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别这样和孩子开玩笑
万别这样和孩子开玩笑
1.告诉孩子“不要TA了”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逗孩子“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或者是“妈妈肚子了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就不喜欢你了”;也经常听到有的人跟孩子说“你这样,爸爸妈妈出去玩就不带你了。”其实在这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为孩子灌输了一些不良的思想。虽然大人们知道是玩笑话,但是说的多了,孩子会慢慢地会把这种想法听进去并感到伤心,变得没有安全感,甚至对即将出世的孩子产生厌恶。对孩子来说,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失去爸爸妈妈的爱了。因此如果有人这样逗你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制止,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TA。
2.当孩子面说“你长得怎么这么丑呀?!”
有时候大人为了逗孩子,会故意说“你长得怎么这么丑啊?!”,然后,看着孩子生气、辩驳,在哈哈大笑。在大人看来,只是单纯想逗孩子开心,但是对孩子来说,却会感受到满满的恶意,甚至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千万不要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来开玩笑。
3.随口给孩子承诺
在孩子的世界里,家长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深深记得,而不是像家长们以为的那样,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很快就会忘记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家长对孩子说等你做完作业就带你去公园玩,或者说晚上妈妈下班的时候会给你带蛋糕。大人们的随口一说,孩子就会当做承诺,如果家长做不到,就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给孩子树立起言不行信不果的反面形象,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坏的反作用。
4.随意捉弄孩子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爸爸指着自己的朋友跟孩子说“儿子,叫哥哥!”爸爸的朋友则笑着对孩子说“叫伯伯!”,这虽然是大人之间的玩笑话,但是孩子却会茫然无措。甚至会因为不开口而被当做胆子小。这样的玩笑,实际上开不得。这样的过程,大人们虽然得到了快乐,但是对孩子来说,却被欺骗、引诱、愚弄甚至吓唬,让他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让他感到不安’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敢相信别人,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可能造成障碍。
准爸不要帮这些倒忙
1、当看见医生在检查产妇的子宫口打开了多少时,你最好不要讲笑话。特别是医生准备检查的时候,你不要叫妻子做深呼吸。
2、你可能听过在产房的丈夫可以紧握妻子的手,在她耳边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但实际上医生会对这种行为立刻做出反应,对丈夫发出命令:“先生,请让一让,坐在那边的椅子上吧。”
3、由于孕妇在分娩的时候他们的听觉和嗅觉会比平时灵敏许多,所以无论是开门的声音还是你嘴里发出的声音都会影响到产妇的。由于这个原因当你坐下的话不要发出太多的噪音。
4、另外,在妻子开始分娩的那一刻,就不要打开摄像机。你可以将开始之后的这一过程拍下来,但孩子出来以后,你也要压制住看回放录像的想法,因为医生会让你亲手为孩子剪脐带,所以如果你跟医生说等一等我要看看摄像是否成功的话医生会觉得很难接受的。
5、最后,就是不要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人拼命在讲笑话,或者对孩子的生理开玩笑。例如,BB刚出生的皮肤比较黄,需要立刻送到护理室接受反黄灯光的照射,你还跟妻子开玩笑说“我们的孩子该叫小黄”等。
容易噎食的习惯
1、给宝宝吃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之前国内发生的多起儿童噎食事件,就是因为家长喂了花生、瓜子、果冻等零食给宝宝吃,从而噎着孩子了。这些零食,这都是宝宝们爱吃的食物,可稍不留神,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噎住孩子的“危险食物”。因此,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应慎喂!
2、宝宝吃饭时大哭或大笑
宝宝在大哭或大笑时,其咽门往往会打开。如果孩子这时候还在吃饭,食物就很容易从咽门掉进气管里卡住,从而噎着宝宝。所以,孩子在吃饭时家长千万不要惹孩子笑或者哭!
3、孩子边吃饭边玩耍
小孩子都喜欢边吃饭边玩耍,而如果孩子玩耍时嘴里含着食物,就很容易发生食物误入气管的情况,轻者出现剧烈的呛咳,重者可能导致窒息。
自卑的人有哪些表现 与人交流时
自卑的人从不会主动去与人交流,当有人主动与他们交流时,他们也不擅长回答,往往都是别人问一句,他才答一句,而且在回答别人问题时,都是很小心翼翼,生怕因为回答错误,导致别人的看不起,成为别人口中的笑料,自卑的人不会开玩笑,也不喜欢别人开玩笑,因为他们常常会把别人的一句玩笑话当真,并且放在心里很久。
逗孩子还是捉弄孩子
成年人利用孩子对自己盲目相信的心理,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弱点,故意取笑或者捉弄孩子,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开心。相反的,他的方式只会给孩子带来耻辱感和恐惧心理。
“逗”孩子和“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是以孩子的快乐为前提,是成年人从孩子心理的角度出发与孩子开玩笑,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而“弄”是以成年人自己的快乐为前提,从成年人自己的心理高度出发与孩子开玩笑,这种玩笑是孩子所不能理解与接受的。
受到别人捉弄的孩子,不仅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也会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比如大人捉弄孩子,让孩子说一句在大人看来很可笑的话,孩子说了之后,大人们心满意足地哄堂大笑,这就会让孩子感到很迷惑,我说的是实话呀,为什么笑话我呢?接下来他就会想,看来说实话会被人笑话,那以后不说实话了。你看,这就会让孩子学着撒谎。有的孩子会想,大人真讨厌,人家说的是真的,竟然笑话人家,我再也不理你们啦!这就让孩子对大人有了不信任的心理。也有的孩子被别人捉弄后,在大人们的笑声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说错什么了吗?他们为什么笑话我?真可怕,以后要躲得远远的了,躲得远远的就没有人会问这些问题,让我出丑了!这样,孩子就会害怕和别人相处,进而变得孤僻,不容易和其他人相处。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于“捉弄孩子”的行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他看来,和孩子玩儿是一种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所以我们都要注意这一点,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别人的孩子,都不要捉弄。逗孩子不仅仅只是和孩子玩儿这么简单的事,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德行教育,也是成年人的德行体现。
丈夫陪产这些行为不可有
1.不可发出噪音
因为孕妇是第一次分娩,难免会紧张,丈夫会陪在旁边,握着准妈手,说些鼓励的话语,但医生一般都会制止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准妈在分娩期间嗅觉与听觉会变得非常的灵敏,不管是什么话语,都会影响到产妇。所以丈夫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可制造出过多的噪音。
2.不可讲笑话
有些丈夫为了缓解妻子的压力,会给其讲笑话,这是可以的。但当医生在给产妇检查子宫开口时,丈夫千万别再给妻子讲笑话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医生在准备检查时,丈夫也别随便让妻子做深呼吸。
3.不可打开摄像机
很多丈夫为了记录妻子分娩过程,会事先准备好摄像机。但在妻子分娩一开始时是绝对不能开摄像机的,等到孩子出生之后也是不能开的。因为医生会让你亲手剪断宝宝的脐带。所以丈夫千万别担着医生的免说自己想要看摄像效果。这会让医生很难受。
4.别跟妻子说孩子黄
很多丈夫在妻子生下孩子之后,为了缓解他们的疲劳感,会跟她们开玩笑,说孩子叫“小黄”等。这类笑话最好别再妻子面前说。要知道有些宝宝在生下来之后,身体不是很好,需要送到护理室接受反黄灯光的照射。
总结:
准爸也无需太过操心,因为陪不陪产妇进产房还是需要自己做决定。对于分娩来说,如果丈夫陪在产妇旁边,会让其有支撑力。产妇也不会有太大的紧张感。而且现在很多国家,丈夫都会陪着妻子进入产房。在以后也会成为一种时尚。
准妈在分娩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在分娩时候才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越是临近分娩,越要调整好心态,心情要保持愉快。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时候压力太大反而会加深紧张感。准妈在分娩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这样分娩才会更加的顺利。如果感觉疼痛难以忍受,可以让医生给自己打无痛针。
不是什么玩笑都可以对孩子开
前不久的优酷盛典上,作为颁奖嘉宾的郭德纲在沙溢、胡可夫妇陪伴安吉和阿拉蕾上台领奖的时候,一度开玩笑说,安吉是他和胡可的孩子。网民称“东北宋仲基”安吉更是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其实孩子虽然心智不全,但是也是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个体,正是因为他们心智不全,才更不是能让成年人随便开玩笑的!
并不是什么玩笑都可以对孩子开的?你说对吗?
孩子的情绪是最直接最不会被影藏的,所以5岁安吉的听了郭的玩笑之后,脸上不高兴的神态完全显露——紧紧皱着的眉间,微微嘟起来的小嘴。
大人之间轻松平常的玩笑话,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却有可能是很深刻的伤害。像这样的玩笑话会让孩子感受到不适合不愉快,会让他不明白为什么可以对着爸爸妈妈说这样的话,他的不理解会造成自己的困顿和伤心。
还有的“熊亲戚”会对着准备生二胎的老大说,爸爸妈妈要生弟弟了,生完就会不要你了!你的爸爸妈妈不爱你了!
你以为是玩笑,可以试探心智不全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回答,可是你却没有意识到,这对思维方式相对单一的和反应直接的孩子来说,这些话对于孩子的伤害其实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
就发生过对家里的大宝被身边的大人开了这样的玩笑话,结果大宝很害怕自己的爸爸妈妈会丢弃自己,不再爱自己了,于是把弟弟从楼梯上面推了下来,导致弟弟身亡的悲剧。
孩子的思想单纯,只知道爸爸妈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失去父母的爱是他所不能容忍的,缺乏辨识力的孩子做出了这样的不可回头的事!
还有的新朋好友会和孩子说,你的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还是跟我走吧;你爱爸爸还是妈妈,你只能选一个你要选谁等等。
其实并不是什么玩笑都可以对孩子开的。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开这样的玩笑话很正常孩子的反应很有趣,孩子很快就会又很开心的玩耍,不会记得那么多的。其实并不然。
开放二胎以来,我们常常能从新闻上看见孩子因为担心二娃影响自己在爸妈心中的位置,而威胁父母的。甚至有的孩子以死相逼。
其实归根究底,问题出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作为孩子的最亲近的人,我们因为不要被所谓的面子所牵绊,我们要做孩子最坚定的保护伞。不要让那些所谓的玩笑话伤害了孩子的心,孩子的内心充满未知和不安全感。这样的伤害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震慑的。
在亲戚朋友说这样的玩笑话的时候,作为爸妈们就应该及时的制止这样的行为,并且告诉孩子,那不是真的,表明自己的立场——爸爸妈妈永远都爱你。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人比较少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使是自己对孩子的爱,也是很少表达的。所以当别人开这样的玩笑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才会充满怀疑和恐惧。
爱要大声说出来!让孩子最直接地知道你,作为他的爸爸妈妈妈妈,你们都爱他!即使生了弟弟妹妹,也只是多了一个人来爱他,并不会对他造成伤害。别人说的那些玩笑话都是不对的!
如何机智的制止别人的玩笑话
1、客观地拒绝
告诉那些喜欢这样开玩笑的人说,以后不要这样说了,孩子会听话了,他会害怕的。
2、用孩子的视角表达
用孩子的角度,说:你说的不对,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你答应宝宝,以后不要不要开这样的玩笑了好不好呀,我会伤心的呢~并不是什么玩笑都可以对孩子开的?你说对吗?但是遇见屡教不改的怎么办?我想,为了孩子不受到伤害,严肃认真地和他好好说吧!毕竟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与孩子开玩笑家长要把握心理尺度
卓绝:不当的玩笑容易造成孩子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小雨今天跟妈妈一块说好了要去动物园看小动物的,但是到了公交车站后,小雨妈妈发现好多人,然后就对小雨说:“宝贝,乖,今天好多人,我们改天再去,好吗?”但是小雨就是不答应,一定非今天去不可,于是妈妈为了稳住小雨,就说:“好的,好的,那咱们现在就去”,但实际上妈妈根本不打算带小雨去。妈妈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没有信誉,让孩子觉得妈妈说话不算话,那么这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很不利的。
第二:不当的玩笑使孩子产生焦虑心理
孩子们对玩笑是没有概念的,比如,家长们对孩子们说:“你如果不好好上学,那么将来长大后要去捡垃圾哦”,本来这句话,在大人们听来就是很简单一句玩笑,但是孩子们根本听不懂,他们觉得这就是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他们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因而而觉得学习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第三:不当的玩笑直接给孩子带来心灵伤害
不当的玩笑可能直接给孩子造成心灵伤害,举例子说:有位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特别调皮,特别捣蛋,然后她就说:“你再这样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孩子听完之后就一下蔫了,好久都不说话,然后就大哭了起来,这句话,妈妈说出来是玩笑,可是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长胡乱开玩笑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一些伤害,孩子们都还小,不懂事。家长们应该要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对孩子们说,有些玩笑是不可跟孩子们开的。家长们要想开玩笑,也要等到孩子们都能听懂玩笑的时候再开。
这些话永远不要跟小朋友说
1. 不加节制地把孩子的糗事当笑话说,即使孩子已经明确表示不高兴了。
2. 在以上情况下,说孩子“开不起玩笑”。任何把孩子逗不高兴了的情况下,说孩子“开不起玩笑”。
3. 与“别人家孩子”情况相对应的假谦虚:两家人在一起,A 家长夸 B 孩子,B 孩子也确实成绩比 A 孩子好,B 家长就别假谦虚说什么“一点都不好”“还是你家孩子好”或者“你们家孩子才是我们榜样呢”之类的假话了,有点技巧,真诚点,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或者“你们家孩子有很多我家孩子没有的优点”好吗。
4. 小孩有自来熟的也有不自来熟的,不要觉得我孩子和我朋友的孩子就非得成为朋友,非得玩到一块。
5. 情感绑架:“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你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啊,我为你付出是心甘情愿的……” “你出去旅游我好担心啊,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过你可千万别因为我的担心就有负担啊……” 吐槽:哪个有良知的孩子听了会没有心理负担啊!
6. 在孩子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让孩子表演唱歌跳舞弹琴背诗等等,比如去餐厅吃饭看到有架钢琴就叫孩子上去弹。吐槽:突击之下能背谱的大约只有当下在练的练习曲奏鸣曲,然后听不懂的大人们会说哎呀你弹的这个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曲子啊弹个好听一点的,茉莉花吧。
7. 不要偷听孩子讲电话!不要偷看日记!
8. 孩子说跟朋友出去玩,就不需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一一问到他们三年前的考试排名了吧。
9. 空头支票:“期末考到前十名给你买 xx”“期末考到前五名带你去哪里玩”“你这次演出我一定来看”“初三最辛苦,上高中就可以轻松了”“高三辛苦最后几个月,上大学就可以随便玩了”……吐槽:第一次看麦兜时,看到麦太说买奖励金鱼结果买了鱼蛋,说去马尔代夫结果去了山顶,哭得完全停不下来。
10. “我是为你好”:打骂,奚落,无自由,无隐私,不切实际的要求,全用一句“我是为你好”带过。
11. 最近听过杀伤力最强的一句话,几年过去还是感觉双腿发软:一个婆婆,经常拜访问好,这次来了句:xx 啊,你现在工资是你同学的几倍啊?婆婆年高望重,翻脸不得,打哈哈不得,自嘲不得,完全无解。
说一个人是猪脚是什么意思
主要以下几种解释。
“主角”的谐音
猪脚和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的“主角”是谐音,因此常常可以听到很多男明星开玩笑的时候会说自己是某某剧的“男猪脚”,大概意思就是自嘲、开玩笑的意思。
形容一个人臭美
猪脚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佳品,具有很好的美容作用,一般用四川话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臭美的意思。
暗恋一个人该怎么表白 幽默暗示
表白不一定要那么死板,严肃,可能一句开玩笑式的话也能够表达出你的真心与诚意。
比如说你们一起看电影或者逛街,就可以开玩笑说,情侣一般都这样做耶,那我们也是情侣哦。如果对方不说话,你也就当是默认啦。但对方也可能只是不好拒绝,你千万不要妄动,动手动脚乱了分寸。玩笑多开几次,才能成真。
准爸爸需知遵守的法则
共同参加产前训练班
让准爸爸们一起参加产前训练班非常重要,这能让他们了解生产的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将会发生的一切,通过训练,使准爸爸们不至于因为妻子的“惨状”而在宝宝来临的那天惊惶失措,甚至落荒而逃。
同时,当他们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后,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想好自己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妻子减轻疼痛,让生产变得顺利。
最后,也让准爸爸们了解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害怕,甚至可以把那些害怕说出来,这样,他们就会在最关键的时刻,镇静自若地进入角色。
准爸不要帮这些倒忙
1、当看见医生在检查产妇的子宫口打开了多少时,你最好不要讲笑话。特别是医生准备检查的时候,你不要叫妻子做深呼吸。
2、你可能听过在产房的丈夫可以紧握妻子的手,在她耳边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但实际上医生会对这种行为立刻做出反应,对丈夫发出命令:“先生,请让一让,坐在那边的椅子上吧。”
3、由于孕妇在分娩的时候他们的听觉和嗅觉会比平时灵敏许多,所以无论是开门的声音还是你嘴里发出的声音都会影响到产妇的。由于这个原因当你坐下的话不要发出太多的噪音。
4、另外,在妻子开始分娩的那一刻,就不要打开摄像机。你可以将开始之后的这一过程拍下来,但孩子出来以后,你也要压制住看回放录像的想法,因为医生会让你亲手为孩子剪脐带,所以如果你跟医生说等一等我要看看摄像是否成功的话医生会觉得很难接受的。
5、最后,就是不要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人拼命在讲笑话,或者对孩子的生理开玩笑。例如,BB刚出生的皮肤比较黄,需要立刻送到护理室接受反黄灯光的照射,你还跟妻子开玩笑说“我们的孩子该叫小黄”等。
中国式逗小孩对孩子的影响
“中国式逗小孩”这句话一夜之间火了,相信大家的心理会有些复杂。其实爱逗小孩子开玩笑,说明长辈们愿意接近孩子们,只要玩笑话开得不过分,小孩子也是很愿意和他们玩耍的。但如果恶意逗小孩,孩子长大后心理可能会有障碍。
伤害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如果长辈们经常逗孩子“你妈妈不会再回来了”,孩子会感觉到很害怕,弱小的心灵会受到伤害。由于缺乏安全感,孩子可能会伤害自己,或者攻击别人。
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一些家长可能会先给宝宝玩某个玩具,然后又拿走,宝宝玩的时候很开心,但玩具被抢走可能会哭泣,后来玩具又到手上了孩子会挂满笑脸。这种逗乐行为会令孩子的情绪多变,孩子的情绪以后可能会很不稳定。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脾气和自尊心。爹地妈咪如果特意惹孩子生气,或者干扰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可能会令他们的自尊心受挫。
影响孩子的健康。一些长辈可能会逗孩子的小鸡鸡,这种行为不但不尊重孩子,还有可能令孩子的下体受损伤。另外,家长们可能会做一些动作逗得孩子咯咯笑,但狂笑容易令孩子窒息。
假如中国式逗小孩这个词还不是贬义词,那么逗孩子也不完全都是负面影响。假如家长们和谐的逗乐小宝宝,长大后孩子可能会变得幽默。
跟孩子开玩笑要适度
不可说的秘密
孩子的面子特别薄一次家长聚会中,大人们谈起了尿床这个话题,把自己最大年龄尿床史当笑话一样说出来。可可本来在一旁玩积木,可是当他听见大人 们在谈论“尿床”,便有些不好意思地挪到沙发角落里去了——可可经常尿床。可可的爸爸注意到可可的位置移动,却没注意到他表情的不自然,反倒走过去一把将 可可抱起来,说:“可可,你昨晚又在床上画地图了。”可可红着脸辩解:“我没有!”旁边的叔叔阿姨都笑了,一个靠近他的朋友刮着他的小鼻子说:“哟,这么 大还尿床,羞羞羞!”可可的脸憋得更红了,眼里一下子蓄满了泪水,挣脱了爸爸的手跑进房间躲起来。
我可以想象可可的内心遭受了怎样的打击,他会觉得爸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自己尿床的事说出来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因此而感到难堪,特别是还被人 刮了鼻子,大家都在笑话他。这在大人看来实在只是一件小事,有些大人忽视了孩子已经发展起来的自尊心,喜欢通过逗孩子的方式让孩子难堪而取乐。殊不知孩子 的自尊心在两三岁左右开始发展起来,这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但是自我调节能力还较差,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当受到批评或指责时,尤其当众受到批评时,孩 子的情绪会变得十分低落。
可可不知道大人们无心批评他,这只是大人们无聊的游戏——当众揭孩子的短,让孩子难堪。可可觉得“丑事”被说出来令他无地自容,别人都在嘲笑 他,这可不是小事。这确实不是小事。这种让孩子“当面出丑”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孩子人格的羞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自 卑,畏缩不前,认为在别人眼里自己是个“坏孩子”,并且与父母之间出现对立情绪。父母们还是把这些不可说的“秘密”藏起来,给孩子留一点“面子”。
被误读的玩笑
给,还是不给,这是个问题“把你的糖给叔叔吃。”一位喜欢孩子的朋友故意逗我的女儿。女儿紧紧地攥着手里的棒棒糖,不愿意给。这是她今天唯一的 一根棒棒糖,特意留到下午才吃。女儿皱着眉头很为难,因为平时我都教育她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但是她实在是不想与这位叔叔分享手里的糖。
朋友看出了她的为难,故意再一次索要:“给叔叔吃嘛,不要小器嘛。”女儿更加为难了。眼着着小家伙急得快哭了,我赶紧说;“宝宝你愿意把糖给叔 叔吃吗?”女儿摇了摇头。我说:“既然不想给,那就不给叔叔吧。明天我们多带些糖来大家一起吃。”女儿这才如释重负。这是大人们经常跟小孩开的玩笑,他们 原本不需要孩子手中的糖果、玩具,但故意作势要拿走孩子手中的东西,或者问孩子索取,试探小孩子是否大方。这种玩笑在大人那里只是想和孩子增加亲密感,多 一些互动。但是孩子不会把它当玩笑,而是很认真地思考这个东西要不要给,自己不想给怎么办。
这类玩笑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好不容易把手里的东西拱手相让,大人却嘻笑着说:“叔叔不要,逗你玩呢,你自己吃吧。”如 果孩子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让他认为说出来的话可以不去实现,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养成说谎、任性、小器、自私的毛病。
令她难堪的赞美
当你面对自尊心过强的孩子华子是我的朋友,她跟我说起小时候一件事,关于父亲对她的赞扬。
华子的表姐们经常把穿不了的旧衣服给她,她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有接受礼物的欣喜。一天,父亲当着他朋友的面夸华子:“这孩子挺朴素的,经 常穿别人给的旧衣服。”在现在的我听来,这完全是一句表扬,可是华子当时的表现却是羞红了脸,甚至还泛着委屈的泪花。这件小事华子到现在还忘不了。华子是 神经特别敏感的人,从小自尊心就特别强。这类孩子往往有比常人纤细敏感的神经,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用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尊心过高”。
现在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来点挫折教育,从出发点来说这是好的。当真正的挫折到来时,孩子不会那么不堪一击。自尊心过高的孩子说到底还是有些不自 信,因此过于敏感。家长应该教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在赞美孩子的同时也语气缓和地指出孩子的不足和缺点,让他意识到犯了错并不可怕,有缺点并不需要自卑, 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一向重视自尊心培养的美国教育是以赞扬、肯定为主的教育方式,“每个人都是赢家”是美国小孩从小得到的暗示。近来,有心理学家面对孩子自尊心过 强的现象反思:应该给孩子的自尊“放放气”。一定程度的约束以及有建设性的批评,这些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平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