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几分钟拿掉合适
拔罐几分钟拿掉合适
因人而异。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类型都不一样,所以留罐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对于体质较好的人群来说留罐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而对于体质较差的人群来说留罐时间则可以稍微缩短一些,一般来说为10-15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第一次进行拔罐的人群来说,留罐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后期可以再根据个人的耐受程度来慢慢增加留罐的时间。
拔罐减肥效果怎么样 拔罐减肥注意事项
拔罐的时候注意将罐子放置于皮肤平衡的部位,不要放在有褶皱,有骨头,尤其是骨头凸起的部位,人体肌肉脂肪层厚,血管较少的部位是最适合的拔罐位置。男性前胸部位,女性乳房下部,锁骨下部,背部,腰部都是适合拔罐的位置。拔罐的时候患者应该采取躺卧姿势,切记不可乱动,以免罐子掉落。
拔完罐之后取罐子的时候为了避免疼痛,可以用一只手使罐子倾斜,另一只手压住罐子对侧的皮肤,使之形成空隙,待空气进入罐子之后,罐子失去吸力便能轻松拔除。
拔火罐注意事项
拔火罐并非如此简单,拔火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罐的消毒:一般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体,即可起到消毒作用。消毒后
的罐可以用干棉球擦干,或者自然风干后使用。
2、点火的方法:一般选用闪火法,一手拿点火棒,一手拿罐,把点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过多,防止点燃后酒精滴下)点燃,迅速伸入罐内,大约1-3秒后拿出,另一手将火罐轻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点火时不能在罐口燃烧,以免造成罐口过烫。
3、拔罐时,一般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部位。对于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的部位应慎用,孕妇应慎用。
4、选择适当的体位,一般采用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5、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罐口与部位吻合,方可应用。
6、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牵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时,不宜在皮肤瘦薄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火罐漏气脱落。
8、起罐时,手法宜轻缓,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边肌肉,按压一下,使气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会自然脱落,不可使劲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
9、起罐后,一般局部会出现红晕或紫绀色,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星期内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原处再次拔罐。如留罐过长,皮肤起水泡。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后,用干棉球擦拭,也可以涂上些紫药水,防止感染。
10、室内需要温暖,空气清新,拔罐时不宜吹风扇、空调以免着凉。
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1.推拿
推拿是指医生用各种手法来解除肌肉组织在处于痉挛状态下产生过多的乳酸而产生的疼痛。
推拿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使疼痛得到一定的缓解。推拿适合于治疗多种常见的腰痛疾病。
2.牵引疗法
有骨盆牵引法,颌枕带牵引法,牵引床治疗法等。适合治疗颈椎病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急性扭伤或慢性损伤、腰椎后关节紊乱、腰部肌筋膜综合征等,都可以用牵引法治疗。
3.针灸治疗的原理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表里,贯通上下。如果经络受外邪侵袭,气血凝聚,壅塞脉络,不通则痛。
针灸术用疏风散寒,温阳祛湿,泄热通络,行气活血等方法达到去病镇痛的目的。治疗腰痛可取阿是穴、腰俞、委中。
针灸法对风、寒、湿引起的疼痛治疗效果更明显,在针灸过程中,用艾卷燃着倒置于针柄之上,又针又灸,也可手执艾卷,在距疼痛部位数厘米高度直接灸,这种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佳。
4.拔罐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拔罐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现代医学认为,由于罐内负压对局部具有机械的吸引作用,可使局部组织充血,甚至瘀血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血管溶血现象,出现罐斑等,对机体起着良性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适应治疗慢性扭挫伤,肌筋膜综合征,慢性颈肩腰腿痛等。这种拔罐疗法也适合家庭治疗,下面介绍一下操作方法。
(1)根据疼痛选择皮下组织丰富,肌肉多和毛发较少处,按疼痛部位拔罐,如腰痛在腰部拔,或按经穴拔罐,也可按神经节段拔罐。
(2)病人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暴露治疗部位。
(3)注意拔罐时的感觉,如局部有发热,发酸,冷气外出,温暖舒适感觉,为正常现象。若有烧灼感或疼痛时,应及时将罐取下,以免烫伤。病人如感觉吸力不足时,可重新拔罐。
(4)治疗完毕起罐时一手持罐,一手挤压皮肤,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小的空隙,让空气缓慢进入罐内,罐即自行脱落。然后用纱布轻拭去罐斑处的水珠,并让病人休息15分钟。
(5)拔罐部位不要选皮肤细嫩,血管浅显,骨性突出,以及心前区。治疗过程中,注意病人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脉搏弱而快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休息,并请医生处理为好。
在家拔罐注意什么
如果有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使用拔火罐则具有一定的效果。拔火罐能够活血、消肿止痛、祛湿、散寒。如果在穴位上进行拔罐,还可以治疗眩晕、头痛、腹痛、眼肿、咳嗽等,并且可以同时多只火罐一起进行。
拔火罐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并不简单。如果在家自己进行拔火罐,会有一定的危险性,生活中经常有人因为拔火罐而出现了意外的事故。如果乱用穴位乱用方法拔火罐,只会有害无益。
首先,在拔火罐的选材上就要注意了,中医大都是采用竹筒,如果没有竹筒,那么可以用陶瓷杯、玻璃瓶等都可以,注意口一定是要厚和光滑,避免因为杯口太薄了会伤害到肉,底部最好是宽大半圆形。
在进行拔火罐前,要先把罐洗干净后擦干,再让病人躺好或者是坐好,露出需要拔火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后入罐。点火的时候用一只手去拿好罐,另一只手则是拿着已经点燃的打火器,动作要快,然后把打火器在罐子里面晃一晃之后拿出来,把罐迅速的扣在需要治疗的地方。如果火还在燃烧的时候,就要把灌口紧紧的捂住,不要等火熄灭了才捂住罐口,这样会太松,湿气会吸不出来,要让罐口紧紧的吸附在肉上才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罐子口的边缘烧热了,当心烫伤了。
一般拔火罐15分钟或是20分钟就可以把罐子拿下来。注意拿的时候可不要直接用力扯罐子,更不要硬拉或者是转动。正确的方法是一手让罐向一面倾斜,另一只手则是按压住皮肤,让空气通过缝隙流进罐子里,这时候罐子就很容易和皮肤脱开。
注意,同一个位置不能天天进行拔火罐,在拔火罐后留下的斑痕如果还没有消除,那么不可以再这个斑痕上继续拔火罐。
如果有心脏病、冠心病、皮肤病、血液病、精神病等的人,肺结核以及各种传染病,还有骨折、身体衰弱、孕妇、女性月经期间、太饱或者是太饿等等,都要谨慎使用或者是禁用拔火罐。
如果是太过瘦弱的人也适合用拔火罐,心脏的地方、头部等更要谨慎使用拔火罐,不要随便什么伤痛都要火罐治疗,向内部肌肉撕裂和外伤等等,都不可以用拔火罐,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老人拔罐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拔火罐时,不要用镊子夹酒精棉球,要用止血钳。老年人的动作协调性较差,甚至有帕金森、心脑血管后遗症的手抖症状,镊子夹东西时需要手部一直用力,稍一松劲便会脱落。而具有特殊咬合构造的止血钳夹酒精棉球时,只需稍微用一下力就可将棉球夹紧并持续保持这一状态。
老人拔火罐时,注意拔罐时间不宜太久。这是因为老人耐受度差,拔罐时间不宜太长,以10~15分钟为宜。起罐时,不能直上直下拔,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拇指、食指向下按压罐口皮肤,当罐子的负压消失时,罐子不拔自掉。
拔火罐养生不仅时间有讲究,蘸酒精的棉球应选择圆形的,毛刺太多、形状不规则的棉球应禁用,以免棉球在进入瓶内时碰到瓶口的内壁上,烧到接受拔罐保健的人。
酒精应选择95%的,有些人用止血钳蘸酒精的时候,总是将棉球与酒精充分结合。这样做并不好,万一引燃后的酒精棉球向下滴酒精,有可能伤到接受拔罐的人或引起火灾,如果酒精顺着止血钳向下流的话,也有可能伤到施罐者。
老年人在蘸酒精时,只需将棉球的一半浸入酒精内即可,棉球强大的吸附力也可使另一半充满酒精。点燃酒精棉球后,左手持罐,将罐口向下与水平呈45度角,在接近瓶底处绕一周后取出,并将罐子迅速轻放在拔火罐。
夏天适合拔罐吗 什么季节适合拔罐
拔火罐没有固定的间隔时长,那么什么季节适合拔罐?专家介绍,四季都是可以拔罐的,并没有规定哪个季节不适合拔罐,哪个季节更适合拔罐。如果你一定要选定某个季节拔罐,那最好到医院做一个全身检查,然后让医师给你一个专业的建议。
拔罐几分钟拿掉合适 拔罐间隔多久一次合适
建议以上次罐印消失的时间作为下次拔罐开始的时间。
在拔罐的过程中会使人体消耗一定的正气和精气,拔完罐之后需要一段时间之后人体才能够恢复正常,所以拔罐是需要间隔一段时间的。
如果是用于日常保健的话,那么建议可以以上次罐印消失的时间作为下次拔罐开始的时间;
如果是为了治疗疾病的话,那么建议患者最好是先去咨询相关医生,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拔罐注意事项
1、罐的消毒:一般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体,即可起到消毒作用。消毒后的罐可以用干棉球擦干,或者自然风干后使用。
2、点火的方法:一般选用闪火法,一手拿点火棒,一手拿罐,把点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过多,防止点燃后酒精滴下)点燃,迅速伸入罐内,大约1-3秒后拿出,另一手将火罐轻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点火时不能在罐口燃烧,以免造成罐口过烫。
3、拔罐时,一般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部位。对于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的部位应慎用,孕妇应慎用。
4、选择适当的体位,一般采用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5、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罐口与部位吻合,方可应用。
6、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牵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时,不宜在皮肤瘦薄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火罐漏气脱落。
8、起罐时,手法宜轻缓,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边肌肉,按压一下,使气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会自然脱落,不可使劲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
9、起罐后,一般局部会出现红晕或紫绀色,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星期内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原处再次拔罐。如留罐过长,皮肤起水泡。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后,用干棉球擦拭,也可以涂上些紫药水,防止感染。
10、室内需要温暖,空气清新,拔罐时不宜吹风扇、空调以免着凉。
拔火罐注意事项
1、罐的消毒:一般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体,即可起到消毒作用。消毒后
的罐可以用干棉球擦干,或者自然风干后使用。
2、点火的方法:一般选用闪火法,一手拿点火棒,一手拿罐,把点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过多,防止点燃后酒精滴下)点燃,迅速伸入罐内,大约1-3秒后拿出,另一手将火罐轻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点火时不能在罐口燃烧,以免造成罐口过烫。
3、拔罐时,一般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部位。对于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的部位应慎用,孕妇应慎用。
4、选择适当的体位,一般采用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5、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罐口与部位吻合,方可应用。
6、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牵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时,不宜在皮肤瘦薄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火罐漏气脱落。
8、起罐时,手法宜轻缓,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边肌肉,按压一下,使气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会自然脱落,不可使劲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
9、起罐后,一般局部会出现红晕或紫绀色,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星期内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原处再次拔罐。如留罐过长,皮肤起水泡。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后,用干棉球擦拭,也可以涂上些紫药水,防止感染。
10、室内需要温暖,空气清新,拔罐时不宜吹风扇、空调以免着凉。
老年人拔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拔罐非常的简单,有基本的工具都可以拔罐,但是有很多的事项是需要注意的,很多的家庭都会选择拔罐,部分老年人也是很喜欢拔罐。
老年人的动作协调性较差,甚至有帕金森、心脑血管后遗症的手抖症状,镊子夹东西时需要手部一直用力,稍一松劲便会脱落。而具有特殊咬合构造的止血钳夹酒精棉球时,只需稍微用一下力就可将棉球夹紧并持续保持这一状态。
为了缓解腰痛症状,马大爷在家里拔罐,考虑到既然拔上了,就多待一会儿,效果不是更明显嘛。30分钟后,老伴给他取下罐子时,老人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已经不能下床活动,而且因为长时间拔罐,走路的幅度稍微一大,拔罐的部位就疼痛得厉害。可见,拔火罐时间越久,不利于身体健康及养生。
因为老人耐受度差,拔罐时间不宜太长,以10~15分钟为宜。起罐时,不能直上直下拔,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拇指、食指向下按压罐口皮肤,当罐子的负压消失时,罐子不拔自掉。
拔火罐养生并不是简单的拔罐就可以的,对于拔罐的工具也是有很多的要求的,蘸酒精的棉球应选择圆形的,毛刺太多、形状不规则的棉球是不允许使用的,如果有毛刺的话在进行拔罐的时候就会烧到患者。
酒精应选择95%的,有些人用止血钳蘸酒精的时候,总是将棉球与酒精充分结合。这样做并不好,万一引燃后的酒精棉球向下滴酒精,有可能伤到接受拔罐的人或引起火灾,如果酒精顺着止血钳向下流的话,也有可能伤到施罐者。
目前市场上罐的种类很多,有火罐、气罐等;拔罐的方法也很多,有闪罐、走罐等。从火罐不易坏、闪罐较易操作的角度考虑,老年人更适合拔火罐,而且用闪罐要好于走罐。
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了解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老年人拔罐需要注意什么了吧。建议大家需要拔罐的还是应该去比较资深的中医医师那里去进行操作,因为老年人群体有痛觉不敏感、基础性疾病多的特殊性,专家提醒说,拔火罐时比年轻人更要注意细节。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应该去专业的医师哪里,希望我所讲的能够帮到您。
使用拔罐后的注意事项
现在可以自己拔罐的产品越来越多,自己给自己拔罐都是特别的方便的。所以一些身体不太舒服酸痛的人,都会自己买一套拔罐器回来,自己给自己,或者是自己帮助家人进行拔罐。拔罐使用不当对身体也是会的损害的,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使用拔罐后的注意事项!
1拔罐前要注意房间的气温不可以太低,避免被拔罐者受凉。罐子拔上后不要再随便的移动体位。如果是在身体上同时的使用多个罐子进行拔罐的话,要注意拔罐和拔罐之间要保留一些距离,不能离的太近。
2有些气血不活的人,起罐后被拔的地方会有些红肿还会发痒,这个时候不可能用手去抓,忍耐一段时间后症状就会消失。起罐后如果皮肤出现水泡,小的话可以让它慢慢恢复,如果水泡比较大可以用消毒针在根部刺破把脓液放出。
3当被拔罐的人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应该马上把罐子拿掉,让患者平躺下来,然后要注意保暖,让患者休息一下,可以给喝一点温开水或者是糖水慢慢可以恢复。如果情况严重的可马上送医院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拔上拔罐以后,须询问病人感觉怎么样,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反应。
老人拔罐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人拔罐时间控制在15分钟最养生。火罐因为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在日常家庭保健养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老年群体。但由于老年人群体有痛觉不敏感、基础性疾病多的特殊性,拔火罐时间以10-15分钟最适宜,祛病养生疗效最佳。
拔火罐时,不要用镊子夹酒精棉球,要用止血钳。老年人的动作协调性较差,甚至有帕金森、心脑血管后遗症的手抖症状,镊子夹东西时需要手部一直用力,稍一松劲便会脱落。而具有特殊咬合构造的止血钳夹酒精棉球时,只需稍微用一下力就可将棉球夹紧并持续保持这一状态。
老人拔火罐时,注意拔罐时间不宜太久。这是因为老人耐受度差,拔罐时间不宜太长,以10~15分钟为宜。起罐时,不能直上直下拔,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拇指、食指向下按压罐口皮肤,当罐子的负压消失时,罐子不拔自掉。
拔火罐养生不仅时间有讲究,蘸酒精的棉球应选择圆形的,毛刺太多、形状不规则的棉球应禁用,以免棉球在进入瓶内时碰到瓶口的内壁上,烧到接受拔罐保健的人。
酒精应选择95%的,有些人用止血钳蘸酒精的时候,总是将棉球与酒精充分结合。这样做并不好,万一引燃后的酒精棉球向下滴酒精,有可能伤到接受拔罐的人或引起火灾,如果酒精顺着止血钳向下流的话,也有可能伤到施罐者。
老年人在蘸酒精时,只需将棉球的一半浸入酒精内即可,棉球强大的吸附力也可使另一半充满酒精。点燃酒精棉球后,左手持罐,将罐口向下与水平呈45度角,在接近瓶底处绕一周后取出,并将罐子迅速轻放在拔火罐。
秋天适合拔火罐吗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罐的消毒:一般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体,即可起到消毒作用。消毒后的罐可以用干棉球擦干,或者自然风干后使用。
2、点火的方法:一般选用闪火法,一手拿点火棒,一手拿罐,把点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过多,防止点燃后酒精滴下)点燃,迅速伸入罐内,大约1-3秒后拿出,另一手将火罐轻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点火时不能在罐口燃烧,以免造成罐口过烫。
3、拔罐时,一般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部位。对于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的部位应慎用,孕妇应慎用。
4、选择适当的体位,一般采用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5、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罐口与部位吻合,方可应用。
6、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牵扯,也不易拔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