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米怎么做好吃 蒸大黄米
大黄米怎么做好吃 蒸大黄米
大黄米用来蒸米饭吃最好,但用它蒸米饭时,需要先把大黄米提前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2~3小时,泡好以后放在电饭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把电饭锅盖好加热煮开,再让它煮10~15分钟,然后切断电源,让大黄米在锅中闷20分钟,焖好以后就能得到香气诱人的黄米饭,搭配自己的喜欢的菜一起吃口感特别好。
大黄米可以怎么吃 黄米糕
大黄米还能制成黄米糕供人们食用,再用大黄米至黄米糕时,需要提前把大黄米浸泡10小时左右,等它吸水膨胀后,取出放在蒸锅的蒸屉上,厚度大约在4~5厘米之间,铺平以后隔水蒸至开锅后蒸40分钟左右,锅中的大黄米就能蒸好,取出切成块状就是美味的大黄米糕。
黍米和黄米有什么区别
黍米和黄米有什么区别黍米按照大家现在最通俗的称呼就是大黄米,由于地理以及风俗不同,其他地方应该还有不同的称呼。
黍米是什么?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黍,荆、郢州及江北皆种此。其苗如芦,而异于粟,粒亦大。今人又呼称粟为黍,非也。北人作黍饭,方药酿黍米酒,则皆用秫黍也。丹黍米即赤黍米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种而非土所宜。又《纲目》: 黍乃稷之粘者。用现代人的话就是粘性的大黄米,此米只适合生长于黄河流域的北方,在江南是不适合种的。
最常见的就是熬中药,药方上写有黍米字样,然后就按照药方到处找,估计开药方的中医都不知道黍米为何物,因为在古代多是药食同源,所以在中药方子里常会出现一些普通食物的名词,如黑豆等,但是如果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作物名字变更之后,就更不容易找到药方上指定的东西了。 黍米和黄米有什么区别
黍米和大黄米有啥区别?喜欢用五谷调养身体的人,大多都知道大黄米,但是100人之中,大概也只有1-2人个知道黍米其实就是大黄米。不过,有些地区把粳性的黍米也被称为大黄米。其实粳性的大黄米也有自己专业的名字,叫糜。这种作物多生于北方,由于口感粗糙,所以一般都只作为个人爱好,代替白米吃而才种一些。
哪些人不宜食用大黄米
大黄米是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它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大黄米呢!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身体燥热者禁吃大黄米。
想要身体健康也是离不开我们对身体保养的,上面就是对那些人不适合吃大黄米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另外我们也要多掌握一些食物的做法。
胃消化和吸收不好吃什么米
1、小米
中医认为小米有和胃温中的作用,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对脾胃虚弱,或者在夏季经常腹泻的人来说,小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小米加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将小米和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小米和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
美中不足的是,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没有大米高,因此不论是产妇,还是老弱人群,都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合理搭配。避免缺乏其他营养。
2、大黄米
大黄米,生长于我国北方的一种作物,指由黍加工成的黍米,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和小麦,尤其是蛋氨酸含量,几乎是大米和小麦的两倍。各种微量元素钙、镁、铜、铁、锌等也包含淀粉。
大黄米颗粒大于小米,呈金黄色,粘度很大。它除食用外还可入药,在中医中药中被列为“补中益气”的具有食疗价值的食品。中医认为:大黄米具有滋补肾阴、健脾活血的作用,还有治疗杖疮疼痛和小儿鹅口疮的功能。
由于大黄米爱生虫,所以一般家庭贮藏应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尤其在夏天,尽量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以存放在玻璃罐或塑料瓶内。
什么东西不适合与粽子一起吃
吃凉粽子损健康哪些食物与粽子同吃不利消化
端午节到了,市场上各种粽子一拥而上,热闹非凡。然后就有很多时令问题出现,什么人适合吃粽子啊,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啊,早晚什么时候吃好啊,吃粽子要不要配菜啊,等等。
粽子当年的来历,国人都知道,无需赘言。有个被大家忽略的细节倒是值得一提,那就是粽子并非自古以来就是用精白糯米做的。以前的粽子,往往是用粘大黄米(黍)来做的。老北京说,即便到解放的时候,郊区的农民还是常用粘大黄米来做粽子,城里的富裕人家才吃纯白糯米做的粽子。
这大黄米和糯米有什么共同点呢?首先,它们都很粘。粘大黄米做的食品在冷的时候较硬,加热之后就变得非常柔软,粘性很强。这种粘性来自于其中占绝对优势的支链淀粉。凡是“粘”“糯”品种的粮食,都有这种特点,而非糯性品种里面都有一部分直链淀粉,就不那么粘了。另一个共同点,就是按传统说法,糯米和粘大黄米都性质温热,有补虚的作用。也就是说,适合身体虚弱怕冷的人吃。其中大黄米性质更温暖一些,是冬季传统推荐的暖身补养食品。
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时吃这种温热的糯米或大黄米呢?为什么不是吃小米或玉米呢?古人肯定有道理在其中。夏天天气炎热,皮肤表面出汗多,血液在体表的分布较多,在消化系统的分布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对减少一些。这时候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出现消化功能低下的问题。吃糯米和粘大黄米做的食品,对温暖肠胃、促进消化吸收有一定作用。天天吃生黄瓜生番茄喝绿豆汤,并不是人人都适宜哦。古代生活条件差,烹调条件也差,相比而言消化不好的人比例可能更多一些。
有人看到这里就马上会跳起来问:谁说的?不是说糯米食品性粘滞,难以消化吸收吗?怎么会像你说的这样,虚弱的人还更容易消化吸收!
都说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信就可以试试啦。
首先,国内外的血糖研究都证明,热的糯米食品餐后血糖反应非常高,也就是说,它的消化吸收是非常之快啊。体外模拟小肠消化的研究也证明,糯米饭与大米饭相比,消化速度明显地快。而且,我们实验室的测定发现,糯性食品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冷了再热透之后吃,消化速度一样快甚至更快!一般的米饭面食之类,冷后再热了吃,消化速度都要比刚煮出来的时候慢一些。粽子一般都是煮出来再卖的,回家还要加热一次,趁热吃照样容易消化。
其次呢,自己也可以试试,刚蒸出来的热粽子(注意,是没有加油加肉那种粽子,加枣或豆沙的那种传统产品)一点都不会给胃肠带来负担。按一碗米饭的量,换成粽子,吃起来很快,胃里也并不觉得堵。有些人因为粽子好吃,一下子吃太多而觉得堵,那不能作为理由。因为科学上比较消化速度时,是用同样量的淀粉来比较的。一个大粽子就差不多相当于一碗米饭了,何况连吃三个——换成同样量的米饭更撑。
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为贪吃螃蟹大虾之类胃里发凉,赶紧吃一个热粽子,或者喝碗热糯米粥,马上就会舒服不少(如果说这就算食疗,那大部分食品都能“疗”了)。
不过,凡是养生建议,都要区分不同体质的人。对于消化差的人,粽子固然是个养生好食品,对于糖尿病人就未必了。因为食后血糖上升太快,甚至比白糖还要快,糖尿病人应当少吃精白糯米做的粽子,大黄米粽子也要限量。哪怕是不加大枣不加豆沙的粽子,也完全一样。正如王兴国老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食物中有没有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餐后血糖上升有多快。
回到糯米和大黄米的话题上。这两种粽子食材的不同点呢,就是大黄米的营养价值要远高于糯米。它的铁含量是糯米的3倍,镁含量是2.8倍,钾含量是1.6倍,维生素B1含量是1.5倍,膳食纤维含量是5倍!其中还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样的抗氧化成分。所以,古人用它来做粽子,的确很明智。
不过,目前的粽子品种更多,已经不局限于两种食材。市场上有八宝粽子,加了多种粗粮豆类和花生。其实做玉米粽子也很不错,在糯米中掺点甜玉米,让它的口感变得不那么粘腻,还有一种清新爽口的感觉。没错啊,饮食就是可以无限创新的。或许到明年的端午节,我会把自己的创新粽子配方推荐到养生厨房里。
贴心叮咛:
1、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2、粽子属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饮食数量较少,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又方便,又让人心情大好,一上午感觉都很幸福。
3、素粽子的热量没有传说中那么高,但毕竟属于粮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4、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一旦饿了,会感觉饿得特别强烈。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血糖控制能力本来就差,特别容易大起大落。
5、热糯米本身虽然好消化,但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黄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感觉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则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选清爽的北方小枣粽子,也不宜配太油腻的菜。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来说,不宜配促进身体发热的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过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不油腻的鱼类最宜。
大黄米怎么做好吃 大黄米煮粥
大黄米还能用来煮粥喝,再用它煮粥时需要搭配适量的苦荞米大米,把它们分别用清水淘洗干净,特别是大黄米要提前浸泡几小时,把泡好以后的大黄米与苦荞米,还有大米一起入锅,加适量清水加热煮开,再用小火慢慢熬一个小时左右等锅中的粥熬到软糯粘稠后关火即可。
肠胃不好吃什么米最好
中医认为小米有和胃温中的作用,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大黄米,生长于我国北方的一种作物,指由黍加工成的黍米,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和小麦,尤其是蛋氨酸含量,几乎是大米和小麦的两倍。各种微量元素钙、镁、铜、铁、锌等也包含淀粉。中医认为:大黄米具有滋补肾阴、健脾活血的作用,还有治疗杖疮疼痛和小儿鹅口疮的功能。
大黄米有什么食用方法
大黄米做丸子时需要准备适量的猪肉馅儿,再准备适量大黄米,还要准备生抽香油和蛋清以及生粉等调味料,把大米和糯米提前用清水洗净后浸泡,泡好以后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把肉馅放在碗中加入调味料调匀,把调好的肉馅放在手中,揉成小圆球,然后放在黄米中滚一圈,做好以后直接入蒸锅,隔水蒸至开锅以后大火蒸15分钟,这时锅中的黄米丸子就能蒸好,取出以后能直接食用。
大黄米还可以和糯米粉搭配在一起制黄米团子吃,在做的时候需要准备适量的豆沙馅和白糖,再准备少量清水,而大黄米则要提前把它磨成大黄米面,已准备好的糯米粉搭配在一起调匀,加入清水合成面团,把它揉匀以后制成小块,擀成面皮儿,把准备好的豆沙馅儿放在中间包起来,揉成团子,最后入锅蒸熟就可以。
大黄米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大黄米营养分析
1、含有丰富的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2、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每100克中含有1.79毫克。 3、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为大米的4倍。 4、含钾高含钠低,100克中含钾:201 毫克,钠:1.7 毫克 ,常吃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5、铁和磷的含量均较大米丰富。
二、大黄米的功效
1、滋阴养颜:大黄米有滋阴的功效,对阴虚阳盛导致的失眠有辅助治疗功效。
2、健脾益胃:大黄米性微寒,味甘,有益胃健脾的效果,有利于大肠蠕动,对清毒热,解毒有效。能补中和胃,对体弱多病,胃弱者有益。
三、大黄米的副作用
大黄还能抑制人体自身免疫力,大剂量可降低胸腺及脾脏指数,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而避免过强的免疫反应给机体带来的损伤。另外,长期使用蒽醌类物质可导致一种结肠黑色沉着病,多见于过度或滥用蒽醌类缓泻剂 ( 如波鼠李皮、番泻叶、芦荟、大黄和泻鼠李皮) 。肠镜检查横结肠至直肠粘膜呈网络状改 变,粘膜表面有密集的黄褐色色素沉着; 病理检查显示粘膜组织内有大量含有色素颗粒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大多数情况下,结肠黑色沉着病随药物的间歇使用呈可逆状态。大黄中含大量草酸,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肾、膀胱结石等副作用。
大黄米有什么禁忌
1、大黄米营养丰富,但它的食用禁忌很明显,如果不注意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生活中那些身体燥热和热性体质的人都不适合吃大黄米,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热性食材,它们吃了大黄米以后会让身体内热毒数量增加,容易让人们因热毒过重而导致疾病。
2、大黄米具有很强的惰性,人们使用它容易加重脾胃负担,生活中那些本身就消化不良或脾胃虚弱,以及患有慢性肠胃炎的人都禁止吃大黄米,不然会加重人类肠胃负担,容易见影响人体消化功能,会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或引发腹痛以及腹胀等多种不良症状,严重时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糜子,和小米和大黄米什么区别
1、“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属禾本科黍属(Panicum miliaceum),又称黍、稷、禾祭 和糜。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又叫黍子,软糜子碾下的米称软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软米压成面即可做糕,在陕北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
2、“大黄米 英文 Rhubarb Rice 。别名:黍米、软黄米。一般分两种类型,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
3、“小米,谷类,禾本科。学名:Setaria italica 。小米亦称粟米,是谷子去壳后的产物。”
4、糜子一般多指硬糜子;大黄米一般指的就是软糜子;小米是谷子,和糜子完全不是一回事。
黄米怎么吃更营养
粽香黄米鸡
原料:鸡腿2个、黄米、葡萄干30克、枸杞20克、粽叶40张
调料:盐 5克、蚝油 2汤匙、料酒1茶匙(5ml)、生抽1汤匙(15ml)白糖1茶匙(5克)、香油2汤匙(30ml)
制作:1、黄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以上,用前沥干水分。将枸杞和葡萄干用清水浸泡5分钟后,洗净沥干备用。
2、鸡腿去骨切成小条,加入盐和蚝油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
3、将黄米倒入碗中,加入葡萄干,枸杞和腌好的鸡肉,搅拌均匀,再调入料酒,生抽,白糖和香油再次搅拌均匀。
4、将粽叶的头尾剪掉,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将黄米鸡肉用勺子盛到粽叶的尾部(边缘空出1厘米的距离),然后从底部向上卷起成筒状,如粽子本身的重量无法压住底边,可以用线绳系紧。
5、卷好后放入蒸笼或蒸锅里,大火加热,水沸腾后继续蒸30分钟,每隔10分钟,往锅中倒入一些水以免干锅。
黄米糕
原料:豆馅、花生油、黄米、糖桂花
制作:1、将黄米洗净,用凉水浸泡4小时后,连米带水磨成稀糊状,再吊袋净水,放在较温暖的地方发酵,面刚发起时即成。
2、将发面揪一小块,抟成团,按成圆皮,挑豆馅放在圆皮上,边旋转圆皮边用匙往里按馅,将馅逐渐包住,揪去收口处面头,放在湿布上按成圆饼状;
3、锅内油用旺火烧至六成热,将圆饼下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成。
黄米饭
材料:大黄米250克,大红豆一小把。
做法:1、大黄米淘洗一下,再重新加水浸泡过夜,大红豆也加水浸泡过夜;
2、将泡过的大黄米连泡黄米的水和泡过的大红豆一起倒入电饭煲中,水比平时做白米饭的水略多一点,盖上盖,煮饭档,煮熟即可;
3、刚熟的黄米饭看上去会有些稀,用筷子搅拌一下就会变得粘稠了。
4、做好的黄米饭,拌一点黄油或猪油,再加点白糖,爱甜食的人会觉得非常好吃,真的是又甜又香。
小提示:黄米饭粘性大,一次不宜吃太多,不好消化。
黄米粽子
制作材料:黄粘米500克,红枣250克、干棕叶250克。
制作过程:1、将黄粘米洗净,泡入水中。棕叶用温水浸泡透并洗净,也泡入水中。红枣洗净。
2、取棕叶2-3张铺平,从中间折成漏斗状(底尖不可漏米),放入2-3个红枣及50克黄粘米,把棕叶上口包严,呈四角形,再用细麻绳扎紧。按上述方法包10个。
3、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慢火煮约2个小时至熟。
制作要领:粽子放入锅内既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粽子上放箅子,用重物(或石块)压住箅子,以免粽子煮时移动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