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都有哪些表现呢
妊娠糖尿病都有哪些表现呢
1、体重减轻,而食欲增加,找不到原因者。
2、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加,排尿量增加,而找不到明显原因。
3、妇女分娩巨大儿体重》4000克者。
4、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庭史者。年龄超过50岁。
5、肢体溃疡持久不愈;反复发生皮肤疮、疖、痈;创伤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
6、肥胖或超重,特别是腹部肥胖中心性肥胖者。
7、有高血压/高血脂者。
8、有反应性低血糖者。
9、会阴部瘙痒、视力减退、重复皮肤感染及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而找不到原因者,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或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治疗孕妇糖尿病症状者。
妊娠期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妊娠之后首次发现或首次发病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筛糖尿病,来其发病有增高趋势,大概占所有孕妇的10%左右。这是由于妊娠期间,由于各种因素可以导致糖的代谢发生异常,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相应症状,甚至空腹血糖也是正常的,所以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但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及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所以,有条件的孕妇最好都做糖筛检查,以尽早检测出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并治疗。
怀二胎需要做糖筛吗
大多数怀二胎的妈妈认为怀一胎的时候做过糖筛,二胎就不需要再做一次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一胎做过糖筛,并不代表二胎就不会得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发病有增高趋势,大概占所有孕妇的10%左右。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相应症状,甚至空腹血糖也是正常的,所以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但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及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所以,有条件的孕妇最好都做糖筛检查,以尽早检测出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并治疗。特别是二胎妈妈。大多属于高龄产妇,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
“糖筛检查”是指育龄妇女妊娠期间糖尿病筛查的简称,糖筛高危一般医生会建议继续做糖耐检查,以确诊有无妊娠合并糖尿病。所以二胎妈妈也要进行糖筛。
糖尿病的类型有哪些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会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早亡。糖尿病有以下四种类型:(1)I型糖尿病:以前也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是因为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大部分患者的发病期是在儿童期和青春期。(2)n型糖尿病:以前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型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人群的主体,常见于成年人,原因是胰岛细胞、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在机体中不起作用。(3)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妊娠是糖尿病的高发时期,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而且对母子的生命都构成威胁。(4)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指既非I型也非n型,又与妊娠无关的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药物引起的糖尿病以...
妊娠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点。怀孕期间要根据血糖、尿糖来调整饮食。控制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单糖摄入,例如:蔗糖、果糖、葡萄糖、冰糖等。以纤维量高的糙米为主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建议孕妈妈每天喝2杯牛奶,获取足够的钙质。控制脂肪的摄入,尽量避免油炸、肥肉等食物。
多吃水果对身体好,但是孕妇吃太多水果容易诱发妊娠期糖尿病。因为水果含有大量容易被吸收的果糖。
建议大家每天吃一个水果,少吃高糖的水果。含糖量低,含维生素高的水果有:柚子、猕猴桃、青苹果等。如果血糖不稳定,就暂时不要吃水果。
调查显示,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控制血糖。建议大家吃饭后散散步,每天30分钟,感觉累了可以休息。外出散步要有家属陪同。
生完宝宝就可以远离糖尿病了吗?据调查,有40%~50%的产妇在生完宝宝后5~10年发展成2型糖尿病。产后5年内是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峰期。
妊娠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饥饿感是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常见的症状,但许多人认为,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所以很容易感到饥饿,因此这个症状常常会被忽略。
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时,孕妇常常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口渴,不停喝水仍感到口干,这并不是正常的妊娠反应,孕妇需警惕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同时,因为口渴导致饮水量的增多,加上胎儿压迫膀胱,孕妇时常感到尿频,上厕所的次数大大增加。
患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容易感到皮肤瘙痒,明明没有皮疹等症状出现,但皮肤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由于冬天皮肤易干燥,夏天有蚊虫叮咬,所以这个症状也常常被孕妇忽视。
疲乏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也可能是怀孕劳累导致的。当孕妇时常感到劳累时,需要观察自己是否同时出现其它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征。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糖低的症状。有的孕妇会头晕,甚至晕倒。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验血糖了。
因为口渴导致饮水量的增多,所以上厕所的次数自然也会跟着增加。
很多人认为这是妊娠期的正常的反应,事实上这和妊娠期糖尿病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如果到了妊娠中期吃得多,但是体重却没有明显的增加的话就要注意检查一下血糖是否有增高了。
正常情况下妊娠前期可能会有恶心反胃的感觉,但如果到了孕后期这种恶心反胃感还没有消除反而越来越严重的话比如说出现剧吐则要注意是否有妊娠糖尿病,要时刻注意预防脱水,电解质不正常的发生。
妊娠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妊娠糖尿病的症状有身体重量减缓:一般没有表面化原因,患者的身体重量会减缓或很快变瘦。
三多一少:糖尿病孕妇会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轻,也会出现呕吐。很多孕妇会误以为这属于妊娠反应。但是,大家也要留意,大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在妊娠的中后期都会出现。
妊娠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疲乏无力,易和妊娠期的疲乏混淆,妊娠糖尿病症状的疲乏无力原因在于食物内的葡萄糖在身体中无法进行能量转换,妊娠期间又会消耗体力,病人的脂肪和蛋白质会更加消耗转换成为能量,患者的体质会变差。
视物依稀也是妊娠糖尿病的症状,血液内的糖称为血糖,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葡萄糖。血糖一定要保持一定水平才可以让身体各项器官及组织正常运转,血糖升高会导致患者的辨物能力降低。酮症酸中毒是妊娠糖尿病的首发症状,一型的慢性糖尿病患者存在酮症酸中毒倾向,血糖控制不好的话,超过13mmol/L的话,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现象。婴孩也会出现多尿、多饮等症状。
妊娠糖尿病有何危害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远离妊娠糖尿病需要准妈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1、控制饮食。怀孕后的确需要增加营养、能量、热量,但是只要比怀孕前的摄入总量增加10%即可,不可过多;
2、不能挑食、饮食均衡。荤蔬搭配什么都要吃,轮换着吃,切忌不要进食过多的含糖高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补充维生素,经常吃一些含铁和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动物肝以补充矿物质;
3、水果不可过量。不要误信吃水果会让宝宝皮肤好就大吃水果,甚至把水果当饭吃;
4、注意要适当的运动,消耗多摄入的能量;
5、可以少吃多餐,不要每一餐都吃多;
6、饮食要清淡,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原因有什么呢?妊娠糖尿病跟普通的糖尿病不同,妊娠糖尿病会影响到两个生命的健康,所以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大家一定的多注意才行,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1、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2、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3、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4、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且这些因素与非妊娠期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妊娠糖尿病需要合理的治疗,因为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影响到患者和胎儿的双方面的健康。建议女性朋友怀孕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糖尿病的筛查,积极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出现。
孕期空腹血糖正常并非可以高枕无忧
孕育宝宝是每个家庭的大喜事,但孕妇在孕期很容易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威胁。孕妇饭后1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190毫克,空腹血糖值在95至105毫克者,有1/3会成为糖尿病候选人。
妊娠糖尿病威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孕妇空腹或饭后1小时的血糖值即使未逾警戒线,但只要和标准差距在每百毫升血液10毫克以内,糖耐受性不良比率就会明显上升,若未采取饮食及产前运动等方式控制血糖,恶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升高。
目前,判定糖尿病有四个标准血糖值,空腹每百毫升血液105毫克、饭后1小时190毫克、饭后2小时165毫克、饭后3小时140毫克,如果其中有两项以上异常,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一旦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孕妇不要惊慌,也不要有过大的心理负担,应积极调控饮食,配合适当的运动,多数的妊娠糖尿病女性在产后,还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
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少。注意不要将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另外一个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是疲乏无力,这是因为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的缘故。
妊娠期糖尿病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体重减少。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孕妇应该出现正常的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出现了此种糖尿病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工作,让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此种情况是不是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妊娠糖尿病
简单介绍一下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主要包括2个方面:
一是对孕妇:可以出现妊高症、胎盘早剥、难产等。另有资料显示GDM在未来5到10年间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明显升高的,即GDM很有可能变成真正的2型糖尿病。所以GDM在产后6-12周要进行OGTT的检查
二是对胎儿:可有胎儿宫内发育异常、新生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等。
怎么及时发现和诊断GDM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由于对孕妇在妊娠过程中血糖的变化认识的不同,询证医学证据的局限性,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还不完全一样,仍有争论。但都建议产检时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如无糖尿病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葡萄糖的OGTT试验。
妊娠糖尿病危害知多少
糖尿病是现在很多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也是很多的,大家对于妊娠糖尿病的知识了解多少呢,其实这个糖尿病有很多的危害的,关于妊娠糖尿病的危害到底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详细的做个介绍。
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16%,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按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新标准,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可高达17.5%。
高龄妊娠被目前公认是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伴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地,许多准备孕育二宝的妈妈已步入了高龄产妇行列。来自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全市共批准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6175例,其中女方平均年龄为32.9岁,而35-39岁人群占25.33%,最大年龄为48.2岁。
如何在孕育二宝时远离“糖妈妈”,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营造一个甜蜜而幸福的家庭,已成为备孕家庭关注的焦点之一。
妊娠时由于母体和胎盘产生大量的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雌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致血糖升高被认为是妊娠糖尿病的病因所在。而原先有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素用量也会随着孕期逐渐升高。已有的研究已证实,妊娠糖尿病可直接危害母婴的健康。具体而言,包括——
增加胎儿不良事件
巨大儿
由于孕妇血糖升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使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刺激胎儿胰岛素B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胎盘过度发育形成巨大儿,即新生儿体重超过4公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后者其有拮抗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泡2型细胞表面物质合成及释放作用,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减少,胎儿肺成熟延迟,从而增加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宫内缺氧
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因而导致流产、早产甚至死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此外,由于孕妇高血糖还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的供应,胎儿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致胎儿的耗氧量增加,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可发生胎死腹中。
增加母婴糖尿病患病风险
糖尿病可导致母体广泛血管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变窄,组织供血不足,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发生妊娠中毒症、高血压及全身水肿、感染、流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从近期影响来看,随着血糖的升高,高血糖可带来37%的胎儿不良结局以及4%的严重不良结局。
此外,除了上述妊娠期的各种不良影响外,其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不可小觑。全球28个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进行产后随访的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影响来看,单纯饮食治疗的GDM患者后代发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风险为正常对照的7.76倍;单纯饮食治疗的GDM患者后代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4倍;GDM后代超重的风险增加2倍;8岁时体重较正常水平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