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附睾炎的治疗
淋菌性附睾炎的治疗
1.急性淋菌性附睾炎的治疗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或自制的软垫托起阴囊可减轻症状。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
(2)抗菌药物 应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通常静脉给药1~2周后,口服抗菌药物2~4周,预防转为慢性炎症。
(3)若抗生素治疗无效 疑有睾丸缺血者,应行附睾切开减压,纵行或横行多处切开附睾脏层鞘膜,但要避免伤及附睾管。
2.慢性淋菌性附睾炎的治疗
慢性淋菌性附睾炎单纯应用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除应用有效广谱抗生素外,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采用附睾局部应用黄连素或新霉素等离子透入治疗。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淋菌性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对于多次反复发作者,也可考虑做附睾切除术。
患有附睾炎的人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的操劳,导致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合理安排与搭配,均衡饮食的营养,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此外还要注意少吃一些葱蒜之类的刺激性食物,更要忌口辛辣的东西,生冷的东西也要尽量的少吃,更不要抽烟喝酒,平时要多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要注意身体素质的增强,同时要保持心态的积极。
生殖感染常见炎症
睾丸炎:睾丸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睾丸炎。
尿道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尿道炎,男性手淫、抽烟、饮酒、房事过度等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也会使尿道受压、受损伤,导致局部缺血、淤血、缺氧,使尿道粘膜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引发尿道炎。所以男性朋友要注意改变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膀胱炎:常见的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多数是通过经尿道的逆行感染所致。因女性尿道短,并与阴道临近,更易发生膀胱炎。膀胱本身存在病变,如有膀胱结石、异物和留置导尿管时,或存在尿路梗阻及排尿障碍时更易发生非特异性膀胱炎。
包皮龟头炎:除生理性包茎,包皮过长、性成熟以后包皮垢刺激或少数机械性损伤因素而发生龟头炎症改变。另外,各种细菌感染也会诱发龟头炎,其中以细菌性与真菌性感染为最常见。
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感染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是引起附睾炎的因素。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常见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其次是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绿脓杆菌等,沙眼衣原体也可引起急性附睾炎。致病菌多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此外,细菌侵入附睾也可经淋巴管或经血行感染引起附睾炎,但少见。
哪些群体易患附睾炎
附睾炎的易感染人群是青壮年,主要是通过细菌感染导致。细菌多从感染的尿液、前列腺、后尿道、精囊经输精管蔓延至附睾。前列腺手术后及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也容易患附睾炎,排尿时尿液返流到输精管也可以导致附睾炎。如果小孩反复发生附睾炎,则应考虑输尿管开口于精囊的可能。引起附睾炎的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淋菌及衣原体也常引起附睾炎。
除了青壮年,其他年龄段的男性朋友也会得附睾炎。认识附睾炎的症状有助于预防其发生。附睾炎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发病急,阴囊肿胀疼痛,并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站立时疼痛加重,常伴有高热。炎症较重时,阴囊皮肤水肿、发红,并可形成脓肿。
病人常感一侧阴囊疼痛,并向腹股沟放射,有不定期的附睾肿胀疼痛史,附睾轻度增大变硬,有轻度压痛,但很少有明显结节感。慢性附睾炎的治疗着重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除非患者多次急性发作或有化脓性附睾炎者,一般不做附睾切除。
男性非淋性尿道炎表现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在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细菌培养也无淋球菌生长。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有尿道刺痒,伴有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但症状较淋菌性尿道炎轻。
2.在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清晨首次排尿前,屎道口可出少量黏液性分泌物,有时仅表现为痂膜封口或裤档污秽。有相当一部分人可无任何症状。
非淋性尿道炎的危害是巨大的。一般会引起以下疾病。如①附睾炎:感染沿输精管延至附睾,典型症状为尿道炎与附睾炎并存。常见者为急性附睾炎,多为单侧常由沙眼生物变种引起。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较常见,慢性前列腺炎可无症状或有会阴钝痛、阴茎痛等。
非淋菌性尿道炎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不仅可并发以上几种疾病,还会在长久的刺激之下影响正常性功能,造成早泄、阳痿等,望患者朋友引起重视。而且非淋性尿道炎症状有一定的潜伏期,若是传染给他人,很容易交叉感染,久治不愈。因此建议您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去检查与治疗。
男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法
尿道炎是指尿道因各种原因导致炎症,出现分泌物、尿痛或尿道不适等症状。如果能检出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称为淋菌性尿道炎;如果查不到淋病奈瑟菌,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性病,它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潜伏期短(3~5天)等特点。对于男性患者来说有并发症的表现主要为淋菌性精囊炎,有尿痛、尿急、尿频、尿带血、发热等症状;淋菌性附睾炎,有发热、阴囊红肿、疼痛等症状。而对于女性患者来说有并发症的表现主要是淋菌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可用西医治疗,常使用西力欣、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菌必治、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药物治疗。同时可用中医治疗,常用于治疗淋病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知柏地黄丸等。同时治疗时注意3个方面,分别为1、淋菌性尿道炎治疗后随诊复查;2、初期诊断、前期进行淋菌性尿道炎治疗;3、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按时、足量、规则的用药。
保守治疗:水煎内服“三草消炎汤”借助药力和热力,两者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合,增强了药效,更适合肠胃的吸收。药效快速作用于尿道病灶,促进气血运行。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禁止饮酒、喝浓茶及咖啡;不吃辛辣食物,多饮水;避免疲劳,保持局部清洁。.家庭中做好必要的隔离,浴巾、脸盆、浴缸、便器等分开使用,或用后消毒。同时让患者的配偶和(或)性伴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附睾炎治愈后多久能进行性生活
附睾炎治愈后应过多久才能有性生活,目前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期限。急性附睾炎禁止有性生活,需在完全治愈后可进行;慢性附睾炎在规范治疗期间,一般不鼓励有性生活,但部分慢性附睾炎在无明确的病原菌感染的情况可以有性生活,但不宜过频。
附睾囊肿怎么办
附睾肿大主要是由附睾炎引起的。附睾炎多见于中青年,按病程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种。急性附睾肿大临床表现:发病突然,高热、白细胞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病因
附睾肿大主要是由附睾炎引起的。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
诊断
附睾肿大,有时会尿急,尿常分岔。
附睾肿大的诊断1、急性附睾炎:
本病根据病史体征诊断多不困难,主要诊断因附睾炎引起的附睾肿大。但须注意与睾丸扭转相鉴别。睾丸扭转发病急骤,睾丸肿大固定不能在阴囊内活动,抬高阴囊不能减轻局部疼痛。
附睾肿大的诊断2、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附睾常为均匀性肿大质硬有压痛。
附睾结核的确诊
1.多见于青壮年。常与泌尿系结核同时存在或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灶。
2.多数为慢性病程。常在附睾尾部有较大的结节,质硬,表面不平,压痛不明显。
3.重者可累及全附睾,并可侵及睾丸。以至形成寒性脓肿,穿破后遗有长期不愈的窦道。
4.输精管可有多数结节,呈串珠状。前列腺和精囊可触及结节。
5.少数有急性发作史。附睾、睾丸肿痛明显,可伴有发热。难与非特异性的附睾、睾丸炎鉴别。
6.前列腺液PCR检查结核杆菌DNA阳性。
附睾结核的诊断一般无困难,如有典型的附睾硬结、皮肤粘连、窦道及串珠样输精管病变,诊断当可确附睾结核定。但早期和急性发作的附睾结核易误诊。早期附睾结核应与慢性附睾炎鉴别,慢性附睾炎疼痛较明显,常有急性发作及反复发作史,附睾肿块不如结核硬、大,很少形成局限性硬结,不形成窦道,亦无皮肤粘连及输精管串珠样改变。淋菌性附睾炎有淋球菌感染史,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尿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其中可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尿道分泌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可查到淋球菌特有的氨基酸序列。衣原体所致附睾炎也可引起类似淋菌性急性附睾炎,患者有非淋病性尿道炎史,尿道内分泌物多较稀薄呈白色。阴囊内丝虫病有时可与结核性附睾炎混淆,丝虫病所引起的浸润和硬结在附睾附近的精索内,与附睾可分开,丝虫病硬结往往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变,而结核病则改变很慢,丝虫病有地区性,患者可同时有橡皮肿及乳糜性鞘膜积液。正常的附睾有时被误诊为附睾结核,附睾头及尾部稍大或稍硬属正常现象,如果没有浸润或硬结,不能确定诊断,可随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