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脚改善失眠的问题
中药泡脚改善失眠的问题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我们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用中药泡脚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恢复人体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因为人的脚掌上密布着许多血管和神经末梢,平时用热水洗脚能使脚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循环加快,供给脚部更多的养分,使脚部新陈代谢旺盛;脚掌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刺激脚心上的神经,可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有效地消除一天的疲劳,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不仅能加快入眠,还能使睡眠加深。
另外,治疗失眠所用的中药配合热水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以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的末梢血管,使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使人产生困倦感,有助睡眠。
泡脚最好是木盆,以减少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泡脚时间最好在睡前。先把中药材和500毫升左右的水在火上煮沸,等水温差不多的时候把水倒入盆中。泡脚时,觉得水温有下降就加点热开水,保持盆里的水温。由于人的手和脚比身体其他部位适应水温的能力要强一些,所以泡脚的水可比泡澡的水温稍高一些,以 42-45℃为宜。
另外,水深要超过踝关节,脚没在热水中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泡脚时双脚要不停地相互摩擦,泡好后立即擦干脚,并最好用手在脚心脚背等处多次揉搓。
中药泡脚改善失眠
用热水,或者用中药泡脚对失眠是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当然使用的中药配方要合适,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功效。下面我们会根据失眠这个病症来跟大家介绍一些中药泡脚改善睡眠的配方。
睡眠专家指出,睡前做做足浴不仅可以解除疲劳,还可以把失眠多梦的症状给泡掉。那么,失眠的足浴中药配方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既简单又实惠,疗效好见效快且无副作用的家庭足浴保健法。
(1)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2)吴茱萸40g、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3)失眠的足浴中药配方,丹参20克、远志15克、磁石60克、夜交藤30克或酸枣仁20克、远志20克、合欢皮10克、朱砂5克水煎去渣,加3000毫升热水。每晚睡前足浴一次。
(4)桂枝、木瓜、桑枝、威灵仙、当归、川芎、羌活、生姜、伸筋草、透骨草、红花、木香、五加皮各6克共同煮沸。再者,取远志、红花各9g,枣仁、磁石、龙骨、桃仁各15g水煎两次,待温度适宜时将双足浸于药液中,使药液浸过足面。
(5)山栀子3克、酸枣仁6克、茯苓5克、百部5克、半夏5克、苦参3克、灵芝10克、薄荷3克、合欢皮3克、羚羊角10克、龙骨3克、牡蛎3克、琥珀3克中火蒸制7天后阴干,碾为颗粒,拌以5年以上新鲜鳖血烘焙6个小时制成一剂,睡前倒入锅内,煮一小时,药汤泡脚30分钟。
专家介绍说,足浴是中医中重要的疾病外治方法之一,它足以借助水蒸气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循环至全身经络,再由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治疗失眠绝对有效。
中药腿浴疗法可提高睡眠质量
中药腿浴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腿浴,其实也就是泡脚的升级版,泡脚只需要将泡脚水淹没双脚即可,而腿浴则是将水添加至小腿处,中医认为,在泡脚水里添加一些能助眠的中药有利于入睡,也能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那么提高睡眠质量的腿浴需要哪些药材呢?中医推荐一个药方,可到药方购买党参、白术、当归、很欢批、苏木、远志、肉苁蓉、炒枣仁以及山药适量,将药材拣去杂质之后直接放进桶里,添加热水即可。
中医认为,此方里的药材都有养血活血、补心健脾的功效;炒枣仁跟远志则有安神、宁心的作用,合欢皮则能缓解睡不好、睡不着的焦躁情绪,这些药材互相配伍能舒筋活络,改善现代人的紧张情绪,让你睡得更好更香。
此外,在腿浴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配合一些按摩来促进人体对药材的吸收。建议人们可以在腿浴过程中按摩三阴交穴、涌泉穴、太溪穴、足三里穴等养生穴位,也可以在腿浴之后在按压这些穴位,改善睡眠的效果会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腿浴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出现腿部、脚部泡白、泡皱的情况;腿浴的水温也要把握好,不宜过烫或者太凉,不然就会影响到药效。那么除了腿浴以外,中医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呢?
中医按摩可以改善睡眠
上文我们也有提到,在腿浴时配合按摩有助于睡眠,如果你不喜欢腿浴,那么在睡前按一按脚底以及头部也有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情绪不稳引起的睡眠问题,可以按摩太阳穴以及头顶的百会穴,按摩头部穴位可以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按摩脚底的穴位有放松身体的功效,适合长时间工作的上班族。
泡脚的五大禁忌
热水泡脚属热性刺激,对各种因虚寒和淤血造成的疾病有较好疗效,如手足冷、畏寒、关节痛等;对平和体质的人也有一定帮助;但对于热性体质的人则不然,泡脚用的中药,大多选用温热类药材,热性体质的人用之,可能会“火上浇油”,引起上火并诱发其他疾病。
泡脚有哪些禁忌
第一、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阿,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第二、饭后1小时内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1小时再泡脚。
第三、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第四、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第五、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泡脚的三个小偏方
偏方一、姜汁泡脚,散寒,治疗手脚冰凉
“姜汁泡脚,就是在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生姜,有散寒的作用,对于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小江介绍说。
杨明表示,姜味辛性温,如果内服,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用生姜水泡脚,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说通过姜汁泡脚就能治疗某种疾病,是没有依据的。
偏方二、醋泡脚,改善睡眠障碍
“在温水中加入几匙白醋,就是醋泡了,用醋泡脚,可以滋润皮肤,还可消除疲劳,治疗睡眠障碍。”小江说。
杨明解释说,醋酸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帮助休息,恢复体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食醋对健康有所助益,但是用醋泡脚能改善睡眠的说法是民间经验之谈,医学上并没有此说法。
偏方三、盐水泡脚,杀菌、治脚气
盐水泡脚治脚气,这是因为食盐有很好的杀毒除菌功效,而把食盐放入热水中,利用水中热力,那么皮肤可以更好的吸收盐水的杀毒除菌成分,就可以实现盐水泡脚治疗脚气的功效。
辅助睡眠的精油 薰衣草精油
薰衣草精油能够帮助调整呼吸节奏,并且缓解紧张的情绪,舒缓压力,放松心情,有效改善失眠问题。特别是对于呼吸障碍引发的睡眠问题,调理效果很好。
泡脚的好处
1.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2.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每晚中药泡脚可以加强神经系统锻炼,促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改善睡眠效果。
3.防治高血压。中药泡脚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气血畅通了,血压就平稳了。
4.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活血,祛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理疗效果。
5.防治腿脚麻木。通过中药泡脚,可以激活腿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上下贯通,消除腿脚麻木。
6.防治糖尿病。中药泡脚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胰岛细胞陕复功能,达到控制血糖目的。
7.防治感冒祛寒暖身。中药泡脚可激活足底穴位,将营养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大脑和全身,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8.美容减肥。中药泡脚促进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强皮肤新陈代谢和分解体内脂肪,使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9.防治脑溢血和脑血栓。天天中药泡脚,天天保持血液畅通,不再担心患脑溢血和脑血栓了。
10.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泡脚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除掉脚下的异味和尘土,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用中药泡脚有什么功效
驱寒祛湿
体内多寒湿,手脚易冰凉的人群多用中药泡脚能起到驱寒祛湿的作用,这类人群在泡脚的时候会感觉膝盖很凉,这说明体内的寒湿之气正在被热水和中药逼出体外。风寒感冒的人群多用热水泡泡脚,发发汗,对于驱寒治感冒极为有效。
降血压
有高血压的人群常年用适宜温度的中药水泡脚,人体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容易得到改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得到了有效调节,气血畅通了,血压也就渐渐平稳了。而且用中药泡脚对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血栓等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治疗关节炎
用中药泡脚能够有效促进脚底血液循环,通经络活气血,驱寒消炎,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功效,还能有效激活下肢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上下贯通,缓解腿脚麻木症状。
治疗失眠
用中药泡脚能够加强神经系统锻炼,促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很好的缓解疲劳,有效缓解因烦热,心火旺盛导致的失眠症状。
治疗失眠的三款中药茶饮
中医师表示,偶发性的失眠问题,对民众的生活可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若是失眠成为常态,在长期睡眠不足、睡眠品质不佳的状况下,不仅会造成精神不济、记忆力衰煺、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不稳等问题,进而影响日常生活。严重甚至会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感染,亦或是,造成头痛、头晕、忧郁等症状的发生。
透过中医茶饮的方式调理改善,不仅制作简单容易,透过饮用茶饮调理的方式,更易被民众接受。
临床观察发现,造成失眠发生的塬因虽多,但仍脱离不了,肝火过旺、口乾舌燥,精神烦躁;或是老人家生理机能煺化、气血虚弱、手脚冰冷;肾气不足,引起频尿、夜尿问题等3大因素导致。她建议有上述问题的患者,不妨可以透过药膳茶饮的方式,帮助调理体质、远离失眠困扰。
以下为中医师针对上述3种不同类型的失眠患者,所提供有助于调理体质,改善失眠问题的中药茶饮:
1、菊花枸杞茶
材料:菊花3钱、枸杞1钱、水500c.c。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麻布袋中束紧,以500c.c沸水冲泡,闷约10分鐘即可饮用。
效果:菊花能疏风清热、降肝火,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清热凉血的效用,经常饮用有助于泻肝火、舒肝理气,对于改善肝火旺盛导致的烦躁、情绪不佳、失眠问题,有不错的效果。
2、白芍甘草饮
材料:白芍2钱、甘草2钱、水500c.c。
做法:将药材放入水中以小火炖煮至颜色呈现深褐色、水份收乾至约剩下300c.c左右,即可熄火、待凉饮用。
效果:此茶饮滋味甘甜,有助于补肝、活血,对于改善气血循环不佳、手脚冰冷所造成的失眠问题,有不错的舒缓作用。
3、五味子生枣茶
材料:五味子2钱、生枣仁2钱、水500c.c。
做法:将药材放入水中以小火炖煮至茶汤变色、水份收乾至约剩下300c.c左右,即可熄火、待凉饮用。
效果:五味子能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有助于补养肝肾。生枣仁,能补中、益肝气,更有镇静、催眠的作用。适度饮用,有助于改善肾气虚弱引发的频尿、夜尿问题,能改善睡眠品质、一觉好眠。
中医小叮咛:
中医师提醒,虽然可以透过中医药膳、茶饮的方式,针对体质来改善失眠问题。但若是已经医师指示长期服用安眠药的民众,千万不要自行停用药物,直接改用中药调理,才不会造成戒断或反弹性失眠的发生。建议民众可以寻求中西医合治后,再慢慢依照医师指示着量减药,才能成功远离失眠问题,轻松入眠、一觉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