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职业性皮肤病有哪些

职业性皮肤病有哪些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这个很简单的,一共有八种。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7804—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职业性皮肤病致病因素多,发病率高,涉及面广,在职业性疾病中占有较大比例。为保护职业接触者的健康,有效地防治职业性皮肤病,并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应反映临床最新进展的要求,对 GB7804—87作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负责起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Skin Diseases (General Guideline

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等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接触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非职业接触引起的类似皮肤病亦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l06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GBl7149.1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总则

3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与临床表现,必要时结合皮肤斑贴试验或其它特殊检查结果,参考作业环境的调查和同工种发病情况,综合分析,并排除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类似皮肤病,方可诊断。

4 临床类型

职业性皮肤病常见的临床类型及病因如下:

4.1 职业性皮炎

4.1.1 接触性皮炎

直接或间接接触刺激物和(或)变应原引起的刺激性和(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4.1.2光接触性皮炎

接触光敏物并受到日光或人工紫外线光源照射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4.1.3 电光性皮炎

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电焊等)引起的急性皮炎。

4.1.4放射性皮炎

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慢性皮炎和皮肤粘膜溃疡见GBZl06。

4.1.5药疹样皮炎

接触三氯乙烯等化学物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性反应,严重时伴发热和内脏病变。 4.2 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

4.2.1 职业性黑变病

长期接触煤焦油及矿物油,橡胶成品及其添加剂,某些颜(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

4.2.2 职业性白斑

长期接触苯基酚或烷基酚类化合物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

4.3职业性痤疮

接触煤焦油、页岩油、天然石油及其高沸点分馏产品与沥青等引起的油痤疮:接触某些卤代芳烃、多氯酚及聚氯乙烯热解物等引起的氯痤疮。

4.4 职业性皮肤溃疡

接触六价铬、可溶性铍盐等化合物引起的“鸟眼型溃疡”。

4.5 职业性感染性皮肤病

接触某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皮肤炭疽、类丹毒、挤奶员结节等职业性皮肤损害。

4.6职业性疣赘

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页岩油及高沸点馏分矿物油等在接触部位引起的扁平疣样、寻常疣样及乳头瘤样皮损,以及接触石棉引起的石棉疣。

4.7 职业性角化过度、破裂

接触有机溶剂和碱性物质以及机械性摩擦等引起的皮肤粗糙、增厚与裂隙。

4.8职业性痒疹

由螨、尾蚴等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样损害。

4.9 职业性浸债、糜烂

长期浸水作业引起的皮肤乳白色肿胀、起皱与糜烂。

4.10 职业性毛发改变

矿物油、沥青等引起的毳毛折

职业病有哪些 职业性放射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是由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接触X射线、γ射线或中子源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照射,累积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外照射放射病。

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等。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和预防

由于职业性因素(化学、物理、生物的)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炎(变应性)、痤疮、烧伤、黑变病等。应通过调查搞清职业性有害因素,改革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 、密闭化 ,避免接触有害因素 ;配备防护用具,加强个人卫生。职业性皮肤病应由专业医师确诊。在各种职业病中,皮肤病是最常见的,至少有五成以上,其中又以接触性皮肤炎最多。

诊断

①发病前必须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

②有典型的职业性皮肤病损害;

③皮疹的初发部位与接触致病物质的部位一致;

④排除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相似皮肤病;

⑤必要时参考皮肤斑贴试验、生产环境的调查资料和同工种的发病情况。

预防

在搞清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基础上改革生产设备,使之密闭化和机械化,安装通讯、排尘、防止辐射热设备,注意防护设备的定期维修,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帽子、口罩、手套、工作服等),注意生产场所及个人的清洁卫生。治疗同一般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和预防,本篇内容就给众多的患者,做了具体的介绍,相信通过具体的介绍,你也充分了解到职业皮肤病的诊断和预防,对于患者来说在详细了解了诊断和预防后,必须要尽快的通过正确的治疗,让自己的职业皮肤病,通过治疗尽快康复。

哪些环境容易患上职业病

何为职业病? 200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此规定,所谓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一般来说,职业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射线,细菌,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引起的职业病。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职业病,称为狭义的职业病,或称法定职业病。

那么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哪些呢?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132种。十大类分别是:(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五)职业性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八)职业性传染病;(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业病。

具体来说,有硅肺、煤工尘肺;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噪声聋、铬鼻病;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值得注意的是,因工作所致的中暑、冻伤也属于职业病。

据了解,最容易发生职业病的就业者有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炼钢工人等。矿山、石场、纺织厂、化工厂、农药厂、制革厂等通常是最容易诱发职业病的地方。各种尘肺病则是最主要的职业病,70%以上的职业病与此有关。

职业病的9大类型

1、尘肺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3、职业中毒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铍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钡及其化合物中毒、钒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砷及其化合物中毒、铀中毒、***中毒、氯气中毒、二氧化硫中毒、光气中毒、氨中毒、偏二***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磷化氢、***、磷化铝中毒、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有机锡中毒、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等。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中暑(长期在39℃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工作造成)、减压病(由于在深水中潜水造成血液中氮气释出造成的)、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6、职业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7、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

8、职业性肿瘤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9、其他职业病

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性职业哮喘。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这一目录规定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以矽肺、煤工尘肺等为代表的一类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的职业病的统称。

​职业病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1.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在职业性肿瘤中,呼吸道肿瘤占极高的比例。常见的致癌物质有砷、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类、铬、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

2.职业性皮肤癌

这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

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是最直接、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

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有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其中,以苯并芘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3.职业性膀胱癌

此类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也占了相当的地位。主要的致癌物质为芳香胺类。

高危职业有: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

职业性皮肤病不容忽视

根据职业性皮肤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及主要致病原因大致可将职业性皮肤病分为以下几类:

1 、职业性皮炎。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等类型。主要是因接触化学物质、紫外线、放射线等有害物质所致。

2 、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包括职业性黑皮病和职业性白斑两大类。其中职业性黑皮病主要是指长期接触煤焦油、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为主的皮肤病。职业性白斑则是指长期接触苯基酚、烷基酚类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

3 、职业性痤疮。是指由煤焦油、氯化物等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4 、职业性溃疡。是指铬、铍、砷等化合物引起的鸟眼型溃疡。

5 、职业性疣赘。是指长期接触沥青、焦油、页岩油等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扁平疣、寻常疣或乳头瘤样皮损。

6 、其它类。主要包括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职业化痒疹、职业性浸渍、糜烂、职业性毛发改变、职业性指甲改变等,主要是由各类化学、生物因素所致。

由于职业性皮肤病因素众多,在临床上表现各异,往往同一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而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不同致病因素引起,并且大多数职业性皮肤病又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因此建议可疑患者一定要尽早地去当地职业病防治所就诊。

职业病的诊断程序和要求有别于普通疾病,有其严格的规定。首先患者必须带上单位出具的职业史证明材料,在通过一些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后,还得由当地职业病诊断专家小组集体讨论来确诊,并开出专门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方可生效。

鉴于职业性皮肤病与工作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的首要办法就是要暂时脱离产生致病因素的岗位,避免继续接触;其它治疗办法一般无特殊可言,大多采取对症、消炎等皮肤病常规治疗方法效果就很好。其根治措施还在于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防毒效果,以及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

职业病的分类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职业性因素(化学、物理、生物的)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皮炎、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职业性痤疮、业性皮肤溃、职业性疣赘、职业性指甲等。

常见职业性皮肤病及其防治

一、职业性皮肤病概述

(一)职业性皮肤病的基本概念

皮肤覆盖在整个人体的表面;保护着各组织和器官,并且执行着各种生理功能,使人成为完整健美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中。大自然的各种不良因素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体的皮肤,而皮肤每时每刻都在保卫着体内组织器官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伤害。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以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皮肤病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在接触有害 物质的人群中有的表现多人发病,有的是单人发病。在一般情况下职业性皮肤病遵循着年青人发病高于老年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的规律。

致病性化学物质 接触人体暴露部位皮肤后,有的在接触部位立即发生皮肤损害。如接触性皮炎(即刺激性皮炎),有的不立刻发生皮肤损害,但此时在体内已产生了致敏状态,当再 次接触该类化学物质时,便在皮肤接触部位发生皮肤损害,如过敏性皮炎(即变应性皮炎)。人体暴露部位的皮肤直接接触高强度人工紫外线照射后,可引起急性电 光性皮炎。在阳光照射下作业,人体裸露部位的皮肤接触作业环境中高浓度的沥青、煤焦油等光敏性物质,可引起光毒性皮炎。也有的是在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协同 作用下方能促使发病,如皮肤接触到化学性光敏性物质时,再经过日光或人工光源的中长波紫外线照射后才能发生皮炎。职业性皮肤病的致病因素众多,临床类型各 异,同一种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变,而同一种皮肤病变也可以由不同的致病物质所引起,如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防老剂及橡胶制品、某些 颜料、染料及中间体,这些外源性致病物质与表内分泌紊乱或有神经精神因素工人接触后,这个人体的内在因素作为诱因导致了皮肤黑变病的发生。因此可以说职业 性皮肤病是一病多因或者一因多病的疾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致病因素

1.化学因素:职业性皮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化学因素r化学性原因引起的职业性皮炎约占90%以上,在社会上存在的数十万种化学物质中,有许多可以引起皮肤损害,所有对皮肤有危害的化学物质,按其作用性质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原发性刺激物质和致敏物质。

(1)原发性刺激物:这类化学物质对皮肤的损害是原发性刺激作用。

常见原发性刺激物的种类:无机性原发性刺激物有酸类,如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氯磺酸、铬酸等。碱类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铵、碳酸钠、氧化钙 等。元素及盐类有锑和锑盐、砷和砷盐、重铬酸盐t氯化锌、氯化掠、氟化被等。还有有机性原发性刺激物有有机酸类,如醋酸、甲酸、三氯醋酸、水杨酸、石炭酸 等。有机碱类有乙二胺、内胺、丁胺等。有机溶剂类有松节油、二硫化碳、石油和焦油类溶剂等。沥青、焦油、氯荼等具有特殊的刺激作用,可造成特有的皮肤损害 痊疮样皮疹。

(2)致敏物:为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致敏物所致的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是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免疫)。

常见致敏物质有:

①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如对苯二胺、间苯胺黄酱紫、二硝基氯苯、立索尔大红、对氨基粉、氨基偶氮苯、案胺黄、萤光染料等。

②显影剂类,如密妥尔、三聚甲醛、TSG(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

③橡胶制品的促进剂和防老剂,如云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2一硫酵基苯骈噻唑(促进剂M)、2一硫代苯骈噻唑(促进剂D)、四甲基二硫代双甲硫碳酰胺(促进剂TMTD)、苯基四茶胺(防老剂A)、苯基乙萘胺(防老剂4010)等。

④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如大漆、松香、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尿醛树脂等。

⑤其他如三硝基酚、松节油、六六六、DDT等。

化学性原因引起的职业性皮肤病,除化学物质本身的原发性刺激或致敏作用外,还受物理和机械性因素的协同作用以及其他一些诱因的影响,这些诱因包括:年龄、性别、皮肤类型、季节、劳动环境温湿度等,个人卫生,劳动环境的卫生,也是影响发病的一个诱因。

2.物理因素:由于粉尘,机械性损伤,温湿度,以及各种光能等物理因子的作用,同样可以引起职业性皮肤病。

(1) 机械作用:反复或持续的摩擦和压迫可引起局部皮肤的角化过度,发生骈服,并可引起指甲的损伤,搔搓、袖口或靴筒的摩擦,可促进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和发展。皮 肤的擦伤可以导致铬、铰等物所致的皮肤溃疡或引起化脓性皮肤病的发生。石棉或玻璃纤维刺入皮肤时,作为异物的刺激可使周围组织增生而形成沈状物。粉尘可以阻塞毛囊口,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机会,或发生毛囊性皮疹,痤疮,皮肤搔痒等。爆破时的粉尘可以嵌入皮肤,形成爆粉沉着症。

(2)温湿作用:高温、辐射能引起皮肤烧伤和火激红斑,反复作用可出现持久性血管扩张,继而发生色素沉着。高湿多汗能促进可溶性化合物的刺激作用。低温作业时,可引起局部的冻伤,冻疮和皮炎。 长期与热水接触的工作,如洗衣工、绳丝工等,手部皮肤常引起浸渍,变软,使皮肤抵抗力降低,再遇摩擦则易发生皮炎,糜烂和湿疹;

(3) 日光和人工光源:长时间在日光下劳动,身体暴露部位可以发生急性皮炎,被晒局部出现红斑灼痛,重者可出现水疤。人工光源对皮肤的危害主要是紫外线,常见者 如电焊引起的急性皮炎(电光性皮炎)。日光和紫外线除其本身可引起急性皮炎外,还可与光敏物质协同作用,引起光感性皮炎,如沥青皮炎等。

(4)X线,镭或其他放射性物质可引起急、慢性皮炎,皮肤角化和溃疡等。

3.生物性因素:某些树木或植物的浆汁、花粉具有刺激性或致敏作用。如漆树、花梨木、野葛、除虫菊、等麻等,常引起割漆(或伐木)工人和园艺工人的职业性皮肤病。农民、粮仓工人或轧花工人,被瞒类侵袭而引起皮肤搔痒、皮炎和丘疹性等麻疹或被其他寄生虫叮咬,发生虫咬皮炎。禽(畜)类、血吸虫尾蝴可使在水田劳动者发生稻田皮炎。畜牧业、毛皮加工或屠宰工人等可由炭疽杆菌感染而发生皮肤炭疽病。鱼民在捕捞作业时,可被刺伤皮肤或由于某些有毒鱼类,如鬼毒绸(海蝎子)、水母(海留)等,重伤后引起局部红肿或风团样皮肤损害。

(三)职业性皮肤病发病动态

皮肤包围着整个人体,任何生产性有害因素作用到人体的时候,首先是皮肤接触,因而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在职业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职业性皮肤病的流行较为广 泛,在社会上各行各业均有发生,某市对化工、机械、电镀、水产、纺织、建材、皮革、食品、塑料、文艺10个行业157个单位22634名接触化学、物理等 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了皮肤病普查,结果发现在这些行业中均有病变程度不同疹型不一的皮肤病发生,共检出各种皮肤病人10074名,发病较高的是皮肤长 期接触潮湿作业的水产行业和长期接触化学性有害物质的化工行业,其次是其他行业。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皮肤病的好发季节。职业性皮肤病发病如此之多,但在 国家统计报表中却很少,可见职业性皮肤病还没有引起生产单位负责人员的足够重视,而皮肤病患者也没有及时到职业病专业机构就诊,从而造成了大量漏报现象。 职业性皮肤病既影响工人的正常生产,也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常见职业性皮肤病

(一)职业性皮炎

皮炎是职业性皮肤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基本损害是红斑、水肿、丘疹、水疱。按致病原因不同将职业性皮炎分为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和电光性皮炎。

一、接触性皮炎

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病物可引起皮肤炎症性改变,化学性因素、溶液、粉尘、烟气等各种形态的致病物均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按其发病机制不同又可分为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两种。刺激性皮炎主要发生于直接接触刺激物的露出部位,发生于腰部、股内、外阴等处的皮损多系由于工人被污染或用被污染的手搔痒原因间接接触所致。接触致病物后局部首先出现摄痒或烧灼感,继而发生红斑、水肿、丘疹、水疤、。以及渗出糜烂、结颓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简称变应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是由致敏物引起,属迟发型接触过敏反应,本病的特点是初次接触致敏物时并不引起皮肤反应,在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后,再接触该致敏物时则很快在接触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反应的程度与接触致敏物的量有一定关系,但不成正比,本病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样条件下接触者中只有 少数人发病。变应性皮炎常呈湿疹样改变,初发损害可以是成簇的小水疤,皮疹初发与接触部位一致,界限不清,并可向周边蔓延,高度敏感者可波及到远离接触的部位,严重者可泛发全身。职业接触性皮炎(湿疹)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急性期:皮炎只有轻微红斑、丘疹、或小水疱而无渗出者,可外用洗剂或粉剂,如炉甘石洗剂,扑粉或瘁子粉。也可用亲水性基质的霜膏,如氟氢可的松,地塞米松霜等。如果皮炎伴有剧痒时,可在洗剂中按比例加入1%酚或其他止痒剂。 皮炎较重,红肿明显或水疤破溃、糜烂渗出者,采用湿敷的方法,忌用粉剂和洗剂常用作湿敷的溶液有,3%硼酸水溶液,0.1%雷夫奴儿溶液,赢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每次湿敷30分钟到l小时,每天可敷24次(视病情而定),湿敷的间隙可涂氧化锌油。病情好转,渗出停止,水疙吸收,炎症趋退,但未全消,用氟氢可的松霜外涂。

皮炎恢复期:皮肤干燥脱屑时,可用糊膏或软膏,如5%硼酸软膏,以滋润皮肤并可防止由于搔痒而引起继发感染。在治疗过程的任何阶段中,如有继发感染时,应积极给予抗感染处理。296龙胆紫液,5%磺胺噬陛炉甘石洗剂,O.1%雷夫奴儿糊膏,新霉素软膏等均有抗感染作用。慢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往往为皮肤浸润肥厚,以及苔癣化。选用促使浸润吸收,皮损变薄的药物,以软膏为主,皮肤增厚或苔癣样变化明显,可用10 20%的煤焦油软膏,10 20%尿素软膏,5%水杨酸软膏等,也可用5一10%黑豆溜油糊膏或软膏。有感染者可用5%白降汞软膏或10%鱼石脂软膏。 全身治疗过敏性皮炎应用抗组织胺类药,如苯海拉明口服,25 50m8,3次/日,肌注20毫克,l一2次/日、扑尔敏口服4毫克,3次/日。其他抗过敏药如10%葡萄糖钙注射液静注,每日10ml。过敏反应强时,可口服强的松5一10毫克,每日3次,待急性期过后,即可逐渐减量到停药。对于慢性皮炎或湿疹不宜服用激素。酌情应用维生素C内服或注射。合并感染或为了预防继发感染酌情给予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

2.光敏性皮炎

发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皮肤接触到光敏物质,再经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后才能发病。光敏性皮炎按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光毒性皮炎和光变性皮炎。光毒性皮炎与刺激性皮炎相似,是被光激活的光敏物的直接作用所致。光毒性皮炎主要发生于夏天,皮损只限于暴露部位,有明显的界限,一般在接触光敏物及照光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发病,呈急性炎症。轻者出现红斑,水肿伴有烧灼感;重者在红斑水肿基础上出现水疤常伴有眼结膜炎及全身症状,皮炎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是光毒性皮炎的特点之一。光变应性皮炎与变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相同但它必需有光能参与才能引发炎症。发 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在同样条件下只有少数人发病,在职业性皮肤病中此型比较少见。皮疹多呈湿疹样改变,常杂有水疤性丘疹,痒疹或等麻疹样损害,有剧烈的痒 感。皮损初发于暴露部位,边缘不清,常迅速向周围扩散,可延及遮盖部位皮肤以及全身。如不停止接触可反复发病长期不愈,本病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愈后不留 色素沉着。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动态观察;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同工种发病情况;需要时结合皮肤斑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方可诊断。

3 诊断标准

3.1 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急性皮炎呈红斑、水肿、丘疹,或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密布丘疹、水疱或大疱,疱破后呈现糜烂、渗液、结痂。自觉灼痛或瘙痒。慢性改变者,呈现不同程度浸润、增厚、脱屑或皲裂。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3.1.1 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

3.1.2 自接触至发病所需时间和反应程度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温度、接触方式及时间有密切关系。接触高浓度强刺激物,常立即出现皮损。

3.1.3 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接触者发病。

3.1.4 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

3.1.5 病程具自限性,去除病因后易治愈,再接触可再发。

3.2 职业性变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皮损表现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相似,但大疱少见,常呈湿疹样表现。自觉瘙痒。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3.2.1 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

3.2.2 初次接触不发病,一般情况下接触到被致敏约需5—14天或更长些,致敏后再接触常在24小时内发病。反应程度与致敏物的致敏强度和个体素质有关。

3.2.3 在同样条件下,接触者仅少数人发病。

3.2.4 皮损初发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或不清楚,可向周围及远隔部位扩散,严重时泛发全身。

3.2.5 病程可能迁延,再接触少量即能引起复发。

3.2.6 以致敏物做皮肤斑贴试验常获阳性结果。

4 处理原则

4.1 治疗原则

4.1.1 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致病物。

4.1.2 暂时避免接触致病物及其他促使病情加剧因素。

4.1.3 按一般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4.2 其他处理

4.2.1 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治愈后可恢复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可防止皮炎再发。

4.2.2 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反复发病、长期不见好转、影响工作者,可调换工种,脱离有致敏物的环境。

4.2.3 急性皮炎在治疗期间,可酌情短期休息,或暂时调换工种。

职业性皮肤病你知道多少

职业性皮肤病分为哪几种?

一、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指通过原性刺激引起急性或慢性皮炎,此为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原因,约70%职业性皮肤病通过原发刺激致病,而多于90%的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为刺激性接触皮炎。

急性刺激性皮炎多系接触酸、碱、三氯化锑、铬酸盐等,在短时间内直接引起皮肤急性皮炎,或由于较弱的原发刺激物如:洗涤剂、溶剂等长期、反复对皮肤刺激引起慢性皮炎。

皮肤保护作用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实现的,如角质层是对化合物侵害的屏障,黑色素预防紫外线的损害,皮肤的弹力前卫预防切力的应激,表层不断的更新使微生物的侵袭排除。强的刺激物,如:强酸、强碱在一定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使皮肤组织损伤。弱或相对弱的刺激物,如长期反复的刺激可使大多数人发生皮炎,另外这也可使皮肤对其他刺激敏感性增加。湿度、摩擦、压力、多汗和浸渍也可使一些温和的物质引起刺激性皮炎。

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指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经过一定潜伏期,再接触此变应原而引起的皮炎,起属 IV 型超敏反应,发病率较刺激性皮炎低。

此类皮炎多系接触半抗原物如:铬酸盐、镍盐、树脂、橡胶及其中间产物、染料、药物、植物等所致

三、光接触性皮炎

光接触性皮炎指接触光感性化学物质后,再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波导致一系列的光生物反应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应性反应两种。

引起光毒性的物质有煤焦油及其衍生物;含有香豆素类物质(如补骨脂素)的一些植物,这些植物为欧洲防风、欧芹、莳萝、当归、茴香、胡萝卜、芹菜;染料如:蒽醌、吖啶及其衍生物、伊红及荧光素;药物如:磺胺、酚噻嗪、四环素类;化学品硫化镉等。引起光变应性物质的药物如:吩噻嗪类、卤素水杨酸酰胺、荧光增白剂;防光物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和6-甲香豆素等。

四、电光性皮炎

电光性皮炎为接触电焊、水银石英灯发射的大量紫外线而引起的急性皮炎。

电焊、水银石英灯发射的大量紫外线作用于皮肤组织,引起皮肤红斑反应。

电焊、水银石英灯发射的强大紫外线,主要为UVB,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红斑反应,并引起水疱,紫外线长期、反复作用可引起皮肤老化、癌变、弹力纤维破坏。

五、职业性黑变病

职业性黑变病系化学或物理因素所致的一种慢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长期接触石油等碳氢化合物、橡胶、化妆品、香料、染料、及药物等发生接触性皮炎或光敏性皮炎,以后遗留色素沉着。

长期接触石油、煤焦油、沥青等合并日晒、紫外线照射,也有人认为特别是与吸入其蒸汽的慢性影响有关,有人认为上述物质中可能含有一些和有酪氨酸及多巴类似的芳香族衍生物,进入人体后受到类似酪氨酸酶之氧化而变化成与黑色素类似的色素而引起皮肤黑变。烧伤、表皮损伤、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炎症后反应,暴露于离子和非离子照射(日光)、光敏感反应均是引起黑变病的机制。

六、职业性白斑

职业性白斑为在工作中接触酚的衍生物及硫氢基化合物等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

长期接触氢醌、氢醌单苯醚、二羟甲苯、对叔丁酸、对叔戊基苯酚、酚醛、烷基酚、儿茶酚、甲基儿茶酚、对叔丁基儿茶酚、巯基胺等科引起皮肤色素减退或消失,发生类似白癜风样的改变

上述化合物可影响黑素小体生成,阻碍酪氨酸酶的生成,干扰黑素小体转移到角质形成细胞,改变黑素小体的降解过程。

职业性皮肤病有那些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附:职业病常常发生于特定的作业人群中,在接触相同职业危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同种的职业病常有一定的发病部位及相同的病理改变,其临床症状、化验检查所见亦基本相似。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及其作用条件,可消灭或减少疾病。

这个职业病很容易得。

如何预防职业性皮肤癌

近年来出现皮肤性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对于我们在化工厂上班的工人来说,各种有害物质对皮肤的伤害就更大。以前虽然有时皮肤会痒或起红点,不过很快会好,所以也不在意。可是后来有一个同事患上了皮肤癌后,我和同事们都变得注意防护起来了。我也特意去了解了一些防护知识,之后不但在平时工作中注意防护,日常生活中我也是时时注意,下面把一些预防常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和我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朋友都能引起注意。

1工作期间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化工物质的直接接触。以前我一向是很大意的,总是想工作完了就算身上手上沾了有一些有害的物质,过后洗洗也就没事了,自从了解了防护知识后我在操作间工作时都是按要求穿工作服戴着口罩及手套的,尽量的不让有害物质沾上皮肤,之后感觉好多了,不会再出现痒起红点之类的症状。

2工作过后一定要清洗皮肤,特别是脸上脖子和双手一定要清洗干净。除了冬季每天晚上洗一次外,别的季节最好就是中午晚上都各洗一次,尤其是夏天天热,皮肤上很容易沾上车间里的有害化工物质。

3除了工作期间要做好防护,平时也要注意,防止长时间的皮肤暴晒,可以常吃一些对皮肤癌有预防作用的食物,像大蒜.番茄.椰菜花.洋葱.冬菇、香菇、金针菇以及木耳就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平时要多吃。

4定期体检,平时要发现皮肤上有可疑损害症状时要及时就诊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相关推荐

职业性哮喘

目前我国法定的职业性哮喘规定的致喘物质:1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亚甲基二苯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萘二异氰酸酯NDI等;2苯酐类:邻苯二甲酸酐PA 、偏苯三酸酐TMA、四氯苯酐TCPA等;3多胺类:乙二胺、二乙烯二胺、三乙基四胺、氨基乙基乙醇胺、对苯二胺等;4铂复合盐;5剑麻;6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含6-氨基青霉烷酸6-APA结构的青霉素类和含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结构的头孢菌素类;7甲醛;8过硫酸盐: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等。 由于接触上述职业性致喘物导致

皮肤癌是怎么引起的 电离辐射

在以往长期从放射工作者因忽视防护措施而导致辐射性皮肤干燥症的基础上发生的皮肤癌。 近年来由于放射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放射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加强了各项防护措施,职业性皮肤癌基本上已经绝迹。但某些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经过若干年后,在放射野内发生皮肤癌的病例仍可遇见。

溃疡症状起因

一、细菌性疾病 貌疖肿、痈、蜂窝织炎、汗腺炎、皮肤结核、赚疮、皮肤炭疽、鼻疽、皮肤白喉、坏死性痤疮、下瘠型脓皮病、麻风、热带溃疡、分枝杆菌性溃疡、游泳池肉芽肿、口腔结核性溃疡。 二、真菌性疾病 抱子丝菌病、皮肤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抱子菌病、曲菌病、足菌肿、放线菌病、奴卡菌病、黄癣、脓癣、皮肤毛霉菌病。 三、病毒性疾病 手足口病、口蹄疫。 四、寄生虫病 皮肤阿米巴病、皮肤蝇蛆病。 五、性传播疾病 生殖器疮疹、梅毒、软下疮肤股沟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病。 六、变应性皮肤病 固定性药疹。 七、血管炎及血

职业性皮肤癌患者手术后饮食护理

些特殊工种,在工作中因为经常接触某些能够致癌的物质,比如沥青,焦油等,就非常容易引起职业性皮肤癌。这个皮肤癌很容易引起溃疡,增生性癫痫的症状。所以当患了职业性皮肤癌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比防止肿瘤的扩算。而且还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体检,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疾病。今天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先分享下职业性皮肤癌患者手术后的饮食护理。 1日常饮食营养一定要全面化,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比如营养粥等,吃一些自己比较喜欢吃的食物。 2胃口不好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能够开胃的食物,比如山楂、萝卜等能够开胃

肿瘤的病因哪些

 如果机体内部的某些条件或状况适合外界环境中致癌物质的作用,这些人群就具备了肿瘤发病的内因。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与遗传因素等。约60%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明显的精神创伤史。内分泌紊乱可能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关。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病率较高。 遗传因素与癌的发病密切关系,如患错构瘤病综合征、遗传性皮肤病、染色体脆弱综合征等,遗传病者约10%发生恶性肿瘤,一些致癌外因诱发肿瘤时也都通过遗传因素起作用。 外界肿瘤的病因因素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刺激因素,大约

皮肤病哪些

1细菌性的皮肤病:从名称即可看出,是由细菌导致的皮肤病,通常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脓疱疮、毛囊炎、疖、痈等,分为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丹毒以及麻风等。 2过敏性皮肤病:这类皮肤病,是人们经常能够遇到的,过敏性皮肤病,即是由于过敏原产生的皮肤病,这种情况,如果生活中特别注意,不接触过敏原,一般就会恢复正常。发生过敏的情况,容易恢复。 3物理性皮肤病:是因为受到外界物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皮肤异常的情况,对于某些职业很常见,常见的因素,长期间机械摩擦,温度,光线,辐射,压力等,作用于皮肤

手足口病脸上会起疹子吗 脸上起疹子是什么病

根据临床上的病症表现来看,脸上起疹子可能是以下疾病导致的,如: 1、面部皮炎(湿疹)、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皮炎湿疹; 2、毛囊炎、疖、丹毒等皮肤细菌感染; 3、寻常性痤疮、口周皮炎、职业性痤疮、化妆品痤疮、爆发性痤疮; 4、酒糟鼻(玫瑰痤疮); 5、激素依赖性皮炎; 6、疱疹; 7、银屑病; 8、面癣、须疮等真菌感染; 9、红斑狼疮; 10、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11、淋巴细胞浸润; 12、皮肤肿瘤。

排毒祛痘的辨认

粉刺及痤疮,俗称青春痘,是青春期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一般在青春期后会自动痊愈或减轻。而在生活中,不少人脸上会出现一粒粒小疙瘩,与粉刺长得很相似,鱼目混珠,让人难以分辨。其实,这些假“粉刺”是某些皮肤病的表现: 职业性痤疮 与从事职业及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如长期接触汽油、柴油、各种润滑油、石蜡、含氯化合物等,易引起职业性痤疮。出的皮疹分布其特征,典型的部位是眼旁附近、颧骨处,也可出在会阴、手背、四肢及躯干等部位。常见的黑头粉刺和毛囊炎,人感到瘙痒。若黑头粉刺多时,可使皮肤变得灰蒙蒙的;毛囊炎重者引起

肿瘤是怎么产生的

内因 如果机体内部的某些条件或状况适合外界环境中致癌物质的作用,这些人群就具备了癌症发病的内因。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与遗传因素等。约60%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明显的精神创伤史。内分泌紊乱可能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关。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病率较高。遗传因素与癌的发病密切关系,如患错构瘤病综合征、遗传性皮肤病、染色体脆弱综合征等遗传病者,约10%发生恶性肿瘤,一些致癌外因诱发肿瘤时也都通过遗传因素起作用。 外因 外界致癌因素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刺激因素,大约8

光敏性皮炎的症状哪些

光敏性皮炎的症状:光敏物质接触史和光照史。光毒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夏天,皮损只限于身体的暴露部位,明显的光照界限。于照光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发病,呈急性炎症。轻者皮肤出现潮红、肿胀,伴烧灼或刺痛感,遇日晒、风吹、出汗时则症状加剧。经避光及适当处理后,一般在2~3天后炎症可消退,局部脱屑而愈。严重的光敏性皮炎可在红斑、水肿基础上出现水泡,常伴眼结膜炎及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皮炎预后留色素沉着是光毒性皮炎的特点之一。在急性消退后,如在原来条件下恢复工作时,皮炎仍可复发,但病情较前为轻,而局部色素沉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