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的饮食
性早熟的饮食
1、核桃芝麻糊
原料:核桃、芝麻、白糖各500克。
制法:核桃、芝麻、白糖均磨成细粉,调匀备用。每次取适量,加开水调成糊状食用。
功效:用于儿童性早熟。
2、麦冬莲子粥
原料:麦冬10克,莲子10克,鲜竹叶心20根,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竹叶心、麦冬先用水煮汁,去渣取汁,加粳米、莲子和适量水煮成粥,再加适量白糖调味,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性早熟属阴虚火旺者。
3、莲子绿豆粥
原料:莲子1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
制法:莲子、绿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共煮粥,粥熟加冰糖适量调味。
功效:清热降火。可用于儿童性早熟。
4、苦瓜芡实羹
原料:苦瓜1条,芡实粉10克,冰糖30克。 制法:将苦瓜捣烂取汁,加适量水煮沸,再加芡实粉、冰糖拌匀,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滋阴降火,治疗儿童性早熟属阴虚火旺者。
5、薏米莲子山药粥
原料:薏米50克,莲子30克,山药3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薏米、莲子、山药洗净,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粥成,加冰糖适量调味即成。
功效:用于性早熟兼胃口不好的儿童。
性早熟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众多,但饮食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食品里富含激素,如果孩子长期摄入这些成分,就会成为性早熟患儿。医学上曾有调查显示,性早熟患儿常吃饲养的鸡鸭、黄鳝、水产等肉类,这些食物富含雌激素、促生长激素。同时,各种抗生素、食物添加剂、催熟蔬菜水果中的各种催熟剂等,以及不少家长让孩子长期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都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催化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也会产生激素污染物,都是儿童性早熟的诱因。因此,家长应科学控制孩子的饮食结构,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
性早熟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家长要关心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蛛丝马迹,就需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性早熟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一般到骨龄达到12岁时才可以停止治疗,过早停药会使病情反复,再用药效果会很差。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仅用中药治疗即可,待性征消退后仍需用药加以巩固疗效,一般在10岁停药,停药后需长期随访,如有复发立即再用药。
对病情较重的真性性早熟患儿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或单用GnRHa治疗,一般在2~3个月后性征会明显减退,但需用药1年以上才会明显改善骨骼发育。对长期应用孕酮类激素药或达那唑治疗的患儿,家长要配合医生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对性早熟儿童,当饮食中少钙,生长又较快,骨密度检查骨矿物质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此外,家长应适当控制患儿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鼓励患儿经常参加运动如跳高、跳绳、跑步、游泳、上楼梯等,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使药物发挥更大的效用。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即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请问性早熟是多大年龄,有何症状
性早熟是指任何一个性征出现的年龄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早2个标准差,一般来说,女孩子发生性早熟的界限是要早于八岁第二性征发育,10岁前月经来潮,男生是十岁前开始性发育,这才算性早熟。
您的孩子按年龄判断是属于正常发育的阶段,但是如果您实在是紧张的话,就可以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对于性早熟饮食,主要是要平衡膳食,不要偏食,防止出现营养过剩,把握好量。最好不要食用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及利用人工方式快速增长的动植物,这类食物往往含有激素,或是残留在食物中的农药、饲料含有使人激素分泌紊乱的化学物质,致使孩子性早熟。第三,不要给孩子胡乱服用一些成人食用的保健品,如蜂王浆、阿胶等等。
我们怎么预防孩子性早熟呢
1、儿童性早熟有危害需重视:由于营养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雌激素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呈长期加速趋势,但孩子生长周期变短,最终导致儿童成年后身材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就像是跑步,速率很快,但是跑步的时间短了,最后跑步的距离就变短了。许多典型真性性早熟孩子,约半数其最终身高往往不足150cm。
与此同时,乳房发育过早以及月经的来临,容易使心智尚未成熟的女孩出现自卑和羞愧情绪,也给家长带来精神和生活上的负担。
2、反季水果要少吃:预防儿童性早熟,饮食很重要,反季水果、快餐类食品儿童要尽量少吃。家长要收好自己的化妆品,避免孩子乱涂,不要让儿童误食含有激素成分的药品。
3、治疗要尽早:女孩在8周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在10周岁以前出现月经,男孩在9周岁以前出现睾丸及阴茎增大,家长就要格外重视、尽早到医院就诊。”
在患病儿童中,女孩的发病人数要比男孩高4-5倍,孩子青春期提前,很多家长感觉到孩子过早发育不正常,却没有意识到性早熟的危害,以至于延误了孩子最好的治疗时机。
性早熟有哪些患病类型
真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gnrh脉冲分泌引起的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的原因很多,如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等等。另外,还有一种特发性的性早熟,找不到任何原因,尤其在女孩子当中比较多见,它有很多因素,饮食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通常还会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主要包括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和特发性性早熟。患者的主要症状: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真性性早熟已经具备生育能力。真性性早熟通常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分析各项数据,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假性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不受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调控,是由于性腺肿瘤或肾上腺疾病等引起的体内出现很多的雌激素或者雄激素引发的性早熟。这些激素可以是体内肿瘤分泌出来的,也可能外源性食物。如果是由外源性激素造成的假性性早熟,就把饮食调整以后,过几个月可能就会自然的消退了,不需要怎么干预。患儿的症状: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女性可能有无排卵性月经,男性睾丸不增大,男女都不具备生育能力。假性性早熟控制、治疗不得当会转化为真性性早熟。
部分性早熟
部分性早熟较为少见,患儿表现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发育、单纯性早初潮。起病年龄常小于2岁,乳腺仅轻度发育且呈周期性变化。生长加速和骨骼发育不提前,阴道不流血。部分性早熟如不及早治疗可演变为真性性早熟。
影响性早熟的原因是什么呢
数字——性早熟患儿年增20%
“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应该引起家长及社会高度关注。”儿童医院长期致力于儿童性早熟研究治疗的雷培芸教授称,近年来,该院对儿童性早熟年龄的判断和诊断,基本与日前卫生部发布的《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规定一致,即男孩9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即为“性早熟”。
“尤其是每年暑假,几乎每天排队。”雷教授称,由于饮食等各种因素影响,现在的性早熟患儿发病率很高。暑假期间,该院几乎每天接诊100名儿童,其中被确诊为性早熟患儿的比例高达30%。其中,女性患儿所占比例高于男性,超过60%以上。根据临床统计,性早熟患儿多集中在5-8岁。“但极个别患儿,年龄小得惊人。”雷教授称,在众多患儿中,甚至有两三岁女孩来月经的案例。
雷教授还称,性早熟患儿人数增长速度惊人。她介绍,该院1990年内分泌科性早熟门诊成立之初,每年收治性早熟患儿不过30例,到1998年时达到300例。2004年时,达到1000多例。最近几年,患儿每年约2000例。根据这种速度计算,性早熟患儿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
危害——严重影响心理生理健康
“针对性早熟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将直接给患儿带来心理和生理影响。”雷教授称,由于性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骨骺愈合也提前,虽然开始阶段身材较同龄孩子高,但最终性早熟儿童的身高低于常人,严重的性早熟患儿身高往往达不到1.50米。
其次,性早熟除了影响身高外,更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早熟的儿童,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由于年龄太小,受教育不多,他(她)的心理无法跟上生理成熟的步伐。于是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发生早恋、早孕或受到性侵犯、过早发生性行为等。
此外,性早熟患儿由于提前出现“第二性征”,令不少患儿产生了心理阴影,变得羞涩自卑,严重者出现焦虑等心理疾病,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
女孩更易造成性早熟
目前,孩子过早发育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6岁5个月的女孩、身高不足135厘米就来月经;男孩的提早变声也让家长苦恼,不知道孩子发育是否正常。专家研究证明女孩更易造成性早熟。
儿科医生提示:
1、儿童性早熟有危害需重视
青春期保健性早熟门诊主诊医师提醒大家:由于营养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雌激素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呈长期加速趋势,但孩子生长周期变短,最终导致儿童成年后身材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就像是跑步,速率很快,但是跑步的时间短了,最后跑步的距离就变短了。许多典型真性性早熟孩子,约半数其最终身高往往不足150cm。
与此同时,乳房发育过早以及月经的来临,容易使心智尚未成熟的女孩出现自卑和羞愧情绪,也给家长带来精神和生活上的负担。
2、反季水果要少吃
预防儿童性早熟,饮食很重要,反季水果、快餐类食品儿童要尽量少吃。家长要收好自己的化妆品,避免孩子乱涂,不要让儿童误食含有激素成分的药品。
3、治疗要尽早
孔博士说:“女孩在8周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在10周岁以前出现月经,男孩在9周岁以前出现睾丸及阴茎增大,家长就要格外重视、尽早到医院就诊。”
在患病儿童中,女孩的发病人数要比男孩高4-5倍
孩子青春期提前,很多家长感觉到孩子过早发育不正常,却没有意识到性早熟的危害,以至于延误了孩子最好的治疗时机。孔元原医学博士建议家长儿童性早熟要提前治疗,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性早熟饮食禁忌
1、忌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尤其广东人,喜以药膳煲汤。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2、忌禽肉、特别是禽颈 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吃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由此,吃鸭颈、鹅颈,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3、忌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生长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10岁以下的儿童食用。
4、忌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 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如何区别“假性性早熟”和真正性早熟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第二性征”萌动的苗头时不要惊慌失措。“假性性早熟”往往是由内分泌的阶段性波动引起,孩子的骨龄并未超前一般称之为“假性性早熟”。只要注意饮食调控,不让孩子接触“情色类”视听作品,假性早熟不一定会发展为真正的性早熟,无需打针吃药。
拍片发现骨龄超前可确诊为“性早熟”。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忧心忡忡,要尽量和缓地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发育,发育是件好事,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有力量、有高度,但太早发育会有点麻烦,“你愿意少吃些炸鸡腿,好好锻炼,跟同学们一样长大吗?”
如果父母不把“性早熟”说成洪水猛兽,孩子也不会出现过度的惶恐心态,性格上也不会变得自闭,饮食调控方案也容易和家长配合。
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性早熟
导致儿童性早熟 饮食不当
现在的市面上的鸡,鸭,鱼,虾等等都会或多或少的摄入一些激素来刺激其生长,导致儿童在食用这些牲畜或者是鱼虾的时候就会被摄入这些激素,从而导致儿童性早熟,尤其是鸡鸭的脖子。
反季节的蔬菜或者是水果,往往都是通过激素来进行催熟的,所以建议父母在选择食材或者是水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尽量选择当季的蔬菜或者水果,否则长期食用反季节的蔬菜或者水果就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导致儿童性早熟 肥胖
有研究表明,肥胖的儿童性早熟的概率高于正常儿童,控制儿童的肥胖,也是控制儿童早熟的最好的方法,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只要孩子喜欢的食物,家长就会满足孩子,比如薯条,蛋糕,饼干,冰淇淋,膨化食品等等催肥的食物,导致儿童肥胖,从而引起儿童的早熟,所以家长应该控制儿童的饮食,要尽量避免油脂多,油炸类的食物,甜食也要尽量的少吃,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但同时也要适当的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导致儿童性早熟 言情涉性书籍或影像
现在的不少言情剧,动画片等等都会有成人的内容,建议父母在和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尽量避免看爱情影片,否则会导致儿童的性发育提前,针对年龄较大一点的儿童,要避免孩子看过的言情小说和影片,尤其是现在的视频软件,网站上会有大量的情色视频或者是图片,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宝宝所观看的事物。
导致儿童性早熟 经常开灯睡觉
虽然目前还没有对这个说法有明确性的,但是晚上的高质量睡眠是通过夜间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来保证的,而且开灯的时间长,是会对内分泌激素产生一定的影响的,有可能会造成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导致性早熟。所以还是建议儿童睡觉时候还是关灯的好。
性早熟有哪些类型?
真性性早熟
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GnRH脉冲分泌,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主要包括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和特发性性早熟。
症状
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真性性早熟已经具备生育能力。
原因和治疗
真性性早熟的原因很多,比如说肿瘤。另外,还有一种特发性的性早熟,找不到任何原因,尤其在女孩子当中比较多现,它有很多因素,饮食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真性性早熟通常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分析各项数据,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假性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假性性早熟控制、治疗不得当会转化为真性性早熟。
症状
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女性可能有无排卵性月经,男性睾丸不增大,男女都不具备生育能力。
原因和治疗
只要体内出现很多的雌激素或者雄激素,都可能引起假性性早熟。这些激素可以是体内肿瘤分泌出来的,也可能外源性食物。如果是由外源性激素造成的假性性早熟,就把饮食调整以后,过几个月可能就会自然的消退了,不需要怎么干预。
部分性早熟
表现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发育、单纯性早初潮。起病年龄常小于2岁,乳腺仅轻度发育且呈周期性变化。生长加速和骨骼发育不提前阴道不流血。患者可演变为真性性早熟。
什么是单纯性乳房发育?
单纯乳房早发育 是女孩不完全性性早熟的表现。起病年龄小,常小于2岁,乳腺仅轻度发育,且常呈现周期性变化。
这类患儿不伴有生长加速和骨骼发育提前,不伴有阴道流血,体内相关激素有所升高。由于部分患者可逐步演变为真性性早熟,故此类患儿应注意追踪检查。
孩子患上性早熟后的治疗措施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即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众多,但饮食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食品里富含激素,如果孩子长期摄入这些成分,就会成为性早熟患儿。医学上曾有调查显示,性早熟患儿常吃饲养的鸡鸭、黄鳝、水产等肉类,这些食物富含雌激素、促生长激素。同时,各种抗生素、食物添加剂、催熟蔬菜水果中的各种催熟剂等,以及不少家长让孩子长期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都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催化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也会产生激素污染物,都是儿童性早熟的诱因。因此,家长应科学控制孩子的饮食结构,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
性早熟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家长要关心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蛛丝马迹,就需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性早熟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一般到骨龄达到12岁时才可以停止治疗,过早停药会使病情反复,再用药效果会很差。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仅用中药治疗即可,待性征消退后仍需用药加以巩固疗效,一般在10岁停药,停药后需长期随访,如有复发立即再用药。
对病情较重的真性性早熟患儿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或单用GnRHa治疗,一般在2~3个月后性征会明显减退,但需用药1年以上才会明显改善骨骼发育。对长期应用孕酮类激素药或达那唑治疗的患儿,家长要配合医生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对性早熟儿童,当饮食中少钙,生长又较快,骨密度检查骨矿物质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此外,家长应适当控制患儿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鼓励患儿经常参加运动如跳高、跳绳、跑步、游泳、上楼梯等,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使药物发挥更大的效用。
对于性早熟的预防措施都有哪些
1、儿童性早熟有危害需重视:由于营养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雌激素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呈长期加速趋势,但孩子生长周期变短,最终导致儿童成年后身材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就像是跑步,速率很快,但是跑步的时间短了,最后跑步的距离就变短了。许多典型真性性早熟孩子,约半数其最终身高往往不足150cm。
2、反季水果要少吃:预防儿童性早熟,饮食很重要,反季水果、快餐类食品儿童要尽量少吃。家长要收好自己的化妆品,避免孩子乱涂,不要让儿童误食含有激素成分的药品。
3、治疗要尽早:女孩在8周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在10周岁以前出现月经,男孩在9周岁以前出现睾丸及阴茎增大,家长就要格外重视、尽早到医院就诊。
过度进补会引起性早熟
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儿童性早熟的报道,孩子性早熟的疾病还是很多的,对于儿童性早熟来说有的时候是因为过度的进补引起的,尤其是针对这样的性早熟患者来说呢,饮食保健是很重要的,关于性早熟的孩子饮食上面一定要注意了。
专家介绍说,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性发育均属于性早熟,女孩表现为乳房发育,男孩表现为睾丸增大。性早熟会促使骨骺提前闭合,孩子最终的身高将比正常孩子矮十几厘米,所以要引起家长注意。
在日常接诊中,专家发现很多家长对长高问题有误区,以为给孩子补充的营养越充足孩子的个头就越高,便给孩子吃大量的补品。而日常所接触的保健“补品”,多含有激素类物质。电视、报纸、网络信息的愈发普及,造成孩子经常会接触有关性的画面,也会让孩子出现性早熟。
“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这是防止儿童身材矮小发生的关键。”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儿童正常生长速度为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25厘米,第二年增高10厘米,第三年增高8厘米,4岁至10岁时每年增高4厘米至7厘米。如果低于这个速度,可视为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相反,如果孩子长得太快,或是出现第二性征,家长就应警惕孩子是否是性早熟。
专家提醒说,矮小儿童的诊断和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我诊断后,轻信所谓“增高药”等增高产品,这样不仅会贻误治疗时机,对孩子的健康也会产生影响。发现孩子身材矮小要尽早就医,及早医治效果更好。
我们都知道虽然饮食能够保证一个人的健康,但是过度进补也是不好的行为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呢如果是过度进补对身体肯定是不好的,性早熟的发生会让孩子的健康有一些危害的,因此性早熟的孩子呢要注意饮食健康。
性早熟的临床症状
1.真性性早熟: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真性性早熟已经具备生育能力。真性性早熟的原因很多,尤其在女孩子当中比较多现,它有很多因素,饮食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真性性早熟通常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分析各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2.假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女性可能有无排卵性月经,男性睾丸不增大,男女都不具备生育能力。体内出现过多的雌激素或者雄激素,都可能引起假性性早熟。这些激素可以是体内肿瘤分泌出来的,也可能外源性食物。如果是由外源性激素造成的假性性早熟,通过饮食调整,可自然的消退了,无需治疗。
3.部分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符合定义的年龄),并按照正常发育程序进展,女孩: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乳房开始发育2年后初潮呈现。男孩:睾丸和阴茎增大,身高增长速度突增,阴毛发育,一般在睾丸开始增大后2年出现变声和遗精。及时检查治疗,以免演变真性性早熟。
4.外周性性早熟:亦称假性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需要尽快检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