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黄蛋泻火解毒的用法是如何的

大黄蛋泻火解毒的用法是如何的

采用大黄(中药名)30克,鸡蛋7个。 将大黄研末。鸡蛋各打一小孔, 把大黄分装入蛋内,炭火烧熟。每次1个,每 日3次,白开水送服。攻积导滞,清热解毒。用治尿血。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大黄

即原生药材的饮片。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1、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行瘀通经功效,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4、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黄莲的功效

黄连属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为中药要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鼻窦炎怎么治小妙招 黄柏滴液

材料:黄柏10克。

制法:将黄柏浸入100毫升清水中,24小时后过滤去渣,煮沸消毒后备用。

用法:没去药液适量滴入鼻内。每日3-4次。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治疗急性鼻窦炎。

注意: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黄连的临床应用

1、黄连的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2、黄连的应用。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灰指甲用什么药最有效

配方一

配方:透骨草、苍术、黄连、黄芩、桃仁、黄柏、栀子、苦参、川芎各20

功效:透骨草可以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黄连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此方对于治疗灰指甲有一定的疗效。

制法:将以上中药水煎取汁,备用。

用法:将药汁放入盆内,熏洗患部,每次15-20min,每日2-3次。

配方二

配方:透骨草、生大黄、红花、苦参各40g

功效:透骨草可以活血化瘀、利尿解毒;苦参可以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此方对于治疗灰指甲有一定的疗效。

制法:将以上中药水煎取汁,备用。

用法:将药汁放入盆内,熏洗患部,每次15-20min,每日2-3次。

配方三

配方:蝉蜕15g、川椒20g、苦参60g、透骨草25g、生大黄20g、红花15g

功效:蝉蜕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苦参可以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此方对于治疗灰指甲有一定的疗效。

制法:将以上中药水煎取汁,备用。

用法:将药汁放入盆内,熏洗患部,每次15-20min,每日2-3次。

玄参的营养价值

1.清热凉血。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症。

3.泻火解毒。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

4.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

本品苦寒清降,咸寒而润,主入肾经以滋阴降火,又入血分以凉血解毒。凡阴虚火旺、血分热毒之症,本品颇为适宜。

湿热体质吃什么中成药 三黄汤清理湿热除腹痛

生大黄,黄连,黄芩各9克。

将生大黄,黄连,黄芩用冷水浸泡15分钟。将浸泡过的药材倒入药锅中,加水4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至水减半时,取汁。再往锅中加水400毫升,用上述方法煎水取汁,将两次所煎煮的药汤兑在一起,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

方中大黄味苦,性寒,可归脾,胃,大肠,肝,心包五经,有清热化湿,泻火凉血,功积消滞,祛瘀解毒之功;黄连大苦大寒,能泻火燥湿,是治疗肠胃湿热的常用药材,黄芩味苦,性寒,也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中药材,对于胃肠湿热以及暑湿所致的胸闷,呕恶,腹痛等十分有益,三者配伍用,具有清热化湿,攻积破滞,通降气机,避秽泄浊,止痛之功。

淋病如何治疗 黄连解毒汤

方药:黄连、黄芩、黄柏、车前子、大黄、栀子、败酱草、萆薢。

服用方法:上药加水煎2词,各取300ml,分早晚2次各服300ml,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栀子清热泻火;黄柏清热燥湿;黄芩、黄连用于泻火解毒;败酱草清火毒。此方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对于治疗淋病有很好的效果。

长痱子擦什么好得最快 苦参大黄擦拭

方药:苦参、生大黄各20g,冰片、雄黄、黄连各10g

用法:将上药浸泡于75%的酒精300ml,2-3个月后,用消毒后的棉花战区药汁涂抹患处,每日4次,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以使热去毒清,疹消肤爽,对治疗痱子有很好的疗效。

用大黄治疗婴儿湿疹的方法是什么

用大黄治疗婴儿湿疹的方法:大黄2克,甘草、六曲、马齿苋各5 克。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备注:清热,解毒,泻火。主治婴儿湿疹。

嗓子痒发炎吃什么药

1、慢性咽炎散

方药:炙僵蚕、黄连、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玉蝴蝶。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分20包,每服1包,1日2次。开水冲服。

2、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方药:生地,麦冬,白芍,薄荷,玄参,丹皮,贝母,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体会: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炎,灼伤咽喉。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合而成方,具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收效颇速。

痱子擦什么好得快 大黄擦拭

方法:取大黄10g、冰片3g加入100ml75%的酒精,轻轻涂抹于痱子上。

功效:大黄可以清泄湿热,泻火解毒,对于痱子有较好的疗效。

猩红热吃什么食物好 马齿苋汤

组成:鲜马齿苋50~100g、白糖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水煎(或捣汁),加白糖。

服法:每次20~30ml,日服3次。

按语:本汤可清热凉营,泻火解毒,用于猩红热高热不退,咽喉红肿腐烂者。

相关推荐

消炎的中药有哪些 用于肠道感染的中成药

葛根芩连微丸:可以解表清里、止泻止痢,用于肠炎、痢疾引起的粪便恶臭、便黄而黏、腹痛、身热烦渴等症状。 复方黄连素片: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肠炎、痢疾等引起的腹泻、身热、口渴、心烦等症状。 香连片:可以清热燥湿,用于菌痢、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导致的腹泻、大便有脓血、腹胀、腹痛、肛门坠胀等情况。

灰指甲用什么药最有效 配方一

配方:透骨草、苍术、黄连、黄芩、桃仁、黄柏、栀子、苦参、川芎各20 功效:透骨草可以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黄连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此方对于治疗灰指甲有一定的疗效。 制法:将以上中药水煎取汁,备用。 用法:将药汁放入盆内,熏洗患部,每次15-20min,每日2-3次。

猴枣散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天竺黄、天麻、詹南星、体外培育牛黄、珍珠、猴枣、薄荷脑、僵蚕、冰片等; 天竺黄: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天麻: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 胆南星: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 猴枣: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 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

口干舌燥咽喉痛

一、慢性咽炎散 方药:炙僵蚕、黄连、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玉蝴蝶。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分20包,每服1包,1日2次。开水冲服。 二、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方药:生地,麦冬,白芍,薄荷,玄参,丹皮,贝母,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体会: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炎,灼伤咽喉。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合而成方,具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收效颇速。 三、

麦粒肿中医治疗方法

一、麦粒肿偏方一 〔组成〕鲜淡竹叶适量。 〔用法〕取鲜淡竹叶茎,去节,放在酒精灯上烧其中部,待其汁渗出,稍停片刻,涂于患处,每日1次。 二、麦粒肿偏方二 〔组成〕鲜鸭跖草适量。 〔用法〕将鲜鸭跖草全草洗净,剥去叶片,取茎一段,将其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或用指挤压,即有汁液从断端流出,将此汁液涂于睑结膜表面及皮肤表面红肿处,每天4~5次。 〔附注〕①局部若化脓,先用生理盐水洗净脓液再涂药。②药液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烫伤局部。 三、麦粒肿偏方三 〔组成〕鲜飞扬草适量。 〔用法〕将其折断,取乳汁涂患处。 四、

治疗咽喉肿痛三种中医妙方

养阴清肺汤 方药:生地50克,麦冬30克,白芍20克,薄荷15克,玄参40克,丹皮20克,贝母20克,生甘草10克。 大便燥结者加玄明粉1克;胸下胀闷加神曲、焦山楂各10克;小便短赤者加木通、泽泻各5克,知母10克;燥渴者加天冬、麦冬各15克;面赤身热或舌苔黄色者,加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 用法:将上面的中药放在一起用水煎煮后服用,每天吃一剂,分两次喝。 体会: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炎,灼伤咽喉。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

黑枸杞和什么一起泡水好 黑枸杞+甘草

甘草药性平、味甘,有益气补中和泻火解毒的功效,甘草最大的好处就可以调和诸药,甘草也经常搭配菊花、枸杞一起泡水喝,在夏天的时候喝可以清热解毒。黑枸杞和菊花一起泡水喝可以泻火解毒、补肾益肺。 功效:泻火解毒、补肾益肺 原料:黑枸杞10粒、甘草4片。 做法:先将甘草放入杯中冲泡5分钟,甘草泡水温度适宜后加入黑枸杞,再泡3分钟即可。

什么中药消炎效果最好 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肝,胆,大肠经,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如湿热痹满,呕吐吞酸,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目赤,牙痛,消渴,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用法: 1.黄连,石膏,桔梗,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赤芍各80克,甘草40克,栀子20克,黄柏200克,黄芩200克,制成清胃黄连丸,每日2次,每服90克,可清胃泻火解毒消肿,治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 2.黄连,生甘草各10克,陈皮,枳壳各20克,滑石60克,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服3克,大枣10枚煎汤服下,4周为一个疗程,

3个有效去痘的中药小妙招

清热去痘——金银花、大黄、黄芩等 【金银花】 功 效:清热解毒、消暑利咽。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治疗皮肤炎、疮痈红肿等。 美容应用:银花有清热消炎的作用,可用于青春痘、面疱、扁平疣等的治疗。可磨粉,加水调合后,在痘子局部贴敷。也可煎汁后,用纱布净药汁敷于患部。 注 意:一般多局部使用。 【大黄】 功 效:清热泻火、除积通便。外用治疗疮疡痈肿、疔疮、丹毒、痤疮、酒渣鼻等。 美容应用:大黄有很强的清热消炎作用,对治疗青春痘、面疱有很好的疗效,可用大黄粉加水调成糊状,或与其它中药混合后,在患处敷用。 注 意:

元参有什么好处 泻火解毒

元参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