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脸色看肝病
如何从脸色看肝病
一看便知
中医学非常重视望诊,《内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体内的变化必然表现在外面,一望便知,所以很多病人一进入我的诊室,病情就已经知道了三分,我把这些方法告诉您,您很快就掌握了。
看脸——肝病病人的脸色如果肝功能很正常,面色也应该是红润的,如果肝功能异常,病情有波动或者较重,面色一般会比较晦暗,就是缺乏红润的颜色,可以表现为:
⑴黄:可能是胆红素高,也就是黄疸,也可能是伴有贫血。
⑵黑:肝病的黑和正常人的黑不一样,是一种晦暗的黑,就像长时间不洗脸一样,这种黑一般先从额头开始,逐渐可发展到满脸黑,而且颜色越来越深。这种情况一般都已进入肝硬化阶段,甚至是肝癌,所以千万不能轻视,要及时就诊,详细检查。这种情况从中医学角度属于肾虚或瘀血。
⑶青:面色青灰,或是青黑,都是病情较重的表现,病情较面黑者更严重。
⑷白:面色白而无光泽,或者呈现虚胖,而不是健康人的白里透红,一般是贫血或者伴有糖尿病。
⑸红:不是满面红光,而是脸上有很多红色血丝,这是肝硬化的表现,由于雌激素灭活障碍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老人脸色发黑怎么办
从脸色看健康:脸色发黑
脸色暗黑多为肾虚。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未老先衰。体质多为阴虚质或特禀质。
建议:注意固护自己的精气,可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水果等。忌吃辛辣刺激性、煎炸爆炒的食品等。
从脸色看健康:脸色发黄
如果有的人脸色偏黄色或者萎黄的话基本上是脾胃虚弱的问题。脾胃功能非常的健康的话,就会气血旺盛,皮肤非常的柔润;脾胃如果太虚弱的话,不能很好消化食物,气血不足的话,脸色看起来就非常的苍白或者萎黄无华,这样的人是属于痰湿质。
建议:少食肥甘厚腻、生冷滋润之品。可多食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等食物,也可用山药糯米粥的药膳来调养。
脸色发黑肝脏出问题
严重肝病患者容易脸色发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肝病门诊主任卢秉久介绍,中医认为黧黑、暗青色是肝脏的本色。而当肝脏的本色出现在面部时,则说明患者的肝脏病变比较严重。正因为如此,临床上的确有相当多的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脸色会变得越来越黑或越来越青,这类患者的脸上还可能会出现蜘蛛痣。
另外,很多肝病会导致胆红素异常,这个时候人的脸色往往发黄。而当肝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患者的脸色则可能变得暗黄、晦暗,甚至呈现黄绿色。可见,脸色和肝病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专家强调,医生观察患者的面色必须是在面对面、素颜相见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在灯光、化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就很难通过面色看出身体的健康状况。而长期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本身皮肤就容易发黑,就更难说明问题了。所以,仅凭宋小宝的舞台形象,不能轻易诊断其患有严重的肝病。
慢性疾病可能在面色上露出马脚
全国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杨力表示,一些慢性疾病可能会在面色上有所体现。
临床上,面色发红,尤其是到了下午面色红得厉害,而且有头晕现象,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高血压;如果面色发黑,而且看上去显得比较脏,总像没洗干净一样,要当心是不是肾病的终末期;肺气虚衰的人容易面色苍白,长期咳嗽的人、哮喘患者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面色青黑,而且嘴唇发乌,要警惕心衰的可能,老心脏病患者要对此注意。当皮肤上突然出现黑棘状赘生物时,要警惕肠癌或者肺癌的可能。体表本来就有的痣,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而且颜色发生改变或者周围出现红晕和卫星痣,表面溃烂、刺痒,要当心是不是癌变。
怎么看肝脏是否有问题 看脸色
脸色蜡黄,皮肤粗糙,也是肝病面容。如果一个人额部、双颊、鼻背部有褐色色素沉着,那可能是患有慢性肝病。
从脸色看喝酒伤肝程度
酒后脸红者肝损伤严重
喝酒脸红,医学上称为潮红,代表身体中的乙醇脱氢酶多,乙醛脱氢酶少,使得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度非常快,同时需要肝脏提供大量的P450酶把它们转化为乙酸。饮酒过量,消耗肝脏P450酶多,对身体的损害极大,特别是本身患有肝脏疾病的人,会造成疾病加重或发作。
研究发现:喝酒上脸的人代谢受阻
从医学上讲,‘喝酒脸红的人更能喝’的说法是错误的!专家表示,任何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进行消化代谢。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2(ALDH2)。酒量大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相对够用。而喝酒红脸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2偏少,酒精代谢会因此减慢、受阻,存留体内的酒精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发红(如颈部),另外还会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
喝酒脸红的人并不能喝酒,这种结论在国外研究界也已经认定。美国《PlosMedicine》杂志2009年第3期第6卷上,刊载了一篇名为《酒精性脸红的反应:来自于饮酒关于食管癌未知的风险因素》的论文,美国国家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和日本久里滨酒精过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的联合研究发现,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或这种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人群来说,患食道癌的风险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大。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的可能远远大于那些饮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群。
酒后脸白者切忌过量饮酒
人们通常都认为:“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小,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大,能喝。”其实,这是错误的。
酒后脸白者,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少,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酶慢慢氧化,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一次大量饮酒易引起昏迷,同时发生急性酒精中毒。
饮酒后,加大了肝脏的负担,同时,心脏的跳动也加快,负担也在加重。为了给主要脏器提供足够的血液,某些人表现出来的是脸白了。其实,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信号,或者叫做一种反应。
人喝酒后,8%的乙醇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由肝脏分解。但在过量饮酒后,血压下降。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压,会使周身的血管和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保护了大脑和主要器官。这样,势必引起末梢血管血流减少,使脸色变得苍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认为自己量大还继续喝下去,则如同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极易伤害身体。人的酒量大小,主要取决于肝脏分泌的乙醇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的强弱。脸红脸白绝不是能喝不能喝的标志。
由此看来,说喝酒脸白的人就能喝酒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而且也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喝酒脸白的人喝酒时要特别慎重,切不可倚仗脸白而贪杯,一定要维护自身的健康。
酒后脸青者应滴酒不沾
少数饮酒后面色发青的人在乙醇吸收5~10分钟内,面部感到灼热,同时面部或全身皮肤出现潮红、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压、晕厥、视力模糊和神志紊乱等症状,医学上叫做“乙醛综合征”,这是乙醇氧化代谢引起显著的血乙醛水平升高之故。酒后面色青者应注意保肝肝脏,远离酒精。
从脸色看心脏病
早期心脏病的症状可能不是特别明显,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其实,早期心脏病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的,比如从脸色也能看出心脏病。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呼吸
做一些稍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为发生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状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现象。
2.脸色
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点。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封闭不全的征象。
3.鼻子
如果鼻子硬邦邦的,这个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4.皮肤
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皮肤黏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
5.耳朵
心脏病人在初期都有不一样程度的耳鸣现象,如果你的耳垂发生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6.头颈
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突出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这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7.肩膀
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8.手脚
手指末端或趾端分明粗大,并且甲面突出如鼓槌状,通常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病人。
9.下肢
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引发静脉血回流受阻的现象。如果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干减轻,这是紫绀性心脏病的特有现象。这也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以上就是心脏病的早期症状的相关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如果你出现了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不要耽误治疗时间,请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另外,若您对甲减的饮食原则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
哪种脸色提示肝不好
第一是面色变得太深或太浅;第二是红黄隐隐中,突然红色消失,全部变成了黄色,或者黄色消失,都变成了红色;第三是脸上突然出现了原本没有的颜 色;第四是面色违背了季节规律,正常应是春季略青、夏季略红、秋季略黄、冬季略灰;第五是颜色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部位,比如应在两侧颧骨部位的红色转移到 了其他部位。
有3种颜色,如果突然出现在脸上,是最明显的疾病标志。它们分别是白色、青色和黑色。白色多与肺病、虚证有关。
脸色过白的人,往往都患有贫血。不仅如此,还会感觉没力气、爱出汗,这是血虚和气虚的表现。
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淤有关。通常形容一个生气的人,会用到“青筋爆出”、“脸都绿了”这类词。中医认为,肝能反映人的情绪,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
而满面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组织缺氧引起的,严重者会发生剧痛或猝死。黑色多与肾病有关。青色和黑色都是最为严重的病色,提示有重大疾病。当脸上出现两者结合的青黑色时,就意味着有严重的血淤。而整个面色发灰、发黑的时候,可能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主要特征是腰膝酸软、排尿失常、性功能减退。
此外,黄色和红色如果太多,也说明有一定的疾病。脸色过黄表示脾胃不和,可能表现为吃饭不香,吃点东西肚子就胀,长期腹泻、大便溏稀。如果不注意,时间长了,会逐渐发展为消瘦或虚胖,甚至黄疸。一旦出现白眼仁发黄,必须及时就诊,否则可能危及生命。红色多与心病有关。一般人提到满面红光,总觉得很健康,其实,脸发红的人要提防心脏病,还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热证,如伤寒、肺结核等。
按照中医的理论,五脏的疾病都体现在脸上
肝脏病色看鼻梁。鼻梁骨最高的点如果发红,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现为易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等;出现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 肝癌等。胆色、胰色看鼻梁两旁。肝色的右边是胆色,这里淡白无华,会气短乏力,容易惊恐;发红通常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颜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 是有蛔虫。肝色左边是胰色,这里气色苍白,是胰腺虚寒,女性易出现腰腹酸沉;颜色青黄,是胰胃不和,多表现为厌食、反酸。
肺脏病色看两眉间。这个区域叫印堂,最好是白里透红,最忌讳发黑,代表有不可治愈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别红也不好,说明有肺热;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瘀。心脏病色看两眼间。过度的红就是心火太盛,会引起心烦、失眠,甚至神经失常。如果两眼间出现了青紫的颜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导致的。
脾脏病色看鼻头。如果发红是脾胃有热证,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就饿,甚至会得糖尿病;发白就是气虚;发青是气滞血瘀,会肚子痛。
从脸色是否能看出患上肝病
中医认为面色分为常色和病色两大类。常色即指健康人面部的常见色泽,比如白种人天生就是白皮肤,而我们黄种人生来就是黄皮肤,而且是黄中透着粉红,并且明亮润泽而含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精神充旺、气血平和的表现。当然了,这种肤色是可以随着客观发生变化的,比如天冷面色稍白些,酒后脸色发红等。但这些改变都是生理范围之内的,是正常的。
除了以上这些常色外,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面部的色泽就是病色了。病色主要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疾病。正常情况下,这五种颜色是不会显露出来的,但正是五脏的病变而使得五脏所主之色不再含蓄,而明显地显露在了脸上。
比较典型的是:形容一个人营养状况不良,我们常用的形容词是“面黄肌瘦”,就是指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不佳所致的病容。而青色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生理功能异常,使得肝脏本色上露于面部所致。大家要注意了,我们这里的五脏疾病不可与西医的五个器官的疾病相等同。即不仅仅是真的患有肝病的人才会有面色的异常,中医认为,只要是肝脏的生理功能受到了影响,就会出现病色。比如一个人总易生气,导致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久之会脸色发青。当然,真正有肝病的患者也会有脸色发青的表现。比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到后期由于累积肾脏而导致患者脸色黧黑。
乙肝两对半报告怎么看 乙肝表面抗原偏高严重吗
乙肝表面抗原偏高说明体内有乙肝病毒,提示传染性较大。乙肝的治疗依据大多是看肝功能以及病毒的复制量,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肝功能和病毒DNA的复制情况,才能知道是否严重。单纯看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偏高是不能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的。
从皮肤血管看肝病
肝脏疾病的初期,一般没有典型的特异性症状,但常会出现以下皮肤方面的病理表现,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皮肤橙黄色,常见于重度肝炎。
★皮肤黄绿色或褐绿色,常为肝内胆汁淤积,肝内或肝外胆道梗阻所致。
★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深,多为胰头癌、胆道系统癌肿或原发性肝癌。
★皮肤色素加深:出现面色灰暗发黑,尤以眼眶周围明显。医学上称为色素沉着。这是因为肝脏病变引起的黑色素代谢障碍所致。
★腹壁静脉曲张: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都看不到,或者只隐约可见。当肝脏发生疾患时,由于腹部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发生淤血而曲张,可出现以脐为中心放射状向四周延伸,严重时可伴有腹壁水肿,出现皮肤紧绷感。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常见于颜面、颈部、前胸、手背和肩部等处。呈鲜红色,大小不一,可由针头大小至数厘米大小不等。
其特征是,有一中心点,周围有辐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中医又称为蟹爪。当用细棒一端压迫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又会出现,这一点可与其他血管痣相鉴别。据资料介绍,男性体表有蜘蛛痣者,85%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组织病变,其中约30%为肝硬化。
★手掌出现斑状发红,特别是掌心两侧边缘的大、小鱼际肌及指末端最明显,其特点是加压时退色,减压时又出现。这多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特异性表现,故医学上称其为肝掌。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
乙肝小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学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其中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
所谓“小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学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其中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小三阳”患者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病毒阴性的小三阳,其二是病毒阳性的小三阳,某些人常认为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就没事,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病毒阳性小三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肝病专业医务者的重视。
所谓“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也就是说,并非“大三阳”就表示疾病很严重,只是以上三项指标阳性体现病毒在机体内存在时的免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