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又犯了——按摩疗法
胃炎又犯了——按摩疗法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弱等。他的种类很多,有隐隐作痛的慢性胃痛,也有突然发生急剧痛的急性胃炎。甚至在工作中或步行中都有可能发生令人冷汗直流的剧烈胃痛。这样的症状大都是因为急性胃炎以及俗称“胃痉挛”的疾病所造成的。
急性胃炎是胃壁粘膜发生炎症,并且伴随着疼痛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是暴饮暴食、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或发热性疾病发作时的症状之一。在某些时候,极度的紧张状态也可能引起神经性胃炎。
不管如何,当疼痛发生时,要立即安静下来,症状便会逐渐缓解下来,但不会完全消失,便是这个疾病的特征。此时,仍需依靠穴道疗法达到止痛的效果。
【有效穴位】
对于急剧的胃痛,应先刺激“胃肠点”。胃肠点位于手掌中央稍下方的部,位,是属于“健理三针区”内的穴道。由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朝手腕方向画一直线,此线与生命线相交之处,即为胃肠点。
落零五位于手背侧,大约在食指与中指之间,朝手腕方向下移2厘米处,用手指触摸,约在食指和中指之间的骨凹处。
面瘫的自我按摩疗法
面瘫的自我按摩疗法有哪些呢?面瘫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还有西医的治疗,在医院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自我按摩促使康复,下面小编就介绍下面瘫的自我按摩疗法有哪些吧。
面瘫的自我按摩疗法有哪些?本病治疗除根治原发病外,主要疗法为针灸、理疗、按摩、药物等。自我按摩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2.轮刮眼睑。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指擦鼻翼。面瘫的自我按摩疗法有哪些,以两手食指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点捻四白穴。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为术端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公分),往返50次。
便秘的按摩疗法
便秘,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常见但是谈论起来极为尴尬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生理造成困扰,还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阴影。面对这一令人无比厌恶的疾病,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加以缓解呢?
现在,您不妨用自己的双手,坚持以下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通便的作用。
一、按摩腹部
1.摩腹
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2.按揉天枢穴
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
3.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4.推肋部
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5.按揉关元穴
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6.提拿腹肌
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二、按摩腰骶
1.推擦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按揉肾俞穴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按揉支沟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3.按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4.按揉三阴交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专家介绍说以上的自我按摩法不仅能够调理肠胃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正所谓一举多得。而许多人因为不太了解具体做法而错失良机,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便秘的患者朋友脱离苦海,早日康复。
按摩法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因饮食不规则,饥饱失常或过食辛辣生冷食物损伤脾胃,精神抑郁气机逆乱也可致肝邪犯胃,或外邪内侵克犯脾胃所致。这三种类型在临床中较多见,症状多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在背部膈俞至胃脘部之间出现压痛点,胃脘隐痛可痛及两胁,口苦吐酸,神疲乏力。
按摩法治疗慢性胃炎
按摩治疗可选三个要穴,中脘、足三里和胃俞。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胃俞穴可调理湿热水气,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先在上腹部,以掌揉或掌根揉、拳揉,采用环形抚摩,力度由轻逐渐加重,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中脘、足三里、胃俞穴,这三个要穴也是先抚摩,然后可用点、按、推、揉的手法,每个穴位2~4分钟即可。若是脾胃气滞者加肝俞、膈俞,搓擦两胁;胃热阴虚者加心俞、内关、三阴交;脾胃虚弱者加关元、气海。最后在背部循足太阳经络按摩4~5分钟,可用推、擦、按揉、揉的手法,以发红透热为度,让患者能忍受住。
俗话说的好,“三分治,七分养”,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比治疗更重要,除了保持精神愉快,还要注意饮食和禁忌药物。戒烟忌酒,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忌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浓茶、浓咖啡和刺激性饮料也不宜饮用。
慢性胃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症状之一:上腹疼痛或者经常出现饱胀的症状,这两个症状是慢性胃炎中最为常见的。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在空腹时会感觉舒适些,但是往往都是在进食后发现胃部不适,这是由于胃部出现舒张功能的障碍导致的。
症状之二:消化道出血。根据患者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不一,患者会出现出血程度不一致的情况,有些患者是反复性的小量出血,而有些则是大出血。
症状之三:胃酸过多,由于慢性胃炎导致胃部各方面都无法正常工作,会导致患者出现胃酸过多的症状。
症状之四:食欲较差以及慢性胃痛。由于慢性胃炎会导致患者进食后出现不适,随着次数增多,患者的食欲也就变得越来越差,并且由于炎症导致,患者也常常会出现胃部疼痛的感觉。
本文为各位介绍了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但是,慢性胃炎患者不能自己盲目的选择治疗方法,应该做了检查后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腰痛的按摩疗法
1.按揉法:用医者的拇指指腹部、肘尖部或手掌根部,在病变处作环形旋转施压,逐渐用力。拇指按揉法适用于肌肉起止点处或痛点较为表浅处,肘尖按揉法多用于肌肉丰满部位或痛点较深部位。此法具有放松肌肉,松解粘连等作用。
2.弹拔法:用拇指指尖或食、中指的指端,在患者痛点周围的肌肉(或肌腱)上作纵向弹拔,直到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而能耐受为止。此法具有松解粘连、解除肌肉痉挛等作用。
3.叩击法:类似于“捶背”手法,用双手握拳顺序由胸背正中顺序而下,连续叩击脊柱至腰部,或用一手垫在下面,一手叩击手背,如此反复进行。此法具有放松腰背肌肉作用。
4.拿捏法:医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形成钳形用力,将腰背部(或腿部)肌肉(或肌腱)反复捏拿提起。可持续拿捏30~60秒,亦可一拿一放,反复多次。此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通络止痛作用。
5.滚法:医者用小指侧掌背、小指及无名指根部以一定压力附着于治疗部位上作连续滚动动作,频率在每分钟120~180次为宜。此法适合于在面积肌肉及软组织的放松,具有改善局部积压循,松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肩周炎按摩疗法有哪些
初期按摩疗法:
(1)取坐位,家人立其患侧,一手拉其上肢往上抬,另一手用扌衮法或一指禅法推施于肩关节周围,约5分钟。
(2)取坐位,家人用拇指端点按肩中俞(大椎旁开2寸)、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臑俞(腋后皱襞直上,肩胛岗下缘凹陷中)、肩髃、肩贞(腋后皱襞上1寸)、天宗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后期——粘连期按摩疗法:
除使用上述两法外,再选择下列按摩疗法:
(1)取坐位,家人用双手抱托其肘部作内收、外展、上举、后伸等被动动作,反复进行2分钟。
(2)取坐位,家人站其患侧,外展其上肢,以其肩关节为轴作环状旋转运动,顺时针、逆时针各30次,幅度逐渐加大。
(3)取坐位,家人立于患肢侧,略下蹲,将患肢伸直搭于自己肩上,双手抱病肩,两手拇指按于腋下部,其余四指相交于肩上,来回旋转揉动三角肌、腋下诸肌、大圆肌、胸大肌、胸小肌外侧端,并慢慢上抬患臂,每次3分钟。
(4)在墙上贴一塔形标尺,患者面壁而立,双足跟并拢着地,患侧臂稍屈前举手掌贴于墙上,患侧臂随示(食)指、中指和环指轮流向贴在墙上的标尺往上爬,逐渐伸直手臂,如此反复10次。
通过上边介绍的按摩疗法我们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按摩疗法治疗肩周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围一旦出现肩周炎患者,一定要及时的采用上边的按摩疗法进行按摩治疗。真正做法早发现、早治疗,以减轻肩周炎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不便。
孔最的准确位置图 孔最的按摩方法
1.取端坐位,一手臂伸掌仰掌,用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指腹点揉孔最穴,以穴点有酸痛感但能忍受为度,可按揉至透热或局部皮肤微红,双侧穴位交替点揉各3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2.孔最配伍肺俞,风门,采用按摩疗法,可以宣肺止咳,定喘。
3.孔最配合合谷,大椎,采用按摩疗法,可疏风解表,泻热止痛。
肿瘤的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在美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形式,它大都由护士来进行。按摩疗法基于这个古代思想:我们人体内及周围存在的生命力是健康的根本。支持者认为,按摩疗法可以控制生命能。
按摩时,护士或其它按摩人员站在躺着的病人傍边,双手沿病人身体下滑,停在脚趾处。在脚趾这个地方,病人“晃掉”有害能。否则,有害能会妨碍病人正常的能量流动。按摩可以消除疼痛和治愈疾病。按摩者相当于生命能的通道,把支持、关心和爱传递给病人。
按摩疗法中生命力或能的思想在古代印度和中国就很盛行。气功中都包括有生命力的思想。然而,科学研究还没有证实生命力或生命能的存在。
虽然按摩疗法尚未得到科学证明,但美国仍有多达80个学院和大学讲授这种疗法,从事它的护士也有4万个左右。
平均20到30分钟的一次按摩,需要完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集中精力,在这个过程中,临床医生努力净化自己的思想。这是为与病人的能场相沟通,以及为查找体内引起疾病的节点位置做准备。
第二个步骤,临床医生完成诊断。他把双手放在离病人身体2到6英寸的上方,手掌朝下,从头到脚,扫过病人的身体。这个步骤是为了找出病人能场中发出健康所损信号的失调位置或节点。
接下来,临床医生进行几次身体抚摸。每次临床医生的手抚摸到病人的脚趾后,都弹向空中,扔掉有害的能量。
最后,临床医生把他自己多余和健康的能量输给病人,这可使病人的能场重新平衡及打开节点。治疗过程才告结束。
有人相信,这个过程排除了引起疾病和疼痛的能场中的节点及其它问题。这与宗教领袖用手把治疗能量传给追随者非常相似。
的确,按摩疗法会产生一定安慰效果是完全可能的。当病人希望并相信它能有所作用时,按摩就会产生有益的效果。病人会变得更放松,压力也会减小或消失。
临床医生集中1个半小时左右的注意力在病人身上,也会对病人大有好处。有一个关心他健康情况的人在身边,会使病人变得放松,焦虑减少,感觉好一点。
支持者相信,按摩疗法可以改变酶的活性,提高血色素(血液中运送铁的部分),减少发烧,加速伤口愈合。它也有助于哮喘病人呼吸和使哭闹的婴儿安静下来。这些效果目前还不知道是由于按摩疗法,还是与病人无关的其它原因所造成。
对按摩疗法的真正价值,还存在很大怀疑。直到今天,尚没有科学证据显示它的功效,以及生命力这种东西的存在。所以,一些科学机构包括James Randi教育基金和Critical Thinking费城协会,都建立了一个一百万美元的奖金,用来奖励能证实按摩疗法的有效性或生命力存在的人。但没有人提出领取奖金的要求。
象其它另类疗法一样,按摩疗法也被用来消除癌症的某些症状和癌症治疗的副作用。不要期望按摩疗法能缓解或反转癌生长和癌扩散。
颈椎酸痛 自我按摩
现在从业人员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你有颈椎酸痛的症状吗?本文介绍了自我按摩疗法作用和具体做法。
自我按摩疗法作用
自我按摩疗法是在人体特定的穴位、部位等处,进行推拿按摩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的一种方法。自我按摩预防颈椎病的机理是:温经通络,宣导气血,解痉止痛。《素问·举痛论》认为“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说明按摩手法作用于体表经穴和病变部位,可以通过对软组织的物理作用,局部摩擦的热效应以及神经、体液的调节起到温经通脉、宣导气血的作用。手法作用还可起到缓解肌肉痉挛,提高肌肉收缩力和耐力的作用,对肌肉萎缩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胃俞怎么找最简单
俯卧,胃俞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胃俞穴是胃的背俞穴,为胃腑之气输注之所,按摩胃俞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当寒邪犯胃,引起胃疼,腹泻等症时,刺激胃俞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上述症状。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
胃俞常用按摩方法有以下三种:
1.推揉运摩法:俯卧,按摩者沿被按摩者膀胱经胃俞穴以掌缘推揉运摩10分钟,并以搓法结束,可以帮助缓解胃肠痉挛腹痛。
2.搓摩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以温暖脾胃,适合脾胃虚寒者。
3.按揉法:取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同时用力按压或揉压左右两侧的胃俞穴3分钟。
按摩的定义
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做按摩疗法。
中国史记上记载先秦时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按摩专著,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惜早已失传。但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在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异法方宜论》等。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按摩疗法作用
按摩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医疗保健学科。我国历代医学家均重视这一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不断的总结、整理和发展而传承于世。现代医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证明了按摩疗法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其肯定的治疗效果,已被很多国家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验证后得到了广泛认可。按摩不同于服药或其他治疗方法,它是通过手法操作所产生的力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而起到治疗作用。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
按摩能平衡阴阳,调整脏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如热伤阴,阴虚生内热。阴阳失调则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按摩手法的不同对大脑和其他脏腑可产生抑制和兴奋的不同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调整脏腑的阴阳,使之平衡。
按摩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贯穿上下,沟通内外,将人体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经络不通则发生疾病,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按摩可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疾病消除。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是气血运行的结果。按摩能促进脾的运化功能,有利于人体气血的生成,又可增强气血的运行,使气血充盈调达。
按摩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常有局部肿胀,这是损伤之处离经之血瘀积于体表所致;或因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按摩伤处,使筋骨复旧,瘀血消散,肿胀减轻,疼痛随之缓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曰“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按摩能解除粘连,滑利关节。筋出槽,骨错缝,日久失治,使瘀血、积液不得消散,瘀久发生粘连,从而使关节不利。按摩时用推按、屈伸和弹拨等手法,要疏理筋骨,解除粘连,滑利关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利于受损部位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按摩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阙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挢……”可见按摩湿寒证古人早有经验。又曰“寒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偏头痛按摩的方法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1、先用大拇指指端或偏锋,自眉心向上垂直平推至发际,双手交替,往返18次。再用大拇指指腹沿两眉中点印堂穴处,向两侧平推至太阳穴,分3次上到发际,再往返,左右手交替,各9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2、用食、中两指指腹,盐眉弓向两侧推至太阳,左手食、中两指推向右,并配合抹法抹回来;右手食、中指腿向左,亦配合抹法,如此往返各+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3、用一指禅推法,以双手大拇指指端,从各种内眼角沿眼眶推至外眼角,先上后下,双眼作“∞”形,往返推约7~9遍。或将双手大拇指放在同侧太阳穴上,用食指桡侧缘轮刮眼眶,方向同上,往返9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4、用双大拇指指腹按揉太阳穴,顺、逆时针方向各9次;用中指指腹按压攒竹(双)、鱼腰(双)、阳白(双)、四白(双)、迎香(双)各15秒,以稍感酸胀为度。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点按头顶百会穴2分钟。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5、一手扶头侧,一手五指分开,并微屈,在颞旁自前向后来回推擦,然后换首推擦另一侧颞旁,每侧各18次。
偏头痛穴位按摩疗法6、用大鱼际揉法,轻揉印堂、前额部、左右眉弓、太阳穴及两侧颞部,每个部位各49次。
降血压按压哪里 按摩降血压注意事项
1.掌握适应证:按摩疗法适用于病情较轻,病情稳定的一期,二期高血压患者,对于三期高血压患者,病情较重尤其是高血压危象者,不宜采用按摩疗法。
2.采用按摩疗法时应选择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要保持心平气和,采取放松舒适的体位;寒冷季节按摩时,应注意室内温度,以防感冒。
3. 选用适宜的手法:按摩时,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手法,同时手法应轻柔和缓,用力不宜过大,切忌用重力或蛮力,以局部有酸胀感或温热感为度。尤其是在敏感穴位上施行抹法,掐法,点压等手法时更应轻柔,并且只能单侧操作,不可两侧同时进行,以免刺激诱发血压升高,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
4.采用按摩疗法降血压,必须做到持之以恒,要有信心和耐性,一般需1个月以上方可收到明显疗效。应坚持治疗。对血压偏高者,可每天按摩2次,平时血压较稳定者,可每天按摩1次。
快速治拉肚子的小妙招 快速治拉肚子自我按摩法
自我按摩疗法是指患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自己的体表做按、摩、推、拿、揉、压等各种手法,以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自我按摩疗法可以疏通经气、温经散寒、促进胃肠蠕动、加强消化功能,有着很好的止泻,治拉肚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