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折后并发症的食疗方

骨折后并发症的食疗方

骨折后2~4周。食疗方: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田鸡煲汤;制作材料。主料:鸡400克,猪肉(瘦)200克 辅料:枸杞子25克,三七8克。调料:姜5克。制作工序。

1.鸡切去脚,洗净,放入滚水中煮十分钟,取起洗净,滴干水。猪肉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取起洗净。

2.杞子洗净,田七洗净,捣碎。

3.水12杯或适量放入煲滚,放入鸡,猪肉,杞子,田七,姜煲滚,慢火煲三小时,下盐调味。

骨折后5周以上。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羊骨汤。做法:

1.将黄豆洗净,浸半小时;

2.蚝豉洗净;

3.羊骨洗净,斩件;

4.把黄豆、蚝豉、羊骨一起放火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食物相克蚝豉:蚝豉不宜与糖同食。

骨折的概述与诊断要点

疾病概述

骨骼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原有病变,即使在极轻微的外力下即可引起的骨骼断裂,称为病理性骨折。依据骨骼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暴力或车祸引起的骨折还易引起伤肢的肌腱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关节脱位,严重的还可引起内脏损伤、休克甚至死亡。骨折端穿透皮肤与外界相通时,称为开放性骨折,容易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

一旦发生外伤或暴力事故时,在受伤的肢体可产生疼痛、肿胀和瘀斑。伤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严重可产生畸形,如缩短、旋转、扭曲等,当检查时可发现在不应该活动处可产生活动(即假关节),当移动患肢偶尔也可听到骨断端相互摩擦的声音,这些都是有不完全和完全性骨折的症状。

此时,更应关注的是检查患者的神志、心跳、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以确定是否存在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征象,以及骨折是否会引起临近器官的损伤,导致并发症,如盆骨骨折并发尿道膀胱或直肠破裂;肋骨骨折并发气胸、血胸;肢体骨折可并发大血管、神经断裂等,然后再检查局部伤情。

骨折并发症护理

1心理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容易出现情绪不安、焦虑、烦躁、惊恐、易怒、情绪低落甚至抑郁、悲观、绝望等各种心理变化,对治疗缺少信心等不良心理反应。作为护理人员,应主动走近患者,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语言要亲切、体贴。谈病人最感兴趣的话题,多为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从而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建立良好的护患氛围,可极大促进骨折愈合以达到早日康复。

2皮肤护理

骨折老人由于长期卧床, 机体退行性改变加快,患者血液循环不好,皮肤长期受压,极易发生褥疮等并发症,褥疮严重时甚至可因继发性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为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应每隔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1 次,被单要勤更换,每日为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按摩受压处皮肤,做好褥疮护理。

3饮食护理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必须积极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吸收。卧床的病人胃肠蠕动减慢,应鼓励病人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应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现代医学认为骨折后应摄人均衡营养,特别要注意蛋白质与钙、磷的补充,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以及适当摄入活性钙制剂。

骨折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肿胀 外伤后局部出现肿胀,72小时后达到高峰,之后肿胀逐渐消退。出现肿胀后应抬高患肢,最好高于心脏平面,适当给予冰敷,促进肿胀消退。

2.石膏压迫 简单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由于肢体肿胀逐渐加重,会出现石膏压迫,导致肢体末端如手指、脚趾等部位出现明显肿胀、淤青、麻木等情况,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松开减压,避免肢体压迫坏死。

3. 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腔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4. 肌肉萎缩 肢体一旦固定或缺乏运动就会发生肌肉萎缩,通过肌肉的主动搜索可以减轻肌肉萎缩的程度,具体方法为:如果关节可以活动,可以做肌肉的等长收缩(即肌肉用力但肢体不会产生动作)及等张收缩(肌肉用力且产生动作),如果关节被固定住,则可以进行等长收缩的锻炼。

5. 坠积性肺炎​ 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大臂粉碎性骨折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患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6. 褥疮 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同时可应用弹力袜、足底静脉泵等设备,预防其发生。

骨质疏松适合做什么运动 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好处

1.运动锻炼可以间接刺激骨骼,增强骨骼的代谢,维持骨量,减少骨量丢失。

2.进行运动锻炼,使肌肉锻炼增强,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对防治胸腰椎骨折更重要。

肱骨干骨折并发症有什么

1.神经损伤

以桡神经损伤为最多见,肱骨中下1/3骨折,易由骨折端的挤压或挫伤引起不完全性桡神经损伤,一般于2~3个月,如无神经功能恢复表现,再行手术探查。在观察期间,将腕关节置于功能位,使用可牵引手指伸直的活动支架,自行活动伤侧手指各关节,以防畸形或僵硬。

2.血管损伤

在肱骨干骨折并发症中并不少见,一般肱动脉损伤不会引起肢体坏死但也可造成供血不足,所以仍应手术修复血管。

3.骨折不愈合

肱骨中下1/3骨折易发生故骨不愈合,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损伤暴力、骨折的解剖位置及治疗方法有较大关系。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应无发生再移位的不良应力的干扰,尤其是剪切及旋转应力,因此骨折端必须得到合理的固定。

4.畸形愈合

因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肱骨骨折虽有些成角、旋转或短缩畸形,也不大影响伤肢的活动功能,但如肱骨骨折移位特别严重,达不到骨折功能复位的要求,严重地破坏了上肢生物力学关系,以后会继发肩关节或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对青壮年及少年伤员,在有条件治疗时,还是应该施行截骨术矫正畸形愈合。

5.肩、肘关节功能障碍

多见于老年伤员。因此对老年伤员不宜长时间使用广泛范围固定,尽早加强肌肉、关节功能活动,若已经发生肩或肘关节功能障碍,更要加强其功能活动锻炼,并辅以理疗和体疗,使之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髌骨骨折并发症

1,创伤性休克:严重股骨干骨折内出血可达500~1000毫升甚至更多,创伤后的疼痛刺激,早期即可能发生休克,处理原则为早期固定减少内出血,扩充血容量和止痛,积极抗休克治疗。

2,挤压综合征:严重挤压伤导致股骨干骨折,需要注意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处理原则为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高血钾,予以早期尽快补液,碱化尿液,利尿,解除肾血管痉挛等甚至行筋膜切开减压等。

3,血管神经损伤:股骨干下段骨折,骨折块向后移位可伤及蝈静脉和坐骨神经,处理原则做好骨折的固定,忌反复活动患肢。

4,脂肪栓塞综合征:股骨干髓腔有大量黄骨髓,脂肪含量高,损伤后可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处理原则为患者严格制动,忌随意搬动。

胫腓骨骨折并发症

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量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瘀血可关闭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成坏疽。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

胫腓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尤其不稳定性骨折极易移位。局部外固定往往失败。重定不理想,因力线改变,会引起行走疼痛及并发创伤性关节炎。

在外伤性胫腓骨骨折中,主要是容易合并主要血管损伤,因其多为重大暴力引起的损伤,故其伤情通常较重,并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及内脏器官损伤,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后,肌肉丰富的小腿肌群组织极易受累,因为骨骼肌对缺血较为敏感,通常认为肢体肌肉组织在缺血6~8 小时后就可以发生变性、坏死; 如同时合并有软组织本身的损伤,则其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限就更短暂;而且,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术后伤口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亦大大增加了截肢的危险性。

相关推荐

髌骨骨折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髌骨骨折并发病症 创伤性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 二、髌骨骨折并发病症 早期并发症: 1、创伤性休克:严重股骨干骨折内出血可达500~1000毫升甚至更多,创伤后的疼痛刺激,早期即可能发生休克。处理原则为早期固定减少内出血,扩充血容量和止痛,积极抗休克治疗。 2、挤压综合征:严重挤压伤导致股骨干骨折,需要注意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处理原则为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高血钾,予以早期尽快补液,碱化尿液,利尿,解除肾血管痉挛等甚至行筋膜切开减压等。 3、血管神经损伤:股骨干下段骨折骨折块向后移位可伤及蝈静脉和坐骨神经

踝关节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

踝关节包括内踝、外踝、后踝和前踝,最常见的是内、外踝的骨折。事实上,踝关节的解剖区域还包括胫骨端和距骨,其中,胫骨远端关节附近的粉碎性骨折被称为皮隆( Pilon )骨折,有明确的手术指征,但手术的难度较高;距骨骨折则是全身最容易发生骨折而又不愈合的四个部位之一,并容易出现缺血性坏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相大勇 踝关节骨折 同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骨折。幸运的是,目前对于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各型的发生机制等基础问题都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也已经确立了比较公认的标准治疗策略,经恰当治疗的踝关节骨折不太

骨折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骨折的诊断要点 一旦发生外伤或暴力事故时,在受伤的肢体可产生疼痛、肿胀和瘀斑。伤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严重可产生畸形,如缩短、旋转、扭曲等,当检查时可发现在不应该活动处可产生活动(即假关节),当移动患肢偶尔也可听到骨断端相互摩擦的声音,这些都是有不完全和完全性骨折的症状。 此时,更应关注的是检查患者的神志、心跳、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以确定是否存在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征象,以及骨折是否会引起临近器官的损伤,导致并发症,如盆骨骨折并发尿道膀胱或直肠破裂;肋骨骨折并发气胸、血胸;肢体骨折可并发大血管、神经断裂

肱骨骨折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肱骨骨折并发病症 肱骨干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 二、肱骨骨折并发病症 血管损伤: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较为少见。一般以腋动脉损伤发生率最高。有的报道在移位骨折者中损伤率为4.9%,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移位所致。老年病人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较差,较易发生血管损伤。 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膨胀性血肿,疼痛明显。肢体苍白或发绀、皮肤感觉异常。一些病例由于侧支循环,肢端仍有血液供应。动脉造影可确定血管损伤的部位及性质。证实诊断后,应尽早手术探查。固定骨折,同时修复损伤

骨盆骨折并发症

骨盆骨折的合并伤发生率较高,而且常比骨折本身更为重要,应及时进行全面而仔细的检查和作出正确诊断。常见的合并伤有以下几种。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此种创伤常以颅脑或脊髓伤的症状、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主要是根据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脊髓损伤的表现,以及放射学检查包括CT检查迅速进行诊断。 2.腹内脏器伤 造成骨盆骨折的坠落伤、挤压及交通事故伤常伴有腹内脏器伤及脊柱骨折。腹内脏器损伤出血或消化道内容物外溢,可刺激腹膜,引起疼痛及出血性休克。腹痛是腹部创伤的主要症状,但骨盆或脊柱骨折可因造成腹膜后血肿而出现腹痛

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

1、患者在发生了骨盆骨折之后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出血性休克的并发症出现,这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骨折断端的出血及后方结构损伤从而导致骶前静脉丛破裂所引发的休克,而这种情况一般大血管破裂的是较少的,一般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开放伤口、血气胸、腹腔内出血以及长骨骨折等。 2、患者在发生了骨盆骨折之后还很容易并发腹膜后血肿,这是因为骨盆本身就主要为松质骨,而且盆壁肌肉也是比较多的,临近又有很多的动脉丛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也是很丰富的,就可以有巨大的空隙进行溶血,这也就导致腹膜后血肿的并发症出现了。 3、患者在发生了骨盆骨折之后

骨折有哪些并发症

(1)休克: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血肿张力过大破坏,脂肪颗粒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肝、脾破裂,胸、肺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重要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 (5)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损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

右足第五跖骨基底裂绝骨折会有后遗症吗

1.骨折的愈合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在骨折18天以后会有一些原始骨痂生长,然后是大量骨痂,最后是改造塑性期。大量骨痂生长的时候会感觉大高一些; 2.骨折断端错位畸形愈合,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倘若骨折线累及了关节,那么或多或少会有后遗症(比如剧烈以后活动或者下雨阴天的时候可能会有感觉)。损伤到关节可能并发症发创伤性关节炎;若是单纯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并没有累积到跖骰关节面的话,一般没什么大的妨碍,只要是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没有畸形愈合,那么就没什么妨碍的。但是一定要在恢复的过程中保护好受伤的脚,避免二次骨折的发

谁知道骨折的危害有哪些

骨折的危害有哪些?骨折是一种成年人或者小孩儿易发生的疾病。小孩儿天性好动,很多时候在运动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骨折,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带去检查或者治疗了,以免影响了孩子以后的发育。导致骨折久治不愈危害是非常之大的,很多骨折患者都不注重自己的病情发展,导致骨折最终引发并发症,这应该要引起患者们的重视了,那么骨折的危害有哪些,以下是专家为你介绍的。 一、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的危害有哪些?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二、感染 开放性骨折特别是

骨折有什么并发症

1、骨折首先就会给我们带来生活不便,尤其对于老年人本身行动就不便,骨折后就更不方便了,正所谓火上浇油。这是属于骨折的危害表现之一。 2、脊柱骨折往往不易发现,但其实它又是有症状的,老年人常见腰背痛,其中一个原因就可能是脊柱骨折,只是很多老年人以为上了年纪都会腰背痛而忽略了。 3、骨折的危害大的是髋部骨折骨折的疼痛需要卧床。老年人常常合并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这些病,长时间卧床会造成原有疾病加重,骨折患者的心肺功能衰退等并发症。 4、骨折后固定、制动和卧床,长时间固定制动和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易再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