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经间期出血的治疗方法

经间期出血的治疗方法

[方一]

熟地黄150克,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熟地洗净,捣烂后和南粳米、冰糖人沙锅内,加井水煮成稀粥,日2-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肾阴虚经间期出血。

[方二]

绿豆50克,薏米30克,猪大肠250克。将大肠洗净,绿豆、薏米浸泡洗净,装入肠内加水少量,两端扎紧,入瓦罐内加水煮熟烂服。日1剂,连服7-8天。

本方适用于湿热所致经间期出血。

[方三]

紫珠菜200克(干品减半),鸡蛋4个。将紫珠菜洗净,与鸡蛋同放人瓦锅内加水煎煮,待蛋熟去皮,再煮几小时,使蛋色变黑。每服鸡蛋1个,日2次连用100个为一疗程。

本方适用于血瘀所致经间期出血。

肚疼阴道出血的原因

排卵期出血,又称月经中期出血,或称经间期出血,是指两次正常量月经之间的少量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本病的临床表现:

(1)子宫出血: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出现排卵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有的仅有表现咖啡色分泌物,一般2-3天即可自行停止,最长7天。 偶尔多似月经而误认为一月有二次月经。

(2)腹痛:周期性月经间疼痛、疼痛可很轻微,也可呈严重的痛经型,一般持续几小时,个别患者可持续2-3天。

(3)不孕:可能因排卵期出血而中止性生活,错过受孕时机而致。 排卵期中医称为“经间期”又称氤氲期(烟云弥漫之时)。是阴转阳的转化时期,阴血是基础,阴精充盛、精化为气,阴才转化为阳。排卵期出血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肾阴不足、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而出血。治宜滋肾阴清虚热为主。可选用:女贞子、旱莲草、熟地、生地、赤芍、地骨皮、阿胶、甘草、百合,水煎服,按其体质寒热虚实增减其药与量。此外,必须合理休息,忌剧烈活动,饮食忌辛热之品,宜吃清淡富有营养之物。心情忌急躁恼怒,必须平静怡悦。

排卵期出血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雌激素水平不足引起,治疗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疗法,虽有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差,且易复发。

经期后出血是什么原因

经期后出血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雌激素水平不足引起,治疗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疗法,虽有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差,且易复发。

排卵期出血,又称月经中期出血,或称经间期出血,是指两次正常量月经之间的少量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本病的临床表现:(1)子宫出血: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出现排卵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有的仅有表现咖啡色分泌物,一般2-3天即可自行停止,最长7天。

偶尔多似月经而误认为一月有二次月经。(2)腹痛:周期性月经间疼痛、疼痛可很轻微,也可呈严重的痛经型,一般持续几小时,个别患者可持续2-3天。(3)不孕:可能因排卵期出血而中止性生活,错过受孕时机而致。

月经周期是指两次月经相隔的时间,也是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止,称为一个周期。大多数妇女的月经周期在28—30天左右。月经周期内有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排卵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排卵期的推算方法是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4天。排卵期的女性,激情、快乐、聪明而充满活力。排卵期中医称为“经间期”又称氤氲期(烟云弥漫之时)。是阴转阳的转化时期,阴血是基础,阴精充盛、精化为气,阴才转化为阳。排卵期出血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肾阴不足、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而出血。治宜滋肾阴清虚热为主。可选用:女贞子、旱莲草、熟地、生地、赤芍、地骨皮、阿胶、甘草、百合,水煎服,按其体质寒热虚实增减其药与量。此外,必须合理休息,忌剧烈活动,饮食忌辛热之品,宜吃清淡富有营养之物。心情忌急躁恼怒,必须平静怡悦。

月经不调的鉴别

月经提前十天以上的人应注意与月经间期出血相鉴别:月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2天到16天,出血量较少,或表现为透明粘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常持续数小时至2到7天,自行停止,西医称为排卵期出血。月经间期出血量较月经期出血量少,临床表现为出血量一次多一次少的现象,结合BBT的测定,即可确诊。月经先期则每次出血量大致相同。且出血时间不一定在排卵期内,持续时间一般与正常月经基本相同。

月经不正常一个月来两次怎么回事

一般非经期阴道出血和排卵期出血和功能性子宫出血有关: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它的表现通常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治疗的原则是迅速止血,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复发,由于长期出血,有些人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纠正贫血也很重要。

二、“排卵期出血"。西医叫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之为“经间期出血"。有些人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续半天或2-3天,最多不会超过7天,可伴有轻微的排卵痛和腰酸。如果症状轻的可以不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有可能影响生育就应该治疗了。

还有的与同房接触性出血有关:性交后阴道有出血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接触性出血,多与阴道炎、宫颈息肉、宫颈糜烂、早期宫颈癌、粘膜下肌瘤等妇科疾病有关。一个月来两次月经并不是正常的现象,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治疗经期出血的四款中药食疗方

经期出血是常见的月经问题,导致经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就是治疗经期出血的四款中药食疗方,来看看吧。

推荐中药材:

熟地黄: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补肝养血的功效。

当归: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旱莲草:旱莲草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尤其适宜经间期出血的女性。

推荐药膳:百合熟地黄汤

主料:百合、熟地黄各50克。

配料:鸡蛋2个,蜜糖适量。

做法:1、将百合、熟地黄洗净。

2、鸡蛋煮熟,捞出,去壳备用。

3、将以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1个小时,再加入少许蜜糖即可。

功效: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补肝养血的功效,百合能滋阴生津、养心安神,鸡蛋可健脾补气,三者搭配同用,对肾虚型经间期出血,并伴有腰膝酸痛、潮热盗汗等症均有疗效。

归芪乌鸡汤

主料:当归30克,黄芪15克,红枣6颗,乌鸡1只。

配料:盐适量。

做法:1、当归、黄芪分别洗净,红枣去核,洗净,乌鸡去内脏,洗净氽水。

2、将清水适量放入瓦煲中,煮沸后放入当归、黄芪、红枣、乌鸡,以大火煮开,再改用文火煲两个小时。

3、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当归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止痛,为妇科常用药,黄芪可补气健脾,红枣可益气养血,乌鸡能补血调经,四者搭配炖汤食用,对气血亏虚引起的经间期出血,缺铁性贫血症状均有食疗效果。

旱莲草猪肝汤

主料:旱莲草5克,猪肝300克。

配料:葱1根,盐适量。

做法:1、旱莲草入锅,加适量的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继续煮10分钟,猪肝洗净切片。

2、只取旱莲草汤汁,转中火待汤再沸,放入肝片,待汤开,即加盐调味,熄火,将葱洗净,切丝,撒在汤面即成。

功效:旱莲草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配上猪肝,有止血兼补血的作用,对各种出血症状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如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都可用此汤品来缓和出血状况,还能改善因出血过多造成的贫血症状。

三七粉粥

主料:三七粉3克,红枣5颗,大米100克。

配料:红糖适量。

做法:1、大米洗净,红枣去核,洗净备用。

2、将三七粉、红枣、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煮成粥。

3、待粥将成时,加入红糖搅拌溶化即可。

功效:三七具有补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大米可益气补虚,红枣、红糖均能补气养血,四味同用,既能止血又能补血,可用于辅助治疗血瘀引起的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下血等病症。

怎么判断宫颈癌

1、经期出现异常而且大量出血

有时由(内膜)增生引起,它可以是其前期病变,妇女也可以在身体健康的宫癌通常可有经期异常打大出血,但许多其他情况也可以引起这一症状,包括纤维瘤和息肉情况下偶有经量过多的情况,带有宫内环时(IUD)时,常常出现经量过多对于这个症状要注意以下几点:经量较以往增加多少?下次月经是恢复正常了还是仍然异常增多?如果是增加好多,下次月经还是这样,那就要注意去医院检查了。

2、月经间期出血

调查显示,异常出血是最早能注意到的前兆之一,见于90%有子宫癌,但并不是说月经间期出血的妇女90%有子宫癌。许多原因能引起这种情况,例如排卵期突破性出血是相当常见的(正常的)。这个需要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大于35岁的女性。

3、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

子宫癌可出现下腰部和腰骶部疼痛的前兆症状,虽然其他如肥胖等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些症状有种种可治疗的原因,不论症状出现的是急还是已经持续了一两天,都应去医院看病确诊。

4、绝经后出血

妇女如果绝经,异常出血就很容易被发现,如果出现这种应该立即告诉给医生。不过在围绝经期,异常出血就比较难确定了,因为绝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你有一次这样的出血而且似乎根本没有什么特点(如出血无规律,周期较频繁或持续时间比以往长或突然出血了月经间期出血)那么就应警惕了,有可能是子宫癌,要去医院检查。水样、血性或有臭味的分泌物;一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去医院检查,因为这肯定是疾病造成的,需要治疗。

女性经间期出血吃什么调理

茯苓甲鱼汤

材料:甲鱼肉300克,茯苓15克,枸杞、黄芪各适量,陈皮少许,姜片少许,盐、鸡精各适量,胡椒粉少许,料酒适量。

做法:1、甲鱼洗净斩块,用大火煮熟,捞出沥水,盛盘备用。

2、锅中注水烧开,撒姜,入茯苓、黄芪、陈皮、枸杞,倒入甲鱼肉,淋上料酒加盖,煮沸后用小火继续煮至食材熟透。

3、放上盐、鸡精、胡椒粉略煮至入味即成。

功效:滋阴凉血、调中补血。

清炖鲫鱼汤

材料:鲫鱼500克,油、盐、姜、葱各适量。

做法:1、鲫鱼处理好洗净,葱切成长段,部分切葱花,姜切细丝。

2、锅里放少量的油,放入葱段、姜爆香,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放入洗好的鲫鱼,放入葱姜片,再放鲫鱼。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半个小时。

3、撒盐,煮开出锅撒上葱花即可。

经间期出血的原因

肾阴虚

素体阴虚,房劳多产,肾中精血亏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于细组之时,阳气内动,阳气乘阴,迫血妄行,因而出血;血出之后,阳气外泄,阴阳又趋平衡,故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

脾气虚

忧思劳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气虚弱,冲任不固,于纲组之时,阳气内动,但阳气不足,血失统摄,故而出血;阴随血泄,阴阳又趋平衡,故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

湿热

外感湿热之邪,或情志所伤,肝郁犯脾,水湿内生,湿热互结,蕴于冲任,于纲组之时,阳气内动,引起湿热,迫血妄行,遂致出血;湿热随经血外泄·,冲任复宁,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

相关推荐

排卵期出血中医治疗

1、肾阴虚:经间期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2、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 中成药:

经间期出血是子宫癌的前兆吗

大多数疾病的前期都是有前兆的,如果能够及早发现,早治疗,那么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宫颈癌最开始的一期状态,治愈率可以达到80%—90%,二期时是60%—70%,进入三期时是40%—50%而到了第四期就只有10%了。那么子宫癌的前兆有哪些呢? 妇科专家指出,子宫癌的前兆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1、经期异常大量出血 子宫癌通常可有经期异常打大出血,但许多其他情况也可以引起这一症状,包括纤维瘤和息肉等,有时由(内膜)增生引起,也可以,它可以是其前期病变,妇女也可以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偶有经量过多的情况,带有宫内环时(I

崩漏的鉴别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月经延长 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长。这种周期、经期、经量的各自改变与崩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同时严重失调易混淆,但上述之病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可作鉴别。 2.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要是周期或先后,即提前或退后7天以上2周以内,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3. 经间期出血 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为2-3天,不超过7天左右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止。 4. 生殖器

经前水样白带怎么回事 宫颈炎

宫颈炎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主要表现为脓性黄色白带,部分患者由于分泌物突增,也会出现水样白带的现象,另外,还可能伴有接触性出血、外阴瘙痒、经间期出血等症状。

排卵期出血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恼人症状:排卵期出血虽然出血量较少,但也让女性朋友防不胜防,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腹痛:排卵期出血患者常伴有腹痛症状,周期性月经间期疼痛,可轻可重,一般持续几个小时,个别患者可持续2~3天。 3、引发不孕症:男女性可能会因为排卵期出血而中止性生活,从而错过受孕时机,最终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4、原发病危害: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腺癌等生殖道疾病也可引发排卵期出血症状,因此,如果引发排卵期出血的原发病得不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危害女性健康。

月经完了几天后又来了怎么回事

一般非经期阴道出血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1、排卵期出血 西医叫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之为“经间期出血"。有些人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续半天或2—3天,最多不会超过7天,可伴有轻微的排卵痛和腰酸。如果症状轻的可以不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有可能影响生育就应该治疗了。 2、功能性子宫出血 它的表现通常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治疗的原则是迅速止血,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复发,由于长期出血,有些人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以纠正贫血也很重要。 3、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排卵期出血5款食疗方来调理

生熟地龙骨汤 材料:龙骨200克,生地、熟地各适量,枸杞、姜片各少许,鸡精、盐适量。 做法:1、熟地洗净切片,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龙骨搅匀,煮一分半钟,氽去血水,捞出。 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龙骨、枸杞、生地、熟地,拌匀,加盖小火煮30分钟。 3、放入适量鸡精、盐,拌匀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滋阴补肾,清热止血,可用于肾阴虚内热导致的经间期出血。 生地白芍五味子饮 材料:生地8克,白芍12克,五味子6克。 做法:1、将生地、白芍、五味子洗净,浸泡30分钟左右。 2、所有材料连同清水一起倒入锅内

排卵期出血有什么危害

排卵期出血虽然出血量较少,但也让女性朋友防不胜防,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排卵期出血患者常伴有腹痛症状,周期性月经间期疼痛,可轻可重,一般持续几个小时,个别患者可持续2-3天。 男女性可能会因为排卵期出血而中止性生活,从而错过受孕时机,最终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腺癌等生殖道疾病也可引发排卵期出血症状,因此,如果引发排卵期出血的原发病得不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危害女性健康。

排卵期出血症状

排卵期出血最明显的症状是子宫出血,中医称之为”经间期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少,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极少者点滴即净,或为带中夹血,有的出血持续时间为几小时,或2-3天后自行停止。最长不超过7天。 排卵期出血除了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外,还伴随着小腹疼痛或腰酸症状,以一侧多见、有时亦可有双侧腹痛,可轻可重。一般持续数小时,个别女性可持续2~3天。如果是少量出血可以不用治疗,但是出血量多,并经常发生建议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

月经前有褐色分泌物

月经前有褐色分泌物第一点 排卵期出血是妇科常见病。月经后有褐色分泌物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雌激素水平不足引起,治疗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疗法,虽有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差,且易复发。排卵期出血,又称月经中期出血,或称经间期出血,是指两次正常量月经之间的少量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 月经前有褐色分泌物第二点 本病的临床表现: 1.子宫出血: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出现排卵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有的仅有表现咖啡色分泌物,一般2-3天即可自行停止,长7天。偶尔多似月经而误认为一月有二次月经。 2.腹痛:周期性月经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