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蚝苗种生产

生蚝苗种生产

(一)苗种生产

1.海区采苗我国牡蛎的天然苗源很丰富。多采取半人工采苗的方法。采苗是牡蛎养殖生产的关键,能否采到质量好、数量多的种苗,将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种苗的发生有一定时间和条件,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对野生苗源的发生规律、幼虫的浮游习性和附着习性等,都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1)采苗场的条件地形:在沿海的内湾选择湾套较深处的潮间带至水深2米之间的地带,流速缓、有洄流,且有淡水注入、地势平坦、沙泥底质的浅海滩涂作为采苗场较宜。同时因牡蛎的采苗季节在夏季,一般多东南风或西南风,朝南的内湾牡蛎幼体密集,且不易流失,所以采苗场最好选在朝南的方向。底质:插竹养殖,以软泥底质为好;投石养殖,以较硬的沙泥底或泥沙底为好;筏式养殖对底质要求不严格。海水温度、相对密度:近江牡蛎、长牡蛎的采苗场应选择在海水相对密度较小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在离河口较远的海区。同时要求海水温度为18—3012、相对密度为1.010—1.020,透明度0.5米,pH值8—8.4

。(2)采苗器选择采苗器要注意下列原则:取材方便,成本低,便于操作,坚固耐用,表面粗糙,固着面积大等。可以作为采苗用的器材很多,如石块、瓦片、贝壳、陶瓷片、竹木棒、水泥制品等。石头采苗器:以青白色的花岗岩和麻石为好。石头采苗器可分为石块和石条两种。石块的大小根据底质而定,一般5公斤左右为宜。蛎壳采苗器:牡蛎表面粗糙,适宜幼苗固着,而且移动方便,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水泥制品采苗器:有水泥瓦、水泥板、水泥棒等。水泥板一般长80厘米、宽12厘米、厚5厘米。水泥棒长40—80厘米、宽4—6厘米,附苗面大,但成本高。

(3)采苗期正确掌握采苗时间,适当投放采苗器,是采苗成败的关键。若采苗器投放过早,将被藤壶等生物所占据,或附上一层浮泥,使牡蛎幼虫无法固着。若投放过晚则错过时机,影响采苗效果。一般从牡蛎亲贝大量排放精卵日算起,经过8—14天,即出现1次附苗高峰。生产上大都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苗,这段时间采到的苗称夏苗。这种苗的优点是:数量多,苗体健壮,生长快。由于海况因素的变化,采苗期的具体出现时间也有可能提早或延迟。不同海区牡蛎的采苗出现时间也是不一致。靠近外海的采苗场,采苗期较早,5—6月为采苗盛期;而靠近河口的采苗场则回升缓慢,由于海水盐度太低,可延至7—8月。一般北方沿海釆苗期为7—9月,!南方则为5—8月。

(4)采苗方式桥式采苗:在中潮区附近,将规格为120厘米X20厘米X10厘米的石块板紧密相叠成“人”字形,石板与滩面成60度角,由十几块至数十块组成一排,排间用长70厘米的石板连成一长列,列的方向和水流方向平行。投石采苗:事前在投石采苗的海区设好标志,用船将石块装运到采苗区均匀投下,退潮后,再将投下的石块随海区条件的不同,整理成各种形式。附苗后,任其自然生长,直到收获。

立石采苗:把120厘米X20厘米X20厘米的长方形石柱叠立在中潮区进行采苗。采苗后,任其生长,直到收获。若是旧石,采苗前需将石柱上的附着物清除干净,否则影响采苗效果。

垂下式采苗:将牡蛎壳、壳或其他代用品,用胶丝绳或镀锌铁丝贯穿成串,二壳间距1—2厘米,中间用小竹管隔开,垂挂于浮筏或栅架上采苗。采苗串的长度随水深而定,每一浮筏垂挂采苗器的数量随浮力大小和海况而定。(5)采苗效果检查采苗期间,必须经常下海检查。一般附苗3—5天,就能在石块上看到大小似针眼的蛎苗。采苗器上也可能采到大量藤壶苗,要注意识别。如果附上了藤壶苗,则应彻底清理附苗器,重新采苗。若附苗过密,要进行稀疏,除去多余的蛎苗,使牡蛎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生长。(6)育苗采苗后要加强管理培育,采苗结束至翌年3—4月为育苗期。此期间对附着幼体的采苗器不断进行疏植、检修、平整、除害等,还要经常用海水冲洗苗体上所淤积的浮泥,才能保护蛎苗正常生长,达到预期的出苗率。

2.人工育苗(1)育苗设施主要有水泵、动力(柴油机、电动机)、沉淀池、过滤池、亲贝暂养池、育苗池、饵料池等,以上所用的若是新的水泥池,因其碱性较大,一般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浸泡后方可使用。(2)亲贝的选择与蓄养应选择体大健壮、无病虫害、性腺成熟的个体作育苗亲贝。在牡蛎自然繁殖季节,采捕成熟的亲贝,取其精、卵后进行人工孵化培育幼体,对所需亲贝可以在海区随用随采。但为了增加育苗的次数,还可采取深水蓄养法来控制亲贝性腺发育,延缓其产卵期。据观察,吊养在3米水深处的亲贝产卵可推迟20天,吊养在10—20米水深处可推迟30天产卵,可利用这个特性达到分批育苗的目的。(3)催产与筛选剖开亲贝进行人工授精,能获得大量的受精卵,但容易混杂不成熟的卵,孵化后会影响水质。而采用阴干、升温、流水等物理刺激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较好,不仅简便,而且亲贝自然排放精卵,获得的受精卵质量好,孵化后幼体发育健壮。*受精卵静置半小时后大多沉淀池底,把池里中上层水缓慢排放后,底层水通过绢筛除去杂物,然后加入滤过的海水冲洗2—3次再静置孵化。(4)幼体培育当孵化出的幼体上浮并开始活动,便可移到面积较大的培育池内饲养。幼体放养密度以每毫升水体15—20个为宜。培育池的管理:①经常进行局部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换水时先经过滤,以防敌害混入;②注意调节光照,初期光稍弱,进入附着期光照还须逐渐减弱;③适时投饵,牡蛎幼体的饵料是小型的金藻、双鞭藻、扁藻、环沟藻、角毛藻等,投饵时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5)采苗幼体发育15—20天出现黑色眼点时便可投放附苗器采苗。将附苗器置于30—50厘米水深处附苗效果较好。刚附着的稚贝体小质弱,需在室外大池和海水塘内或潮间带离涂面30厘米处暂养,以避免稚贝下海被藤壶等损害。在大池或塘内暂养时每隔3—5天换一次水,投少量饵料,待海区藤壶等敌害生物附着高峰期过后再移人海区放养。

(二)养成牡蛎的养成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分滩涂平养及浅海吊养两大类。滩涂平养按附着基不同,又分为块石、插竹、条石、水泥条养殖等方法,浅海吊养,有栅架式、筏式、延绳式垂下养殖等方法。1.场地选择在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澄清的内湾,选择底部干坦,有淡水注入,盐度变化不大的海区进行牡蛎养成是适宜的。深水区可进行吊养,滩涂平养一般在最长干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中低潮区。底质以泥沙混合为宜,沙占30%一40%,泥占60%一70%。如沙过多,吸热和散热快,易烫死牡蛎;泥过多,牡蛎易被浮泥覆盖致死。适宜水温是4—3013,海水相对密度1.006—1.026,pH值8—8.6。

吃生蚝的五种汁酱 生蚝酱汁二

1、大蒜切很细的蒜蓉,小米辣切圈。

2、油锅烧热,放入适量油,油温5成热时,下蒜蓉和小米辣煸炒出香味,盛出备用。

3、用小勺把煸炒过的蒜蓉铺到每个生蚝中。

4、然后在每个蚝肉上淋上生抽即可。

生蚝怎么看新不新鲜 生蚝没有嚼劲是不是不新鲜

可能是。

一般在吃生蚝的时候,其中的可食用部分是有一定嚼劲的,如果生蚝吃起来很有嚼劲的话,那么这种生蚝一般都是比较好的生蚝,生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将生蚝烧烤好食用一尝就能尝出来。而如果生蚝肉吃的口感松散没有嚼劲,甚至还有点发面的感觉,那么这种生蚝一般是比较差的生蚝了。

什么生蚝能生吃

一级海域出产的生蚝。

判断生蚝是否能生吃,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看它的生产地,一般只有生产在一级海域的生蚝才能达到生食的标准,而二级海域生产的生蚝只能熟食,因为二级海域通常污染比较严重,这里生产的生蚝有致病菌及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生食易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而我国很少有海域的海水环境达到生蚝生食的标准,目前仅在乳山、獐子岛出产的生蚝可以直接生吃。

健康吃生蚝必知的七件事

1、食用生蚝有何种类之分?

大致来说只有两类:一侧蚝壳深深凸起的凹型蚝和像扇贝一样较为扁平的扁型蚝。前者最为常见,市面上能吃到的大多数生蚝都是凹型蚝;而后者最有名的便是被称为贝隆生蚝的名贵品种。

2、如果只分为两类,生蚝吧的菜单上为什么常常出现数种或者数十种生蚝品种?

生蚝的品种常常以生蚝的培养地作为标识。市面上出售的食用生蚝一般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在适合养殖的海域进行生蚝苗的养殖;然后会选择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众多的出海口附近进行培育,这是生蚝的增肥增香阶段;最后在上市之前会在净化池里进行一周左右的净化,待生蚝吐出杂质才更益于食用。而培育阶段最为影响生蚝的特征和口味,除了生蚝的肉质,那饱含特色的当地海水风味也来自于这一阶段。所以品尝这些标注着不同培育地的生蚝,就尝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水。

而还有少数法国生蚝的命名,来自于培育它的家族品牌,带着品牌标志也常常是其品质的保障。

3、生蚝不能配啤酒?

吃生蚝喝啤酒容易中风,这似乎是个常识。但在爱尔兰等地,生蚝搭配黑啤却是常见的吃法。

4、生蚝是越大越好吗?

当然不是。生蚝的品种不同,大小就各有不同,而同种类也会因为生长期等原因有大小的分级,虽然同种类的大个的生蚝通常在市面上的价格偏贵,但生蚝的风味并不是由个头大小决定的,单纯是因为培育较大的生蚝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拿美国生蚝来说,分为extra small,small,medium,large,jumbo五个大小级别,最受人喜爱的却是small和medium两级。

5、什么季节适合吃生蚝?

在法国,只在带R的月份适合吃生蚝的说法,即每年从9月到次年4月都是适宜吃生蚝的季节。虽然民间传说5、6、7、8四个月吃生蚝会要了人的命,但其实是谬论,不过这几个月是生蚝的繁殖期,味道并不可口,还是费雪说得好:“只不过那时所有的牡蛎就像所有的男人,在为繁殖后代而尽力干活后,多少有点虚弱。”

6、如何判断生蚝是否新鲜?

如果待到入口才品尝出坏包的生蚝就危险了。生蚝开壳师都能仅仅通过掂掂重量和闻闻气味就能判断生蚝的是否新鲜。一只新鲜的生蚝应该紧闭着双壳,拥有一定的饱满度并带着新鲜的海水香气。开盖后的状况则更加直观,如果蚝肉明显变色,显得干,甚至皱成一团一定不好。蚝肉丰满,香气新鲜,饱含海水是最基本的判断标准。

7、一不小心生蚝吃多了该怎么办?

看多到什么程度,如果身体明显不适那还是上医院吧。通常来说生蚝性寒,搭配生蚝的时候像吃蟹一样,最好喝一些能让自己暖起来的酒,清淡的香槟、白葡萄酒,和干烈型的鸡尾酒都不错,还能去除生蚝留在口腔和呼吸道里的腥气。如果不能喝酒,有经验的生蚝开壳师说,喝一些汤力水、苏打水等含气泡的饮料,也能避免或缓解肠胃的不适。

可以生吃的几种生蚝

贝隆生蚝(Belon)

贝隆蚝属于欧洲扁蚝(OstreaEdulis),原产欧洲从挪威到摩洛哥经地中海到黑海一带,之后被引入北美,在华盛顿州和缅因州都有培殖。但只有原产法国贝隆河的欧洲扁蚝才可称之为贝隆蚝。贝隆蚝的生长条件极为严苛,成长期较其他蚝类要慢近一倍时间,因此产量稀少,但品质也因此更为出众。被称为蚝中的王者。入口有浓郁的矿物味和海草的香气,中味澎湃刺激,后味内敛清新,金属味强烈,所带来的麻痹感会由舌头两侧蔓延至口腔,劲度十足。初接触生蚝的人可能会觉得贝隆蚝太过重口,但它却是许多生蚝行家们的最爱。

2、吉拉多生蚝Gillardeau(我靠,要不要贝隆之后还有吉拉迪诺……)

Gillardeau是法国第一家以自己家族名号为蚝种命名的公司。吉拉多属于法国岩蚝,养殖于法国西部的拉罗歇尔和奥列隆岛,每一颗吉拉多蚝都需经过59道繁复的养殖手法,历时至少4年以上才能上市,即使巴黎的米其林三星餐厅,每到生蚝季节,也都会以能够供应吉拉多蚝为骄傲。吉拉多肉质丰硕饱满,口感极为复杂。入口海洋的清香袭来,短暂的爽脆以后,是无比丰盈软滑的奶油口感,与口腔牙齿充分接触后带出丰富的矿物质感。然后榛子、碘香徐徐出现,细品后又感觉有微微烟熏以及酒香。话说吉拉多生蚝是哞哞本人最爱吃的生蚝,没有之一!

3、芬迪克莱尔生蚝(FinedeClaire)

FinedeClaire生长在法国西部罗亚尔、吉隆特河口间,也是欧洲石蚝的代表。这种蚝外形瘦长、纤秀,蚝肉有透明感,味道偏重,入口一股柠檬般的清新,口味先咸后甜,有矿石的味道,脆身,爽口而海水味重,余韵悠长——然而这生蚝我没吃过。

4、熊本生蚝Kumamoto

美国最著名的生蚝品种之一当属熊本生蚝。它原产于日本九州一帶,二十世纪中期被引进美国并在北加州海湾一帶培育成功。相反日本原产的蚝却因为过渡捕捞越来越少。目前市面上的熊本多产自美国。其生长速度缓慢,通常需三年左右才能长成适合食用的大小。其风味浑厚顺口,入口后从淡淡咸味转为鮮甜,并帶有水果馨香以及矿物质的天然风味,口感相当清爽,十分适合第一次尝试生蚝的人。这个生蚝哞哞感觉口味偏淡,有人可能会觉得口感有腥味。

5、太平洋生蚝PacaficOysters

太平洋生蚝一开始在东北亚沿海地区生长,在上个世纪初传播到美国,之后渐渐开始流行,现在已经是美国西海岸十分流行的品种。其口感温和,海味不会太重,并有着淡淡的蔬果味。比较适合初次接触生蚝的人。

其实最后还是要说,生蚝只有吃法、口感的不同,其营养价值并不会因为食用方式不同而有所增减,以上几类品牌生蚝仅是适合生吃的生蚝,与我国本土产的生蚝没有优劣之分。而且,可以生吃的生蚝真的不便宜,历史上因为抽雪茄、吃生蚝而破产的土豪也不在少数。

生蚝生吃其实是不好的,因为生蚝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还含有病毒,生吃的话是对身体健康作出的一个挑战。但是有部分人觉得生蚝生吃是人间的美食,始终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那么生蚝生吃的做法有哪些呢?

生蚝生吃的做法一:生吃雄体生蚝口感更加爽脆,雌体生蚝更加绵软,这是熟食生蚝体会不到的舌尖快感。而且生吃生蚝做法也十分简单,只需要将生蚝坚硬外壳劈开,再佐以生食的蘸汁就可以食用了。在生吃生蚝的蘸料中的芥末成分即可去除生蚝的海腥味,也能对品食者的味觉带来空前的挑战,口腔、食道、鼻腔,甚至包括泪腺都将感受到一股火烧火燎的高速刺激。刺激的快感经过几秒后舒缓下来,当你张开嘴巴吐一口气,那番感觉回味无穷。

生蚝一次吃几个最好

生蚝不宜多吃,一次吃100-150克,一周吃一两次即可。

具体一次吃几个生蚝,可以换算下。一个生蚝(带壳)以重量来定标准的;一级大生蚝一般在5两/每个以上;二级中生蚝一般在3两-4两/每个(炭烧烤的那种);三级小生蚝在2两/每个;还有一种叫蚝苗,每两几个吧。1两=50克(g)。生蚝没什么肉。基本就一个壳就有总重的3/5了。然后还要洗干净。一斤生蚝最多得2、3两肉。

关于吃生蚝你必须知道的8件事情

1 食用生蚝有何种类之分?

大致来说只有两类:一侧蚝壳深深凸起的凹型蚝和像扇贝一样较为扁平的扁型蚝。前者最为常见,市面上能吃到的大多数生蚝都是凹型蚝;而后者最有名的便是被称为贝隆生蚝的名贵品种。

2 如果只分为两类,生蚝吧的菜单上为什么常常出现数种或者数十种生蚝品种?

生蚝的品种常常以生蚝的培养地作为标识。市面上出售的食用生蚝一般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在适合养殖的海域进行生蚝苗的养殖;然后会选择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众多的出海口附近进行培育,这是生蚝的增肥增香阶段;最后在上市之前会在净化池里进行一周左右的净化,待生蚝吐出杂质才更益于食用。而培育阶段最为影响生蚝的特征和口味,除了生蚝的肉质,那饱含特色的当地海水风味也来自于这一阶段。所以品尝这些标注着不同培育地的生蚝,就尝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水。

而还有少数法国生蚝的命名,来自于培育它的家族品牌,带着品牌标志也常常是其品质的保障。

3 生蚝不能配啤酒?

吃生蚝喝啤酒容易中风,这似乎是个常识。但在爱尔兰等地,生蚝搭配黑啤却是常见的吃法。

4 生蚝是越大越好吗?

当然不是。生蚝的品种不同,大小就各有不同,而同种类也会因为生长期等原因有大小的分级,虽然同种类的大个的生蚝通常在市面上的价格偏贵,但生蚝的风味并不是由个头大小决定的,单纯是因为培育较大的生蚝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拿美国生蚝来说,分为extra small,small,medium,large,jumbo五个大小级别,最受人喜爱的却是small和medium两级。

5 什么季节适合吃生蚝?

在法国,只在带R的月份适合吃生蚝的说法,即每年从9月到次年4月都是适宜吃生蚝的季节。虽然民间传说5、6、7、8四个月吃生蚝会要了人的命,但其实是谬论,不过这几个月是生蚝的繁殖期,味道并不可口,还是费雪说得好:“只不过那时所有的牡蛎就像所有的男人,在为繁殖后代而尽力干活后,多少有点虚弱。”

6 生蚝真的可以催情吗?

生蚝富含的锌元素,确实可以增加男性荷尔蒙的分泌,所以这种说法有一定依据。但生蚝是性寒之物,所以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体质寒凉的人吃多了也会伤身。

7 如何判断生蚝是否新鲜?

如果待到入口才品尝出坏包的生蚝就危险了。生蚝开壳师都能仅仅通过掂掂重量和闻闻气味就能判断生蚝的是否新鲜。一只新鲜的生蚝应该紧闭着双壳,拥有一定的饱满度并带着新鲜的海水香气。开盖后的状况则更加直观,如果蚝肉明显变色,显得干,甚至皱成一团一定不好。蚝肉丰满,香气新鲜,饱含海水是最基本的判断标准。

8 一不小心生蚝吃多了该怎么办?

看多到什么程度,如果身体明显不适那还是上医院吧。通常来说生蚝性寒,搭配生蚝的时候像吃蟹一样,最好喝一些能让自己暖起来的酒,清淡的香槟、白葡萄酒,和干烈型的鸡尾酒都不错,还能去除生蚝留在口腔和呼吸道里的腥气。如果不能喝酒,有经验的生蚝开壳师说,喝一些汤力水、苏打水等含气泡的饮料,也能避免或缓解肠胃的不适。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

1、亲蚶的选择与催产

苗种生产的好坏与亲贝的质量、成熟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可在繁殖季节直接选用健康亲贝产卵,亦可进行泥蚶蓄养催熟。1.1亲蚶选择标准从自然海边滩涂或人工培育的泥蚶选择性成熟且健康的亲贝,要求1~2龄的泥蚶,壳长10~30mm,壳表完整,无损伤,肥满度高。 解剖观察,肠道粗、腮完整、性腺饱满,卵巢显示明显的桔黄色,精巢乳白色。

亲贝蓄养前期采用池底铺泥沙底播培养,后期采用单层浅水浮动式网箱蓄养。蓄养密度3~4kg/m?2(450个/m?2)。泥蚶蓄养以自然水温为主,并依靠室内暖气缓慢提高水温,比自然海区水温高4~5℃。?

投饵主要投喂底栖硅藻,每天4~6次。投饵由20万个/ml·d逐渐增至30万个/ml·d。温度23℃以上,底栖硅藻减少,停止投喂,主要投喂玉米淀粉、蛋黄。蛋黄需经250目筛绢磨碎过滤后投喂,玉米淀粉投喂量每天12次,每次(2~3)×10-6,蛋黄按2个/12m3。投喂扁藻、牟氏角毛藻较好。亲贝的培养用(硅藻+金藻)和(硅藻+金藻+扁藻)组合,则能加速性腺发育的时间。?

换水亲贝蓄养前期每天换水2次,每天换1/2水体;4~5d放干池水一次,开始除去死贝。后期换水4次,每天1/3水体。每天倒池一次。3~4d换网箱一次。?

肥满度及性腺检查前期每10d测一次肥满度,后期每3~4d测一次。每次随机取样20个,称重后放入70℃烘箱中烘24h,测量总重和肉干重。肥满度按下式求得:?肥满度=肉干重/总重量×100% 在肥满度达7%以上,解剖性腺能辨别雌雄,并通过解剖性腺成熟情况,决定产卵时间。?

亲蚶的催产一般采用阴干、流水刺激诱导产卵的催产方法。将达到要求的亲蚶洗净后放于通风阴凉处,阴干15h左右。或置于突然降温至10℃的冰箱中、刺激18h取出。取出用20×10-6高锰酸钾溶液洗10min,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然后移入水深30~40cm的常温海水池中,采取微流水或充气刺激产卵。一般1~3h,就见亲蚶开始产卵。产卵开始则停止充气,让其大量排放。产卵时间以清晨5时开始,7-8时处理完毕为佳。?

2、采卵孵化

当亲蚶性腺复盖整个消化腺,卵粒、排放管清晰可见,肥满度达65%以上时,便面临着成熟排放。排放前时常取底样查卵,一旦发现少量卵,就将亲蚶肥育笼用小水泵冲洗干净,抬到新水池引导排放,一般0.5h内开始排放,短时间达到高峰,卵的密度控制在30~40粒/ml。排放结束后,将亲蚶移于新水池继续培养。卵池施加2×10-6青霉素和4×10-6EDTA二钠,加大充气量,使多余的精子和排放副产物形成泡沫捞出,直至孵化水清澈为止。然后小水花充气。受精卵在水温?26.2℃下经15h形成D形幼虫。孵化胚胎发育的最适合温度为25~31℃。

3、幼虫培养

幼虫选优观察和检查D型幼虫,D型幼虫正常大小90μm×65μm,直线绞合部平直,双壳完整无缺刻,面盘正常,纤毛粗而有力,用420目筛绢网箱收集D型幼虫移入育苗池培育。

D型幼虫D型幼虫最初靠自身卵黄营养,不需投饵,但发育24h后肠道形成,消化系统发育完善,应投喂饵料。由于D型幼虫是浮游被动性生活的,所以觅食也被动,因此选用等鞭金藻等小个体,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耐高温的浮游性藻类,作为开口饵料为佳。最好以金藻、扁藻、小球藻等混合投喂,使其营养更全面。饵料密度保持在5万~15万个/ml,幼苗生长快,变态时间短,成活率高。在培养D型幼虫的过程中换水每日2次,每次30%,定期施用抗生素以防疾病,保持水中EDTA 5×10-6浓度,培养水温保持在最适28~30℃,盐度保持在6.54‰~23.38‰。

壳顶幼虫壳顶幼虫期培养密度为5~6个/ml,在此时期投喂金藻和角毛藻,壳顶幼虫后期(160μm以上)增投扁藻。日投喂量根据幼虫肠胃和藻类供应情况适当调整,每日分2~3次投喂。水温26~30℃,盐度19‰~27‰,pH7.9~?8.312,DO大于4mg/L。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30%~40%,壳顶幼虫期用200目网箱换水,每隔3~4d移池一次。?

4、幼虫变态附着和稚贝培育

幼虫培育经大约10d后,壳长达180~200μm时,出现眼点,开始由浮游逐步转为匍匐爬行,进入变态期。把附着基(海泥)用200目筛绢过滤,预先均匀泼撒于稚贝培育池中,待一夜沉淀后,排出上清液,重新加入新鲜海水,使池底形成3~5mm厚的软泥基质,然后将眼点幼虫移入进行附苗,此时眼点幼虫比例应达到50%~60%。?

贝培育密度前期以(200~300)×104颗/m?2为宜,根据附着稚贝生长逐渐疏苗培养,出苗前为50×10?4颗/m?2左右。?

洗苗稚贝培育一般4~6d洗苗移池一次,用不同网目筛绢网去除死壳。?

换水及投饵采取每天换水一次,每次70%以上,然后缓慢加水,到水位80cm左右,日投饵2次,以投扁藻为主,密度保持(2~10) ×10?4个/ml,或金藻与扁藻混合投喂,密度为金藻(1~10) ×10?4个/ml +扁藻(1~10)

×10?4个/ml,或金藻(2~10) ×10?4个/ml,角毛藻(1~8) ×10?4个/ml,视单胞藻供应情况调整投饵量,尽量混合投喂,有利于稚贝摄食生长。?

光照强度、水温及盐度光照强度控制在300~500lx;控制水温27~32℃为佳。整个培育过程中,盐度保持一致,维持在6.54‰~23.38‰,可提高稚贝的成活率。

生蚝蒸多久才能开口 生蚝蒸完不开口能吃吗

生蚝蒸完不开口,但是是新鲜的生蚝可以吃。

生蚝蒸完不开口的可能性有两个,一个是生蚝已经死亡,一个是生蚝受热收紧,如果生蚝是受热收紧导致的不开口,这种生蚝质量很好,还是可以食用。

生蚝蒸能自己开壳吗 生蚝不开壳蒸多长时间

新鲜鲜活的生蚝受热之后,蛋白质变性,有些会失去紧闭蚝壳的能力,这种生蚝蒸7分钟左右就会打开生蚝壳。

如果是不新鲜的生蚝,在蒸制之前就已经死亡,这种生蚝不管蒸多久都不会自己开壳。

相关推荐

生蚝蒸多久能熟

带壳生蚝是没有打开的整个生蚝,蒸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一些,一般需要8-10分钟。 不带壳生蚝是去掉了生蚝的壳,只留下了生蚝肉,这种生蚝很容易熟,一般需要蒸3-5分钟。 半壳生蚝就是将生蚝壳打开分成两半,也就是平常烧烤摊上常见的蒜蓉生蚝,一般蒸6-8分钟就会熟。 注:生蚝需蒸熟了再食用,以免细菌等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生蚝不能吃的部位是那里

生蚝壳不能吃 生蚝的外壳是不可以食用的。 生蚝外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几丁质,结构和生蚝肉不同,因此质地十分坚硬,是不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并且生蚝壳外部有大量的藻类和细菌,食用影响身体健康,一些散落在生蚝肉中细小的碎壳也是不能吃的,要挑出来。 变质的生蚝不能吃 发臭、变味的生蚝不能吃。 生蚝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和蛋白质,易被细菌滋生,在现在这种温度的情况下,一般开盖之后保存2到3个小时就会出现变质变味的情况,这都是生蚝变质的表现,因此这种生蚝不能吃。

生蚝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生蚝怎么生吃安全

并不是所有海域产出的生蚝都是可以生吃的,只要生产在一级海域的生蚝才能达到生食的标准,而二级海域生产生蚝只能熟食,否则可能会有致病菌或重金属感染的风险。 在我国的海域中,目前仅有在乳山、獐子岛产出的生蚝可以生吃,其余海域产出的生蚝建议熟食。 生蚝长期生活在水中,外壳上可能会有细菌、海藻等依附,因此在生吃生蚝前要将其彻底处理干净之后才能食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生蚝放入淡盐水中浸泡6-8小时,使其吐出泥沙。 2、准备一个牙刷,将生蚝外壳清洗干净, 3、用干布包裹住生蚝,将开蚝刀沿着缝隙插入,将生蚝打开

生蚝肉很腥是不是不新鲜

视情况而定。 生蚝是生长在水里的,属于一种海鲜,所以生蚝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水腥味,这是正常的现象,但这种腥味一般不会很大,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生蚝肉的腥味很大并且伴随着一些腥臭味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生蚝肉中已经滋生了大量细菌,发生了变质所引起的,对于这种生蚝来说,是不建议再继续吃的。

生蚝的几种做法

1.葱拍扁切段,分开葱白和葱叶,姜切片 2.生蚝清洗后,烧开一锅水,放进水里烫几下,看到汤水变白,鼻子闻到海腥味,即可捞起,不用煮太久 3.用厨房纸把焯过的蚝吸去水分 4.锅内放少许油,先把姜和葱白爆香 5.放入生蚝,小心翻炒 6.烹入少许水,加入酒、盐、生抽和一点蚝油炒匀 7.最后放入葱叶段即可熄火

生蚝嘌呤高吗

高的。 生蚝本身就是高嘌呤的一种生物,因为生蚝除了人工养殖外大部分来源于海洋属于海产品。生蚝的嘌呤含量仅次于海胆,每100g生蚝嘌呤的含量大约在239mg,比大多数食物的嘌呤含量都要高,是一种高嘌呤食物。

生蚝里面黑色的能吃吗

生蚝里面黑色的能吃。 生蚝是一种素食的软体动物,因此肠腺中的成分都是各种的藻类,并没有任何的腐肉等成分,因此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生蚝的水域不佳,各种藻类受到了污染,食用受污染藻类的生蚝,肠腺中有很多的污染物,食用会影响身体健康,这种生蚝就不建议吃黑的的肠腺了。

花螺的生长习性

幼体生长 水温24.0~27.0 ℃,方斑东风螺孵化出的幼体一般经25天培育即变态为稚螺;台湾东风螺孵出的幼体,经22天培育变态为稚螺。方斑东风螺变态时个体壳高平均为1300 μm,日平均增长速度为32.0 μm;台湾东风螺变态时壳高平均950 μm,日平均增长为24.5 μm。 稚螺生长 水温25.1~27.2 ℃,方斑东风螺稚螺经20天培育,个体壳高从1.5 mm长至5.7 mm,壳高日平均增长为0.21 mm。台湾东风螺稚螺经20天培育,个体壳高从1.5 mm长至5.8 mm,壳高日平均增长为0.2

花螺的生长习性

1 幼体生长 水温24.0~27.0 ℃,方斑东风螺孵化出的幼体一般经25天培育即变态为稚螺;台湾东风螺孵出的幼体,经22天培育变态为稚螺。方斑东风螺变态时个体壳高平均为1300 μm,日平均增长速度为32.0 μm;台湾东风螺变态时壳高平均950 μm,日平均增长为24.5 μm。 .2 稚螺生长 水温25.1~27.2 ℃,方斑东风螺稚螺经20天培育,个体壳高从1.5 mm长至5.7 mm,壳高日平均增长为0.21 mm。台湾东风螺稚螺经20天培育,个体壳高从1.5 mm长至5.8 mm,壳高日平均增

生蚝煮多久可以吃 生蚝煮不熟能吃吗

可以吃。 生蚝是一个可以生吃的食物,所以半生不熟的生蚝也是可以适量食用的。但是由于这种生蚝里面会有有一定的微生物或者是细菌,最好是通过搭配食醋、柠檬汁或者是盐水一起食用,不仅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还可以调节生蚝的口感和腥味,让生蚝食用起来更美味。但是半生不熟的生蚝也不可以多吃,会对肠胃带来一定的负担,正常成年人一天最多能吃3个左右,尽量避免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