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节粘连多久能打开?

关节粘连多久能打开?

关节出现粘连一般是因为关节出现疾病或者是做过手术后最容易出现关节粘连的现象,我们人体的关节是非常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受伤,一般关节受伤以后,我们需要进行手术,大到开刀,小到打石膏之类的,而且受伤以后我们需要卧床静养,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关节总是静止不动,运动量减少,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关节的纤维带给粘连起来,这会让我们的关节变得难以恢复和活动。

一、什么是关节粘连

伤病和手术之后,最为影响功能的,可能要算是关节粘连了。只是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只要不是力量差得太多,总还可以勉强有一些活动能力。但如果是关节粘连,也就是关节僵直,俗话说的关节“长死了”不能活动,就很难恢复什么功能了。比如是肘关节粘连不能弯曲,洗脸和吃饭就摸不到脸,够不着嘴;要是膝关节粘连不能弯曲,就蹲不下,上不了厕所,不能上下楼梯台阶;或者是膝关节不能伸直,那就连站立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肯定一瘸一拐;再或者是髋关节粘连不能屈曲就更痛苦,只能躺着站着,不能坐着(正常坐姿,身体坐直,髋关节是要屈曲90°的),总之是非常影响功能,痛苦不堪。

二、关节为什么会粘连

在正常状态下,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就维持了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的运动功能。但是在手术和伤病之后,不可能马上活蹦乱跳,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动保护,组织才能愈合生长。这就需要打石膏,戴夹板,使用支具,用拐,戴三角巾悬吊保护,卧床休息等等。于是肢体关节的活动就减少了,甚至是停止了(石膏固定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制动,或者是部分制动。

造成了制动之后的关节就会形成关节内粘连,关节腔狭窄,关节外的相关组织挛缩变短。这样的“内忧外患”“内外夹击”之下,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节僵直,失去了活动的功能。

三、关节粘连多久能打开

关节粘连一般来说分为早期的粘连和晚期的粘连。在膝关节等关节的粘连四到六个月之内可以逐渐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强制关节屈曲拉伸以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膝关节的粘连,如果超过六个月及更长的时间,关节的功能恢复将会变得非常困难。部分的关节粘连有可能是周围软组织明显增多以及增厚引起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关节镜以及微创的手术等进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松解,以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关节粘连不容忽视。关节负担着我们全身的各项动作的功能,一旦发生关节粘连、功能受限,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发生关节粘连后应积极的去锻炼、恢复关节的功能。当锻炼不能满足恢复时应积极的就诊、治疗、用药、手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节粘连怎么锻炼呢

用活血化瘀药物外熏洗,再加强功能锻炼,可有望恢复。

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较好,可以服用活血通络的中药

主要是屈伸,下蹲,按压,按摩等锻炼。

在做伸曲关节锻炼时不要暴力,防止软组织损伤,同时要继续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变化,行走时防止滑倒,注意步态的协调性。

可以下蹲,练习弓步,可以将患肢远端垫起膝关节呈悬空位,手按压大腿下端,或用沙袋放在大腿下端,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练习,注意前面事项就会很好的改善。

训练循序渐进;先行理疗(蜡疗);行关节松动术后立即冰敷等等

术后1周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天锻炼约400次,每次持续约2 s,1周后主动伸屈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被动功能锻炼持续1周,均在CPM机上锻炼,其中A组在镇痛泵下进行72 h,同时在患者家属帮助下被动牵拉髌韧带,每天约100次左右,髌骨移动范围约2 cm左右。

锻炼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常锻炼可以防止我们免疫力的下降,可以强身健体,对我们非常的好,知道了关节粘连怎么锻炼之后,我们自己就可以锻炼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早日恢复健康,恢复正常的生活。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关节粘连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

爬楼梯要注意些什么 运动前活动膝关节踝关节

爬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一定要先做一下绕膝运动,增加膝关节滑液的分泌,减少关节粘连,降低爬楼梯时膝关节的摩擦力,从而减轻对膝盖的伤害。同时,脚踝也是很容易扭伤的,所以运动前也要活动一下踝关节。

冬季怎样预防肩周炎 局部推拿

通过在肩部施行一些简便易行的娃拿手法,达到改善病部血运、促进炎症吸收、解除肌肉痉挛、松解关节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等效果的调养疗法。包括揉捏肩局、掐拔病部等手法。

骨细胞修复液到底是如何治骨病的

治骨病首先要知道病根是在哪;骨骼是由骨细胞组成的,骨细胞大量坏死、萎缩,骨骼就会变得疏松,就像砖破了,墙就会漏风一样,受到风寒湿邪的刺激,坏死、萎缩的骨细胞很容易黏附在关节上,造成骨组织的粘连,所以关节一活动就会疼痛难忍!而骨细胞修复液,是针对骨细胞和软骨组织的,专门修复骨细胞的,真正打开关节粘连;骨细胞修复液能让患者亲眼看到药液渗透到骨头里!从此让患者永远告别风湿骨痛;

骨细胞修复液与传统药物的区别

口服药通过肠胃吸收,真正达到患处的少之又少,激素类药物长时间服用会造成骨质疏松,最终造成股骨头坏死;而普通膏药又无法渗透,只是外源性让你的关节发热、缓解疼痛,由于透气性不好和特质皮肤,造成皮肤溃烂等;并且传统的骨病研究领域,只是针对骨头表面;而骨细胞修复液是针对骨细胞的,穿透骨膜,打开粘连了;并且它是液体给药,最直接,效果当然又快又好!

关节僵硬不能轻视

莫错过最佳康复治疗时间

关节僵硬,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传统观念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在三个月之内就应该静养、制动。事实上,所谓一百天是指骨折愈合的时间,并不是说关节要完全制动一百天。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骨折或运动损伤手术后,患者都静静地躺着,不懂得如何活动关节,家人也不敢碰。此时,关节内的“胶水”开始变稠、变干,渐渐粘住关 节,从而延误了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期。也就是说,开始锻炼越晚,关节粘得越牢,僵硬发生率越高、越严重,康复治疗效果也越差。就像两张厚纸片刚涂上胶水时还 可以较轻松地分开;当胶水完全粘住时,撕开两张纸片就非常困难,硬要分开就会撕坏。对关节粘连来说,硬要分开会造成新的损伤,带来新的痛苦。

一般地说,骨折或运动损伤手术后2~6周,是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能预防关节粘连、僵硬,被称为“康复蜜月期”;术后6周到3个月才开始进行康 复治疗、功能锻炼,疗效也明显,是“康复黄金期”;如果术后3个月到半年才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则是康复治疗的“晚期”,因为关节僵硬大多已形成,需要花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关节粘连、僵硬。一旦超过6个月,康复保守治疗效果甚微。对付严重的关节僵硬,就不得不再接受一次手术松解的痛苦。

关节僵硬可试试无痛康复

一旦发生关节僵硬,粗暴施压、掰开是不可取的,硬掰开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再次骨折等。

近年来,骨科对关节僵硬开始采用人性化的“无痛康复”治疗,其最早来源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Kaltenborn关节松动术,就好像在两张厚纸片还没有被 彻底粘住时,用适度的力和方法分别挪动纸片,使纸片之间渐渐产生相互移动,慢慢撕开黏着的胶水。这样做,不但不会撕坏纸片,还能有效地将纸片分开。如文中 提到的甘肃小女孩,我们对她进行了5次治疗后,关节活动角度增加了40度,基本可以站立及步行。更令人高兴的是,5次治疗,小女孩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关节镜膝关节粘连松解术的疗效

关节镜首先可用于检查关节腔内各种病变;其次关节镜还具有治疗作用,除了对多种运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之外,关节镜技术在关节炎外科治疗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关节镜技术可运用于骨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晶体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膝关节粘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见于膝关节创伤及关节感染性疾病,引起膝关节滑动装置粘连、挛缩、纤维化,膝关节活动度丧失。既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即关节切开松解粘连、股四头肌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发生再粘连且并发股四头肌肌力减退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粘连已得到普及,其关键在于术中要广泛松解粘连带,必要时松解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及刨除股中间肌,使膝关节在术中能屈至100°以上。膝关节松解术后功能锻炼要早期、有步骤进行,力争较早恢复接近正常范围,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关节粘连,术后患者不可忽视的痛!

说起“粘连”,想必很多关节镜术后的患者都很熟悉。

明明感觉受伤做完手术就应该恢复如初,结果休息一段时间后反而没办法正常活动了,于是就踏上了“掰角度”的漫漫长路…

这时 ,医生或康复师一般都会跟你说,因为关节粘连,所以影响了活动…

那么我们所说的“粘连”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粘连”是什么?】

▼ 下图就是关节镜下的“粘连”:

由于损伤或手术创伤可能会导致身体组织的炎性反应,随后随着成纤维细胞的产生和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增多而形成了增生的瘢痕组织,这种现象就被我们称为“粘连”,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组织纤维化。

其实,这种“瘢痕组织”生长的情况就像我们皮肤上划了一个口子,然后结痂长疤一样,只不过这里说的瘢痕是长在皮肤深层或者关节周围,我们不能直接看到而已。

【“粘连”是怎样影响关节功能?】

下面我们以膝关节术后粘连为例来了解:

膝关节镜手术最常见的黏连位置基本都分布在手术过程中被破坏的位置。(参考上图)

1髌上粘连带,长时间粘连容易出现股四头肌长度缩短,影响膝关节屈曲角度。

2股内外斜肌下的粘连,股内外斜肌是维持髌骨稳定的重要肌肉,粘连会抑制肌肉发力,导致髌骨力线不正。

3异常切迹处增生

影响膝关节伸直。

4髌下瘢痕瘢痕抑制了膝关节屈曲角度,长时间粘连容易导致肌腱短缩。

5其他,除此之外,在关节滑囊,或者其他手术进出口的位置也很容易出现粘连。

※正是这些关节粘连的出现,严重影响到术后关节角度和周围软组织的张力,使关节稳定性下降。

※ 主要表现包括关节弹响、走路腿伸不直、上下台阶有不适等,从种种方面影响着我们的运动功能。

【发生“粘连”该怎么办?】

还是以膝关节为例来了解一下:

1、手法

如果瘢痕较表浅,通常选用手法推瘢痕,一般位置在伤口附近,帮助恢复髌骨活动度;

如果明显影响到屈伸角度,可使用关节松动术帮助角度恢复。

2、康复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

根据损伤后的不同阶段可能涉及以下内容,通过肌肉收缩来打开粘连:

压毛巾

臀桥

单腿蹲

卧蹬

3、理疗

大剂量的超声有利于瘢痕的软化

4、手术清理

如果粘连严重影响到生活功能,需要靠手术清理来粘连。

【如何预防粘连?】

松解粘连是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尽量避免术后粘连的产生。

1、先保守治疗

医生检查后,如果损伤在可修复的范围内,尽量选择保守治疗。

因为虽然手术可以快速修复损伤的位置,但手术后如果康复不及时,很容易在手术破坏的组织附近形成严重的粘连,影响功能。

2、控制肿胀

肿胀内的渗出液如果不及时消除,也容易形成增生和瘢痕。

损伤初期及时冰敷

3、做好术前康复和术后早期康复

手法回流

淋巴回流

踝泵

直腿抬高

有关术前康复的内容可以点击以下链接:

【术前康复】常被忽略的“技能储备”

其实除了关节粘连以外,其他软组织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也可能出现粘连,最常见的就是肌肉拉伤。受伤后一段时间不能恢复到原有的柔韧性,这时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帮助粘连松解。

爬楼梯对膝盖有损伤吗 爬楼梯的注意事项

1、爬楼梯之前要活动膝关节、踝关节,增加膝关节滑液的分泌,减少关节粘连,降低爬楼梯时膝关节的摩擦力,减轻对膝盖的伤害。

2、女性不要穿高跟鞋爬楼梯,穿高跟鞋爬楼梯膝关节负荷加重,而且人体平衡力降低,会增加受伤风险。

肩关节粘连怎么锻炼呢

1.需要加强股四头肌锻炼,通过锻炼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加强,改善局部血运和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促进康复.可以热敷的意见建议:坐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脚尖朝上,持续五秒为一次,连续20次,上,下午各进行20次.

2.太极拳健身法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健身项目,它动作柔和、体态舒松,呼吸自然,运动负荷可以适量,不受身体强弱的限制,深受学生的欢迎。太极拳与体操不同,它是“一动无不动”的全身性运动,全身各肌肉和关节都参加活动,在练拳的过程中,体态舒松自然,重心稳定,全神贯注,沉静安定,呼吸与动作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腹式呼吸,匀细深长,开豁自然。另外,在练太极拳时,自始至终默想动作形象,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形意相合,劲力内蓄。长期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太极拳对增进人体健康,增强体质,防冶疾病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作用,是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

3.跑步健身法

跑步键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锻炼价值很高的体育活动。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跑步是发展速度、耐力、灵巧、柔韧等运动素质,促进运动器官和内脏机能的增强,特别是发展心血管耐力,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

4.徒手体操健身法

徒手体操是一种动作美、形态美的锻炼性身体操练。它包括广播操、武术操、轻器械体操、健美操和有针对性的徒手操等。这种锻炼形式运动强度适宜,便于组织实施,特别有益于身体保健,促进健美和发展柔韧性素质。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肩关节粘连怎么锻炼呢的相关内容,大家都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改善出现的肩关节粘连这种问题,帮助我们恢复健康的体魄,过上健康的生活,增加体育锻炼还可以有效的摆脱各种疾病的威胁。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为炎症期,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炎症初期,肩部疼痛难忍, 常有日轻夜重的特点。在急性期应减少运动,充分休息。剧烈活动不利于炎症吸收,反而会加重炎症渗出,造成日后更广泛的关节粘连。

急性期治疗应以消炎止痛为主, 外用消瘀散积的药物,如应用活络酒以止痛消炎散积。也可结合理疗如中频、电针治疗。

粘连期与恢复期:

粘连期以疼痛减轻,而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如不能上举,常影响日常生活;恢复期:是肩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开始恢复至完全恢复的阶段。

粘连期与恢复期的治疗以推拿、按摩、特别是功能锻练为主。

功能锻练开始时间为粘连期,是防止关节粘连的最佳时期。功能锻练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关节功能的恢复。

老年人骨折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年人骨折后肢体疼痛,长期卧床,饮食和生活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心理状态很不平衡,需要服侍又不愿被人服侍,往往不能很好配合医生进行功能锻炼,以致关节粘连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老年人骨折后的康复治疗,医生和家属需要充分解释,消除老人悲观情绪,树立信心,循序渐进。

预防骨折并发症的措施在于早期康复锻炼,下面介绍骨折后三期的锻炼方法。

早期康复(伤后或术后3-6周内),具体方法如下:

1、抬高患肢,消除肿胀;

2、活动、锻炼肢体末端的关节,手指、足趾每日应多次活动;3、应用功能锻炼器械连续被动活动,每日1-3次,每次30-60分钟。

中期康复:伤后3-6周起至8-10周,骨折基本愈合,去除石膏等外固定的,要逐步增加肌力锻炼。肌力达一定程度后,逐步增加对抗锻炼。由于骨折初步愈合,关节活动应当慎重。

晚期康复:骨折已愈合,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内外软组织粘连,韧带挛缩,肌肉萎缩,康复治疗目的是增强肌力,克服挛缩与活动关节。锻炼方法如下:

1、肌力的锻炼:抗阻力下锻炼,逐步增强肌力。

2、关节活动的锻炼:

①主动锻炼:对不同关节,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②被动锻炼:利用健侧肢体或器材帮助活动;

③主动控制下有节律地主动被动交替活动练习。

3、理疗:作为锻炼的辅助治疗

4、手法治疗:对关节粘连与肌肉挛缩者,可试行手法治疗,但力量要适宜,以免造成再次损伤。

5、手术治疗:关节粘连与挛缩较重,其他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术后仍须功能锻炼。

关节为什么会粘连

伤病和手术之后,最为影响功能的,可能要算是关节粘连了。只是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只要不是力量差得太多,总还可以勉强有一些活动能力。

但如果是关节粘连,也就是关节僵直,俗话说的关节“长死了”不能活动,就很难恢复什么功能了。比如是肘关节粘连不能弯曲,洗脸和吃饭就摸不到脸,够不着嘴;要是膝关节粘连不能弯曲,就蹲不下,上不了厕所,不能上下楼梯台阶;或者是膝关节不能伸直,那就连站立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肯定一瘸一拐;再或者是髋关节粘连不能屈曲就更痛苦,只能躺着站着,不能坐着(正常坐姿,身体坐直,髋关节是要屈曲90°的),总之是非常影响功能,痛苦不堪。

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手术中可见:白色的是粘连带,需要金属器械才能“咬”断

所以关节粘连、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直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是伤病和手术后常见,同时严重影响人体各种运动功能的并发症之一。

关节为什么会粘连,会失去活动的功能呢?

在正常状态下,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就维持了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的运动功能。但是在手术和伤病之后,不可能马上活蹦乱跳,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动保护,组织才能愈合生长。这就需要打石膏,戴夹板,使用支具,用拐,戴三角巾悬吊保护,卧床休息等等。于是肢体关节的活动就减少了,甚至是停止了(石膏固定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制动,或者是部分制动。

(我讲课的幻灯片,提示大家除了看见的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看不见的运动功能下降也是很严重的!)

关节制动之后,关节囊、关节周围的韧带、相关的肌肉、肌腱没有了正常的牵伸。就使得关节周围纤维组织基质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使组织的弹性下降;同时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润滑作用;纤维之间的距离缩小,产生化学横键,造成纤维之间的粘连。这种横键增多增密又更加妨碍了纤维之间的滑动和在应力之下正常的拉长变形,于是就产生了粘连和挛缩(简单地说,挛缩就是原来有弹性的组织整体长度变短了,同时缺乏弹性不容易被拉长了)。

同时,组织要愈合修复就要产生瘢痕(就是俗话说的疤痕)。因为人体里除了骨骼以外,其它所有组织都是靠瘢痕生长的方式愈合的,没有瘢痕形成,组织就根本长不到一起。这些瘢痕会把原来能够相对滑动的组织粘合生长在一起,还可能填充组织之间的间隙,让关节腔的空间变小,本来能够运动的组织结构逐渐丧失运动的空间。

我在关于关节活动度治疗及练习的讲课中的幻灯片

所有上面说的原因,造成了制动之后的关节就会形成关节内粘连,关节腔狭窄,关节外的相关组织挛缩变短。这样的“内忧外患”“内外夹击”之下,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节僵直,失去了活动的功能。(所以要破除“养病”“养伤”的简单观念)

愈合产生的瘢痕在手术之后24小时就开始生长了,大约在表面的伤口愈合之后的3-6个月里是瘢痕形成的高峰期,然后瘢痕才会逐渐成熟软化(有报道认为通常可能需要6-24个月,甚至会更长)。半年后虽然瘢痕成熟软化了,但上面说的那些关节粘连和相关组织的挛缩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善的。而且更大的可能性是时间拖得越久就越严重(当然,关节彻底僵直就不会再变化了,也就没有通过练习改善的可能性了。这时通常需要进行粘连松解手术,通过手术去除过多的瘢痕,才可能再有机会康复功能)。

所以科学合理的关节活动度的康复练习,不但要在组织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开始(有研究表明,在膝关节术后1月内开始康复,膝关节屈曲可以达到148°左右,术后5-6个月才开始,只能达到100°,如果6-10个月才练习就只能有47°左右了!),同时还必须要坚持练习,直到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恢复。任何拖延和松懈都有可能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弥补,承受更多的痛苦,严重的时候就需要再次手术之后才可能练习恢复。

使用关节镜进行关节粘连的松解手术,并在术后被动推拿

此处需要高度注意:过多的,过度的练习同样是有害的!不光是练习过度可能影响组织的愈合;更重要的是, 过度的练习造成局部炎症剧烈,炎症会产生更多的新生纤维,引发更重的粘连和瘢痕增生!

另:不只是在伤病和手术之后,其它各种关节、软组织、骨骼的病变都可能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此外疼痛和各种原因的肌肉痉挛;制动;长期的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慢性的不良姿势;各种病损造成的瘫痪或者严重的肌肉无力等等因素,都会造成软组织的挛缩,甚至是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组织的瘢痕增生及粘连!

相关推荐

肩周炎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有时会表现出焦虑、紧张,为疾病的预后担忧。应对病人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从心理上配合治疗与护理。向病人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因治疗怕疼痛而引起的紧张心理。 (2)生活护理协助病人穿衣、梳头、系腰带等。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病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鼓励病人主动进行锻炼,尽快恢复生活自理力。 (3)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的护理定期为病人按摩上肢及肩部肌肉,主动加强上肢各关节活动。鼓励病人做手指关节的各种活动,捏橡皮球或健身球,并做主动性的肩关节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

强直性脊柱炎应注意些什么 适当运动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如果长时间躺卧会加快脊柱与四肢强直会加快,所以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活动关节和脊柱,如步行、游泳、导引术、倒走等。如果是由于疼痛卧床的患者,应该坚持做扩胸、深呼吸、脊柱及下肢运动等局部和全身性的功锻炼,以防止和减轻关节粘连、僵直和肌肉萎缩。

儿童跨关节脱位的护理方法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最易发生脱位。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丧失,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 临床上可分损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病理性脱位等几种情形。关节脱位后,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组织也有损伤,另外关节周围肿胀,可有血肿,若不及时复位,血肿机化,关节粘连,使关节不同程度丧失功。 1、家长在平时照顾患儿的时候,要充分的将患儿的腿向左右打开。 2、宝宝在学会站立后,家长一定要随

缺乏运动的危害 形成关节粘连

运动不足会使关节结构产生一些列的变化,使得关节囊和韧带组织缺乏被动牵伸,弹性较差,容易导致关节活动幅度受限,内部纤维排列紊乱,韧带止点骨质薄弱,进而造成韧带强度不足。 运动不足还容易引起关节内滑膜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形成关节粘连,同时还会妨碍关节滑液的分泌和流转,使得关节面软骨缺乏挤压,引起软骨营养障碍及萎缩,受压处软骨则由于弹性改变,易出现坏死和脱落。

韧带撕裂需要做手术吗 韧带撕裂的手术治疗考虑什么

如果韧带撕裂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手术时机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术前的关节的活动范围、肿胀程度、以及韧带周围的肌力都是影响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术前的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可会导致术后关节粘连

颈椎病怎么治效果好 多多休息

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卧床休息在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组织受压水肿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粘连等变化,阻碍颈椎病的恢复。所以颈椎病的间歇期和慢性期,应适当参加工作。不需长期休息。

关节病应该如何护理

1.最主要是要防止关节损伤,运动前应注意多做准备运动。 2.另外由于滑膜在长期慢性炎症过程中,则可逐渐增厚,影响滑液的正常代谢,故为浆液性积液,且可发生纤维化而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 3.适当做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多做下肢肌肉的静力性肌紧强练习,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一般不会发生膝关节活动功障碍。 4.定期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关键。

肩周炎的功训练方法有哪些

肩周炎的发病率一直都很高,而且据临床数据显示很多年轻人也患有肩周炎疾病,所以说该疾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专家表示,肩周炎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的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及时的治疗。但是也不要忽视了肩周炎的功训练。请看详细内容介绍: 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久之则发生粘连、钙化。同时患肩的保护性的活动限制或长期固定,促进了粘连的形成,最终导致肩关节活动功丧失。此外肩关节的急性创伤或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长期受寒,劳损退变均可

推拿可以治疗肩周炎吗 肩周炎推拿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2.肩肱关节粘连使用摇法,扳法者当循序渐进,逐步加大活动范围,特别注意晚期患者粘连日久,可因废用而发生骨质疏松,摇,扳时注意用力轻柔。 3.除治疗外,当嘱咐患者加强功锻炼,以加强疗效,并注意局部保暖。

关节锻炼的方法有什么

上肢功的锻炼: (1)肩关节前屈上举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体位,健手握患肢腕部掌侧,使其掌心向上,肘伸直;吸气,缓慢尽力使患肩作前屈上举运动,至头上方,停3—5秒;呼气,缓缓放下;重复运动5—1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粘连,肘关节拘挛。 肩关节前屈上举式 (2)四肢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体位,健手握患手指背,掌心对第2—5患指端,将患手置于腹上;吸气,缓慢使指作屈曲运动;呼气,揉指,缓缓作伸直运动;重复运动5-2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