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7大穴位按摩手法及功效
头部7大穴位按摩手法及功效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其它头部穴位的按摩手法及功效,下面继续为大家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3、安眠穴
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凹陷并敏感而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4、鱼腰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按摩该穴位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翳、眼睑蠕动、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多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近视等疾病。
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6、风池穴
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7、曲池穴
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血压。
按摩头部的功效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一、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治疗是我国独特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精髓之所在。一起来看,如何用简单的穴位按摩调理子宫吧:
合谷穴缓解痛经好帮手
穴位功效:月经来时疼痛、月经不规则或连续3个月未来,按压合谷穴可以帮助舒缓疼痛,改善月经不调及失眠现象。
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按摩手法:先取得左手上的合谷穴后,以右手拇指在左手合谷穴上加压,一紧一松,需有局部酸胀感。按完左手后再按右手,每两秒钟按压1次,即可松开,再行按压。
血海穴活血化瘀最给力
穴位功效:血海是活血化瘀的主要穴位,与血相关的病症都可以调理,按压穴位可以缓解月事的痛经程度、产后妇女出现的各种酸痛症状,还具有美化皮肤,改善脸上斑点的作用。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压,要用感觉得到痛的力量,没2秒啊那样1次,即可松开,再行按压,可反复按压5分钟。
眼部穴位按摩手法
眼部几个重要穴位及按摩方法
揉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指尖抵在前额上。有节奏地按揉穴位。
睛明穴(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
四白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大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有节奏地按揉穴位。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用双手大拇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揉几圈。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至眉梢,连刮两次。如此交替。
瞳子胶穴:
【取穴方法】瞳子胶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幅的凹陷处。 【主治】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疲劳,延缓眼睑皮肤下垂。 丝竹空穴:
【取穴方法】在眉梢凹陷处。又名巨窌穴,目窌穴。 【主治】明目止痛。
泰式按摩和中式按摩如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
中式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中式按摩的六个部分 1.头部 2.大小臂 3.胸腹 4.腿部{正面} 5.后背 6.臀和后腿部
泰式保健按摩是流行于泰国的一种按摩方式,是由我国的传统按摩手法演变而来,它以活动关节为主,手法简练而实用,是保健的较佳手法之一。它以活动关节为主,无穴位之说,不同于中式按摩。简便易学,难易适中,实用性强。泰式按摩非常注重背部、腰部的舒展,按摩师从脚趾开始一直作业到头顶才算结束一套动作,从足部向心脏方向进行按摩。手法几乎涵盖了按、摸、拉、拽、揉、捏等所有动作.泰式按摩是跪式服务,左右手交替动作,用力柔和、均匀、速度适中、顺序进行。浴后经泰式保健按摩,可以使人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还可增强关节韧带的弹性和活力,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功能,达到促进体液循环,保健防病,健体美容的功效。
韩式按摩是从韩国家庭按摩中演变而成,也被美容界称为韩式松骨。除了松骨这一大显著特征外,推油和热敷也是韩式按摩手法中的经典动作。按摩师通常的步骤是顺着肩胛骨、脊椎、胯骨的骨缝用扳的手法进行按摩的第一步,即松骨。放松四肢后再用麦饭石或热水袋热敷皮肤,放置在肩关节和易受伤寒的脊椎骨处,大约十分钟,毛孔张开后,按摩师将按摩油倒入手心搓热,进行背部和四肢的推油。洗脸、洗头、采耳都是韩式按摩的步骤,可见其细致。一整套按摩后,你会倍感精力充沛,身体由内而外的透着舒畅。
传统中式按摩<按摩时间:60~90分钟>
历史来源:传说战国时代的神医华佗是传统中式按摩的发明者,经过几千年的医学探索,这种按摩方法现在已经比较完善。
主要功效:帮助慢性疾病康复。辅助功效:增强免疫力、调节情绪、瘦身。
按摩细节:中式按摩手法众多,包括按、揉、振等,除用指腹进行操作外,还常用到指关节、手背、手肘等部位。按摩背部、四肢穴位时,按摩师常用力较大;按摩头部、腹部穴位时则不会太用力。
头部7大穴位按摩手法及功效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3、安眠穴
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凹陷并敏感而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4、鱼腰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按摩该穴位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翳、眼睑蠕动、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多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近视等疾病。
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6、风池穴
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7、曲池穴
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血压。
眼睛酸痛按摩手法
挤按睛明穴位置:睛明穴在眼内和鼻子根部之间略向上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按压时候就像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拇指与食指的之间摁揉左右两个穴位。按压是向内上方用力,以感觉到整根眼睛都酸胀为好。手指可以做小幅度的上下动作。每次按压20-30秒。
功效:顾名思义,睛明穴就是可以使眼睛明亮的穴位,按揉该穴位对于视力模糊、眼睛疲劳沉重都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
按揉攒竹穴位置:攒竹穴为位于眉毛的内侧,在眉头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按压攒竹穴的时候,用双手的食指指尖点住穴位,画圈状用力反复向下按揉。每次按压20秒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佳。
小贴士:人在皱眉的时候,攒竹穴的位置上就会有很多竖纹,就像一根根竹子在哪里排列一样,所以名为攒竹穴,这个穴位是一个治疗打嗝的特效穴,同时还有治疗眼部疾病的作用。
点按四白穴位置:四白穴位于眼眶的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的凹陷处。
手法:按压四白穴的时候,用食指指尖点住凹陷部位,画圈反复向下按揉30次。
小贴士:人看东西用的是眼球中的瞳孔,而活动眼球的肌肉都附着在眼球上,按揉四白穴对于换件眼睛肌肉的紧张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改善眼睛酸痛等不适。
按揉太阳穴位置:太阳穴为宜眼梢旁边2厘米,骨头稍微凹陷的地方。
按摩手法:用拇指贴在太阳穴上,转着圈揉按。以感觉到稍疼的力度用力揉20次左右。
功效:太阳穴是连接眼睛经络的一个重要穴位,刺激太阳穴可以放松眼睛周围肌肉改善眼睛的紧张和酸痛感。
摩擦印堂穴位置: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对准鼻尖处取穴。
按摩手法:用食指从鼻根到印堂穴由下向上的轻轻的按揉,手法宜轻快。
功效:能够缓解眼睛疲劳,改善长期用眼所导致的眼睛酸痛等不适。
四大肾保养按摩手法
四大肾保养按摩手法 不同穴位功效不同!按摩保健是一种通过按摩手法按摩相应的穴位达到的效果,不同的按摩手法按摩不同的穴位就有不同的功效:
穴位按摩1、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穴位按摩2、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穴位按摩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穴位按摩4、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耳鸣按摩哪个部位图解 按揉下关穴益气聪耳
下关穴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胃经提供头部的气血物质在此升清降浊,因此有关卡之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保健穴位。按摩该穴位具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的功效,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牙痛,面痛,口眼㖞斜,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下颌疼痛,牙关紧闭等症。
按摩取穴:位于面部侧面,耳前方1横指处,颧骨弓与下颌角形成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按摩时,用中指稍微用力按揉该穴,直至有酸胀感,每次持续按摩30秒,每日多次按摩。可通经活络,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
低血压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特效穴——素髎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面部,鼻尖正中央。
按摩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住鼻尖进行捏、拉、揉等动作,共2-3分钟。以局部感觉胀痛为度。注意捏拉素髎穴时用力宜稍大,到达到强刺激升压效果才会明显。
功效作用:素髎穴有升阳就逆、开窍清热的作用。通过对素髎穴的刺激可以是心脏搏动量增加,呼吸加强、尿量真毒、血糖升高。通过对素髎穴的强刺激可以缓解低血压导致血液循环不良所引起的头晕不适症状。
改善低血压头晕——百会穴
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在两耳之间的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手法:双手抱头,以左右拇指从穴位正上方进行指压。
功效作用: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硬血压偏低引起的头晕、伴随性头痛喝头重等症状。
促进头部穴循环——天柱穴
位置: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陷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即是本穴。
按摩方法:五指张开,虎口向后抱头,拇指指压穴位处,其余四指将头部固定,稍用力按压。
功效作用:天柱穴为头部的重要穴位,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通过按压,可以改善硬血压偏低所引起的头部供血、供氧不足所带来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温暖四肢——厥阴俞穴
位置:厥阴俞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被按者俯卧位,按摩这用拇指稍加力量揉压穴位。
功效作用:血压偏低往往会对体循环造成不利因素,由于身体血压循环不良,很容易造成四肢虚冷的表现,而刺激本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身体困倦和虚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中医按摩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3大穴位按摩的保健作用
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与直视时的眼睛呈垂直连线。
功效:按摩这一穴位能迅速消除肺火,对于因身体不适引起的面色蜡黄有显著的调节功效。
按摩方法:用指尖按住穴道,微微使力,以左右方向来回推动,刺激穴位。每次约1分钟,推荐睡前进行。除了常用食指的指尖按压,中医认为属手太阴肺经的拇指与迎香穴所属的大肠经具有“阴阳表里”关系,改换拇指来按摩会让效果倍增。
太阳穴
位置: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太阳穴在哪里吧?功效:太阳穴与面部神经大有关联,中医认为太阳穴能利于排水消肿,对由于体内循环不畅而引起的面部水肿和因过度疲劳带来的面色黯沉都有效果。
按摩方法:用双手的大拇指按住穴道,轻轻揉动,根据需要还可以同时辅以对额头和眼眶的按摩,随时随地进行。
大迎穴
位置:大迎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功效:它不仅可以让脸部血气循环畅通,更兼具紧实皮肤的美容功效。由于它恰好靠近下巴两侧的腮部,因此俗话常说的“喜欢托腮的女人都是小脸美人”也并非全无道理。
按摩方法:用食指按压穴道,一边吐气一边压6秒钟,重复4~5组。
那么,穴位按摩应该注意什么呢?
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项
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医穴位按摩保健养生的手法的相关文章了,看了以上文章之后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应该怎么进行这种手法来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了,这样自己也可以在家里进行按摩啦。
推荐两种丰胸按摩法
一、采用精油配合一定的按摩手法。
选用一些品质上好的精油,因为这些精油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可以唤醒乳房细胞,让它们更加的活跃,同时运用中医的按摩手法,激活乳房小叶和脂肪细胞,促进它们的生长。具体有以下几种手法。
1、直推乳房
就是用右手推左乳房,用左手推右乳房,从锁骨下端开始一直到乳房根部。一侧做20—50次。
2、侧推乳房
是一种横向的按摩手法,用左手推按右侧乳房直至腋下,再从腋下带回,这样反复20—50次,双手交替按摩。
3、双手四指并拢按摩
用指肚由乳头向四周不断的轻轻的按摩。用力不能过猛。以免损害乳房细胞。
以上的这些手法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如果你是产后的女性,想让自己的乳房更坚挺,那就赶快试一试吧。
二、穴位按摩法
这种方法最好去到专业的场所,请专业的按摩师来进行,穴位按摩是根据中医的理论,找到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生长的穴位进行按摩激活,这种穴位按摩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