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变胎害竟因为这些原因
胎教变胎害竟因为这些原因
误区一:音乐胎教只认莫扎特
如今,最热门的胎教莫过于音乐胎教。各种世界名曲、童音、小夜曲等都被准父母们列入胎教音乐之列,而莫扎特的音乐更是不少准家长们的首选。但有不少人,不管自己是否喜欢,只认莫扎特的音乐,翻来覆去地听,即使孕妇听得头晕脑胀,仍然“坚持”;有的准妈妈特地对着肚子放音乐。
莫扎特的音乐是不少准家长们进行胎教的首选
热心医生提醒:胎教过程中的一些强迫孕妇接受自己不喜欢事物的行为,并不利于胎教。孕妇的心情好坏对胎儿的影响明显,如果妈妈的心情乱糟糟,那么宝宝也会躁动不安、缺乏耐性。此外,对着肚子放音乐的做法,也不科学,胎儿的耳蜗非常娇嫩,特别是内耳基底模上的短纤维十分稚嫩,突然遭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支招:胎宝宝在母亲肚子里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长到6个月时,胎宝宝的听力就发育得接近成人了。正确的音乐胎教方式应该是,孕妈自己经常听音乐,间接让胎宝宝听音乐。音乐胎教时,应控制在70分贝左右,1000赫兹左右,每5-10分钟休息一下。总的时间和音量以妈妈听着舒服没有压力为准。
误区二:光照胎教越早越好
光照胎教,是指对胎儿给予一定的光照刺激,以促进胎儿视网膜光感细胞的功能发育。在已有的动物试验中表明,光照对视网膜以及视神经有益无害。通过彩色超声波观察可知,胎儿在感受到光照后会立即出现转头避光动作,同时心率有所增加。
光照胎教,是指对胎儿给予一定的光照刺激
热心医生提醒: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视觉功能发育较晚,一般七个月的胎儿视网膜才具有感光功能。过早地对胎儿进行光照胎教也是多余的。
支招:孕妈妈可以在怀孕24周之后,用手电筒紧贴孕妇腹壁照射胎头部位。但不要影响胎儿正常的生理周期,必须在有胎动的时候进行胎教。光照时可以配合母子互动对话,综合的良性刺激可能对胎儿更有益。
误区三:随时进行拍打胎教
不少准妈妈都听说,当胎儿踢肚子时,母亲可轻轻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儿再踢,母亲就再拍打。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这种随时随地的胎教,可以加强宝宝和自己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胎儿的智力发育,这样生下来的宝宝在听、说和使用语言方面都能获得最高分。
热心医生提醒:胎动并不是宝宝闲来无事在和你做游戏,他可能只是伸个懒腰,或换个睡姿。其实,胎儿90~95%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的状态,如果准妈咪时常不顾场合和时间便拍打肚皮,很容易引起胎儿的烦躁不安,反而会影响胎儿休息。
支招:胎教要适时适量。准妈可以先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选择胎儿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20分钟。其次,胎教要有规律性。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再认,为其它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施教过程中,母亲应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
错误胎教竟害了宝宝
孕妇的不良情绪、不合理运动和不合理的音乐都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发现,孕期女性压力过大、情绪紧张,宝宝出生后的气质类型可能更容易偏向麻烦型,虽然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但对于后天的养育的确会带来一些问题。
更重要的是,情绪异常可能引起内分泌的改变,而间接损害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而音乐胎教虽然公认是不错的胎教方式,但如果音乐过响、过吵,刺激性强,反而会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甚至促使垂体分泌催产素,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所以孕妇应该规避过响的噪音。”
胎教是能影响到胎儿的身心健康的,只有我们掌握了合理的知识,进行正确的胎教才能带给宝宝健康快乐,反之,就会影响到宝宝甚至孕妇的健康,这就得不偿失了。
不当胎教可导致孩子神经质
科学的胎教能够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这已被现代科学所公认。然而,胎教不当也会带来胎害。除不良情绪能影响胎儿健康外,不合理的语言教育、运动教育以及噪声等,都会给孕妇胎儿带来隐患,医生称之为“胎害”。
1、忌不良情绪: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孕妇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有利于胎儿出生后良好性情的形成。而孕妇在麻将桌前往往精神紧张,大喜大悲,情绪不定,使母体内的激素分泌异常,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危害。因此,孕妇要格外注意精神卫生,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希望。
2、忌不合理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时,孕妇可用中度音量向腹内的胎儿亲切授话,或吟读诗歌,或哼唱小调,或计算数字。如此都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切忌大声粗暴地训话,这样会造成胎儿烦躁不安。等胎儿生下来以后,会变得十分神经质,以至对语言有一种反感和敌视态度。
3、忌不合理的运动教育:运动是很有效的一种胎教方式方法,但是不合理的运动就是胎教中的大忌了。与胎儿做运动联络时,要轻轻抚摩胎儿,每天2~4次为宜,有时胎儿也会不遵母命,此时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做运动胎教时,动作不宜过猛。
4、忌噪声:噪音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从而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噪音对胎儿有如此严重影响,因此,孕妇要警惕身边的噪音,不要受噪音影响,更不要收听震耳欲聋的刺激性音响。
温馨提醒:在实施胎教过程中,严格按胎教的方法去做,不要认为什么方法比规定的多做一些,就会更有效。孕妇生活要有规律,这既是胎教的一项内容,也是对每位孕妇的起码要求。每项胎教内容,需按一定规律去做方能成功。
光照胎教靠谱吗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育儿网站上“光照胎教”被“炒”得火热,健康频道纷纷打出口号:“促进胎儿视觉教育,试下光照胎教”。“光照胎教”的方法有点雷人:每天临睡前,准妈妈或准爸爸先用手摸到胎儿头部,然后用手电筒微光贴住腹壁一闪一灭的对着照射,每次约5分钟,照射两三次即可。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及眼科专家明确表示:“光照胎教”不靠谱。“目前南京地区医院对产妇的胎教科普中还没有光照胎教,我也没有在专业书籍中看到过这种方法。”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笪红英副主任医师说,用电筒进行光照胎教并无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胎儿和新生儿是比较害怕强光刺激的,孕妇并不了解腹中胎儿是苏醒还是睡眠,强行进行光照刺激,反而可能影响胎儿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情况。手电筒的红光属于长波光线,可能对胎儿眼部造成损害。准妈妈们对待光照胎教需慎重,不可肆意施行。不如外出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对孕妇的心情、胎儿的运动都有帮助。
盲目光照胎教 宝宝反受伤害
1、可导致胎儿视力发育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孩子的各器官还没有发育完成之时,不能受到外界的刺激。有些网站和书籍上建议越早对孩子进行光照胎教,对孩子的帮助越大。专家一直反对这样的说法,过早对胎儿进行光照胎教不止是不能带来好处,还会影响到胎儿的视力发育,对胎儿的健康生长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们在考虑给孩子做光照胎教时,最好是到正规的胎教中心或是妇幼保健医院进行相关咨询之后再进行。
2、健康胎教,健康育儿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家长们纷纷重视胎教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家长在完全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之下盲目对腹中胎儿进行所谓的“胎教”却并没有收到预先所期待的效果。育儿专家提醒大家,生活的一点一滴就是对孩子的健康胎教,跟孩子说话聊天,一起听音乐,讲个故事给孩子听等就是最好的胎教方式。
3、可导致胎儿焦躁不安
子宫内是一个封闭的的环境,这里没有光源,漆黑一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光照胎教开始盛行,原理在于通过聚集的光束在母亲腹部照射,起到对胎儿视网膜刺激性帮助,有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有专家表示,这样的原理经不起科学论证,光束通过母亲皮肤外表层穿透子宫对孩子的视力起来帮助的可能性不大,反而过强的光束会惊吓到胎儿,导致胎儿焦躁不安,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建议父母们不要盲目使用强光照射母亲腹部,有害无益。
4、光照胎教效果尚不明确
媒体和民间传播的消息称光照胎教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但是有关的研究机构给出的答复却是,目前光照胎教所最得的效果却并不明确。对有进行了光照胎教出生的孩子和没有进行光照胎教出生的孩子跟踪调查显示,孩子的视力并因做过光照胎教就特别地好,可见光照胎教并非保护孩子视力健康发育的神器,家长们在使用之时还需多加考虑。
准妈妈需谨慎采用新奇胎教法
胎教,是准父母们很重视的事情,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很多准父母就开始通过抚摸胎儿、让孩子听音乐、为宝宝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方式对胎宝宝进行胎教。
最近一段时间,一种用手电筒对胎儿进行“手电筒胎教”的方法在准妈妈当中十分盛行,一些准妈妈在好奇尝试的同时也提出疑问,专家也对这种胎教法持保留意见,与其尝试没有科学定论的手电筒胎教,倒不如采用那些传统的方法更“靠谱”,比如为准妈妈们营造舒适愉快的环境、准备丰富营养的饮食……
好奇准妈妈的疑问: 光太强,会不会伤了宝宝的眼?
“我怀孕8个多月了,进行手电筒胎教用的是一种白光的手电筒,灯光直射我自己的眼睛会觉得刺眼,请问用这样的手电筒胎教的话会不会伤害孩子的眼睛?”“上周听了一个针对孕妇的讲座,说4个月以后可以用手电筒进行胎教,当天晚上我就好奇地用家中的手电筒试了试,当打开手电筒时宝宝好像真的动了一下,当时只觉得好玩,后来才发现我家的手电筒光还是很强的,这样的强光是否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影响?”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手电筒胎教法”,发现文中是这样叙述的:孕妇在怀孕5个月左右时,每天参照自己的作息时间,用4节1号电池的手电筒通过腹壁照胎儿头部,每次5分钟左右,结束前可以连续关闭、开启手电筒数次。还说这种胎教法的好处在于“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可以促使胎儿对光线的灵敏反应及视觉功能的健康发育”、“培养宝宝的规律生活”。
【专家】谨慎采用新奇胎教法
这种“手电筒胎教法”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吗?专家们对这种胎教方法都持保留意见。“这种方法的确很新奇,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在任何的专业书籍中看到过这种胎教方法,也没有在临床上指导孕妇用这种方法进行胎教。”专家说,这种胎教法只能说是一种探索,究竟效果如何,目前很难做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对待这种胎教法一定要慎重,决不可肆意施行。“如果孕妇用光线刺激腹中的胎儿,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睡眠,从这一角度讲反而不利于胎儿的发育。”专家分析。
还有妇产科专家提出如果手电筒的光线较强,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视力发育,原因是通常胎儿的视力较弱,害怕强光刺激。
【好奇温馨提醒】
胎教不当反而害了宝宝前些年,曾流行一种将耳机放在孕妇腹部让胎儿直接听音乐的胎教法,但不久就接连发生接受过这种胎教的新生儿听力受损的事件,让这种流行的胎教法销声匿迹。
“胎教和优生优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生活积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专家说,准妈妈们不要轻信社会上流传的胎教法,尤其是那些让人感觉很“新奇”的胎教方法,别说一般的市民,就连妇产科专家也无法分辨。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盲目为胎儿“胎教”倒不如采用那些传统的胎教方法。
专家说,胎教的目的是为胎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启发或保护胎儿的潜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的心境与情绪,因此一旦怀孕后,家人应该为孕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孕妇也应该尽可能过有规律的生活,每天适量散步,饮食也要注意营养均衡,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可以让孕妇听悦耳动人的音乐,但并不是让胎儿直接“听”,而是通过妈妈的耳朵“听”音乐,在妈妈的保护下,舒畅安全地成长。
光照胎教哪些要注意
光照胎教之胎教开始时间
正常情况下,胎宝宝的视网膜大约会在25周的时发育完全,眼睛会时睁时闭,并且对光线的变化会变的非常敏感。因此,这个时候是非常适合给胎宝宝进行关照胎教的。
光照胎教之对胎儿有何好处
正确的光照胎教不仅可刺激胎儿的视觉通道,促进视觉系统和大脑视觉中枢,使得宝宝发育的更好。而且还可以对胎宝宝以的视觉,思维,想象,以及视觉敏感敏锐性,协调性和专注性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孕期光照胎教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光照胎教之父母要注意什么
通过小编上面的一番描述,相信你们都应该对孕期光照胎教有所了解了。那么,为了使得胎教的效果,达到你们所希望的。那么在进行胎教的过程中,就希望你们能注意以下几点。
1、准妈妈们在给宝宝进行光照胎教的时候,不用强光源或者是热光源(比如强光灯,热能等),因为这些光源的刺激太强会让胎宝宝不安,而且严重的话甚至还很可能会伤害胎宝宝视觉神经。因此进行光照胎教的教具,普通的手电筒是最适合的。
2、选择给胎宝宝的胎教时间,不能选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因为这样会扰乱胎宝宝正常的生理周期和发育的速度。因此,小编建议准妈妈们进行光照胎教,最好是选择宝宝醒着,并且活动频繁的时候进行,而且这样对于宝宝来说才是最有效的。
3、光照胎教不要太频繁,最好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周做3-4次。照射时间刚开始每次30秒左右,等到孕八月的时候,每天一次,每次不超过五分钟。
光照胎教需慎用
在五花八门的胎教方式当中,最为常见的有音乐胎教、抚摸胎教、光照胎教等。前两项只要使用得当,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有帮助。至于后一项光照胎教,育儿专家提醒大家,在孕期过多使用光照胎教不利于胎儿健康成长。
1.可导致胎儿焦躁不安
子宫内是一个封闭的的环境,这里没有光源,漆黑一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光照胎教开始盛行,原理在于通过聚集的光束在母亲腹部照射,起到对胎儿视网膜刺激性帮助,有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有专家表示,这样的原理经不起科学论证,光束通过母亲皮肤外表层穿透子宫对孩子的视力起来帮助的可能性不大,反而过强的光束会惊吓到胎儿,导致胎儿焦躁不安,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建议父母们不要盲目使用强光照射母亲腹部,有害无益。
2.可导致胎儿视力发育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孩子的各器官还没有发育完成之时,不能受到外界的刺激。有些网站和书籍上建议越早对孩子进行光照胎教,对孩子的帮助越大。专家一直反对这样的说法,过早对胎儿进行光照胎教不止是不能带来好处,还会影响到胎儿的视力发育,对胎儿的健康生长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们在考虑给孩子做光照胎教时,最好是到正规的胎教中心或是妇幼保健医院进行相关咨询之后再进行。
3.光照胎教效果尚不明确
媒体和民间传播的消息称光照胎教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但是有关的研究机构给出的答复却是,目前光照胎教所最得的效果却并不明确。对有进行了光照胎教出生的孩子和没有进行光照胎教出生的孩子跟踪调查显示,孩子的视力并因做过光照胎教就特别地好,可见光照胎教并非保护孩子视力健康发育的神器,家长们在使用之时还需多加考虑。
4.健康胎教,健康育儿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家长们纷纷重视胎教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家长在完全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之下盲目对腹中胎儿进行所谓的“胎教”却并没有收到预先所期待的效果。育儿专家提醒大家,生活的一点一滴就是对孩子的健康胎教,跟孩子说话聊天,一起听音乐,讲个故事给孩子听等就是最好的胎教方式。
胎教音乐是否损害胎儿听力
一名出生才一个月的婴儿,因为母亲怀孕期间不恰当的胎教,导致婴儿听觉神经受损。原本就颇具争议的胎教再起波澜,胎教音乐会损害胎儿的听力吗?胎儿到底能否听到外界的音乐?
罗女士没有想到,为了让孩子更聪明,在怀孕期进行的音乐胎教却险些造成孩子终身的听力损害。
湖北的罗女士怀孕后,为了生一个聪明的宝宝,便到音像店买来胎教音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音量,对着肚子放音乐。有时候,她害怕胎儿听不到音乐,干脆将录音机直接贴在自己肚子上。
现在罗女士的孩子已经出生一个月了,但是她总感觉孩子的听觉不对劲,好像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日前,罗女士抱着自己的孩子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想给孩子做个全面听力检查。
经过听力测试中心医生的检查,这个孩子被诊断为听觉神经受到损害,以致听力受损。更让罗女士吃惊的是,医生说这可能与她怀孕期间进行的音乐胎教有关。
有专家认为胎儿根本没有听觉,无法确定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听觉神经。
音乐胎教是指通过音乐对母体内胎儿施教。其实一直以来对于胎教的争议颇多,有的专家认为胎儿在母体内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胎教对胎儿发育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及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丁宗一教授就对胎教提出过批评,丁宗一教授认为,胎儿只有出生以后才有听觉功能,才能听见音乐。有电生理实验证明,声音传给胎儿,胎儿的心率、胎动、呼吸会产生变化,说明声音对胎儿产生刺激,但声音对胎儿来讲,并不是你放什么音乐,他就听到什么音乐,无论何种音乐对胎儿来讲都是噪声,胎儿无法感觉到音乐,只能感觉到一种声音的刺激。
所以当记者就此事采访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龙墨时,龙医生说,首先是要确定胎儿到底能不能听到母体外的声音,而且出生儿由于药物、遗传等原因可能出现很多先天性耳聋。因此不能肯定地认为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孩子的听力。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长期大音量的刺激,肯定会对听觉神经有影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医生叶林峰则认为,罗女士是因为直接将扬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进入母体,使腹中胎儿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在这种情形下,时间长了容易对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那胎儿到底有没有听觉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第一位从事人体透声试验的声学研究者邵道远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和北大人民医院妇科专家联合做过一个人体透声的实验,邵教授他们先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猪肉的周围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透过猪肉,麦克风是能接收到音乐的。在人民医院,邵教授在妇产科医生的协助下,找了四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由医生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回放的结果显示,音乐也能传到子宫内部。
确定音乐能够传到子宫,接下来就要弄清楚,胎儿究竟能不能听到音乐呢?邵教授说,胎儿发育到5至6个月的时候,听觉神经系统发育已经比较完全,大脑能处理外界传入的声音。但是母体子宫里充满了羊水,胎儿正常的胎位是头向下,胎儿实际是浮在羊水里面,耳朵里面也充满了羊水。在这种环境中,胎儿听到音乐的原理就和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到音乐的原理是一致的。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不到空气中的声音,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声音通过水面时,被反射掉了。而通常情况下,表演花样游泳的时候,采用的是两个放音系统,一个是空气中的放音,一个是水下放音。一般人在空气中听声音是用耳朵听,通过耳膜的振动,把声音传到鼓膜,由鼓膜振动再传到脑膜来听的。但是运动员在水下听音乐不是通过耳朵来听,而是通过头盖骨感受到的,这就叫做骨传导。因为水对声音的阻抗和密度与声速是相近的,所以声波能够引起头盖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内耳经过大脑的分析也就听到声音了。所以人的听觉有两个通道,一个是气道,一个是骨道。空气当中的阻抗很低,密度也低,骨道是不起作用的。所以邵教授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里是通过骨传导来听音乐的。
胎教音乐对胎儿及其听力有什么影响?
音乐胎教已经在很多国家运用,给未出生的胎儿播放音乐,更多地是想给胎儿提供一种良性刺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泽伦教授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分别测试50名女大学生在吵闹音乐和舒缓音乐中血液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吵闹音乐中有96%的人血管收缩,而在舒缓音乐中有92%的人则表现为血管扩张。
刘泽伦教授说,这种生理上的效应,说明不同音乐对人会产生不同影响。而孕妇听音乐时的微循环变化会影响胎盘和脐带向胎儿输送的血量,从而产生良性的或不良的影响。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胎教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
邵道远教授提到在音乐的选择上,胎教音乐必须是经过专业选择和设计,孕妇应该听一些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像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交响乐,尤其是摇滚乐、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较强的音乐,都不适合孕妇听。胎教音乐应该在频率、节奏、力度和混响分贝范围等方面,尽可能与孕妇子宫内的胎音合拍、共振。
刘泽伦教授也建议,对孕妇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贴近腹部播放大音量音乐,要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应该在胎儿发育到24周以后才开始,这个时候胎儿的外耳、中耳、内耳基本上已经发育成熟。
苏北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专门供孕妇使用的“音乐氧吧”,准妈妈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胎教音乐的同时,呼吸着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的氧气,此举有效地减少了孕妇因“羊水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
科学的胎教有利胎儿智力发育
科学的胎教能够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这已被现代科学所公认。然而,胎教不当也会带来胎害。除不良情绪能影响胎儿健康外,不合理的语言教育、运动教育以及噪声的等,都会给孕妇胎儿带来隐患,医生称之为“胎害”。
1、忌不良情绪
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孕妇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有利于胎儿出生后良好性情的形成。而孕妇在麻将桌前往往精神紧张,大喜大悲,情绪不定,使母体内的激素分泌异常,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危害。因此,孕妇要格外注意精神卫生,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希望。
2、忌不合理的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时,孕妇可用以中度音量向腹内的胎儿亲切授话,或吟读诗歌,或哼唱小调,或计算数字。如此都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切忌大声粗暴地训话,这样会造成胎儿烦躁不安。等胎儿生下来以后,会变得十分神经质,以至对语言有一种反感和敌视态度。
3、忌不合理的运动教育
运动是很有效的一种胎教方式方法,但是不合理的运动就是胎教中的大忌了。与胎儿做运动联络时,要轻轻抚摩儿,每天2~4次为宜,有时胎儿也会不遵母命,此时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且做运动胎教时,动作不宜过猛。
4、忌噪声
噪音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从而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噪音对胎儿有如此严重影响,因此,孕妇要警惕身边的噪音,不要受噪音影响,更不要收听震耳欲聋的刺激性音响。
温馨提醒:在实施胎教过程中,严格按胎教的方法去做,不要认为什么方法比规定的多做一些,就会更有效。孕妇生活要有规律,这既是胎教的一项内容,也是对每位孕妇的起码要求。每项胎教内容,需按一定规律去做方能成功。
什么时候要开始胎教
胎教要有规律性。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他出生后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当然这种规律也不必太过机械,什么是胎教?
尽管目前对于胎教究竟对胎儿有没有作用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如果你希望做一些让你愉快,同时你也认为对宝宝有益的事情,那也不妨现在就开始去做。只是胎教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适度原则,因为毕竟你不太可能只通过胎教就培养出一个“天才”来,更不要因为不适当的胎教方式而对宝宝造成损害。因此,如果你有任何不确定,一定要咨询医生后再开始。
从广义的概念来看,胎教是指为胎儿健康的生长发育,积极创造优良的内外环境。这里所说的外在环境,也就是父母要有健康的身体,能够提供优质的精子和卵子。另外,父母的自身修养和物质基础也包括在内。而内在环境则是你自身的营养状况以及你的良好情绪,因为情绪会影响人体内激素的变化。
从胎儿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宝宝的大脑是所有器官中发育最快的。大脑的发育程度是影响宝宝智力的物质基础。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椎体细胞的数量增加和细胞间连接的建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充足的营养和外界刺激会直接影响到细胞数目和连接建立的多少。如果你能把握胎儿大脑的快速发育期,并给予积极的刺激,胎儿的大脑发育也许就会得到有益的促进。当然,宝宝出生后的持续营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他的成长发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常你可能听说过的具体胎教方法包括情绪胎教、运动胎教、听觉胎教、视觉胎教和触觉胎教。
胎教音乐是否损害胎儿听力
罗女士没有想到,为了让孩子更聪明,在怀孕期进行的音乐胎教却险些造成孩子终身的听力损害。
湖北的罗女士怀孕后,为了生一个聪明的宝宝,便到音像店买来胎教音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音量,对着肚子放音乐。有时候,她害怕胎儿听不到音乐,干脆将录音机直接贴在自己肚子上。
现在罗女士的孩子已经出生一个月了,但是她总感觉孩子的听觉不对劲,好像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日前,罗女士抱着自己的孩子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想给孩子做个全面听力检查。
经过听力测试中心医生的检查,这个孩子被诊断为听觉神经受到损害,以致听力受损。更让罗女士吃惊的是,医生说这可能与她怀孕期间进行的音乐胎教有关。
有专家认为胎儿根本没有听觉,无法确定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听觉神经。
音乐胎教是指通过音乐对母体内胎儿施教。其实一直以来对于胎教的争议颇多,有的专家认为胎儿在母体内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胎教对胎儿发育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及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丁宗一教授就对胎教提出过批评,丁宗一教授认为,胎儿只有出生以后才有听觉功能,才能听见音乐。有电生理实验证明,声音传给胎儿,胎儿的心率、胎动、呼吸会产生变化,说明声音对胎儿产生刺激,但声音对胎儿来讲,并不是你放什么音乐,他就听到什么音乐,无论何种音乐对胎儿来讲都是噪声,胎儿无法感觉到音乐,只能感觉到一种声音的刺激。
所以当记者就此事采访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龙墨时,龙医生说,首先是要确定胎儿到底能不能听到母体外的声音,而且出生儿由于药物、遗传等原因可能出现很多先天性耳聋。因此不能肯定地认为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孩子的听力。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长期大音量的刺激,肯定会对听觉神经有影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医生叶林峰则认为,罗女士是因为直接将扬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进入母体,使腹中胎儿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在这种情形下,时间长了容易对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那胎儿到底有没有听觉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第一位从事人体透声试验的声学研究者邵道远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和北大人民医院妇科专家联合做过一个人体透声的实验,邵教授他们先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猪肉的周围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透过猪肉,麦克风是能接收到音乐的。在人民医院,邵教授在妇产科医生的协助下,找了四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由医生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回放的结果显示,音乐也能传到子宫内部。
确定音乐能够传到子宫,接下来就要弄清楚,胎儿究竟能不能听到音乐呢?邵教授说,胎儿发育到5至6个月的时候,听觉神经系统发育已经比较完全,大脑能处理外界传入的声音。但是母体子宫里充满了羊水,胎儿正常的胎位是头向下,胎儿实际是浮在羊水里面,耳朵里面也充满了羊水。在这种环境中,胎儿听到音乐的原理就和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到音乐的原理是一致的。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不到空气中的声音,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声音通过水面时,被反射掉了。而通常情况下,表演花样游泳的时候,采用的是两个放音系统,一个是空气中的放音,一个是水下放音。一般人在空气中听声音是用耳朵听,通过耳膜的振动,把声音传到鼓膜,由鼓膜振动再传到脑膜来听的。但是运动员在水下听音乐不是通过耳朵来听,而是通过头盖骨感受到的,这就叫做骨传导。因为水对声音的阻抗和密度与声速是相近的,所以声波能够引起头盖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内耳经过大脑的分析也就听到声音了。所以人的听觉有两个通道,一个是气道,一个是骨道。空气当中的阻抗很低,密度也低,骨道是不起作用的。所以邵教授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里是通过骨传导来听音乐的。
胎教音乐对胎儿及其听力有什么影响?
音乐胎教已经在很多国家运用,给未出生的胎儿播放音乐,更多地是想给胎儿提供一种良性刺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泽伦教授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分别测试50名女大学生在吵闹音乐和舒缓音乐中血液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吵闹音乐中有96%的人血管收缩,而在舒缓音乐中有92%的人则表现为血管扩张。
刘泽伦教授说,这种生理上的效应,说明不同音乐对人会产生不同影响。而孕妇听音乐时的微循环变化会影响胎盘和脐带向胎儿输送的血量,从而产生良性的或不良的影响。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胎教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
邵道远教授提到在音乐的选择上,胎教音乐必须是经过专业选择和设计,孕妇应该听一些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像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交响乐,尤其是摇滚乐、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较强的音乐,都不适合孕妇听。胎教音乐应该在频率、节奏、力度和混响分贝范围等方面,尽可能与孕妇子宫内的胎音合拍、共振。
刘泽伦教授也建议,对孕妇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贴近腹部播放大音量音乐,要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应该在胎儿发育到24周以后才开始,这个时候胎儿的外耳、中耳、内耳基本上已经发育成熟。
苏北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专门供孕妇使用的“音乐氧吧”,准妈妈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胎教音乐的同时,呼吸着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的氧气,此举有效地减少了孕妇因“羊水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
正确胎教要适度避免这些误区
1、胎教不能用高分贝
听着舒缓的钢琴曲,宝宝在妈咪的子宫里特别地乖巧,似乎陶醉其中。于是有些家长自作聪明地播放一些强分贝音乐,觉得这样子更有益于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强分贝对成人的耳膜都会存在损伤,宝宝正处在发育之中的听力又怎么可能逃得了受损呢?胎教绝对不可以使用高分贝的音乐,也不要用话筒或麦克风直接对着孕妇的肚子,这样不止是起不到胎教的作用,还会给宝宝带来无形的伤害。
2、不要用强光刺激
现在流行的胎教中有一种是光教,据说可以促进孩子的视神精发育。就是用手电筒在孕妇腹部进行间断性地光照。有些孕妇怕小功效的手电筒的光线不足以穿透肌肤对胎儿形成影响,于是改换大功率的充电式强光手电筒,却不知道这样的强光会伤害到宝宝正在发育中的视神精,导致婴儿视力受损。所以在进行光教时,应该向有经验的育儿机构咨询相关事宜,不要自己盲目使用强光刺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情绪波动的影响
今天进行胎教时音乐温柔得像天使,明天进行胎教时可怕得像女巫,有时人的情绪变化真的很可怕。这样子的事情同样也会发生在有些孕妇身上,因为怀孕期所至的各类孕期反应会影响女性的情绪,再加上女性在孕期的敏感度很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这样子的情况下对腹中的胎儿是非常不好的,他们能清楚地感觉到来自母体的情绪波动,给他们造成不安,没有安全感,营养吸收不良等,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
4、过度胎教
有些父母对胎教的期待值非常之高,想把所有的事物都通过胎教全部灌输给腹中的宝宝。目前据有关医疗机构跟踪调查显示,宝宝进行胎教是能对宝宝起到一些帮助,但并不是说进行了胎教的宝宝就能变成神童或是超能儿,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过度胎教,这样只会让大人和宝宝都心神疲惫,完全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大人和孩子才能愉快地进行胎教,而不是有目的性地狂输乱灌,这样的胎教不是胎教而是一种折磨。
胎教真的管用吗
近些年来胎教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但是还有些人在怀孕后对胎教产生质疑:胎教真的管用吗?胎教其实是指人们用各种方法刺激帮助胎儿大脑细胞的生长。胎儿在怀孕3周~4周时脑部开始出现雏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第8周大脑皮层已粗略分化,对母体信息较敏感,以后胎儿脑细胞就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自孕中期开始脑细胞平均每分钟增加20万个,到第23周时,胎儿的大脑皮层结构形成,尤其是妊娠最后3个月,胎儿大脑增重260%,到出生时,胎儿的脑细胞已达140亿个。
胎教的基础离不开孕妇的营养、情绪和心理状况。孕妇要有均衡的营养使胎儿脑细胞能够生长,在脑细胞很好发育的基础上做好孕妇的情绪调节,是胎教的第一步。同时,孕妇营养充足,可以使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氧气通过胎盘供给胎儿,促进胎儿头脑的发育,提高智能。营养充足是胎儿接受胎教的物质基础。孕妇在营养方面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全面和合理地摄取各种营养物,以支持胎儿头脑的发育;二是避免外界物理性和化学性等有害物质对胎儿头脑的损害,因为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对有害物质比其他器官更为敏感。
孕妇还得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医学研究发现,由于胎儿生活在母体中,在这一不断变化的特定环境里,孕妇的行为举止,尤其是情绪变化,都会通过母体血液的化学成分和激素分泌的变化而影响到胎儿的发育。例如:当孕妇恐惧时,体内的血管收缩,对胎儿的供血量也相应减少,长此以往,可以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孕妇过于紧张时,她的肾上腺素就会分泌过多,也会阻碍胎儿的发育。孕妇情绪波动过于激烈,有可能导致流产。
传统医学对胎教有这样的解说:“宁静即胎教”、“怀孕妇女性宜宽厚,神全气和,不惟安胎,生子必温厚,古所谓胎教也”。可见,孕妇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将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由此看来,为胎儿头脑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避免各种有害物质的影响,同时使孕妇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生活规律,这些都是胎教的基础。
母亲的精神和情绪,通过神经体液的变化,直接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使胎儿的呼吸、胎动等方面发生变化。宁静祥和的情绪有助于孕妇分泌健康激素和酶,起到调节血液量和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可以改善胎盘的供血状况,增强血液中的有益成分,使胎儿朝着理想的方向发育成长,这就是我们做胎教的基础。而孕妇情绪过度紧张、悲痛、忧虑,大脑皮层的 高级神经活动和内分泌代谢功能就会发生改变,造成胎儿发育缺陷。
那么,为了孕育一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孩子,千万要对腹中胎儿怀有博大的爱心,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善于控制和缓解不健康情绪,不要去回忆以往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考虑那些办不到的事,而多去想想好事、开心事。丈夫要多给妻子美的熏陶,为妻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听听轻快、柔和、平缓的音乐,到郊外或公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多看一些优美、素雅的图画和活泼、烂漫、欢乐的节目。多给孕妇一些良性的心理刺激,使胎儿积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