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歪脖子的纠正方法
新生宝宝歪脖子的纠正方法
治疗歪脖子的办法,在日常生活中歪脖子的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便,所以对于歪脖子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那么,治疗歪脖子的办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
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非手术疗法 新生儿期发现颈部有包块时,在医师指导下,由父母行患儿颈部被动牵拉活动,头部先向健侧牵动,然后下颌转向患侧,每个动作缓慢进行,每天做颈部被动活动 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另外,哺乳时患侧固定在母亲胸前,使患侧得到牵拉。逗引婴儿时,站在患侧一边也是起到牵拉胸锁乳突肌的一种方法。也可辅以局部理疗。经一年左右的保守治疗,约76%~86%患儿可得到矫正。
新生宝宝歪脖子的纠正方法
诊室镜头:满月的豆豆躺在床上时,头总是不自觉地向右歪。妈妈认为可能是因为大人的床放置在孩子小床右侧的缘故;爸爸认为是孩子使用的枕头偏高的缘故。可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孩子颈部两侧的肌肉硬度不同,右侧明显强于左侧。面对这样的结果家长一下紧张起来:孩子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
非手术怎么治疗歪脖子
宝宝出生后,歪脖子,有的家长遇到了这种情况,本文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治疗这种歪脖子呢?
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非手术疗法 新生儿期发现颈部有包块时,在医师指导下,由父母行患儿颈部被动牵拉活动,头部先向健侧牵动,然后下颌转向患侧,每个动作缓慢进行,每天做颈部被动活动 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另外,哺乳时患侧固定在母亲胸前,使患侧得到牵拉。逗引婴儿时,站在患侧一边也是起到牵拉胸锁乳突肌的一种方法。也可辅以局部理疗。经一年左右的保守治疗,约76%~86%患儿可得到矫正。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慌乱,及时到医院就医,进行矫正。
正确方法防治宝宝歪脖子
有的婴儿出生后不久,父母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但睡觉时脸老朝一个方向,抱起时,头也同样朝一方向。有了这种现象的孩子,可能是得了“先天性斜颈”。造成斜颈原因,主要是胎儿在宫内胎位不正和受压所致,分娩时发生了横位或臀位,分娩时胎儿受伤。
胎儿发生了斜颈,无论怎样把头转向正确的位置,他都会转过来。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大多不要紧,一般有数月或半年后会自然消失,无需治疗。如果有少数形成了斜颈,也不用担心治不好。
下面介绍几种矫正方法:
①睡眠时将婴儿头颈放于矫正位置,然后用小枕头固定;
②根据婴儿喜欢对着光亮、声音这一生理特点,要注意调整床的位置,使阳光、灯光或收音机、电视机等的光亮或者声音从婴儿脑后面进来。如果婴儿脑勺向左斜,就让光线和声音从右面进来,这样婴儿头部就会自己朝向光亮、声音位置,时间长了,脖子就不歪了;
③哺乳时,母亲应该从病侧反方向哺乳,让婴儿转过脸来吃奶,母亲平时抱孩子,注意用手将头转向正确位置。
用上面方法,数月后一般就能矫正。当然,一两年后还不恢复正常,就要去医院检查。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宝宝出生了,但却是个歪脖子,是怎么回事呢?歪脖子是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俗称,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一起来了解一下歪脖子病:
【概述】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发病率0.3%~0.5%。1/4发 生在右侧,1/5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与后天性斜颈;也可根据病位,将斜颈分为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颈、神经性斜颈、精神性 斜颈。本病在早期无骨性改变,病久可出现颈椎发育异常,甚至累及胸椎。因此本病应及早治疗。按摩推拿对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解剖】
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肌纤维自前下向后上走行,止于乳突。其作用是:两侧收缩使头后伸;单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面向对侧旋转。
温馨提示:出现歪脖子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矫正,以免耽误病情。
宝宝歪脖子怎么纠正呢
斜颈俗称“歪脖子”,是婴幼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如果发现宝宝平躺时总把头偏向同一侧,坐着的时候头也总是固定转向一边,并且头颈部转动困难,那么宝宝就可能患有斜颈病。造成斜颈的原因很多,肌肉、骨骼、神经的异常都会使颈部歪向一侧,不过最常见的斜颈原因还是颈部肌肉的异常。通常情况下,颈部最大最粗的 “胸锁乳突肌”发生异常,就会使宝宝出现斜颈。
斜颈通常发生在幼儿期,有以下几个主要症状:头向一侧斜,下巴朝对侧肩膀倾斜,颈部出现硬块,左右脸大小不对称,颈部活动受限制。这些症状可能一出生就有,也可能后来慢慢出现。
一旦发现宝宝有斜颈的可能应该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姿势进行纠正。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的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半岁到12周岁之前是治疗斜颈的最佳时期。
小贴士:专家教你带宝宝
可采取按摩疗法帮助宝宝纠正斜颈:让宝宝平躺,一只手将宝宝的头部托起,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在肌肉挛缩处做按摩,每次10~15分钟。然后,提拿患侧胸锁乳突肌10-20下。
宝宝为啥歪脖子?
婴儿的脑形对称好看,和睡姿有很大关系;如果偏头斜颈,跟睡姿也有关系,不过是母亲怀孕时的睡姿。医生说,如果孕妇长期单侧体位睡觉,孩子的颈椎就可能受影响。
歪脖子的小病号
这几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推拿室来了好几个不满1岁的歪脖子宝宝。他们得的是斜颈,基本都偏头。
10月13日10时许,6个月大的果果依偎在妈妈怀里,眼角还挂着泪。“孩子做了半个多月颈部按摩了,按摩医生都穿白大褂,她一看到白大褂就怕了。”果果妈妈李女士说起女儿的病,充满了歉意。
“最初来医院检查,是她老往一侧歪脑袋。”李女士说,从果果出生起,睡觉就喜欢朝右侧。会抬头后,脑袋也总往右侧歪。起初,家人以为是有什么东西吸引她。但后来孩子偏头了,两侧眼睛、脸形不对称,右眼和右脸都比左侧小,这才引起他们的重视。
儿童斜颈很常见
张强是儿科推拿室的主治医师,从事儿童按摩已经5年了。半月前,正是他给果果确的诊。“给宝宝做按摩,必须先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张强很有耐心,交流近5分钟后,他涂上雪白的按摩粉,双手搓热,开始给果果做按摩。
“刚来那会儿,孩子颈部向右侧倾斜,在右颈部能摸到条索状粗细不均匀的硬肿物,这就是萎缩、变短的胸锁乳突肌。加之孩子眼睛、脸形的变化,很容易确诊为斜颈。”
按摩了半个多月,果果的脖子基本恢复过来了,目前还在进一步巩固治疗。
“在颈椎两侧,各有一块胸锁乳突肌,呈条索形。两块肌肉生长速度不一样,就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影响颈部骨骼发育,导致偏头,甚至造成颈椎侧弯,下颌骨发育畸形。”张强说,斜颈就是大家常说的歪脖子,在儿童中很常见,主要是先天带来的,有的也跟脐带缠脖、难产或产伤有关。
“孕妇怀孕期间,为了对胎儿胎心有好处,长期单侧体位睡觉,其实,这个习惯很不好。”张强说,这样的话,腹中胎儿也会长期保持一个体位,颈椎受到一定方向的压力,时间长了,会影响颈椎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发育。
五官不对称就要警惕
“凡是五官不对称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观察下,很多都是因为斜颈引起的。”张强表示,孩子偏头,可能是斜颈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不良生活习惯。正常人头顶和下巴颏的正中线,应与肩膀和地面的水平线垂直,一旦不垂直,就可能是斜颈。如果孩子的脖子经常往一侧偏,两侧脸、眼睛、耳朵不对称,最好去医院让医生看看。
斜颈怎么治?医生们的方法很保守———按摩。
“通过按揉、弹拨,将多余的筋块弹拨开,按摩穴位加牵拉,促进胸锁乳突肌的生长。对于有包块的小患者,还配用一些药贴,促进肌肉包块的软化,起到软筋散结的作用。”张强说,患斜颈的孩子,出生一个月之内是最佳治疗期,两三个月就能治好,年龄越小,治疗时间越短。
哪些原因导致宝宝歪脖子
1、肌性斜颈
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斜颈,颈部可见明显肿块。目前认为,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病变导致紧张痉挛所致,病因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缺血、纤维化。另一个是纤维瘤病学说,即肌肉内良性纤维瘤病变。
治疗:80%的肌性斜颈通过功能锻炼等理疗方式可治好,20%到1岁没有好转的,则需要做手术才能松解。
2、眼源性斜颈
出生时颈部没有肿块,到6个月时才出现斜颈。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斜视所致,一般跟患儿定位看东西时才有表现,睡觉时又会恢复正常。
治疗:因为需要孩子的配合,眼缘性斜颈必须等到1到2岁左右才能确诊,之前确诊不了,需定期复查。
3、骨性斜颈
骨性斜颈由颈椎畸形导致。表现为出生后即出现斜颈,同时可伴发短颈等症状,也叫短颈综合征。
治疗:孩子没有不适感可不用干预,如果出现颈椎滑脱、疼痛,可以通过手术解除症状。但要长期保持颈椎的稳定,还需配合功能锻炼。
现在很多斜颈的孩子都被过度治疗,明明是生理性斜颈,却被一些非正规医院游说做理疗,白白折腾孩子和家长。建议有问题到专科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不要随便听信广告
孩子总歪脖子可能是患斜视
日前,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了一个6个月大的小患者,孩子看东西时脖子总是歪向一边。经诊断,孩子患的是先天性“眼性斜颈”,歪头是眼睛斜视造成的。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斜视要尽快治疗,否则可能影响孩子终身的视力。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于刚主任介绍,造成小宝宝斜颈的原因很多,如肌肉、骨骼、神经异常,都会使宝宝的脖子歪到一侧。容易被忽略的是,临床上还有很多孩子的歪脖子是斜视引起的。据介绍,“眼性斜颈”多数是由先天性眼肌麻痹造成的,由于看物体会产生复视,孩子要歪头来减轻斜视带来的复视。但长期歪头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后果,如脸部不对称、颈椎侧弯、下颌骨发育畸形等。
专家指出,由于斜视宝宝两只眼不能同时看同一个目标,最终双眼视觉得不到正常发育,虽然有的孩子长大后斜视不明显了,但视力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