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玄参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玄参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阴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痨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荨麻疹洗澡用什么洗 药方五:金银花药浴
配方:金银花30克,生地黄20克,玄参、丹参、麦冬、竹叶、黄连、连翘、牡丹皮各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煎煮滤去药渣,药计倒入盆内,待温浸浴,每日1次。
功效:清热凉血、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主治荨麻疹,适用于血热型者。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水牛角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用法用量: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g-3g,每日2次。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生地黄的介绍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黄芪能与什么一起泡水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南杏仁:南杏仁又称甜杏仁,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作用,而黄芪是补气中药,若两者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2、玄参:玄参性微寒,其味甘、苦、咸,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效果,两者在中药的配伍关系中有相恶之说,两者若共同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
3、杏仁:杏仁味苦,性微温,有润肺、降低胆固醇等效果,中医学中提出,若将黄芪和杏仁一起服用,会削弱杏仁的药效,也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玄参止痛亦良药
玄参是传统的清热凉血类中药,其性寒,味苦甘咸,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泻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温邪入内及温毒引起的烦躁发斑、神昏、便秘,实毒与虚火引起的咽喉肿痛,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常用量为10~15克。殊不知,玄参亦是止痛良药。
治三叉神经痛:玄参30克,配生地30克,生白芍20克,当归、白芷、川芎、延胡索、地龙各15克,黄连、升麻、全蝎、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牙痛:对风火上扰牙痛效佳,可单用玄参30克,开水300毫升浸15分钟,去渣顿服;也可在清胃散(改汤)内加玄参30克,水煎分服;或用玄参30克,生地12~30克,白芷、川芎各12克,升麻、黄连各9克,细辛、生甘草各3克,水煎分服。
治跌打损伤肿痛:以鲜品玄参块根适量,或加入仙人掌(去刺),捣烂如泥,外敷伤痛处,每日更换一次。
治神经性头痛:以四物汤加玄参为主。基本方:玄参30克,当归、白芍、熟地各30克,川芎15克,可酌加桃仁、赤芍各10克。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治带状疱疹:玄参30克,配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包)各15克,黄芩12克,柴胡10克,赤芍、丹皮、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水煎,头煎分两次内服,二煎药液蘸涂患处(每半小时一次)。
喉咙痛怎么办最好既简单好得快 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玄参10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金银花5克,杭菊花5克,甘草5克,胖大海2枚。
用法:沸水泡茶代饮,每日1剂,一般10剂为1个疗程。
功效:方中的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麦冬、胖大海清热润肺养阴,利咽解毒。桔梗、杭菊花宣肺化痰、清热利咽。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全方共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祛痰利咽、解毒散结之效。
注:本方经临床病例随访,适宜于多数患者;上述只作参考,用药请遵医嘱根据个人病情加减参考使用。
凉血中药配方 大蓟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南杏仁又可以称为甜杏仁,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功效,黄芪是补气中药,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的功效,但是两者一起食用,所含化学物质会发生反应,引起身体不适。
玄参性微寒,是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中药,中药配伍关系中有相恶之说,玄参恶黄芪,也就是说黄芪玄参一起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
《本草经集注》中有记载,杏仁恶黄芪、黄芪、葛根,黄芪和杏仁相恶,两者一同服用,会降低杏仁的药效。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等功效,但是对于中药材的使用要辩证的看待,是药三分毒,玄参也有需要注意的禁忌以及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双子叶的植物,它属于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能够凉血治疗便秘, 它的根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中药材。很多人也称它为元参或是乌参。作为能够解热凉血的中药,人们常常用它来滋阴降火。因此如果有上火的症状,可以吃一点玄参。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的禁忌最主要是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不能服用玄参。此外,《雷公炮炙论》说:使用玄参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意思就是不要让玄参与铜质铁质的器皿放在一起,否则会对眼睛不好。
玄参的禁忌还有不能与恶黄耆、干姜、大枣、山茱萸同食,也不能与黎芦同服,否则会有副作用。
《本草经疏》说,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并不宜服。
以上就是玄参的副作用以及玄参的服用禁忌。
生地黄的介绍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地黄、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经期能吃生地黄吗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1.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赤芍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煎服6-12g。
注意事项:血寒经闭不宜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凉血中药配方 白茅根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洗净,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9-30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