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何时不宜吻宝宝
妈妈何时不宜吻宝宝
妈妈和宝宝之间除了眼神、语言、表情、拥抱之外,还有一种特别亲昵的沟通方式,那就是亲吻。妈妈的吻甜蜜又深情,妈妈的吻让人回忆又向往。宝宝接受妈妈的吻,生理和心理都健康。亲吻宝宝,是妈妈将口唇同宝宝的脸蛋或口唇亲密接触。妈妈的吻是传达母爱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母亲和宝宝之间沟通的最佳“语言”。然而,这种亲昵带来的未必全都是甜蜜和温馨,也可能酿成致命悲剧。英国母亲露丝•斯科菲尔德从未料到,出生仅11天的女儿珍妮弗竟因自己一吻而染病身亡。珍妮弗死于“单纯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极可能是斯科菲尔德在怀孕后期染上,并通过亲吻的方式传染给她的。这位痛失爱女的母亲为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并致函英国首相办公室,呼吁对孕期女性发出警告,避免同样悲剧重演。斯科菲尔德的现身说法,让“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各方重视,更让不少人开始关注母婴亲吻的健康安全问题。专家提醒,新生儿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假如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口唇的亲密接触,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妈妈们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下列情况下,不宜亲吻宝宝。
出现水疱时 假如在妈妈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对婴儿却可能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专家建议:出现“单纯疱疹病毒”表现的妈妈在痊愈前应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出现皮疹时 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患了麻疹。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本身就属于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专家建议:一旦妈妈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进行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伤风感冒时 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妈妈们警惕。不论是哪种类型感冒,妈妈鼻咽部都寄生有细菌或病毒,可通过亲吻而传染。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即使是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比如偶尔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专家建议:出现感冒症状的妈妈不仅不应当亲吻宝宝,而且最好在和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在此期间尽量不要哺乳,而是抓紧时间进行治疗,以防将疾病传给宝宝。
腹泻腹痛时 吃晚饭没多久,妈妈就感觉肚子隐隐作痛,去了几次厕所,可每次只排出很少粪便,甚至只有一些粘液,不过这不妨碍妈妈继续给孩子喂饭、哺乳甚至亲吻宝宝。没过几天,宝宝也开始出现腹泻、肚子痛表现,去医院看了,母子同患痢疾了,宝宝得病都是妈妈惹的祸。痢疾是肠道传染病,污染的食物和饮水以及生活中的接触都可以传播此病。专家建议:如果妈妈最近肠胃不太好,就不要勉强自己给宝宝喂饭、哺乳,更不要养成喂饭前自己先用舌头尝尝味道或试试凉热的陋习。宝宝的餐具最好坚持单独清洗。
口腔疾病时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假如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菌存在,通过亲吻,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专家建议:妈妈在口腔疾病未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出现腹泻时 腹泻有可能是患上肠道感染病。致病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肠道感染病的几率。专家建议:假如妈妈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罹患肝炎时 假如妈妈是肝炎患者或肝炎病毒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专家建议:携带肝炎病毒的妈妈假如经化验表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而不必非得用亲吻这一途径来表示对宝宝的爱,等不再有传染性了再亲吻宝宝也不迟。
浓妆艳抹时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艳抹,眼影、唇膏、香水一样都不能少,项链、戒指、耳环更是爱不释手。而化妆品、装饰物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假如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专家建议:身为母亲,平时应尽量不化浓妆、不佩戴饰物,亲吻宝宝前唇部乃至脸部应彻底卸妆。天然的容貌、自然的微笑、清爽的皮肤,才是宝宝最安全的妈妈。
抽烟酗酒时 嗜烟酗酒的妈妈,口气中存在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烟酒气息可损害宝宝的心肺及神经系统。专家建议:嗜烟酒的妈妈,请戒除这些不良嗜好后再来亲近宝宝。
盘点造成宝宝健康隐患护理方法
摇晃
当宝宝哭闹不止或睡眠不安时,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是年轻妈妈的首选之举。宝宝哭得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
健康隐患:
人的脑部是一密闭空间,周围有脑脊髓液包住,这样,即使脑部遭受到外来的撞击,脑脊髓液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适当的摇晃可以刺激脑神经的连结,使宝宝安静下来,但那是在脑脊髓液可承受的范围里。
如果长期过度摇晃,可能使宝宝(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等。
医生建议:
不要以摇晃来哄宝宝。宝宝哭的时候只要抱着他,让他觉得安全就好了;还有市面上卖的摇摇床,也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
搂睡
不少妈妈常常搂着可爱的小宝宝睡觉,目的是避免宝宝在睡眠中发生意外,或是夜间醒来产生无助感。
健康隐患:
如果父母感染了疾病,搂着孩子睡觉时嘴对嘴呼吸,很容易将细菌传给小孩。而且,搂着孩子睡使孩子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而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容易生病。如果妈妈睡得过熟,把孩子压到身下,或是不小心堵赛了宝宝的鼻孔,更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医师建议: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可以跟孩子同睡,但是要“保持距离”,切忌将孩子抱得紧紧的。可能的话,最好跟孩子分开睡,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孩子就不会跌下床或磕碰到。如果担心孩子因黑夜面害怕,不妨在床头安装一个柔和的灯,给孩子一点光线。
亲吻
看到孩子红扑扑粉嫩嫩的小脸蛋,父母总忍不住去亲吻,或是让孩子亲吻自己。
健康隐患:
宝宝免疫力低下,跟宝宝亲密接触,很可能会使宝宝传染上自己正在患的疾病。
大人患的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孩子。而让孩子亲吻自己的脸也会带来危险。年轻漂亮的妈妈们,总免不了轻妆淡抹,孩子亲吻时,妈妈面额护肤品中含有的铅、雌激素和香料等便进入了宝宝体内,会引起慢性铅中毒或是性早熟等病症。
医师建议:
当自己无法把握病症的轻重时,最好不要亲吻孩子。涂了化妆品的妈妈们最好也别随便让孩子亲自己的脸。
睡前喂奶
有些妈妈担心宝宝没吃饱,或是为了让孩子睡得快一点,就让宝宝边吃奶边睡觉。
健康隐患:
在宝宝睡前喂奶,很容易造成宝宝乳牙龋齿。这是因为,唾液在睡眠时分泌量和对口腔清洗的功能减少,加上奶水长时间在口腔内发酵,很容易破坏宝宝乳齿的结构。此外,睡前给宝宝喂奶还可能造成宝宝呛咳,因为宝宝在意识不清时吃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护气管口。
医师建议:
要避免龋齿的后果,可在吸完奶水后再给宝宝吸两口温开水,稍微清洗口腔内的余奶。而要避免呛咳的危险,喂奶的速度一定要控制得恰当适宜,千万不要过人急躁。此外,孩子哭泣或是呼吸急促、气喘时进食也容易被呛,所以也要避免让宝宝边哭边吃奶。
亲宝宝要注意什么
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如果成人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亲吻、抚摸等行为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在门诊,妈妈和宝宝同时患感冒、皮肤病、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所以,本来的爱之吻,一不小心就成了“毒吻”了,这是害,不是爱。
亲吻宝宝可能传染多种疾病
由于宝宝年幼,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很可能会传染上亲吻者正在患的感冒等疾病。在亲吻宝宝时,成人很可能把自己口腔里带有的病菌、病毒,尤其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病菌传给宝宝,使宝宝染上结核、脑膜炎、感冒等传染病。此外,经常亲吻宝宝的嘴,还会使宝宝口水增多,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走亲访友时,要格外留神,尽量避免他人随意亲吻宝宝。像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不妨学着“婉拒”亲吻这样的示好方式。
避免病菌,拒绝七种吻
1、伤风感冒等传染病患者之吻。
当家长患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等传染性疾病时,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因此在生病时,大人接触宝宝都应该戴上口罩。在进餐的时候,要用独立的碗筷,不要同样一只水杯喝水等,防止传染。不宜亲吻宝宝,应该跟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
2、腹泻患者之吻。
很多胃肠道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是有传染性的,因此当家长拉肚子或者是患有胃溃疡等肠胃疾病时,也不应该亲吻宝宝,更不要用口舌替宝宝试食物的冷热、吹凉热饭等,这样做都有可能增加宝宝患病的几率。
3、口腔有炎症和龋齿患者的吻。
当家长有口腔疾病的时候,也不要亲吻宝宝,否则容易使宝宝也患上龋齿等口腔疾病。特别是患有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疾病时,口腔中就会存在大量病菌,这些病菌都是可以致病的。
4、浓妆淡抹人的吻。
一些年轻的妈妈常常化浓妆,而一回到家还没卸妆就直接吻宝宝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化妆品中都含有化学物质,而且有些化妆品含铅,妈妈亲吻宝宝或者让宝宝亲吻妈妈时,如果让有害物质进入到宝宝体内就会危害到他们的健康。这样的吻,应该避免。妈妈们还是卸妆完毕后才表达你们的爱意吧。
5、出现皮疹、麻疹等疾病患者之吻。
家长发现自己出现皮疹、水泡等症状时,不仅不宜亲吻宝宝,因为这些传染性疾病很容易让宝宝生病。家长更应该及时检查,只要确诊就要母婴隔离,并且积极治疗。
6、患水疱人的吻。
成人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而“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宝宝致命。这样的吻,一定要避免。
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之吻。
如果你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先不要吻了,用其它方式表达爱意也是可以的。
6种让宝宝生病的吻
1.时尚之吻 妈妈→爱化妆和佩戴小饰物 宝宝→接触性皮炎
生了宝宝后妈妈还是像过去那样喜欢化妆和打扮,眼影、唇膏、香水一样都不能少,项链、戒指、耳环更是爱不释手,盛装的妈妈经常抱着宝宝玩耍、亲吻。
宝宝麻烦:宝宝和妈妈接触最频繁的颜面部位可能最先出现了奇怪的变化,开始是一块块红斑、一团团丘疹,然后局部肿胀,再加重成为水疱、大疱,甚至发展为糜烂、坏死。宝宝感到肌肤胀痛、烧灼、剧痒难忍,用小手不停抓挠,皮疹太多时还会造成发热、恶心……
专家提议:宝宝的肌肤又薄又嫩,对于化学性物质和机械刺激相当敏感,脸上的化妆品、身上厚重的香脂、头上的染发剂、身上七七八八的饰品,这些都是宝宝的敌人。为了宝宝肌肤的健康,正在哺乳和照料小宝宝的妈妈要尽量减少浓妆艳抹和过分的装饰,毕竟天然的容貌、自然的微笑,清爽的皮肤,才是对于宝宝最安全的妈妈!
2.亲密之吻 妈妈→小丘疹妈妈 宝宝→宝宝皮肤病
有的妈妈虽然很爱护自己的宝宝,但对自己却真的很大意,手臂上、躯干处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一些小小的丘疹却毫不在乎,依旧时常搂抱着裸露的小宝宝逗弄。
宝宝麻烦:在不知不觉间宝宝的面颊、眼睑、身上也陆续出现了和妈妈身上一模一样的小米粒大小的半圆形丘疹,呈灰白色、乳白色或微红色。这些小丘疹表面像打了蜡一样光洁,中央微微凹陷,有个小窝窝,严重时周围还可以继发湿疹样的皮疹损害。
专家提议:传染性软疣是直接接触造成的传染性皮肤病,妈妈和宝宝往往可以同时患病,专业医生可以从软疣病损中央的微凹处挑出或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这就是软疣小体。如果妈妈患此症,就不要和宝宝共用浴巾,应请医生给予积极的治疗。经过清除软疣小体、消毒消炎等处理后一般很快就会治愈,此时再与宝宝亲密接触便安全了。
3.伤感之吻 妈妈→有流鼻涕、鼻塞情况的妈妈 宝宝→上呼吸道感染
当妈妈有些轻微的头疼,接着出现了鼻堵、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这时候应当远离宝宝。如果此时妈妈还在亲吻宝宝,那可是不明智的举动哟。
宝宝麻烦:上感宝宝主
要表现为咽部干痒或疼痛,流涕、咳嗽,发烧、乏力,声音嘶哑、腹胀便秘,稍大些的宝宝还可以表现为全身难受,扁桃腺肿大、上面出现分泌物。某些感染严重的患儿还可以继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
专家提议:上感不是流感,而是一组因为病毒或细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鼻腔至咽喉之间。因此通过亲吻,妈妈可以将这种疾病传递给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妈妈不仅不应当亲吻宝宝,而且最好在和宝宝接触时戴上口罩,在此期间尽量不要哺乳,而是抓紧时间进行治疗,以防将疾病传给宝宝。
4.安慰之吻 妈妈→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 宝宝→麻疹发生
最近几天妈妈感觉身上不太对劲,有些发烧,过了三四天脸上、身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皮疹,接着小宝宝好像也不太舒服,哭哭啼啼的,妈妈只好用加倍的亲吻来安慰宝宝。
宝宝麻烦:现在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都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就是麻疹的好发人群,一旦患病,非常容易通过打喷嚏、咳嗽将带病毒的飞沫通过鼻、口咽、眼结膜等途径传播给身边的宝宝,结果宝宝也成了麻疹病人,出现发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专家提议:宝宝的抵抗力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完善,因此妈妈呼吸道内正常携带的病毒或细菌都可能导致宝宝生病,更何况有时候妈妈本身就是传染病病人,宝宝还能逃得掉吗?麻疹病人是此病唯一的传染源,所以一旦怀疑此症应当立即将母婴隔离,没有并发症的妈妈应隔离到出疹后第五天,如并发肺炎、喉炎需等到第十天才能解除隔离。
5.危情之吻 妈妈→肝炎病毒的携带者 宝宝→病毒性肝炎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那么当看到下面的报道可能会大吃一惊,肝炎有着较为明显的家庭内聚集这一特点,可见正在患病的妈妈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
宝宝麻烦:病毒性肝炎
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还有大幅提高的趋势,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急性肝炎可以分为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前者巩膜、皮肤、黏膜都可以有黄染,后者大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另外还有爆发型、胆汁淤积型和慢性肝炎。
专家提议: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肝炎妈妈如果经过化验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那么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而不必非得用亲吻这一途径来表示对宝宝的爱,等不再有传染性再亲也不迟。
6.隐忍之吻 妈妈→肚子疼的妈妈 宝宝→细菌性痢疾
吃完饭没多久,妈妈的肚子感觉有些隐隐作痛,去了几次厕所,可每次只排出很少的粪便,甚至只有一些黏液,不过这并不妨碍妈妈亲吻并给宝宝喂饭吃。
宝宝麻烦:没过多久,宝宝也开始打蔫了,发烧、食欲不振,几个小时后出现了肚子疼、腹泻的表现,刚开始时可能是稀便或水样便,其后大便次数增多,可每次的量却越来越少,呈黏稠样,混有脓血。个别宝宝还可以出现高烧、抽搐、休克的严重表现或变为慢性腹泻。
专家提议:痢疾是肠道传染病,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带菌的苍蝇以及生活中的接触都可以传播此症,天气转暖也给细菌的繁殖带来适宜的温度,菌痢病人和带菌者就是传染源。如果最近肠胃不太好,妈妈们不要勉强自己给宝宝喂奶或做饭,更不要养成喂饭前自己先用舌头尝尝味道或试试凉热的陋习。宝宝的餐具最好坚持单独清洗。
不宜给宝宝哺乳的妈妈们
1.患有较重的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产妇,不宜哺乳。
因为患此类疾病的产妇通常需长期服药治疗。
而有些药物是可以通过体内代谢进入乳汁的。婴儿若进食这样的乳汁后,极易出现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损害健康。
2.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产妇不宜哺乳。
这样的产妇若哺乳,会将疾病传染给婴儿。
3.患有恶性肿瘤或体质过于虚弱的产妇不宜哺乳。
这样的产妇若哺乳,会增加其身体的负担,不利于战胜疾病和恢复健康。
4.患有精神病的产妇不宜哺乳。
这样的产妇若精神病发作可伤害婴儿。
5.在哺乳期间,若产妇患上乳腺炎时,应暂停哺乳。
不能亲吻宝宝的七类妈妈
妈妈的吻是传达母爱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母亲和宝宝之间沟通的最佳语言。然而这种亲昵带来的未必全都是甜蜜和温馨,也可能酿成致命悲剧。日前,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英国母亲露丝-斯科菲尔德出生仅11天的女儿珍妮弗因她的亲吻染病而亡。珍妮弗死于“单纯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极可能是斯科菲尔德在怀孕后期染上,并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染给她的。
疾控专家提醒,新生儿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如果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口唇的亲密接触,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妈妈们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下列七种情况下,不宜亲吻宝宝。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NO.1出现皮疹
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
防护措施:一旦妈妈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NO.2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携带肝炎病毒的妈妈如果经过化验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
NO.3出现水疱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易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NO.4浓妆淡抹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
NO.5伤风感冒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提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出现感冒症状的妈妈与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
NO.6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机率。
防护措施:如果妈妈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NO.7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妈妈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宝宝避免病菌要拒绝七种吻
1、伤风感冒等传染病患者之吻。当家长患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等传染性疾病时,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因此在生病时,大人接触宝宝都应该戴上口罩。在进餐的时候,要用独立的碗筷,不要同样一只水杯喝水等,防止传染。不宜亲吻宝宝,应该跟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
2、腹泻患者之吻。很多胃肠道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是有传染性的,因此当家长拉肚子或者是患有胃溃疡等肠胃疾病时,也不应该亲吻宝宝,更不要用口舌替宝宝试食物的冷热、吹凉热饭等,这样做都有可能增加宝宝患病的几率。
3、口腔有炎症和龋齿患者的吻。当家长有口腔疾病的时候,也不要亲吻宝宝,否则容易使宝宝也患上龋齿等口腔疾病。特别是患有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疾病时,口腔中就会存在大量病菌,这些病菌都是可以致病的。
4、浓妆淡抹人的吻。一些年轻的妈妈常常化浓妆,而一回到家还没卸妆就直接吻宝宝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化妆品中都含有化学物质,而且有些化妆品含铅,妈妈亲吻宝宝或者让宝宝亲吻妈妈时,如果让有害物质进入到宝宝体内就会危害到他们的健康。这样的吻,应该避免。妈妈们还是卸妆完毕后才表达你们的爱意吧。
5、出现皮疹、麻疹等疾病患者之吻。家长发现自己出现皮疹、水泡等症状时,不仅不宜亲吻宝宝,因为这些传染性疾病很容易让宝宝生病。家长更应该及时检查,只要确诊就要母婴隔离,并且积极治疗。
6、患水疱人的吻。成人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而“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宝宝致命。这样的吻,一定要避免。
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之吻。如果你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先不要吻了,用其它方式表达爱意也是可以的。
七种情况妈妈不宜亲吻小宝宝
NO.1出现水疱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易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
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NO.2浓妆淡抹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
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
NO.3伤风感冒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提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
出现感冒症状的妈妈与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
NO.4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机率。
防护措施:
如果妈妈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NO.5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
妈妈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NO.6出现皮疹
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
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
防护措施:
一旦妈妈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NO.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
携带肝炎病毒的妈妈如果经过化验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
哺乳期感冒严重怎么办 怎么避免感冒不传染给宝宝
哺乳期妈妈感冒严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感冒期间与宝宝分住3-7天左右,同时接受正规的治疗,等妈妈的感冒得到控制或者消失后再与宝宝接触。平时接触宝宝时要戴上口罩,尽量不要亲吻宝宝。
哪些情况妈妈不宜轻吻宝宝
亲吻,是妈妈表达对宝宝爱的表现方式,而且在宝宝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的亲吻,更能让宝宝感觉安全和放松。另外,亲吻对宝宝的心智发育也是有益的,能促使宝宝的大脑调节功能进一步完善。但是,宝宝的免疫力比较弱,而大人的唾液(即口水)中可能含有病原物质,你在亲吻宝宝时,很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宝宝,尤其是当你正患有某种疾病时,小宝宝被传染的机会就更大。
患病的妈妈不要亲吻宝宝
有口腔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口腔疾病在成人中极其常见,如牙龈炎、牙髓炎、口腔粘膜溃疡、龋齿、口臭等等。由于大人不感觉特别难受,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对小宝宝来说就不行,因此,有口腔疾病的妈妈或其他亲人别亲吻宝宝,以免宝宝遭受成人口腔疾病的危害。
有感染性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当妈妈或其他亲人患有任何感染性疾病时,不论是呼吸道,胃肠道或泌尿道等感染性疾病,都应对小宝宝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其中尤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对宝宝的威胁也最大。
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多种,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金黄色葡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这些病毒都可以存在于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所以当妈妈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保护小宝宝的方法最好是,妈妈带上口罩护理宝宝,一定不要亲吻宝宝。
有传染性疾病的妈妈别亲吻宝宝。
成人的传染性疾病有多种,常见的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肝炎、淋病、艾滋病等。
当妈妈明确知道自己患有传染性疾病时,肯定不会亲吻宝宝,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些传染性疾病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的情况下,很容易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威胁,如肝炎、淋病、艾滋病等,前期都没有明显症状,但危害尤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最大。
化浓妆的妈妈不宜亲吻宝宝
妈妈化浓妆时也不宜亲吻宝宝。化妆品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化学物质,而且有些化妆品含铅,妈妈亲吻宝宝或者让宝宝亲吻妈妈时,如果让有害物质进入到宝宝体内就会危害到他们的健康。
此外,宝宝生病期间,家长也别为了安抚孩子而过分亲昵,以免引起交叉感染,使宝宝病程延长,不容易恢复。
你的亲吻对宝宝很重要
对孩子来说,亲吻是如此重要,不管他有多大。
0~6个月
宝宝会从你、你的朋友和亲属那里得到连绵不断的吻。当然,宝宝还不能表达自己的喜好,但是他喜爱这种亲密的感觉。虽然这期间宝宝还不会吻你--如果你将脸贴近他,他会吸吮你的鼻子。
6~12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对与母亲分开已有感觉。一些孩子喜欢将嘴唇或鼻子压着你的脸,更多的孩子喜欢用嘴或鼻子轻轻摩擦你的脸,并用一种爱慕的眼神注视着你的眼睛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12~24个月
有些孩子会非常主动地献出自己的吻,而另一些孩子对感情的表达比较含蓄。亲吻是一种模仿行为,所以如果你自己并不善于拥抱和亲吻家人,不要奇怪你的孩子与你一样保守和含蓄。
24个月以上
你的宝宝已能区别各种各样的吻——给予陌生人迅速的轻啄,到在你的脸上印上一个满含口水的响亮的吻!此时,孩子在犯了小小的错误之后,会知道怎样通过亲吻来献殷勤和巴结你。
不是每个妈妈都宜生男宝宝
这些妈妈不适合生男孩:
1、血友病
血友病就是只传给男孩的一种疾病,得了这种病,由于缺乏一种凝血物质,使血液不易凝固。因此,轻微损伤就出血不止,甚至无伤也有皮下及关节内出血,如发生脑出血,就有致命危险。
2、色盲
色盲也是母亲只传给男孩的遗传病。其他还有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肾性糖尿病等,也只有男孩得。
因此,为了得到健康的孩子,当女方家庭中患有这些疾病的男性病人时,则不宜生男孩,在怀孕期到医院用产前诊断,男胎做流产术,女胎则保留。
那么,哪些状态下容易生女孩呢?一些科学的饮食法或生活状态,可以帮助你!
生女孩的孕前准备
1、 从决定想要生女孩这一天开始,每天都要正确填写基础体温表。
2、在不知道基础体温会突然下降的日子,及子宫颈管粘液分泌到达颠峰日之前的2-3个月,要利用保险套避孕。
3、如果某天觉得体温明显降低,最好去找医生,以确认这一天是否为排卵日。
4、希望生女孩时,最好在排卵日前2日性交,因此在计划受孕这个月之前的1-2个月就必须知道正确的排卵日。
5、想生女孩时,须采取对生女孩有利的性交体位。
6、性交后禁欲一周。但是,如果能够正确使用保险套避孕,也可以进行性交。
8类人亲吻宝宝小心致命
1.面部长水泡的人
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易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所以,当你有出现长水泡症状时,千万不要亲吻宝宝。
2.伤风感冒的人
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父母应对感冒病毒提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3.化浓妆的人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39育儿提醒各位妈妈,当你带孩子时,最好不要化浓妆,如果因某些原因必须化妆,带妆时最好不要亲吻宝宝,如果有带浓妆的人想要亲吻宝宝,也请及时制止。
4.有口腔疾病的人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5.正在拉肚子的人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父母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腹泻的机率。
6.长皮疹的人
家长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爸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父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
7.肝炎病毒携带者
如果爸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8.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腮腺炎或流腮。这种病主要通过鼻咽部分泌物的飞沫等传播,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对于抵抗力很弱的新生儿来说,如果大人唾液中存在腮腺炎病毒,都有可能通过唾液传染给孩子。
哪些妈妈不宜母乳喂养宝宝
1.患有严重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的母亲,为避免病情加重,都不宜喂奶。
2.患有肝炎、结核病的不宜喂奶,以免传染婴儿。患精神病和癫痫病的母亲,若在喂奶时发作,会对婴儿造成伤害。而且患病母亲因为长期服用鲁米那、安定片等药物,可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引起婴儿嗜睡、虚脱、全身瘀斑等等,因此不宜喂婴儿。
3.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母亲,在服药期间也不要喂奶,以免引起婴儿甲状腺病变。患急性感染的母亲,在服用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等药物治疗期间,应停止给娶儿喂奶数天。为了避免回奶,应将乳汁吸出来倒掉,待病好后再继续哺乳。生下患乳糖血症或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母亲,要立即停止用母乳及其他乳类制品喂养患儿,以免患儿智力受到损害。
4.母亲乳房患病,如乳头凹陷、乳头糜烂,乳腺炎等都不宜给婴儿喂奶。
5.服用 避孕 药或注射链霉素时,也不宜让婴儿吃母乳。母亲患严重 感冒 或高烧时,也要暂时中止喂奶,等恢复,之后再喂。 不宜母乳喂养的母亲,应该努力想办法医治自己的病患,尽快尽可能地满足婴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