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大要注意什么
肝肿大要注意什么
饮食方面应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供给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要防止粗糙多纤维食物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大出血。
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极差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免发生肝昏迷。出现腹水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腹部肥胖可是自我鉴别脂肪肝的一大方法。
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如何自我诊断酒精肝
一、症状
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近期内较集中地大量饮酒史,有明显地腹胀、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体重减轻、部分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Lischner分析169例酒精性肝炎中食欲不振77%、恶心呕吐55%、腹痛46%、体重减轻43%。
二、体征
以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有肝功能不全时腹水明显,有的出现神经精神症状。Lischner报告中的169例中,肝肿大81%、黄疸77%、腹水59%、发热56%、营养不良55%、上消化道出血22%、食管静脉曲张12%、精神症状10%。中日友好医院24例中,肝肿大58%、酒徒面容50%,肝掌46%、消瘦46%、蜘蛛痣38%、黄疸33%、脾脏肿大21%、腹水12.5%,食管静脉曲张1例,食管静脉显露2例,发热1例38.1摄氏度。文献报告多数发热病人住院后随着停酒,发热也于数天内恢复正常,但个别病人发热可达4周。至于病理改变的轻、中、重程度与临床的关系,本组24例从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ALT、AST、ALP、GGT值上升(轻度酒精性肝炎为43%-72%;中度60%-80%;重度100%上升),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临床征象:乏力、肝区痛、性功能减退、阳痿、肝肿大(轻度酒精性肝炎有36%-71%肝肿大、中度2/3肝肿大、重度全部肝肿大)也可供参考。
如何自我诊断酒精肝
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选用CT平扫,正常人肝CT值因个体差异可有较大差异,但总是高于脾脏的CT值,且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诊断标准一般参照脾脏的CT值。如果肝、脾密度比值小于1或肝脏的CT值低于脾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二者的比值可作为衡量酒精性脂肪肝的参考标准或随访疗效的依据。那么酒精肝要如何诊断。
酒精肝发病前往往有近期内较集中地大量饮酒史,有明显地腹胀、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体重减轻、部分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
一、症状
酒精性肝炎发病前往往有近期内较集中地大量饮酒史,有明显地腹胀、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体重减轻、部分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Lischner分析169例酒精性肝炎中食欲不振77%、恶心呕吐55%、腹痛46%、体重减轻43%。
二、体征
以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有肝功能不全时腹水明显,有的出现神经精神症状。Lischner报告中的169例中,肝肿大81%、黄疸77%、腹水59%、发热56%、营养不良55%、上消化道出血22%、食管静脉曲张12%、精神症状10%。中日友好医院24例中,肝肿大58%、酒徒面容50%,肝掌46%、消瘦46%、蜘蛛痣38%、黄疸33%、脾脏肿大21%、腹水12.5%,食管静脉曲张1例,食管静脉显露2例,发热1例38.1摄氏度。文献报告多数发热病人住院后随着停酒,发热也于数天内恢复正常,但个别病人发热可达4周。至于病理改变的轻、中、重程度与临床的关系,本组24例从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ALT、AST、ALP、GGT值上升(轻度酒精性肝炎为43%-72%;中度60%-80%;重度100%上升),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临床征象:乏力、肝区痛、性功能减退、阳痿、肝肿大(轻度酒精性肝炎有36%-71%肝肿大、中度2/3肝肿大、重度全部肝肿大)也可供参考。
酒精肝是比较严重的疾病,酒精肝的出现对患者来说危害很大。然而酒精肝的注意事项很多的人是不了解的,生活中人们要注意酒精肝的治疗方法。
肝肿大的诊断
病史往往能提供肝脏病的诊断线索要注意了解有否传染病的接触史,接受血液制品史,旅居流行地区史此有助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可引起中毒性肝肿大肝硬化患者既往常有肝炎、黄疽、慢性酒精中毒等病史伴随肝区疼痛者多见于肝内炎症、急性肝淤血、肝内占位性病变多为钝痛性,但肝癌的疼痛可相当剧烈。伴有发热常提示肝炎肝脓肿、胆道感染、肝癌或其他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等。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伴有纳差。
1.病变范围
(一)弥漫性肿大由于普遍性肝脏病变所致,见于各种肝炎J肪肝、肝淀粉样变性肝瘀血、肝硬化、肝细胞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
(二)局限性肿大由于肝内占位性病变所致,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肝包虫等。
2.肝的硬度
正常人体质瘦弱者可触及肝边缘且质软肝脏中等硬见于肝炎、肝脓肿、血吸虫病脂肪肝、疟疾等。肝脏质地坚硬见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淤血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肝淀粉样变性梅毒肝等。
3.肝的边缘和表面
慢性肝炎淤血肝的边缘较钝,表面尚平滑,肝硬化的边缘锐利表面呈结节状。
4.压痛
急性肝炎急性肝淤血、急性胆管炎或胆绞痛发作时压痛明显,细菌性或阿米巴肝脏肿时压痛更为剧烈主要为局限性压痛,肝癌常无明显的压痛,慢性肝炎时压痛较轻肝硬化*肪肝、肝淀粉样变性与梅毒肝一般无压痛。
5.黄疽
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外胆道梗阻多见。
肝肿大的预防
1.饮食方面应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供给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要防止粗糙多纤维食物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大出血。
2.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极差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免发生肝昏迷。出现腹水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3.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腹部肥胖可是自我鉴别脂肪肝的一大方法。
4.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5.补硒养肝,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喂成分的养肝片,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调节免疫,对养肝、护肝有良好作用。
肝硬化肝癌症状
1。有的酒精肝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水、发烧等症状,有的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隐原性肝硬化的症状有哪些。
2。酒精肝患者还会有面色灰暗等肝病面容,还有蜘蛛痣、肝掌等体表特征。
3。酒精肝患者会出现腹胀、乏力、售价不振、精神不佳、厌油腻、肝区不适等现象出现,还可能会出现黄疸、肝肿大,还有压痛感等等。
4。在临床检查上,患者会有肝肿大、脾脏肿大等酒精肝症状,而且血中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等。
肝脾肿大的原因
肝脾肿大原因
(1)急性肝炎(甲型、乙型及丙型),无论有否黄疸或属何类型均可引起肝脏肿大。若无肝肿大体征,诊断本病,当属可疑。但暴发型者例外。凡在近期内肝脏增大者,肝脏质地柔软、肝区触痛及叩击痛。尤其为黄疸型者,能够将引起肝肿大的其他疾病排除,急性肝炎的诊断应首先考虑。脾肿大是肝炎的体征之一,但并非每个病例皆然。脾肿大者多数质地柔软,轻度肿大及轻触痛。
(2)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与慢性持续性)之肝肿大质地较韧,并具有轻触痛,部分病人以肝区疼痛为主诉症状。脾肿大是部分慢性肝炎病人所具有的体征,肿大不显著、质地较硬伴触痛。活动性者以肝功能明显异常及明显黄疸来区别于持续性者。
(3)肝硬化其肝肿大并非为本病的主要体征,尤其失代偿期的门脉性肝硬化病例。心源性、酒精性及胆汁性者均有肝肿大的特点。凡肝硬化病例其肝脏质地均较硬,可达Ⅲ,边缘锐利、表面突凹不平,触之结节状改变。各类型肝硬化尤其并发门脉高压症者脾肿大较显著。在门脉性肝硬化病例中,肝与脾的大小呈反比即:肝愈小、脾愈大。质地愈硬。
(4)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病情一般较重,肝脏的左、右两叶均累及而同时增大,质地较软伴有轻触痛及右季肋部叩打痛。阿米巴性肝脓肿起病缓慢,病情较稳定。初期(即阿米巴肝炎期)肝脏呈轻度肿大或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柔软。一旦脓肿形成之后全身症状显著,肝医疼痛加剧。如病变在肝内缓慢进行、脓肿缓慢形成时,肝脏逐渐增大、变硬。肝区并无显著触痛与叩打痛。此与原发性肝癌区别较难。 无论细菌性或阿米巴性肝脓肿病例,脾肿大并非主要体征,常无明显肿大。
(5)脂肪肝:为脂肪代谢障碍所致的肝损害。触诊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伴压痛,质地较韧或硬,表面光滑。此类病人很少发生脾肿大。确诊需肝活检帮助。 其他代谢障碍性肝脏疾病,常见的如肝淀粉样变性、血紫质病等均可引起肝脏显著肿大,质地硬、边缘钝、无触痛,少数病例可发生黄疸与腹水征。
右肝血管瘤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血管瘤破裂
肝血管瘤破裂造成腹腔内大出血。这时,病人会突然出现急性腹痛,伴有休克。这是因为巨大的海面状血管瘤在血管瘤窦内不断出现纤维性血凝块而导致循环中大量纤维蛋白原的消耗,此种情况下,出血不易止住,其死亡率较高。故确诊的患者,如出现肝区肿痛、腹胀不适,纳食不好等症状可能是血管瘤进行性增大所致,可手术治疗,以免因血管瘤破裂出血而发生危险。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如鼻出血、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及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又称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下。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在凝血止血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纤维蛋白原由肝脏制造,是血浆粘度的决定因素,纤维蛋白原升高造成血浆粘度升高和高凝状态也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纤维蛋白原低下则主要表现为凝血异常。
肝脏肿大
肝脏肿大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大多不可触及。正常肝脏大小为25cm(长径)×15cm(上下径)×16cm(前后径)。但若肝上界正常或稍高,肝下界超出肋缘1cm,剑突下3cm或超出剑突根部至脐距离的中、上1/3交界处,称为肝肿大。某些生理情况下,如5岁以下的儿童、瘦长体形的成人或多孕妇女在深吸气时肋下可触及肝脏,或在运动后出现一过性肝肿大;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肺气肿、内脏下垂、严重的胸廓畸形时肋下也可触及到肝脏,但肝脏的上界也同时下移,不能称为肝肿大。肝肿大可分为弥漫性肝肿大、局限性肿大、婴儿肝肿大、感染性肝肿大、中毒性肝肿大、瘀血性肝肿大、胆汁淤滞性肝肿大、代谢障碍性肝肿大。
肝脏大是什么原因
引起肝肿大的疾病很多,比较多见的有:弥漫性肝肿大的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脂肪肝、代谢障碍性肝硬化及累积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闭塞性肝静脉内膜炎、Budd-Chiari综合征、感染性疾病等。
局限性肝肿大的疾病有:肿瘤(腺瘤、癌)、肝囊肿、血管瘤、血管瘤性错构瘤等。
肝腹水晚期症状
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预示疾病的严重性,这时候表现为腹胀及少尿,这常常说明肝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腹水形成的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这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多个脏器、多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浆膜腔积液】
肝腹水患者常常并发胸腔积液,且以右侧胸腔为多,如伴有渗出性胸腔积液。另外低蛋白血症或结缔组织病时,腹水伴有多浆膜腔积液。
【腹部外形隆起】
肝腹水患者的腹部呈蛙腹状隆起,结核性腹膜炎腹型可呈尖球状,腹壁较为紧张。急性腹膜炎时则腹肌紧张,有压痛,女性患者须与巨大卵巢囊肿相鉴别,这两种症状极易造成疾病的混淆。
【静脉曲张】
常常在肝病患者并发门静脉高压以及门静脉、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时发现。患者伴有脐周静脉曲张,且下腹壁曲张静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容易出现出血的危害。
【肝肿大或肝缩小】
酒精肝引起的腹水常伴肝肿大,晚期则肝可缩小;右心衰竭、心包积液所致腹水也可有肝肿大,当急性型肝静脉阻塞时,则可有突发性进行性肝肿大,患者体内的腹水也迅速增长。
急性肝炎的症状
急性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为常见的传染病。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急性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两型。
1.急性无黄疸型:近期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肝区胀痛等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肝肿大伴有动态变化及叩、压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2.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1)黄疸前期:起病急,伴畏寒及发热,乏力,纳差及消化道症状明显,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炎、关节痛、荨麻疹等表现,肝肿大不明显。本期持续数日至两周。(2)黄疸期:巩膜及皮肤黄染,发热渐退,但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肿大、质软,有叩、压痛,5%~10%患者脾肿大、质软,有叩、压痛。此期持续2~6周。(3)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及肝肿大逐步消失。本期持续约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