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中医艾灸治疗 崩漏艾灸哪里
崩漏中医艾灸治疗 崩漏艾灸哪里
治则:理血培元,调补冲任。
血崩方取穴:隐白,关元,三阴交,百会,肝俞,脾俞,肾俞。
漏下方:气海,脾俞,三阴交,地机,血海。属寒者加灸命门,中极;属热者加灸大敦,太冲;属瘀者取气冲,冲门,支沟。
崩漏艾灸哪里 崩漏艾灸取穴方义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专治血崩;脾俞配三阴交可补脾摄血;肝俞可复 藏血之功;肾俞,关元培元固本,气摄而血止;更加百会可升阳益气,血随气升,漏下自止;气海,血海双调气血;属寒者者更加命门以温补真阳,中极散胞宫之寒凝;属热者更加大敦,太冲二穴,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与原穴并用,可清泄血热,散厥气,调气血;属瘀者更加气冲,冲门,支沟三穴,以助行气化瘀之力。
气虚能艾灸治疗吗
可以。
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至元气虚陷,脉微欲脱,这时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同时阳气虚弱不固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崩漏、久泄久痢、滑胎等症,而用艾灸不仅可以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还可治疗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等症,因此气虚的人是可以用艾灸调理身体的。
艾叶的禁忌
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蕲艾,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本草纲目》载:蕲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
艾叶的功效和作用
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艾草的作用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针灸断红穴可有效防止女性子宫出血
“功血”中医称崩漏,认为系由冲任不固所致。其中妇女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势如山崩,称为血崩或崩中;出血量少,但持续而淋漓不断,有如雨后屋漏,称为漏后。崩与漏可互相转化,不易截然分开,故常合称崩漏。
功血,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病程长者可伴有贫血症状,必须全面体检,排除全身或器质性疾病。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有时子宫略有增大,或可触及胀大的卵巢。
治子宫出血,可采用针灸疗法。
针灸断红穴,可有效缓解子宫出血症状。
中医对功血的治疗,可采用针灸断红穴。断红穴为近年发现的经验效穴,临床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便用、疗效满意、易于推广。
断红穴定位:该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即八邪中的上都穴。
针刺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快速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针感上行至肩,留针20分针。配合艾灸15分钟。
机理:断红穴,针之可使经气相通,针感上行至肩,使经气通畅而升提之。灸之能补气固脱,顺经气而能固,经气固则血止,故治疗功血,常获满意的止血效果。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针灸断红穴可防止子宫出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里也仅是提供一个参考,祝您身体健康。
冬至艾灸的好处 益气温阳
阳气虚弱不固就可导致人体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崩漏、久泄久痢、滑胎等症,在《灵枢·经脉》就有提到“陷下则灸之”的治法,对于气虚下陷、脏器下垂等症就可用艾灸疗法,在冬至时进行艾灸就可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的效果。
崩漏中西结合治疗
中西结合治疗急救处理: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血色淡红,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晄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尺部尤甚。若血崩出现虚脱时,可立即针刺入中、合谷、百会(灸)。并急煎独参汤。若出现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证时,可用参附汤加炮姜炭。必要时应输血。常用中成药:当归膏、乌鸡白风丸、定坤丹(丸)、健妇丸等。常用止崩漏中药:蒲黄、血余炭、艾叶炭、益母草、大蓟、小蓟、地榆、紫珠、苎麻根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针灸疗法体针疗法取中极、三阴交、隐白。脾虚加脾俞、关元;肾虚加气海、关元、命门;血热加合谷、曲池;肝郁加大冲、大敦;湿热加阴陵泉、合谷;阴虚加太溪、大冲、照海;瘀血加血海、膈俞。常用断红穴(二、三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有减少血量作用。神阙、隐白,艾灸20分钟后,可减少出血。耳针疗法:取穴为子宫、内分泌、皮质下,针刺,留针15~20分钟。西药止血剂:如维生素E、叶酸、止血环酸、 EACA等。急救处理:血崩出现虚脱时,针刺人中、合谷,艾灸神厥、隐白,20分钟。急煎独参汤。必要时输血。单方验方乌梅120g,红糖适量,1剂日,水煎当茶饮。棕桐炭、百草霜各30g,共研未,白开水送服。西药止血:可选用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三合激素、复方黄体酮或维生素K安络血、止血敏等。
有很女性选择中医治疗方法,但要知道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为具体的,通过自己的症状来正确的选择就医,女性面对崩漏不能滥用药物,若用错药物会使病症反而加重,事半功倍,以上就是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并且能够有效的治疗崩漏症状!
艾条的功效与作用 益气升阳
艾灸艾灸具有不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证。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艾灸肚子对女性的好处
1.艾灸肚脐眼可以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反胃,呕吐,泄泻等症。
2.艾灸肚脐眼可以调理冲任,固经安胎,适宜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不孕,黄褐斑,面色晦暗等症。
3.艾灸肚脐眼可以理气活血,通经活络,适宜于调理肠麻痹,手脚麻木及各种酸痛症。
4.艾灸肚脐眼能调节脏腑营养平衡,使气血畅通,有助安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带下,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