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珍藏的艾灸常用养生穴
值得珍藏的艾灸常用养生穴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冬季艾灸养生 冬季艾灸两大穴位有奇效
最适合的穴位是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神阙穴的位置就是肚脐。肚脐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养生要穴。
驱寒补阳,也可以灸一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5种艾灸法治失眠
取穴:三阴交、神门、心俞、百会、内关、足三里
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黄豆大艾柱灸5-10壮,每晚1次,5次为1个疗程。
(2)温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鲜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壮,每晚1次。
(4)珍珠层粉敷灸:取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冰片各等量混匀,填满脐窝敷灸,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5)朱砂敷灸:取双脚涌泉穴,将朱砂3-5克,研成细面,用干净白布一块,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胶布固定,用前先用热水洗脚,睡前贴敷。
艾灸减肥一个月瘦多少 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艾灸常用的保健穴位,在足三里进行艾灸刺激的话,可以起到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作用,对于体内水湿过多、水液无法排出而出现的水肿虚胖的现象,用艾灸刺激足三里能有一定的辅助减肥功效。
女人更易失眠小小艾灸助你晚上睡的香
取穴:三阴交、神门、心俞、百会、内关、足三里
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黄豆大艾柱灸5-10柱,每晚1次,5次为1个疗程。
(2)温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鲜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壮,每晚1次。
(4)珍珠层粉敷灸:取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冰片各等量混匀,填满脐窝敷灸,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5)朱砂敷灸:取双脚涌泉穴,将朱砂3-5克,研成细面,用干净白布一块,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胶布固定,用前先用热水洗脚,睡前贴敷。
痛风按什么穴位
1、痛风的中医按摩方法
1.1、可先轻柔昆仑穴,10分钟后移到膻中穴,同上再按内关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结束时可以对胆经进行按揉。
1.2、可先找到小腿脾经进行按摩,结合肾经的复溜穴一同按摩,来减轻肝脏的负担,然后达到补肝的目的。
1.3、通过对太冲穴的按摩,从太冲揉到行间穴让体内的一些难以排泄的尿酸物质及废物得以排泄。
痛风按什么穴位
2、痛风按摩的注意事项
注意当痛风发作时,按摩的同时用热水泡脚,可以令痹症得到减轻。
作用:通过长时间这种按摩,令那些长时间堆积于关节处的钠盐得到溶解,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令心、肺、肾脏功能恢复,然后达到控制尿酸、消除钠盐堆积、减轻痛风疼痛的目的。
中医穴位按摩用于别的疾病治疗较为常见,而用于痛风只能当作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是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它的治疗效果一点也不比药物的效果差。
3、痛风的中医艾灸方法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痛风按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痛风属于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另外,艾灸能够令气血和顺,令人体机能得以恢复,在日常防病保养方面有显着效果。如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之气血得以充养,使人形体康健;灸关元、气海可助藏精蓄血,使人阳气足,精血充,邪气难犯,达到养生保健之功。
总出虚汗能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肾俞穴
无论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只要是肾脏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此穴来调理。艾灸它能能振奋肾脏元气,起到培元固本、益肾助阳的功效。
2、艾灸命门穴
它对于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都有重要影响,对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以及水液代谢都有促进作用。
3、艾灸气海穴
是人体阳气的海洋,关元穴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是任脉和身体的足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两穴合用,可以大补脏腑的虚损。
4、艾灸阴郄穴
病因:多因阴阳失调,阳虚,气血两虚,特别是生完小孩坐月子期间受凉又加上寒邪入侵,气不足不能固涩导致自汗,寒凝气滞导致不通则痛。针对“自汗”,取主穴:阴郄穴。方法:用艾条熏灸器灸,灸至5分钟后,灸至感觉自阴郄穴沿手少阴心经上传至心前区;20分钟后,阴郄穴处无感觉,而心前区则感热如火灼,约40分钟,此感觉消失后停灸。
总出虚汗这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现象。以上提到的四个穴位,如果我们根据医师的提供的方法或去一些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话,相信你的虚汗症状一定可以“药到病除”。
出虚汗我们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根治。出虚汗的原因又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下面养生之道网为你一一例出出虚汗的原因:
男士艾灸穴位壮阳吗
艾灸关元穴
驱寒补阳,也可以灸一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艾灸神阙穴
最适合的穴位是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神阙穴的位置就是肚脐。肚脐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养生要穴。
冬至及冬至过后,均可艾灸以驱寒补阳。体寒的女性更适合艾灸,不仅能舒经络、治月经不调、痛经,还能排毒养颜,改善体寒体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男士艾灸穴位壮阳,在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对两具穴位进行艾灸,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同时也会提高我们的性能力,另外男性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从多方面对身体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