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当心宝宝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妈妈要当心宝宝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最常见的龋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
常见症状
通常父母亲在孩子一岁半左右才发现,孩子的上颚门齿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的现象,慢慢地颜色会由淡黄色逐渐变深棕色,若仍不加以控制,很快地龋齿现象会围绕在牙齿周围出现。
形成原因
细菌:最密切的是变形链球菌,这种细菌最大来源是婴儿的父母亲,而主要传染媒介是口水。
牙齿:最先侵犯的牙齿是上颚门齿,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牙齿最早萌出,另一方面是因为奶喂入口中最先及接触最久的也是这些牙齿。
预防之道
1.自婴儿出生开始,不论喂牛奶或母奶都应该抱着喂食且最好能在二十分钟内喂食完毕。
2.未长牙之前,每次喂食完后可拿湿纱布或毛巾抹去口腔内的奶渣;牙齿长出后,就可以开始使用软毛牙刷为婴儿刷牙,从小建立起好习惯。
3.婴儿六至九个月大时,逐渐改用杯子来喝奶。
4.可用开水取代瓶中的奶或以逐渐稀释的方式,来戒除睡前喝奶的习惯。
5.婴儿六个月至一岁期间,乳牙陆续长出时,应该带去让儿童牙科医师检查。
在平时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这些问题,防止宝宝奶瓶性龋齿的发生。如果您读完本文还有哪里不太清楚的,请与网站在线专家进行提问,专家会在第一时间里为您解答。
叼着奶瓶入睡会影响宝宝牙齿生长
1、叼着奶瓶入睡
睡觉时,宝宝口腔内的唾液分泌量比清醒时少,不能及时将口腔内残留的食物冲走,给致龋菌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无论是牛奶、糖水还是果汁,里面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致龋菌能将其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宝宝的小牙虽然很坚固,却禁不起日复一日的折磨,最终形成“奶瓶龋”!
出招:
每次吃完奶或喝过含糖饮料后,妈妈要给宝宝喝一些白开水,冲净口腔,不要让宝宝养成叼着奶瓶睡觉的习惯。如果宝宝已经有了这种坏习惯,一时难以改正,妈妈可以用安抚奶嘴代替奶瓶。
2、张口呼吸
宝宝睡觉时嘴总是张着,而且感觉用嘴在呼吸,不时出现轻微的鼾声。宝宝是因为鼻塞吗?但是宝宝并没有感冒啊?张着嘴睡觉的宝宝还经常流口水呢!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正常情况下,宝宝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当鼻子呼吸不顺畅时,宝宝就不得不用口呼吸了。可以说张口呼吸不是宝宝的错,而是妈妈太粗心了,没有发现或重视导致宝宝张口呼吸的原因。如果宝宝患有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就会形成张口呼吸的习惯。
长期张口呼吸睡觉容易影响孩子面部的正常发育,导致面容变丑,如鼻根下陷、鼻翼萎缩、牙列拥挤、上前牙突出、腭盖高拱等,同时神情呆滞,缺少表情。宝宝的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
出招:
宝宝感冒时,会有几天鼻子不通,如果鼻子总是不通,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发现宝宝经常张口呼吸,妈妈要带他去医院做详细检查,除去病因。
3、偏侧咀嚼
宝宝在乳牙发展的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他们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边吃饭。如果时间长了父母不予以矫正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而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如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
由于单侧牙齿过度使用,导致牙齿磨损严重,出现牙本质过敏,牙齿遇冷、热、酸、甜等刺激会很疼。尤其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因此,宝宝为了不疼,就不自觉地用没有龋齿的另一侧咀嚼食物。
偏侧咀嚼会使不咀嚼食物一侧的颌骨和面部肌肉得不到锻炼,而另一侧咀嚼运动频繁,肌肉发育过度,造成两侧面孔不对称,影响宝宝的面容。
出招:
发现宝宝有龋齿,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出现偏侧咀嚼。另外在吃东西的时候,家长不妨多提醒宝宝两边牙齿都要用。
六个月宝宝三段饮食训练
从宝宝出生开始,无论是喂母乳还是喝配方奶粉,都会用到奶瓶,所以“奶瓶”可说是宝宝的第一个饮食工具。其材质有分玻璃或合成树脂材质,而奶瓶奶嘴选择弹性及造型模拟母亲乳头的,可促进宝宝唾液分泌,帮助上下颚、脸部肌肉的发育,都是较优的喂食工具。在宝宝还小时,大多由妈妈手持着奶瓶喂宝宝喝,当宝宝6个月大时,手部肌肉逐渐发展健全,就可以训练宝宝自己拿奶瓶了。但该如何训练呢?
1.训练抓握力:首先可以在喂奶的时候,帮助小宝宝把手放到奶瓶上,训练他的抓握能力,但是要注意奶瓶的温度适中,以免烫伤宝宝。
2.套上把手:家长也可以买有把手的奶瓶,帮助宝宝将手扣在把手上训练抓握,让他慢慢学习着自己喝奶,也作为学习使用杯子的开始。
3.由少到多:可以先用小奶瓶或奶瓶只装少量的水,让宝宝试着用手扶着喝;当然,刚开始的几次,妈妈一定要在旁边看着宝宝,因为万一宝宝的手无力让奶瓶掉落时,妈妈也可以及时扶住。
此外,在宝宝学会自己拿着奶瓶喝奶后,家长也要注意宝宝喝奶的姿势,因为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包括:
1.呛奶:妈妈不能因为宝宝自己能拿奶瓶,就不在一旁照顾了;因为宝宝还不能坐稳,身体容易往下滑,躺着喝奶的时候,就容易造成呛奶的危险,家长应随时留意。
2.中耳炎:宝宝的耳咽管和口腔相通,耳道也比较短,所以当奶水呛到喉咙时,很容易引发中耳炎。
3.奶瓶性龋齿:很多宝宝5、6个月大时就开始长牙了,躺着喝奶宝宝很容易睡着,再加上妈妈若没有定期带宝宝清洁牙齿,很容易就造成奶瓶性龋齿。
这三种坏习惯让宝宝牙齿长偏
1、叼着奶瓶入睡
宝宝超明今年一岁零七个月了,每晚喝着奶就睡着了,半夜两眼紧闭伸手到处找奶瓶,非要叼着奶瓶后才能再次入睡。
妈妈为了安抚宝宝,也就迁就了宝宝的这个行为,然而,这对宝宝的牙齿构成了很大伤害,造成前牙患龋病。 最近,南京一位母亲发现孩子几颗乳牙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现象,有的牙齿逐渐泛黑脱落了。宝宝的前牙缝发黑,牙齿间缝隙扩大,最后小牙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医学上称为“奶瓶龋”。
睡觉时,宝宝口腔内的唾液分泌量比清醒时少,不能及时将口腔内残留的食物冲走,给致龋菌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无论是牛奶、糖水还是果汁,里面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致龋菌能将其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宝宝的小牙虽然很坚固,却禁不起日复一日的折磨。
出招:
每次吃完奶或喝过含糖饮料后,妈妈要给宝宝喝一些白开水,冲净口腔,不要让宝宝养成叼着奶瓶睡觉的习惯。如果宝宝已经有了这种坏习惯,一时难以改正,妈妈可以用安抚奶嘴代替奶瓶。
2、张口呼吸
宝宝睡觉时嘴总是张着,而且感觉用嘴在呼吸,不时出现轻微的鼾声。宝宝是因为鼻塞吗?但是宝宝并没有感冒啊?张着嘴睡觉的宝宝还经常流口水呢!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正常情况下,宝宝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当鼻子呼吸不顺畅时,宝宝就不得不用口呼吸了。可以说张口呼吸不是宝宝的错,而是妈妈太粗心了,没有发现或重视导致宝宝张口呼吸的原因。如果宝宝患有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鼻道不通畅,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就会形成张口呼吸的习惯。
长期张口呼吸睡觉容易影响孩子面部的正常发育,导致面容变丑,如鼻根下陷、鼻翼萎缩、牙列拥挤、上前牙突出、腭盖高拱等,同时神情呆滞,缺少表情。宝宝的舌头和下颌后退,会导致上颌前凸,上牙弓狭窄,牙齿不齐。
出招:
宝宝感冒时,会有几天鼻子不通,如果鼻子总是不通,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发现宝宝经常张口呼吸,妈妈要带他去医院做详细检查,除去病因。
3、偏侧咀嚼
宝宝在乳牙发展的后期容易出现偏侧咀嚼习惯,由于乳牙脱落,他们一侧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只能用另外一边吃饭。如果时间长了父母不予以矫正会造成面部左右发育的不对称。而不常咀嚼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更容易堆积牙垢,出现龋齿和其他牙周疾病,如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
宝宝的牙齿怎么护理 婴幼儿常见的口腔问题
孩子一旦开始长牙,就应该开始进行口腔的清洁工作。婴幼儿常见的口腔问题包括奶瓶性龋齿、牙龈炎、病毒性口腔炎等。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当的喂养方式所造成。
由于很多家长会让宝宝含着奶瓶或是妈妈的乳房入睡,宝宝睡着之后,唾液的分泌与吞咽动作会减少,遂容易造成留在口腔内的乳汁糖份与细菌产生作用,因而形成龋齿。
牙龈炎主要则是因为清洁不周,造成牙菌斑堆积所引起的。牙龈炎主要的症状为牙龈红肿充血,刷牙时局部牙龈流血。
病毒性口腔炎则为病毒感染所引起,除了宝宝的牙齿会有出血情形之外,还可能会有发烧或类似感冒症状出现。
乳牙保护的注意事项
乳牙保护从孕期开始
在乳牙釉质的钙化期,即怀孕4个月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孕妈咪要注意补钙,并拒绝吸烟或远离二手烟。医学研究表明,孕妈咪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导致胎宝宝颌面部或口腔发育畸形,引发出很多牙齿问题和牙周疾病。此外,孕期一定要慎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胎宝宝的口腔和牙齿发育有害。
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宝宝有力吸吮母乳的动作,有利于颌面正常发育。人工喂养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当,极易造成面部和牙颌异常,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模仿乳头仿真设计的奶嘴。尽早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和碗筷进食,避免形成对奶瓶的依赖性。此外,母乳还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
妈咪应积极治疗龋齿
妈咪患龋齿,宝宝也易患龋齿。因为,龋齿是细菌感染,妈咪可能会通过给宝宝喂饭、喂水感染他们。
避免不正确的哺乳姿势
人工喂养时,宝宝吃奶的姿势、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对牙齿发育影响很大。妈咪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确姿势,使宝宝吮吸时下颌前伸运动近似于吮吸母乳,不影响下颌骨正常发育,避免引起宝宝牙颌畸形。
控制宝宝吃糖
断奶后,每天饮食中要有五谷杂粮、牛奶及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尽量不加糖;多喝白开水,少喝糖分高的饮料。为宝宝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练习咀嚼,如苹果、小红萝卜、黄瓜、玉米等。尤其是新鲜水果,咀嚼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会把牙齿清洗干净,同时增强咀嚼功能。
定期检查
避免宝宝经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动作。尤其是4岁以后,一定要彻底纠正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宝宝出现小乳牙早失时,赶快带到牙科做牙齿间隙保持,不然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出现反颌、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等情况,也应及早去口腔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过来。总之,要经常检查宝宝的牙齿,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尽早上医院治疗。
手把手教你清洁0-12个月宝宝口腔
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就要为宝宝清洁口腔;等到长出乳牙时,更要为宝宝彻底做好牙齿清洁的工作,才能维持口腔健康、预防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0~12个月宝宝的口腔清洁:宝宝大约在六、七个月大时,开始长出第一颗牙,到了满周岁,已经长出六到八颗乳牙。不过,并非每个孩子都有一样的长牙时间和顺序,通常只要在满周岁前长出牙齿,就算是正常的范围。为0-12个月的宝宝清洁口腔,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也让宝宝从小习惯清洁口腔的感觉。
准备:
1.4×4公分的纱布数块(或棉花棒)。
2.开水一杯。
情境:
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才能清楚观察到宝宝口腔的每一部位。为宝宝清洁口腔时,可对宝宝唱歌、讲话,让他觉得清洁口腔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姿势:
一只手抱住婴儿,另一只手清洁口腔及牙齿。
步骤:
未长牙前:
1. 将纱布裹覆于食指上,再以开水沾湿纱布。
2. 将裹覆纱布的食指伸入口腔,擦拭舌头、牙龈和口腔黏膜。
长牙后:
3.换干净的纱布,沾湿后裹覆于食指,以水平横向的方式清洁乳牙。
Tips:
1. 并非要等到宝宝开始长牙,才需要为宝宝清洁口腔。事实上,在宝宝出生后,最好每次喝完奶,父母都能为宝宝清洁口腔。
2. 宝宝快要长牙时,可以先找儿童牙科专科医师检查口腔,您也可以询问医师有关宝宝长牙以及清洁口腔的问题。
3. 为了预防奶瓶性龋齿,要避免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如果宝宝一定要含着奶瓶才能入睡,至少奶瓶奶嘴必须先清洁干净, 并且只能 装白开水。
4. 宝宝长牙后,可以吃些饼干、苹果等可满足咀嚼的食物,但要注意别躺着吃,以免被食物噎住而造成窒息。
如何预防宝宝乳牙变黑
1、尽量母乳喂宝宝
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龋齿发病率比奶瓶喂养的宝宝要低近一半,所以说,妈妈母乳喂养对预防宝宝奶瓶龋齿大有益处。
2、控制宝宝使用奶瓶时间
宝宝每次使用奶瓶喝奶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以降低奶液中醣类对乳牙的腐蚀程度。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一旦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后,就应该锻炼小家伙用杯子喝奶。当宝宝戒掉依恋奶嘴的坏习惯后,可大大避免“奶瓶龋齿”的发生。对于一岁半以上的宝宝应杜绝再用奶瓶喝奶。
3、远离“甜水”
蔗糖极易引起宝宝蛀牙,少给宝宝喝各种含蔗糖的“甜水”,对防止小家伙乳牙发生龋病十分有益。
4、注意口腔卫生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妈妈就应该意识到要给宝宝刷牙了。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三岁以下的宝宝可用清水刷牙,宝宝还不会自己刷牙前,妈妈可用纱布缠绕手指将宝宝牙齿上的奶垢擦抹干净,也可借由手指牙刷帮宝宝清洁牙齿。此外,妈妈还可借由牙线帮宝宝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除了定时刷牙外,妈妈也要帮宝宝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吃东西后用温开水漱口,可有效冲走口腔中的奶液残渣,帮宝宝创造一个良好口腔卫生环境。此外,要明确告诉宝宝睡前刷完牙后,不可以再吃东西。
5、定期检查牙齿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妈妈应每隔3个月便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一次“牙齿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定期为牙齿做体检,还可让宝宝对医院的口腔科室较为熟悉,待小牙出现问题时,也不会过分惧怕医生,无法配合治疗。
奶瓶齿的危害
很多妈妈觉得,反正是要换牙的,不用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妈妈要对宝宝长奶瓶齿要做好预防,避免影响宝宝正常的长牙以及营养的吸收。
宝宝有龋齿以后,食物残渣容易藏在里面,刷牙时很难清除干净,而且牙齿表面的珐琅质被破坏了,已经失去了保护层,这样下去龋齿会越来越严重,还会引起炎症,如果损伤到神经后,宝宝就会经常感到牙疼,不仅痛苦,还影响进食,影响营养的摄入,影响头面部的正常发育,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损害。所以,一旦发现龋齿,一定要及时治疗。
乳牙过早破坏,不但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咀嚼功能不能得以完全发挥,影响头面部的正常发育。
母乳喂养时间长宝宝易长蛀牙
专家观点
●宝宝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水中,乳牙容易龋坏
●据调查很多新妈妈每次喂奶时间超过10分钟,很多宝宝含着乳头睡觉
●口腔医生建议母乳喂养每天6~10次,每次不宜超过10分钟
“我们口腔医生建议母乳喂养到小孩1岁即可,每次喂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但实际上有相当部分新任妈妈做不到。”发现家长在喂养婴幼儿时常忽略了口腔卫生,导致小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长出了虫牙。
专家表示,如果每次喂奶时间过长,孩子一边玩其他东西一边喝奶,或者喝着奶就睡着了,孩子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水里,就容易长龋齿。为此,口腔专家建议每次喂奶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专家剖析
牙齿长泡奶水中易长虫牙
婴幼儿期间长虫牙的孩子不少,要降低低龄孩子的患龋率,必须从家长入手。在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的方式上,不少家长完全忽略了不当的喂养可能对孩子口腔卫生不利,让虫牙早早缠上小宝宝。
最显著的喂养不当就是每次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时间过长,孩子一边玩一边喝奶,或者含着奶头就睡着了。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睡觉,常让其含着奶瓶。曾素 娟说,宝宝的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水里,容易长龋齿。还有些小宝宝喜欢吃甜食或喝饮料,喝完马上就睡觉了,这样的话牙齿也容易龋坏。为此,每次喂奶时应该让 宝宝集中精神喝奶,不要喝喝停停,更不应该让孩子喝着奶就睡着。
小宝宝不可能不喝奶,让他们完全断绝甜食也不可能,为此给小宝宝做喂养 后的口腔清洁很重要。“但实际上,能坚持做到给婴幼儿每天口腔清洁的家长不多,小宝宝不肯配合,很多家长就放弃了。”曾素娟说,就算知道不坚持刷牙小孩容 易长烂牙,但也有很多家长觉得乳牙烂掉也无所谓,反正乳牙都要被替换。
总之,母乳喂养要科学,保护好宝宝的乳牙,同时注意口腔清洁,相信宝宝的牙齿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