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检测有什么用
癌胚抗原检测有什么用
癌胚抗原具有诊断肿瘤的意义
1.癌胚抗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癌胚性肿瘤相关物质。肿瘤状态时因细胞极性消失,人体胃肠道、呼吸系、泌尿系等分泌的癌胚抗原逆向反流入血,会引起癌胚抗原水平的异常升高。
2.临床上,癌胚抗原主要予以辅助诊断胃肠道肿瘤。如大肠癌、胃癌、肺癌或胆管癌等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升高;肝癌、胰腺癌、肾细胞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骨肉癌、甲状腺髓癌、膀胱癌和霍奇金病等,CEA也会升高。
3.癌胚抗原还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肿瘤发展的监测。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但特异性不强,对肿瘤的早期诊断不敏感。
肿瘤的标志物有哪些
肿瘤标志物是人体内一种异于正常人群、可科学检测的标志物,主要与肿瘤相关。部分肿瘤标志物有预警作用(如EB病毒抗体与鼻咽癌有关、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有关)。部分肿瘤标志物可反映肿瘤的存在,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就要考虑复发、转移的可能,所以应定期监测。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65岁以上老年男性特别要注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高敏性为91.7%,特异性为85%。
糖类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恶性肿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肠癌、乳腺癌。
如果您在检查中发现某项肿瘤标志物的指标有轻度升高,不要就自认为得了癌症。因为目前所知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
在很多生理情况下,肿瘤标志物也会升高,如妊娠3个月后甲胎蛋白可升高,分娩3周后恢复正常;吸烟者癌胚抗原可出现升高;如果抽血、标本保存不当等也可能引起一些肿瘤标志物升高;还有使用一些药物,如狂犬疫苗、胸腺肽等,也会出现肿瘤标志物轻微升高;有些胶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炎也可有癌胚抗原上升。5%~90%的胰腺炎患者血清中也有糖类抗原19-9的异常升高,还有胆道结石、肝脏疾病也可使糖类抗原19-9升高。
食道癌怎么检查
对可疑病例,均应做食管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早期可见: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小的充盈缺损;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小龛影。中、晚期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硬。有时狭窄上方口腔侧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B超检查是否有肝脏等脏器转移。实验室检查贫血程度和癌胚抗原检测。CT检查有无脑部、肺部等处转移。
怎么检查出癌症
①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各种常规检验及具有一定特异性的化验。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②体格检查:由于约有75%的癌症发生在身体容易发现的部位。因此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十分重要,常常能发现相当一部分肿瘤,并能对其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
③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常规透视、拍片、各种造影、各种体层检查;CT、ECT、核磁共振检查;B型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等。
④病理学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
⑤内窥镜检查:食管镜、纤维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
⑥放射免疫学检查:如胎甲蛋白测定、癌胚抗原检测,EB病毒抗体检测等。
⑦医用激光诊断。
另外,开展区域性预防癌症普查,也是有较大价值的早期发现途径。通过普查,能够发现早期癌症病人,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降低癌胚抗原
我们临床上觉得癌胚抗原增高主要见于腺癌转移前,或者是肺癌晚期伴有胸水、远处转移后,但是在10左右我觉得还可以观察,基本没有临床意义
单一肿瘤标志物参考意义不大,而且数值差异不大,建议不要只关心这一点,注意影像学资料,同意柳明大夫的观点癌胚抗原只是一个观测值指标,目的是检测恶性肿瘤的发生,预后,及治疗效果.单纯的降低癌胚抗原没有意义,而主要的是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可能,如果癌胚抗原一直高,最好进一步检查相关部位有无肿瘤发生.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行了.
胃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用化验检查包括有: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还有大便隐血试验,寄生虫,微生物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查,血清胆红素,自身抗原或(和)抗体,癌胚抗原,胃泌素,胰泌素等测定。
形态学检查有:X线钡餐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
其他有:食管腔测PH,压力检查,脱落细胞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内镜检查,超声波检查,核素检查等.近来已开展胃病的基因检测,尤其在癌症方面,可预测预后与观察疗效。
癌胚抗原正常能排除癌症吗
不能排除癌症。
1.具上所述,癌胚抗原对于肿瘤早期诊断不敏感,升高不多甚至不升高也有可能。
2.癌胚抗原见于癌转移会升高比较明显,对于原发性癌症无转移者,可能不会见明显升高。
3.癌胚抗原见于各种肿瘤明显升高者比例最高可达70%以上,也就是说还有30%可能不会出现升高。
4.单单癌胚抗原检查只能提示可能存在癌症,但无法明确癌症的部位,它是以辅助癌症诊断为主,并不是癌症的确诊指标。
5.癌症发病部位不同,癌胚抗原升高多久消化系统肿瘤为主,某些部位癌症对癌胚抗原的影响不大,可能不见癌胚抗原升高。
癌胚抗原正常值是多少
癌胚抗原(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浓度在2.5ng/mI以下。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CEA超过20 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
癌胚抗原,是正常胚胎组织所产生的成分,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表达可明显增多。不过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也会出现癌胚抗原升高,所以癌胚抗原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
血清癌胚抗原检测,是个什么
什么是癌胚抗原?
(1)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表面,是一种可溶性酸性糖蛋白;
(2)癌胚抗原作为抗原,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
(3)早期胎儿的胃肠道及某些组织均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妊娠6个月以后含量逐渐降低,出生后含量极低。
2、什么是血清癌胚抗原检测?
血清CEA检测是测定血清中CEA的含量,为定量检测,检测结果以每毫升血清中CEA的纳克数(ng/ml)表示。
3、血清癌胚抗原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血清CEA﹤5ng/ml(RIA、CLIA、ELISA)
注:1ng/ml=1ug/L
4、血清癌胚抗原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1)CEA升高 主要见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等患者;
(2)动态观察 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3)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CEA轻度升高;
(4)96﹪-97﹪非吸烟健康人血清CEA浓度﹤2.5ng/ml,大量吸烟者中有20﹪-40﹪的人CEA﹥2.5ng/ml,少数人﹥5ng/ml;
(5)患肠梗阻、胆道梗阻、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肺炎、支气管炎、结核病、肺气肿和自身免疫病等时血清CEA也可有轻度到中度升高,但一般均为间断性,病情改善后趋于消失;
(6)经常与动物或动物血清产品接触的患者,其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性的升高。
5、血清癌胚抗原检测有无早期诊断价值?
(1)CEA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脏器特异性低,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判断预后、监测疗效和肿瘤复发等。
(2)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
(3)癌胚抗原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4)与其他肿瘤标志物项目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肿瘤诊断的阳性率。
癌胚抗原正常能排除癌症吗 癌胚抗原的临床意义
1.癌胚抗原具有诊断肿瘤的意义,肿瘤状态时因细胞极性消失,人体胃肠道、呼吸系、泌尿系等分泌的癌胚抗原逆向反流入血,会引起癌胚抗原水平的异常升高。
2.癌胚抗原具有监测治疗预后的意义,血清CEA含量高的肿瘤患者,经手术、药物等治疗病情好转时,CEA可逐渐下降。一般肿瘤术后1-4月CEA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3.癌胚抗原还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肿瘤发展的监测。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但特异性不强,对肿瘤的早期诊断不敏感。
胃病的检查
1、常用化验检查包括有:查血,尿,粪三大常规,还有大便隐血试验,寄生虫,微生物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查,血清胆红素,自身抗原或(和)抗体,癌胚抗原,胃泌素,胰泌素等测定。
2、形态学检查有:X线钡餐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
3、其他有:食管腔测PH,压力检查,脱落细胞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内镜检查,超声波检查,核素检查等。近来已开展胃病的基因检测,尤其在癌症方面,可预测预后与观察疗效。
如何检查癌症
诊断癌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①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各种常规检验及具有一定特异性的化验。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②体格检查:由于约有 75%的癌症发生在身体容易发现的部位。因此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十分重要,常常能发现相当一部分肿瘤,并能对其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
③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常规透视、拍片、各种造影、各种体层检查;CT、ECT、核磁共振检查;B型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等。
④病理学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
⑤内窥镜检查:食管镜、纤维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
⑥放射免疫学检查:如胎甲蛋白测定、癌胚抗原检测,EB病毒抗体检测等。
⑦医用激光诊断。另外,开展区域性预防癌症普查,也是有较大价值的早期发现途径。
通过普查,能够发现早期癌症病人,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筛查癌细胞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主要是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筛查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主要是对胰腺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的筛查
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游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F-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糖类抗原(CA19-9):主要用于筛查胰腺、胆道、肠道及甲状腺等器官肿瘤
糖类抗原(CA-50):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
糖类抗原(CA24-2):主要用于胰腺癌精准筛查,与CEA同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及诊断
糖类抗原(CA72-4):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细胞角蛋白(CYFRA21-1):主要用于非小细胞癌及N母细胞瘤等的肿瘤的早期筛查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肾脏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等肿瘤的筛查
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用于检查鼻咽癌
癌胚抗原检测有何意义 癌胚抗原具有诊断肿瘤的意义
1.癌胚抗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癌胚性肿瘤相关物质。肿瘤状态时因细胞极性消失,人体胃肠道、呼吸系、泌尿系等分泌的癌胚抗原逆向反流入血,会引起癌胚抗原水平的异常升高。
2.临床上,癌胚抗原主要予以辅助诊断胃肠道肿瘤。如大肠癌、胃癌、肺癌或胆管癌等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升高;肝癌、胰腺癌、肾细胞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骨肉癌、甲状腺髓癌、膀胱癌和霍奇金病等,CEA也会升高。
3.癌胚抗原还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肿瘤发展的监测。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但特异性不强,对肿瘤的早期诊断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