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药方
玉米小药方
1、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或加小茴香3克,水煎服,治小便不通及膀胱炎,小便疼痛。
2、玉米须、玉米芯各6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治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
3、玉米须150克,水煎服,治高血压、黄疸,尿路结石,膀胱结石。
4、玉米须60克,加冰糖适量水煎服,治肺结核。
5、玉米须30克,陈皮10克,水煎服,治咳嗽。
6、玉米须30克,茵陈、蒲公英各15克,水煎服,治肝炎,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7、玉米须、香蕉皮各30克,黄栀子10克水煎后冷饮,治高血压、鼻血、吐血。
8、玉米芯100克,烧存性,黄柏6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治肠炎,痢疾。
9、玉米须6克,玉米30粒,蝉衣三个,蛇蜕一条,水煎服,每日一剂,疗程一个月;或用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煎水代茶饮,持续服用,对慢性顽固性肾炎效果较好。
10、玉米研细粉与粳米适量同煮粥,用白糖调味食用。有宁心和血,调中开胃作用,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防治。
11、玉米须酒酿:玉米须15克,水煎20分钟后,去渣,加入酒酿100克,煮沸食用,有解热透疹作用,可治风疹块。
治疗胃溃疡的4个中医小药方
一:红茶治疗法。红茶是全发酵茶,对修复胃粘膜大有裨益。患者可取上好红 茶8克,用沸水冲泡五分钟,加入适量的牛奶或者红糖,每天饮用两到三次,胃溃疡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蛋壳治疗法。把生鸡蛋壳烘焙成黄色,然后研成粉,患者每次服用5克,用五十度左右的水冲服为宜。此法可以适度缓解胃溃疡。
三: 蛋黄治疗法。如果把鸡蛋比作细胞,蛋黄就是细胞核。蛋黄中含有百分之十八的蛋白质,百分之三十的脂肪,还有其他矿物质和维生素。维生素B2等有防止溃烂, 促进溃疡面愈合的功效。熟鸡蛋两只,取出蛋黄,用干锅翻炒直至成细粉末状,近咖啡色,注意防止焦糊,然后用温水冲服,可有效治疗和防止胃溃疡。
四:豆浆治疗法。豆浆是可以与牛奶相媲美的物品,其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溃疡面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在起床后,早餐前,进食一杯热豆浆,记住加点饴糖,对胃溃疡很有好处。
紫甘蓝小药方
1 治脾胃不和,脘腹拘急疼痛:甘蓝500克,绞汁,加饴糖或蜂蜜烊化服,每日2次。
2 用於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甘蓝叶 250 克,加水煮至刚熟捞起,另腌柠檬 (越陈越好) 一个,加适量蜂蜜拌匀,再和煮熟的甘蓝叶调和,一天分数次吃,连吃 15-20 天。
3 用於关节屈伸不利。甘蓝 500 克,鸡脚一对,加水适量,煮至熟透,用油盐调味後吃菜喝汤。
4 用於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甘蓝 500 克,百合 10 克,莲子 10 克,红枣 10 个,先将後三味加水适量煮至熟透,再加甘蓝煮熟,用油盐调味,一天分数次吃,连吃 7 天。
5 治上腹胀气疼痛:甘蓝和盐煮,每天500克,分2次服食。
6 治嗜睡:甘蓝及籽,每天煮食。每日2次。
玉米须的药用偏方
1、治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2、治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3、治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4、治咳嗽玉米须药用:玉米须30g,陈皮9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5、治咯血:玉米须50g,冰糖50g,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6、治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g,水煎去渣代茶饮。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7、治特发性水肿:即找不到病因的水肿。玉米须50g,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可连饮服1个月。
8、治胆囊炎:玉米须30g,茵陈蒿20g、蒲公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以上就是一些玉米须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玉米须的内容,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中医治疗红眼病的2个小药方
病轻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黏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
小米玉米粥的禁忌 玉米小米粥的做法
材料:小米50克,玉米粒3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小米和玉米粒洗净,小米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备用。
2、将玉米和小米放入砂锅中。
3、放入适量清水,开大火煮沸。
4、然后再转中小火慢熬,直至粥变得粘稠,食材软烂。
5、放入白糖搅匀,加盖焖几分钟。
6、盛出食用即可。
退烧止咳绝招 宝宝鼻塞小药方
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如果宝宝不配合的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再拿个袜子穿上就更稳妥了,不会担心包得不够紧或者姜末跑出来,很实用又没副作用。
治疗小儿积食的小药方
食积验方
1.食积伴恶心、呕吐、厌食等
药物:焦三仙各10克、鸡内金10克
用法:取水煎熬至少量,给患儿早晚分服。
2.食积伴大便干结
药物:二丑用法:5岁以上患儿取二丑6粒,每天早晨服用1次即可。对于5岁以下患儿,取二丑4粒,小炒后碾面,于每天早晨服用1次即可。
3.食积伴腹胀、打嗝
药物:莱菔子10克、砂仁2克
用法:取水煎熬至少量,给患儿早晚分服。
刚刚感冒试试小药方
中医认为在寒热失调、过度劳累、情绪紧张、起居不规律等情况下,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失调,邪气侵入导致感冒。近日,向大家推荐了几个小药方,可用于缓解感冒初期症状。
风寒感冒: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痰清稀色白、恶寒、无汗、头痛、肢节酸痛等症状,可能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应采取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方法。北京中医管理局推荐的流感预防方为:生姜10克,大枣5克,水煎服。适合于风寒感冒症状极轻时使用。如果症状明显,大家还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含紫苏叶、葱白、生姜、防风等药物的中成药。
风热感冒:如果自觉发热明显(体温不一定升高)、稍感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等症状,可能是风热感冒;应采取辛凉解表,清肺透邪的方法。此时可选用此小药方:金莲花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代茶饮。症状稍重时可选用含有连翘、板蓝根、淡竹叶、薄荷、牛蒡子,芦根、黄芩、生石膏等药物的中成药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假如感冒时体温超过38°C,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明显,出现严重咳嗽、甚至引起胸痛;或者在感冒时,自己服药3天仍效果不佳,也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补血养颜小药方
1、脾虚血亏证证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舌淡,苔薄白,脉弱。治法:补脾养血。主方:归芍六君子汤(当归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制半夏)。加减:可选加黄芪、紫河车、阿胶;腹胀、便溏,加厚朴、山药、薏苡仁。
2、气血两虚证证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瞳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脉弱。治法:补益气血。主方:八珍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川芎)。加减:可加黄芪、紫河车、阿胶;兼出血,加棕榈炭。
3、心肝血虚证证候: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肢体麻木,或有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脉弱。治法:补益心肝气血。主方:四物汤(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或归脾汤(党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茯神 桂圆肉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远志 生姜 大枣)。加减:可加木瓜、桑椹子、阿胶。
4、肝肾阴虚证证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或痿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弱而数。治法:滋补肝肾。主方:一贯煎(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 枸杞 川楝子)。加减:神疲、气短,加党参、黄芪;头晕、肢麻,加紫河车、阿胶;五心烦热,加丹皮、知母、鳖甲。
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小药方
中医小药方之一:蛋壳治疗法。把生鸡蛋壳烘焙成黄色,然后研成粉,患者每次服用5克,用五十度左右的水冲服为宜。此法可以适度缓解胃溃疡。
中医小药方之二:红茶治疗法。红茶是全发酵茶,对修复胃粘膜大有裨益。患者可取上好红茶8克,用沸水冲泡五分钟,加入适量的牛奶或者红糖,每天饮用两到三次,胃溃疡症状可以得到一定成都的缓解。
中医小药方之三:豆浆治疗法。豆浆是可以与牛奶相媲美的物品,其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溃疡面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在起床后,早餐前,进食一杯热豆浆,记住加点饴糖,对胃溃疡很有好处。
中医小药方之四:蛋黄治疗法。如果把鸡蛋比作细胞,蛋黄就是细胞核。蛋黄中含有百分之十八的蛋白质,百分之三十的脂肪,还有其他矿物质和维生素。维生素B2等有防止溃烂,促进溃疡面愈合的功效。熟鸡蛋两只,取出蛋黄,用干锅翻炒直至成细粉末状,近咖啡色,注意防止焦糊,然后用温水冲服,可有效治疗和防止胃溃疡。
苍耳子治疗鼻炎偏方
苍耳子确有治疗鼻炎的功效,再告诉你一个小药方,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苍耳子,待苍耳子炸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