻按摩后休息3分钟,然后在鼻翼两侧毛孔张开的部位用中指指腹由下向上做挤压式按摩。“油量”真的会随着你的坚持而减产当手粘附有毒物质(如硫磺、水银)时用盐搓擦手部,即可清污消毒。若遭受蜈蚣、蝎子蜇伤,可立即用细盐一汤匙用热水调敷患处,能起到减痛消毒的效果。吃各种水果时,可用食盐少许用开水冲调成盐汤,洗刷水果表皮(特别是杨梅类水果无法除去表皮)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还可除去水果表皮上隐藏的蛇虫蝎类的毒素,起到清洁消毒的作用。食盐中含有的氟能起到消炎杀菌、防止蛀牙的作用。因此,早晚用盐汤各漱口刷牙1次,能预防蛀牙。患者肝火牙痛,用食盐(青盐更佳)调汤漱口,能起到清热消炎的疗效,缓解牙痛之苦。患者发生的牙床出血,多数因为胃火旺盛所致,若用盐水早晚漱口1次,能起到清理胃热、止血消痛的功效。肝气胃痛是胃病患者常见的病状,可采用食盐茴香热敷疗法。方法是:取大茴香31克、小茴香16克,捣碎。加入粗盐1碗(约400至500克),将上述药料一同放入锅中炒热后盛起放入布袋内,用毛巾包裹后趁热熨贴胃部和背部,可使患者胃部的痉挛部位松弛舒畅,起到通顺胃气、消解胃病的良好效果。早晨空腹时,饮淡盐水1杯,不仅可清理胃火、消除口臭和口中甘淡无味的现象,还能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清理肠部内热。倘若儿童肠胃热重、大便秘结,常饮用盐水,可起到消热通便的功效。每天饭后坚持用淡盐水漱口,能杀菌消炎,可除口臭。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
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杨梅酒有哪些营养
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用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拉肚子的时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还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保健、抗癌等医药功能。
中暑为酷暑炎热之季,感受暑热邪气,以致津伤气耗,表现为发热、烦渴、汗出、胸闷心烦、头痛头昏、身重、呕恶、神昏等症状的一种疾患。临床又分中暑阳证、中暑阴证、暑犯心营,肝风内动等证,常用清热、益气、养阴、除湿、开窍等法治疗。普通以及病毒性腹泻。
大便是水状非常危险
对于健康成人来说,胃肠炎通常只会引起不适感及生活上的不便,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是在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中却可以导致威胁生命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现象,因此一旦有拉水的症状,补水是非常关键的,在家可补充淡盐水,医院则通常是输液补充。
杨梅果酒的功效与作用
杨梅酒的功效:
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
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用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拉肚子的时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还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
杨梅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 C 的含量也十分丰富,不仅可直接参与体内糖的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且还有降血脂,阻止癌细胞在体内生成的功效。所含的果酸既能开胃生吞生津,消食解暑,又能阻止体内的糖向脂肪转化的功能,有助于减肥。
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对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杨梅的果肉中的纤维素可刺激肠管蠕动,有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杨梅中含有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以及果仁中喊的氰苷类、脂肪油等抗癌物质,对于防治癌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杨梅酒的作用:
1、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用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拉肚子的时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还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
2、中暑为酷暑炎热之季,感受暑热邪气,以致津伤气耗,表现为发热、烦渴、汗出、胸闷心烦、头痛头昏、身重、呕恶、神昏等症状的一种疾患。临床又分中暑阳证、中暑阴证、暑犯心营,肝风内动等证,常用清热、益气、养阴、除湿、开窍等法治疗。
3、注意事项 治疗本病的药酒,以预防中暑和解除轻度暑热为主,不适于暑犯心营、肝风内动等证。
芍药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开窍药概念是什么
在中医药理论中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通关开窍苏醒神志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功效:开窍药味辛,气香,善于走窜,属于心经,具有启闭回苏,通关开窍,醒脑复神的作用。部分开窍药以其辛香走窜的特性,还兼有活血、止痛、行气、解毒、辟秽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