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玄参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玄参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阴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痨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荨麻疹洗澡用什么洗 药方五:金银花药浴

配方:金银花30克,生地黄20克,玄参、丹参、麦冬、竹叶、黄连、连翘、牡丹皮各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煎煮滤去药渣,药计倒入盆内,待温浸浴,每日1次。

功效:清热凉血、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主治荨麻疹,适用于血热型者。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水牛角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用法用量: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g-3g,每日2次。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生地黄的介绍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黄芪能与什么一起泡水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南杏仁:南杏仁又称甜杏仁,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作用,而黄芪是补气中药,若两者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2、玄参:玄参性微寒,其味甘、苦、咸,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效果,两者在中药的配伍关系中有相恶之说,两者若共同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

3、杏仁:杏仁味苦,性微温,有润肺、降低胆固醇等效果,中医学中提出,若将黄芪和杏仁一起服用,会削弱杏仁的药效,也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玄参止痛亦良药

玄参是传统的清热凉血类中药,其性寒,味苦甘咸,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泻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温邪入内及温毒引起的烦躁发斑、神昏、便秘,实毒与虚火引起的咽喉肿痛,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常用量为10~15克。殊不知,玄参亦是止痛良药。

治三叉神经痛:玄参30克,配生地30克,生白芍20克,当归、白芷、川芎、延胡索、地龙各15克,黄连、升麻、全蝎、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牙痛:对风火上扰牙痛效佳,可单用玄参30克,开水300毫升浸15分钟,去渣顿服;也可在清胃散(改汤)内加玄参30克,水煎分服;或用玄参30克,生地12~30克,白芷、川芎各12克,升麻、黄连各9克,细辛、生甘草各3克,水煎分服。

治跌打损伤肿痛:以鲜品玄参块根适量,或加入仙人掌(去刺),捣烂如泥,外敷伤痛处,每日更换一次。

治神经性头痛:以四物汤加玄参为主。基本方:玄参30克,当归、白芍、熟地各30克,川芎15克,可酌加桃仁、赤芍各10克。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治带状疱疹:玄参30克,配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包)各15克,黄芩12克,柴胡10克,赤芍、丹皮、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水煎,头煎分两次内服,二煎药液蘸涂患处(每半小时一次)。

喉咙痛怎么办最好既简单好得快 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玄参10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金银花5克,杭菊花5克,甘草5克,胖大海2枚。

用法:沸水泡茶代饮,每日1剂,一般10剂为1个疗程。

功效:方中的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麦冬、胖大海清热润肺养阴,利咽解毒。桔梗、杭菊花宣肺化痰、清热利咽。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全方共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祛痰利咽、解毒散结之效。

注:本方经临床病例随访,适宜于多数患者;上述只作参考,用药请遵医嘱根据个人病情加减参考使用。

凉血中药配方 大蓟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南杏仁又可以称为甜杏仁,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功效,黄芪是补气中药,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的功效,但是两者一起食用,所含化学物质会发生反应,引起身体不适。

玄参性微寒,是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中药,中药配伍关系中有相恶之说,玄参恶黄芪,也就是说黄芪玄参一起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

《本草经集注》中有记载,杏仁恶黄芪、黄芪、葛根,黄芪和杏仁相恶,两者一同服用,会降低杏仁的药效。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等功效,但是对于中药材的使用要辩证的看待,是药三分毒,玄参也有需要注意的禁忌以及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双子叶的植物,它属于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能够凉血治疗便秘, 它的根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中药材。很多人也称它为元参或是乌参。作为能够解热凉血的中药,人们常常用它来滋阴降火。因此如果有上火的症状,可以吃一点玄参。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的禁忌最主要是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不能服用玄参。此外,《雷公炮炙论》说:使用玄参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意思就是不要让玄参与铜质铁质的器皿放在一起,否则会对眼睛不好。

玄参的禁忌还有不能与恶黄耆、干姜、大枣、山茱萸同食,也不能与黎芦同服,否则会有副作用。

《本草经疏》说,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并不宜服。

以上就是玄参的副作用以及玄参的服用禁忌。

生地黄的介绍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地黄、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经期能吃生地黄吗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中国各地均有生产。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1.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清热凉血的中药配方 赤芍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煎服6-12g。

注意事项:血寒经闭不宜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凉血中药配方 白茅根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洗净,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9-30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相关推荐

玄参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躁神昏。玄参清热凉血,并有养阴生津作用,常和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 2.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 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咽喉肿痛,玄参皆可治疗。如感受风热者须配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等品;虚火上炎者配合养阴药如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故玄参为喉科常用之品,尤以治虚火上炎者为佳。至于目赤而有阴虚火旺的症候,

鸡骨草茯苓煲龟肉汤

※鸡骨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还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 ※土茯苓,中药名。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

玄参怎么保存

玄参保存: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玄参、盐玄参,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盐玄参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玄参适合人群: 脾虚便溏者或脾胃有湿者禁服。 玄参食疗作用: 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体润降泄。 玄参食物相克: 不宜与藜芦、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同用。 玄参做法指导: 1.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咽。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贝母、夏枯

民间有哪些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好偏方

方1 水牛角治接触性皮炎 【配 方】水牛角30克,丹皮、连翘、知母、赤芍、玄参各10克,黄连、栀子、竹叶、全蝎各9克,黄芩12克,黄柏6克,生地(酒炮)8克,金银花15克,石膏24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 效】清营泻火,解毒凉血。主治接触性皮炎。 方2 清热止痒汤治接触性皮炎 【配 方】泽泻、木通、茯苓、银花、连翘、牛蒡子、白芍各9克,知母、防风、苍术各6克,蝉衣、甘草、荆芥各3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 效】清热利湿,消肿止痒。用治接触性皮炎。 方3 蒲公英银花汤治接触性皮

生地黄的选方

清营汤:方以犀角为君,善清解营分之热毒。生地黄、麦冬、玄参共为臣药,凉血滋阴,清热解毒。君臣相配,咸寒与甘寒并用,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与扶正兼顾。银花、连翘二味清热解毒,轻清透邪,促使营分热邪外透而解。竹叶清心除烦,黄连清心解毒,丹参清心凉血,并能活血散瘀以防热与血结,共为佐药。诸药相伍,共奏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效。 本方寒凉清热配伍辛凉宣散,以求“透热转气”;养阴凉血配伍活血散瘀,以防热与血结。

专治肠胃炎的中药

中药配方1.野菊花白槿花茶 用料:野菊花30克,白槿花10克。 制用法:将上2昧混匀,分2~3次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解毒。适应症:急性肠胃炎。 药理说明:野菊花性凉,味辛、苦,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等功效;自槿花性凉,味甘、苦,有清热,利湿,凉血等功效。 中药配方2.干姜茶 用料:干姜丝、绿茶各6克。 制用法:将上2味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和胃。适应症:急性肠胃炎之暴注下迫,腹部绞痛。 药理说明:干姜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

男人头发白吃什么调理 怒气伤肝导致白头发多

配方:生地黄,何首乌,杭菊花,旱莲草各30克,霜桑叶15克,香附,玄参各13克,川芎1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服1剂。 功效:养血,疏肝解郁,清热,宜补肝肾,乌须发,理血中之气,清利头目,诸药合用,则可起到舒肝养血,滋阴凉血乌发之功效。

手痛风湿的治疗偏方有哪些

痛风偏方: 手痛风湿的治疗偏方有哪些?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肾功能异常时由于肾脏的尿酸清除率下降也会引起尿酸水平上升。 在痛风的治疗中,有不少人是喜欢中药偏方的,这些偏方也是有一定的作用效果的。这些偏方有: 1.手痛风湿的治疗偏方有哪些?身痛逐瘀汤 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组成。诸药配伍有活血行气、怯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效,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2.手痛风湿

元参怎么吃好呢

元参茶饮 材料:玄参、麦门冬、桔梗各1.5钱,甘草5分。 做法:将药材辗成细末,以纱布包着,用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适用于长久抽烟的瘾君子,其肺阴不足咳嗽的症状。 元参猪肝煲 配方玄参15克、猪肝500克、料酒5克、味精5克、鸡精5克、棒子骨汤2500毫升、姜5克、葱5克、盐5克。 制作: 1、将玄参洗净,切成薄片;肝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透,捞出,切成薄片,加人姜、葱、调料除去腥味。 2、将玄参置煲内,加汤烧沸。先煮30分钟,再加入棒子骨汤、猪肝,煮熟,调味,上桌,既可烫其他菜食,又可直接佐餐。 功效

几种中药方专治急性肠胃炎

中药配方1、野菊花白槿花茶 用料:野菊花30克,白槿花10克。 制用法:将上2昧混匀,分2~3次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解毒。 适应症:急性肠胃炎。 药理说明: 1、野菊花性凉,味辛、苦,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等功效。 2、自槿花性凉,味甘、苦,有清热,利湿,凉血等功效。 中药配方2、干姜茶 用料:干姜丝、绿茶各6克。 制用法:将上2味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和胃。 适应症:急性肠胃炎之暴注下迫,腹部绞痛。 药理说明: 1、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