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牙萌出顺序如何

乳牙萌出顺序如何

一、乳牙有几颗

乳牙在一般在半岁左右即开始萌出,约2岁半出齐,上下各10颗,一共20颗。 每个人一生中都可长出两副牙齿,婴儿期首先长出的20颗就是乳牙。7~12岁,乳牙先后脱落。恒牙28~32个,自6岁起,渐次与乳牙更换,至12岁前后除第三磨牙(智齿)外,全部萌出,第三磨牙一般在20岁以后萌出,也有人终生不出。

二、乳牙萌出顺序

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

1、乳牙的下颌牙,比上颌牙先萌出,并是成双成对地萌出,即左右两侧同名的乳牙同时长出。

2、宝宝最先萌出4颗下切牙(下门牙),随后长出4颗上切牙;大多在1岁时长出4个上切牙和4个下切牙;然后,长出上下4颗第一乳磨牙(俗称板牙),它们的位置离前面的切牙稍远,这是为即将长出的乳尖牙(虎牙)留下生长空隙。略微停顿后,4颗尖牙从留下的空隙中“脱颖而出”。

3、通常,宝宝1岁半时萌出14-16颗乳牙,最后萌出的4颗乳牙是第二乳磨牙。它们紧紧地靠在第一乳磨牙之后。到了宝宝2-2.5岁时,20只小乳牙就全部出齐了,上、下颌各拥有10颗小乳牙。

小孩换牙前有蛀牙怎么办 小孩有蛀牙会影响换牙吗

会影响换牙。

不少人认为,乳牙反正要换,坏了也不用补,这是错误的。如果任凭龋齿发展,有可能引发感染,出现面部肿胀、淋巴结肿大等问题;一旦龋坏严重,导致乳牙过早缺失,不仅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易龋坏),还会造成邻牙向缺失牙的间隙倾斜,影响恒牙萌出顺序,导致牙颌畸形。

宝宝在几个月时长牙最好

人的一生会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出生的时候颌骨中已经有骨化的乳牙牙孢,但是没有萌出。大部分宝宝的乳牙萌出的时间都在6—8个月大,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妈妈们要了解一点的是,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最早的有在4个月,晚的则到一周岁才长。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如果宝宝超过1岁仍未长出第一颗乳牙,才称为乳牙晚出。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宝宝长牙的顺序:

1、中切牙:下颌 6个月;上颌 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 7个月;上颌 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 12个月;上颌 14个月

4、犬牙:下颌 16个月;上颌 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 20个月;上颌 2岁

有的宝宝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不需要特别处理。

宝宝要长牙有预兆

乳牙萌出有顺序

一般来说,乳牙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萌出的:下颌中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宝宝进入快要长牙的月份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牙床(牙龈),看有无肿胀、突起。如在牙齿萌出期有龈囊肿或龈炎,多半无需干预,不用做任何处理,除非有感染出现。

宝宝长牙有预兆

咬东西: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宝宝一个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流口水: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发烧、拉肚子:少数宝宝在长牙时会出现发烧和拉肚子等异常现象,家长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对症下药。

婴儿出牙不齐该怎么办呢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3种原因造成差异

1. 遗传因素 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气温、疾病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

3. 营养状况 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牙齿萌出顺序

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1)下颌中切牙,2)上颌中切牙,3)上颌侧切牙,4)下颌侧切牙,5)下颌第一乳磨牙,6)上颌第一乳磨牙,7)下颌乳尖牙,8)上颌乳尖牙,9)下颌第二乳磨牙,10)上颌第二乳磨牙。

蛀牙有什么危害

1、咀嚼功能降低,除了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外,还会使颌骨发育不充分,造成恒牙拥挤不齐。

2、易使食物残渣、软垢等停留在口腔内,口腔卫生恶化,导致新萌出的恒牙发生龋蚀,尤其对与龋坏牙齿相邻的恒牙影响较大。

3、乳牙龋发展成根尖炎后,会影响继承恒牙牙胚,使其釉质发育不全。

4、发生根尖炎的乳牙易致局部牙槽破坏不易脱落等,使继承恒牙的萌出过早或过迟,影响恒牙萌出顺序和位置。

牙龈的生长

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共20个)和恒牙(28~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之后,又称6龄齿);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前磨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12岁萌出第二恒磨牙;约在18岁以后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也有终生第三恒磨牙不萌出者。

出牙为生理现象,出牙时个别婴儿可有低热,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牙齿的健康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A、C、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牙齿生长异常时可见外胚层生长不良、钙或氟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牙齿的生长

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 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共20个)和恒牙(28~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之后,又称6龄齿);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前磨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12岁萌出第二恒磨牙;约在18岁以后

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也有终生第三恒磨牙不萌出者。

出牙为生理现象,出牙时个别婴儿可有低热,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牙齿的健康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A、C、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牙齿生长异常时可见外胚层生长不良、钙或氟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相关推荐

1岁的小孩应该长多少颗乳牙

婴儿生后最早露的牙齿就是乳牙,总工会长20颗,其萌顺序往往能反应婴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好坏程度,因此往往会引起家长的重视,有的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牙晚十分着急。其实乳牙的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与婴儿的性别、身体状况、营养、生活地区及其他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乳牙最早可在4个月的时候就萌,最晚可能要到10个月,大多是婴儿则是半岁左右开始乳牙。先萌的是下面两颗乳门牙,然后是上面两颗乳门牙。9个月的样子开始萌上、下两侧乳门牙。1岁左右的孩子乳牙可达到6-8颗。 如果孩子到了1岁还没有萌

小孩七岁换牙注意什么

1、请注意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位置,以利恒牙萌。 2、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载缺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位置,直至恒牙萌。 4、应注意恒牙萌是否有困难 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而坚韧,阻碍恒牙萌

小孩换牙在几岁的时候结束?

儿童乳牙的替换一般是在6周岁左右,但男孩与女孩又存在一定差异,一般男孩在这个年龄段发育比女孩稍慢一些,男孩恒牙的萌也要相对晚于女孩,是正常的生理原因。也有一些儿童,由于偏食,比同龄孩子要显得瘦小一些,也就是发育晚一些,恒牙的萌也会稍晚一些,还有一些儿童由于偏食,进食食物过于细腻,粗纤维食物摄取少一些,没有很大的咀嚼力刺激颌骨,颌骨发育缓慢也是不利于恒牙的萌的。 儿童换牙顺序乳牙顺序基本一致,即: 宝宝的换牙时间表: 恒牙牙胚自生后开始发育钙化,到6~7岁开始萌,共有32个,一般到20岁

宝宝长牙时间顺序及症状

一般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下颌中切牙开始萌,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 ,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宝宝生 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因此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 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牙齿萌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 牙齿萌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

宝宝牙后妈妈要及时

宝宝萌牙的基本规律 牙齿分乳牙和恒牙。按规律先乳牙乳牙脱落后再由恒牙替代。 第一只乳牙的月龄早的是3~4个月,稍晚些可以到10~12个月。极个别新生宝宝生时已有牙齿长,这种牙齿称为诞生牙。诞生牙的牙根部松动,容易脱落吸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医生主张及时将其拔掉,免得发生意外。 牙的顺序: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单尖牙第二乳磨牙. 乳牙顺序图 当然,有个别牙齿萌顺序与上面介绍的有所不同。有的宝宝了几只牙后,会隔几个月才陆续长新牙,遇到这种情况您也别着急,属正常现象。您也别拿

小孩牙齿不整齐怎么办

注意1: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大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换牙,也有的从4岁开始,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 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位置,以利恒牙萌。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

孩子牙慢是什么原因

宝宝乳牙的萌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一定顺序、左右牙齿对称发育。一般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幵始萌。可有的宝宝会在生后4个月就长乳牙,有的宝宝却晩到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尽管宝宝牙的时间有早有晩,但不应相差得太远。如果到了1周岁,宝宝还没有长乳牙,可能是身体里有某种异常。乳牙过晩,可能是两种原因引起: 1.可能是外伤引起牙龈肥厚增生,使乳牙难以穿透。 2.可能是宝宝患有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导致牙胚发育迟缓,乳牙延迟。

小孩掉牙应该注意什么呢

1.请注意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位置,以利恒牙萌。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载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定做),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位置,直至恒牙萌

儿童换牙时保健如何做

第一种:新牙长,旧牙不掉 乳牙滞留或早失是替牙期最常见的问题。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但不少时候,恒牙已经萌,而所替代的乳牙尚未脱落,这种情况称为乳牙滞留。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 对策:此时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位置,以利于恒牙位置的调整。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常常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移位,导致缺牙间隙变小,恒牙错位萌。此时应佩戴间隙保持器,防止两侧牙齿倾斜,维持缺牙间

牙齿稀疏的原因

其中牙齿稀疏的原因包括换牙期间的乳牙松动、牙周炎、交合创伤、根尖周炎、牙齿外伤、囊肿或肿瘤压迫等,另外有人喜欢饭后剔牙也有较大影响,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稀疏越来越严重。 主要是后天因素较多一些,后天因素是指生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1、唿吸和吞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牙齿和颌骨的发育。 2、不良习惯比如咬手指,咬上唇或咬下唇习惯,伸舌或吐舌习惯。 3、乳牙期或替牙期现的问题。包括乳牙过早丧失,乳牙迟迟不掉,恒牙过早丧失,恒牙萌顺序紊乱等等都会造成牙齿不齐。 4、疾病:某些急性传染病,某些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