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睡眠障碍
中医如何治疗睡眠障碍
1、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脾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热水泡脚失眠能够缓解吗?
大部分的人在经验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但是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部分人会导致慢性失眠。
中医院精神睡眠科门诊医生表示,热水泡脚本身便有促进睡眠的作用。研究发现,用40℃左右的热水洗脚具有消除疲劳、加深睡眠等功效。
而首乌藤、合欢花都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对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的患者来说,用其泡脚,效果更佳。
此外,倘若能在水中加些米醋来泡脚也能起到强身健体、治疗睡眠障碍、消除疲劳的保健作用。
因为用醋泡脚可以调节、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使阴阳平衡,长期坚持下去,有助改善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此偏方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具体的剂量上需要对症酌量加减。
此外,患有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风险、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适合腿浴,在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腿浴。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中医治疗失眠偏方,其实,平时只用温水泡泡脚也可以缓解疲劳、帮助睡眠,经常失眠的人试一试睡前泡脚。
泡脚对祛痘真的有好处吗
用醋泡脚醒脑提神“良药”如果温热水中加些醋每天睡前用此液浸泡双脚就能起到强身健体、治疗睡眠障碍、消除疲劳保健作用对身体大有好处
用醋泡脚之所以具有提神重要作用原因于足人之根足部有许多具有重要治疗价值反射区通过泡脚使醋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加速人体血液循环提高血红蛋白携带氧能力改善身体各部位因疲劳而导致缺氧状态增强各系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中二氧化碳和废气排出从而使人体得到放松消除疲劳
同时用醋泡脚还可以协调交感神经兴奋程度调节、松弛紧张神经调和经络气血使阴阳平衡坚持日久就可大大改善睡眠质量常用醋泡脚对于人们保持旺盛精力大有裨益
一、消除疲劳。醋可以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血红蛋白的携带氧的能力,改善身体各部位因为疲劳而导致的缺氧状态,增强各系统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中二氧化碳和废气的排出,从而使人体得到放松,恢复疲劳。
二、治疗睡眠障碍。每天用醋泡脚半小时,可以协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调节、疏理、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通达平衡阴阳,坚持日久,就可大大改变睡眠质量,治愈失眠、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
白醋泡脚有什么好处 治疗睡眠障碍
晚上睡觉前用白醋泡脚半个小时,能够协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调节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改善睡眠质量;白天工作紧张的女性白领经常用白醋泡脚还能缓解腿部肌肉,减轻穿高跟鞋的压力。
中医治疗睡眠质量不好
1.营气不足型:症状是老做噩梦,睡不踏实,睡觉时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治疗上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可以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也可用百麦安神饮,做法为取小麦、百合、莲子肉、大枣适量,一起炖服。
2.肝郁气滞型:症状是入睡困难,有时胸胁会有胀痛感。治疗上以疏肝解郁为主,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睡前半小时用热水泡泡脚,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及紧张的情绪。
3.营血蕴热型:症状是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还经常伴有咽干、盗汗的症状,治疗宜清热泻火为主,多吃绿豆、莲藕、薏米仁、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可按摩内关、神门、后溪等穴位。
4.脾胃失和型:症状是时睡时醒,晚上睡得不安稳,同时口淡、厌食、大便不成型等,治疗以和胃健脾安神为主,可食小米百合莲子粥。做法是将百合、小米、莲子熬成适量的水煮成粥食用,熬出来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养心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调养佳品。
5.心肝火旺型:整晚睡不着,多由于恼怒烦闷而生,常见于更年期女性,表现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泻火,针对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的人群,可以食酸枣仁粥。做法是将酸枣仁50g捣碎后取汁,用粳米100g加汁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也可以用玫瑰泡水喝。
睡眠障碍与艾滋病有关
睡眠障碍表面看起来不是失眠什么大毛病,但是若是长期患有睡眠障碍,就会导致人体的造血功能下降,这样就会影响人体免疫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也就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如此就会增加被感染上艾滋病的风险,这就是睡眠障碍与艾滋病的关系。
同时,患有艾滋病的朋友也可因艾滋病出现睡眠障碍等问题,因此只有及时到医院治疗,才能摆脱睡眠障碍的困扰,若患上睡眠障碍不及时治疗,短期看来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大病都是从小病日积月累来的,因此患者朋友必须要重视。
治疗睡眠障碍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症状、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个人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不可一致对待,这样容易导致误治的情况发生,患者朋友只有对睡眠障碍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帮助自己更好的治疗疾病,并且还能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方法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儿科 儿科综合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7-10天治愈率:90%常用药品:婴儿健脾颗粒 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是不一样的,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儿童睡眠障碍西医治疗
对于反复出现睡眠障碍的儿童,睡前可服适量安定或硝基安定,见效可连续治疗1~2周,如睡眠正常后可逐渐停药。
学龄儿童可用服小量阿米替林治疗,睡前服12.5~25mg,每晚1次。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在药物治疗方面,苯海拉明作为一种温和镇静剂必要时可用于夜惊儿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α1肾上腺素能受体中枢兴奋药治疗发作性睡病;抗抑郁药治疗梦行症;褪黑素治疗失眠症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儿童睡眠障碍中医治疗
偏方1: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偏方2:党参、麦冬(去心)、五味子、夜交藤、龙齿。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偏方3:党参、玄参、琥珀、朱砂、麦冬。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偏方4:枸杞、炒枣仁、五味子。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偏方5:五味子。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偏方6:鲜丹参、鲜酸枣根。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须了解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对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定时间睡觉。避免睡前任意兴奋活动或看惊恐的电视节目,减少学习负担过重。对于梦行症儿童须防止越窗跌伤等意外。对于反复出现睡眠障碍的儿童,睡前可服适量安定或硝基安定,见效可连续治疗1~2周,如睡眠正常后可逐渐停药。学龄儿童可用服小量阿米替林治疗,睡前服12.5~25mg,每晚1次。
睡眠障碍吃什么药好呢
失眠是睡眠障碍症中最令我们害怕的一种病症,患了失眠,不仅晚上入睡困难、辗转难眠、多梦易惊,而且白天也会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更加严重的还会造成我们情绪的反常,易怒、烦恼、担心、焦虑等等。嗜睡是一种精神疾病,常常精神涣散,在开车、聊天、吃饭的时候都有可能睡着;梦游、梦游、打呼噜等等睡眠障碍更是对家人、朋友的睡眠有干扰作用,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睡眠习惯、姿势。
睡眠障碍吃什么药?现在的确有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但是大多数都有毒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失眠患者要慎服。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睡觉前一定要用热水洗澡、洗脚,睡前不可和咖啡、浓茶、巧克力等食物。还可以裸睡,这样的话皮肤会更加的舒适,而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疼痛的发作。早晨和晚上多锻炼锻炼身体,跑跑步、打打球有助于抵抗力的提高,对治疗睡眠障碍很有帮助。现在天气更加炎热了,一定要注意防止中暑和感冒,多喝水,多吃些降温去火的食物。
建议大家不要采取药物治疗,特别是中老年人,身体本来就弱,吃安眠药等等药物对自己的身体更是有害。我老爸以前也是失眠了,由于那段时间我比较繁忙,他自己就到药店买了点安眠药吃,初期还是有效果的,但是到后来就不行了,吃了安眠药也是睡不着,睡眠时间越来越短了,整晚失眠多梦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汤剂
汤剂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中医药疗法。
1、清浊安神汤(茯苓30g,柴胡15g,川芎9g,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黄连9g,黄芩9g,当归10g,泽泻9g,车前子10g,石菖蒲15g,远志10g,甘草9g)治疗失眠,总有效率95.8%。
2、加味生铁落饮(生铁落100g,丹参30g,茯神15g,远志10g,琥珀10g,辰砂5g,柏子仁20g,制胆星10g,桔红5钩藤10g,龙胆草10g,白芍15g,淮小麦30g,大枣15g,炙甘草10g)治疗梦游症,取得较好疗效。
3、地黄枣仁汤(炒酸枣仁、夜交藤各30g,生地、茯神、丹参各20g,山药、枣皮、枸杞、桑葚、合欢皮、五味子、川芎各15g,炙甘草10g)治疗糖尿病并发失眠,总有效率100%。
二.中成药
逍遥丸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每次6g,每日2次;血府逐瘀汤口服液治瘀血内阻型不寐,每次10ml,加龙胆泻肝丸5粒,每日2次;生脉饮口服液治气阴两伤型不寐,早晨、中午各10ml,晚临睡前服20ml。先予藿香正气胶囊,芳香化湿、健脾和中,后改归脾合剂,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治脾虚湿困型不寐,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归脾合剂每次100ml,每日2次。
三.单味药
对于长期体弱畏寒不寐者,采用每日煎服一杯淫羊藿代茶,用量可从10g开始,如无不适,1周后增至15g,2周后增至20g。或五味子30~60g,捣烂,水煎,每晨空腹顿服。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的中医理论
1. 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 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睡眠障碍症怎么治疗 睡眠障碍的危害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又容易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身体机转而产生睡眠障碍;反之,深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可能因松果体中的褪黑激素分泌混乱,进一步影响贺尔蒙的改变,使身体逐渐老化。临床上已有数据证实,睡眠障碍的人更有可能罹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失智、忧郁等疾病,可见睡眠障碍和老化互为因果,影响因素环环相扣,民众不可不慎。
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方法
1.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脾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治疗睡眠障碍的偏方有哪些
偏方1: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偏方2: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偏方3:党参60克,玄参30克,琥珀18克,朱砂、麦冬各12克。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偏方4: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偏方5: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偏方6:鲜丹参16克,鲜酸枣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