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道炎按什么穴位

尿道炎按什么穴位

尿道炎按什么穴位

1、尿道炎按水道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属足阳明胃经,可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疝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用双手手指指端按压此穴,并做由内向外运动。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2次。多用于治疗尿道炎、膀胱炎、糖尿病等疾病。

2、尿道炎按关元穴

在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

穴位功效:属任脉,可治疗眩晕、中风昏迷、遗尿、小便频数等疾病。

按摩保健:双手手指指端按、揉压此穴,做环状运动。力度稍重,可反复操作。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用于治疗尿道炎、盆腔炎、肠炎、神经衰弱等疾病。

3、尿道炎的早期症状

尿道刺痛:随着疾病的加重,尿道炎会慢慢发展成到慢性期,在这个时期患者的症状会有所减轻,分泌物也会相对减少,并呈现稀薄浆液的状态,但是尿道仍会有刺痛或排尿不舒适的感觉。

尿道口红肿:在尿道炎的初期症状中,患者的尿道还会出现一些分泌液,开始时为粘液性质,之后会逐渐转为脓性。而且,患者的尿道粘膜往往还会发生弥漫性充血、水肿等现象,甚至有时会形成溃疡。

排尿困难:在排尿的时侯会出现尿道烧灼痛感。另外,患者在初期的时候还会出现很常见的尿频、尿急现象。并且,其耻骨上区以及会阴部位也会有一阵阵的疼痛感,而尿道部位却会有按压痛。

免疫能力下降:在尿道炎的初期,患者的免疫力会明显下降,所以他们经常会感到出现疲劳,也很容易发生感冒。

尿道炎是怎么引起的

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伤,可破坏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导致细菌感染。

尿道内异物:自外界放入的异物或尿道内结石等,停顿稍久即可导致尿道感染。

尿道梗阻:如包皮口狭窄,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狭窄,后尿道瓣膜,尿道肿瘤,女性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因排尿不畅,尿液积存于尿道内可继发尿道感染。

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或子宫颈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为慢性后尿道炎的顽固病灶。

常与性生活有关,不洁性生活易引起尿道感染。

尿道炎吃什么好

车前子荷叶茶

材料:荷叶干品、车前子、枸杞子各5克。

做法:将干荷叶、车前子、枸杞子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锅洗净,置于火上,将干荷叶、车前子、枸杞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以大火煮沸后熄火,加盖闷泡10-15分钟。

药膳功效:车前子、荷叶均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适合湿热型尿路感染的患者服用,可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的相关症状。

苦瓜黄豆牛蛙汤

材料:苦瓜400克,黄豆50克,牛蛙500克,红枣5颗,鸡蛋1个,火腿、淀粉各适量。

做法:苦瓜去瓤,切成小段,洗净,牛蛙处理干净,红枣泡发。鸡蛋打入碗中打散,并加入盐和水、淀粉调匀,火腿切开。将适量清水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所有原材料,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0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药膳功效:苦瓜性寒、味苦,能排除毒素,避免体内毒性的堆积,黄豆健脾利尿,牛蛙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三者搭配煮汤食用,对湿热引起的尿道炎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绿豆茯苓薏苡仁粥

材料:绿豆200克,薏苡仁200克,土茯苓15克,冰糖100克。

做法:绿豆、薏苡仁洗净,盛入锅中加6碗水。土茯苓碎成小片,放入锅中,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加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药膳功效:薏苡仁、土茯苓是常用的清热利尿、解毒排脓药,绿豆清热解毒,三者搭配,有泻火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对急性尿道炎引起的排尿不畅、尿色黄赤、尿急、尿频等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板蓝根西瓜汁

材料:板蓝根20克,白茅根20克,西瓜300克,甘草5克,果糖适量。

做法:将板蓝根、白茅根、甘草洗净,沥水备用。全部药材与清水适量放置锅中,以文火加热至沸腾,约1分钟后关火,滤取药液降温备用。西瓜去皮,切小块,放入果汁机内,加入晾凉的药液和果糖,搅拌均匀,倒入碗中,即可饮用。

药膳功效:板蓝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白茅根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对少尿、尿痛、血尿等均有疗效,西瓜是清热利尿佳品,甘草清热解毒,以上四味搭配,对膀胱湿热引起的尿道炎有食疗效果。

食道炎按什么穴位

劳宫穴:在手掌心的位置,简单的找法是把手握成拳头,中指指尖点到的位置即是劳宫穴。这个穴位在五行属火,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大陵穴: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治疗脂肪肝可按摩这个穴位

脂肪肝需要积极的治疗,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肝脏疾病。在此推荐四种中医按摩穴位,能够有效治疗脂肪肝。

内、外关穴:

能通经脉,调气血。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足三里穴:

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大椎穴:

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方法:坐位,头略前倾,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起大椎穴处皮肤,做间断捏揉动作。

肝炎穴:

疏通经络,补虚泻实,行气止痛。方法:下肢膝关节屈曲外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踝部助力,拇指指腹于内踝上2寸之“肝炎穴”处进行圆形揉动。

小编提醒大家,预防脂肪肝可用上述的按摩方法,平时应多运动以及搭配合理的饮食。

脂肪肝按摩哪里效果好

【内关穴】

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外关穴】

取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外关穴5分钟,以有酸麻胀痛感为佳。

【足三里穴】

取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按压2~3分钟。

【肝炎穴】

取穴:位于脚踝内侧上2寸处,肝区中的一个敏感区。

按摩:用拇指指腹于内踝上2寸之“肝炎穴”处做圆形揉动3分钟,力度适中。

拔罐疗法

【肝俞穴】

取穴:位于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拔罐:将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马上抽出,将火罐迅速扣在肝俞穴上,留罐10~15分钟。

【期门穴】

取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拔罐:用拔罐器将气罐吸附在期门穴上,留罐15分钟,以局部皮肤泛红、充血为度。

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方法是什么

溢脂性皮炎发生了以后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瘙痒感,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要先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平时要尽量的少去抓挠,否则很有可能会抓破感染,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方法是什么?我想这是患者朋友比较关心的问题了,脂溢性皮炎多是皮肤油脂分泌过于旺盛,调节不均衡导致出现皮炎的病症,大家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来改善身体的代谢问题,那么具体的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的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脂溢性皮炎是指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表现为头皮多脂、油腻发亮、脱屑较多,在皮脂发达部位较易发生,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损害为鲜红或黄红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成年人多见,亦可见于新生儿。脂溢性皮炎皮损初为毛囊性小丘疹,逐渐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结痂,重者可呈轻度渗出性湿疹样皮炎。对于脂溢性皮炎的穴位按摩方法,大家可以通过以下的介绍来进行了解。

脂溢性皮炎的穴位按摩方法:

1、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

2、脂溢性皮炎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瘙痒,大家可以选择按摩的方式来缓解脂溢性皮炎带来的压力,按摩根据其作用主要分为保健类按摩和休闲类按摩和治疗类按摩三大类,保健类按摩主要目的是恢复肌肉神经的活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提振精神。典型的有中式按摩,日式指压按摩,泰式按摩,足部按摩等。脂溢性皮炎患者可以通过保健类或休闲类的按摩来帮助放松身心。

3、治疗性按摩主要是治疗一些肌肉神经的损伤,配合火罐,刮痧,艾灸等传统中医手段,经过一定得疗程,达到康复和好转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强调治疗后的效果,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对于这种按摩,脂溢性皮炎患者也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引来治疗按摩,不管是针灸还是刮痧来辅助穴位按摩,都有一定的内调的作用。

脂溢性皮炎穴位按摩方法是什么?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介绍,对于脂溢性皮炎的穴位按摩方法有所了解了,穴位按摩算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了,大家选择穴位按摩最好是去正规的中医医院去治疗,而且大家还有根据身体情况看适不适合穴位按摩。

尿道炎按摩哪些穴位

水道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属足阳明胃经,可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疝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用双手手指指端按压此穴,并做由内向外运动。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2次。多用于治疗尿道炎、膀胱炎、糖尿病等疾病。

治疗尿道炎有这三个偏方

偏方1

用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偏方2

取赤小豆50克,玉米须50克。煮汤饮之,每日1次,连服20天。

偏方3

取通草30克,鱼腥草30克。代茶饮,不拘次数。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治疗尿道炎可以按摩水道穴,但是中医提醒,想要根治尿道炎还是得到医院做检查拿药吃,这样才能彻底治愈好尿道炎。

食道炎按什么穴位

食道炎按什么穴位

1、食道炎按什么穴位

劳宫穴:在手掌心的位置,简单的找法是把手握成拳头,中指指尖点到的位置即是劳宫穴。这个穴位在五行属火,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大陵穴: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2、食道炎按中脘穴的穴位

中脘穴是脾胃病的常用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一般胃病、胃脘痛等。研究发现,刺激中脘穴,会增强胃的蠕动,表现为幽门开放,使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连接面,此穴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有些脾胃功能差的人会出现脸肿、眼睛下面肿的情况,所以按揉中脘穴对消除眼袋也有帮助。

按摩方法:不同的刺激方式和刺激量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可视病情自行调节。

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3、食道炎按中脘和梁丘穴位

中脘穴配梁丘穴治疗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不适,有立竿见影之效。

对于刚吃了热饭,又喝了凉风,导致胃气被冷气所阻,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疼。只要按摩中脘穴和梁丘穴,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梁丘穴是胃经的穴,屈膝成90度,在髌骨外上缘直上约三横指处。主治症状为: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按摩方法:在中脘和梁丘二个穴位上用拇指用力点按,坚持20秒钟以上,放松5秒钟,再次重复点按。

治疗食道炎的药物

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十庆大霉素口服治疗食道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具体的方法是:

雷尼替丁:每次2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连服2周3;庆大霉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3周。若个别病人服用庆大霉素后上腹不适,可改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有利于慢性咽炎损伤部位的修复。

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奶类、豆类等,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

经常饮用一些利咽生津的食疗饮品,以下两例供参考:绿茶蜂蜜饮:绿茶5克,蜂蜜适量。将绿茶置杯中,冲入沸水,加入蜂蜜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利咽,润肺生津。百合绿豆汤:百合20克,绿豆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绿豆加清水适量煮熟,加入冰糖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润肺,养阴生津。

食道炎的早期症状表现

食道炎是食道癌的前身,知道食道炎的症状表现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不让其发展成为食道癌,那么食道炎的早期症状表现是什么?了解了食道炎的早期症状表现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让患者朋友们更早的康复。

食道炎是食道癌的前身,所以要对食道炎的早期症状进行追杀,在正常情况下,胃酸是不会反流到食道的,食道下半段有一处高压区,阻挡胃酸向食道反流,如果贲门因故变松,高压区的压力会下降甚至消失,胃酸、胆汁就会反流到食道,对食道粘膜刺激强烈,引发食道炎。餐后平躺,进食过量,甜食或油腻食物吃得太多都会引起胃里的东西向食道反流。

如果患者朋友们会感到“烧心“,或“心口疼”的时候,喝热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时胸骨后痛感明显,都是食道炎的症状。还有吞咽食物感到发噎,是由于食道水肿,食道内变窄或食道壁因炎症刺激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

尿道炎按什么穴位

1、尿道炎按水道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属足阳明胃经,可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疝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用双手手指指端按压此穴,并做由内向外运动。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2次。多用于治疗尿道炎、膀胱炎、糖尿病等疾病。

2、尿道炎按关元穴

在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

穴位功效:属任脉,可治疗眩晕、中风昏迷、遗尿、小便频数等疾病。

按摩保健:双手手指指端按、揉压此穴,做环状运动。力度稍重,可反复操作。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用于治疗尿道炎、盆腔炎、肠炎、神经衰弱等疾病。

尿道炎按什么穴位

1.大量饮水,使尿量增加,排尿时可冲洗尿道分泌物;

2.使用镇静止痛解痉药物,减轻疼痛

3.注意休息,急性期短期内避免性生活

4.抗生素治疗(诺氟沙星)。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菌素

5.慢性尿道炎或尿道内有狭窄,除药物治疗外,应

1、尿道炎按水道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属足阳明胃经,可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疝气等疾病。

按摩保健:用双手手指指端按压此穴,并做由内向外运动。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2次。多用于治疗尿道炎、膀胱炎、糖尿病等疾病。

2、尿道炎按关元穴

在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

穴位功效:属任脉,可治疗眩晕、中风昏迷、遗尿、小便频数等疾病。

按摩保健:双手手指指端按、揉压此穴,做环状运动。力度稍重,可反复操作。每次3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用于治疗尿道炎、盆腔炎、肠炎、神经衰弱等疾病。

行尿道扩张。

相关推荐

艾灸鼻炎穴位具体什么穴位

鼻炎的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很多的人会出现鼻塞,流鼻涕,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头痛的情况,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生活的效率,患者们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很多的注意事项需要多了解,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尽快的恢复健康的身体条件。 我们在患有鼻炎的时候可以采取中医的艾灸治疗,艾灸主要就是针对穴位进行治疗,对身体进行保健,逐渐的身体的不适就会有所缓解,平时进行鼻炎的艾灸治疗可以艾灸迎春穴,鼻梁,印堂穴,攒竹穴,阳白穴,太阳穴,肺俞穴等。治疗的时候最好去正规的医院

肝脏不好按摩哪里 肝大疼痛按摩哪里

1.按压足三里: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减重,连续均匀的用力按压,此法能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 2.揉肝炎穴:下肢膝关节屈曲外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踝部助力,拇指指腹于内踝上2寸处的肝炎穴处进行圆形揉动,可疏经络,补虚泻实,行气止痛。

膀胱炎冶疗方法

1、耳穴望诊 急性膀胱炎 膀胱穴呈点、片状红晕或丘疹样暗红色,有光泽。尿道穴呈点状红晕。 慢性膀胱炎 膀胱穴呈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丘疹状白色。 2、耳穴触诊 膀胱穴、尿道穴压痛;慢性膀胱炎在膀胱穴可触及片状隆起或条索状物,尿道穴有时也可触及条索状物。 3、耳穴治疗穴位肾、脾、膀胱、尿道、内分泌、皮质下、三焦。 脾、肾两穴可以健运中焦,补肾气。膀胱穴可以起到分清浊的作用。同时配合以内分泌、皮质下穴可以帮助膀胱炎的恢复。尿道穴可以起到利尿通淋的作用。三焦穴可以通调三焦,使湿热得除。

怎么在五分钟内催尿 按摩穴位

要是以上方法都没有催尿作用,那么这时候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进行催尿,常见的有水分穴、利尿穴、复溜穴以及偏厉穴等。 其中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适当按摩此穴位,具有较好的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等。 其次利尿穴位于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这个穴位主治尿潴留,腹痛,腹泻,痢疾,血尿,淋病,肾炎等。 最后就是复溜穴,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上2寸,跟腱之前缘处取穴;具有一定补肾益气

按哪个部位可以催尿 水道穴

水道穴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痛经,不孕,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可用于催尿选穴。

灵道的准确位置图 灵道穴穴位解析

灵,神灵也,指穴内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道,道路;灵道穴名意指少海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处气化散热,循心经气血通道而上行,故名。

治疗前列腺炎的穴位有哪些

1、阴陵泉 【标准定位】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足太阴脾经的合穴。 【主治疾病】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痿;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2、三阴交 【标准定位】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 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

​女性养颜艾灸的穴位

方法1:取关元、神阙、足三里穴 采用艾卷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约2-3厘米处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方法2:取足三里穴 采用艾炷瘢痕灸法,将约0.7厘米高的艾炷直接施在穴位上,点燃施灸,如果感觉到疼痛,可用手轻轻拍打穴位旁边。每穴灸7-9壮,灸完后,用小膏药贴在施灸部位,直到灸疮愈合为止。 关元穴:标准定位与取法 关元穴是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脂肪肝按什么穴位

1、脂肪肝按内、外关穴 能通经脉,调气血。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2、脂肪肝按足三里穴 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3、脂肪肝按大椎穴 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方法:坐位,头略前倾,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起大椎穴处皮肤,做间断捏揉动作。 4、脂肪肝按肝炎穴 疏通经络,补虚泻实,行气止痛。方法:下肢膝关节屈曲外展,拇指伸直,其余四

胃下垂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治疗原则:健补脾胃,升阳举陷。 2、艾灸主穴 2-1、百会 【标准定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 【主治疾病】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2-2、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2-3、中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