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整天性心脏病应该如何治疗?
小孩子整天性心脏病应该如何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
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复杂而严重的畸形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简单的畸形,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仍然会潜在地发展加重,需要及时诊治,以免失去手术机会。
先天性心脏病不容忽视,尤其是准妈妈,在怀孕之前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就是不要抽烟,不要酗酒,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和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情。孕妇在怀孕期间尽量少接触一些辐射物质,比方说X射线,电磁辐射等,这样能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有心脏病
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有心脏病
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中约有7%-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大约有1/2的患儿因严重心脏畸形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幸存者在生长发育的各年龄阶段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发育障碍。轻者早期可无症状,但心前区杂音将影响患儿的升学和就业,若不进行治疗,最终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的还会并发心内膜炎、血管栓塞和高血压等,危及生命。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病情表现各不相同。常见的表现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发育差,部分患者出现口唇发紫,即临床上所说的紫绀。绝大部分患儿都能听到心脏杂音。大部分孩子容易患感冒、肺炎。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常用检查为彩超,必要时做心血管造影。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长怎么办
一旦确诊孩子为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时就诊。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可治愈的疾病。治愈后的儿童能参加正常学习和一般的体育活动。但由于有些患儿的家长疏忽,延迟就医,疾病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或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增加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
对于患有先心病的患儿,家长该怎么办?①不要抱着“等大一点再治”的想法,应及早带着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心脏畸形的性质、程度及适合手术的年龄。②即使孩子仅有心脏杂音而无明显症状,也不能疏忽大意,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了解杂音的变化及心肺负荷的情况。必要时考虑手术,预防心内膜炎的发生。③对于因年龄需要等待手术时机的患儿,要注意预防感冒,培养刷牙的好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发现蛀牙、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避免剧烈体育运动。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有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办法。根据疾病种类及病情,由专科医生确定采用何种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体动脉至肺动脉瘘和室间隔缺损等的根治性治疗。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手术或是已丧失手术矫治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此方法治疗后,可较好地等待手术矫治或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此外还有一些手术矫治不彻底或不完全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补救性治疗。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手术后残余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等,均可采用介入治疗加以补救。
微创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传统、最彻底、最经典方法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方式,此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由于从胸骨正中作切口,将心脏全部暴露在视野内,几乎适合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但是,这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的缺点是手术中失血较多,且术后胸部会留下一条较长的疤痕,不仅影响美观,对术后病人的心理创伤也较大。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可以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房缺修补术、经胸微创房缺/室缺封堵术等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达到减少创伤、美容、节约费用等好处。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多见,占各种室上速的50%-70%。发作时心率160-220次/分。终止发作选药:首选异搏定5毫克用20毫升液体稀释后缓慢静注,若无效于30分钟后可重复给药,总量不超过15毫克;或心律平;也可用三磷酸腺苷(ATP)10-15毫克快速静注,如无效2-3分钟后可重复给药,单次剂量不超过30毫克;或西地兰或β受体阻滞剂。无效者可用乙胺碘呋酮静注。但心功能不全者应首选西地兰。预防发作:可选用异搏定、心律平、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口服给药,也可用小剂量乙胺碘呋酮。
预激综合征:旁路参与的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隐匿性旁路引起的较为多见,约占20%-30%,发作时心率150-240次/分。终止发作与预防发作的选药原则同上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旁路参与的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少见,发作时心率常>180-200次/分,且QRS综合波宽大畸形,与室速难以区别。终止发作选药:应首选普鲁卡因酰胺、心律平或乙胺碘呋酮静注。禁止使用洋地黄及异搏定。预防发作:可选用心律平、乙胺碘呋酮。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少见,发生率约为4%。发作时心率120-180次/分,一般为150次/分。发作时持续时间短,心率不太快,可不行药物治疗,经刺激迷走神经多可控制发作。药物治疗可选用异搏定、心律平、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常不必预防用药。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的进行治愈,要想治愈心脏,选择手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心脏病的患者最好是不要激动,会使疾病复发。
先天性心脏病应该如何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时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如果这种疾病没有立刻得到治疗的话,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所以人们出现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引起你的重视,然后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才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小孩子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时应该如何护理呢?
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过分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大些的孩子生活要有规律,动静结合,既不能在外边到处乱跑(严格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也不必整天躺在床上,晚上睡眠一定要保证,以减轻心脏负担。
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多喂水,以保证足够的水份。
保持大便能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
定期去医院心脏心科门诊随访,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每次服用强心药前,须测量脉搏数,若心率过慢,应立即停服,以防药物毒性作用发生,危及孩子生命。
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小孩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相信大家对这种疾病的护理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广大的患者如果疾病比较严重的话需要立刻进行治疗,小孩子出现一些先天性心脏病主要考虑是因为在怀孕期间没有多注意调理所造成的。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体动脉至肺动脉瘘和室间隔缺损等的根治性治疗。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手术或是已丧失手术矫治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此方法治疗后,可较好地等待手术矫治或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此外还有一些手术矫治不彻底或不完全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补救性治疗。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手术后残余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等,均可采用介入治疗加以补救。
微创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传统、最彻底、最经典方法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方式,此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由于从胸骨正中作切口,将心脏全部暴露在视野内,几乎适合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但是,这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的缺点是手术中失血较多,且术后胸部会留下一条较长的疤痕,不仅影响美观,对术后病人的心理创伤也较大。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可以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房缺修补术、经胸微创房缺/室缺封堵术等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达到减少创伤、美容、节约费用等好处。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
术前
1、合并有其他疾病:如肝肾功能损伤,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皮疹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愈后再去医院行心脏手术治疗。
2、防止呼吸道感染:患有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要预防肺部感染。一旦感染要积极治疗。
3、紫绀型先心病患儿:要控制患儿活动量,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
术后
1、术后要预防感染
2、三至六个月内要限制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3、饮食以普食,半流质高蛋白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尤其控制液体入量(1-5岁儿童入量20-40ml/小时,5-10岁儿童入量40-80ml/小时,10- 14岁80-120ml/小时)
4、尊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增减药物用量5.一般术后3-6个月可以去上学,手术后尊医嘱去医院复查。
先天性心脏病该怎样治疗呢
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体动脉至肺动脉瘘和室间隔缺损等的根治性治疗。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手术或是已丧失手术矫治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此方法治疗后,可较好地等待手术矫治或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微创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传统、最彻底、最经典方法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方式,此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由于从胸骨正中作切口,将心脏全部暴露在视野内,几乎适合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但是,这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的缺点是手术中失血较多,且术后胸部会留下一条较长的疤痕,不仅影响美观,对术后病人的心理创伤也较大。
先天性心脏病要不要紧呢?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体动脉至肺动脉瘘和室间隔缺损等的根治性治疗。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手术或是已丧失手术矫治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此方法治疗后,可较好地等待手术矫治或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此外还有一些手术矫治不彻底或不完全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补救性治疗。
微创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传统、最彻底、最经典方法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方式,此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由于从胸骨正中作切口,将心脏全部暴露在视野内,几乎适合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手术的方式是可以治疗好的,但是在做完手术之后也需要注意护理,应该要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千万不可以随便停药,不然很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平时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可以有太过激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