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的不良反应
鼻咽癌放疗的不良反应
一.皮肤反应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1.皮肤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照射部位皮肤出现干性皮肤反应(红斑、色素沉着、脱发)或湿性皮肤反应(表皮浮起、水泡、破溃)。
2.预防和处理措施:患者放疗期间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照射野皮肤不宜用粗毛巾、肥皂擦洗,清洁面部时水温不宜过高, 外出出时戴帽子避免阳光直晒。
照射野有脱皮时,切勿用手撕剥,让其白行脱落,局部可用1%冰片滑石粉。出现湿性反应时应暂停放疗,照射野皮肤外用三乙醇胺乳膏每口4次,其具有良好的水合作用,对皮肤有深部保湿功能,减轻照射野皮肤干燥,促进损伤修复。
照射野局部皮肤暴露,保持清沾,以防感染,忌用酒精、碘酒、红汞、胶布、膏药等。有水泡形成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创,涂抹硼酸软膏包扎1—2天后暴露皮肤,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
二.口腔黏膜反应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1.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是鼻咽癌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口腔粘膜出现红肿、疼痛、破溃,随着照射累积剂量不断增加,口腔粘膜可发生大小不同的片状薄层白膜形成,粘膜糜烂,疼痛加重。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消失,常有口干等症状。
2.预防和处理措施:患者随身携带饮水瓶,保持口腔湿润,经常饮用金银花、麦冬茶。自配淡盐水漱口,溃疡局部应用西瓜霜喷剂或双料喉风散喷剂。指导患者经常做张口叩齿运动,使口腔黏膜皱壁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茵的生长环境,防止口腔继发感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予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董多餐,保证营芥的摄入。
未分化型鼻咽癌怎么治疗
首先,放射治疗是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
目前鼻咽癌放疗5年生存率为50%~60%,治疗后局部复发率为30%。
其次,化疗不仅能够抑制鼻咽癌癌细胞的生长,还具有协同治疗的作用。
化疗可抑制照射野以外的肿瘤病灶尤其是微小转移灶肿瘤细胞生长,与放疗还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化疗的运用策略包括诱导化疗、同时期放化疗、辅助化疗及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显示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化疗时,顺铂加甘氨双唑钠的同期化疗更能提高肿瘤局部缓解率。晚期鼻咽癌放疗同期DF化疗方案同样表现出好的临床疗效。而同期放化疗联合新辅助化疗能抑制或延缓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此外,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Ⅲ期、Ⅳ期鼻咽癌能提高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
然后,手术是治疗鼻咽癌效果比较显著的方法。
鼻咽癌的临床手术治疗应用已有较长时期,疗效较为显著,鼻咽癌5年局部和区域控制率已经达到81.7%~85.0%,5年生存率为75%。
鼻咽癌颈部残留或复发手术适应证为:①原发病灶已控制;②根治性放疗后3个月颈部淋巴结残留者;③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且有病理证实者;④颈总动脉未有侵犯;⑤无远处转移;⑥无手术禁忌证。研究指出原发于鼻咽顶前壁的巨大I期鼻咽癌首选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好,可以避免放疗副反应。应用超级伽玛刀治疗鼻咽癌患者57例,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4.73%。
最后,中医药也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机制包括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分化和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等,诱导细胞凋亡仍是大多数中药抗鼻咽癌的共同途径。研究指出对鼻咽癌的治疗,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而何首乌提取物大黄素治疗鼻咽癌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用放射自显影、液闪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土贝母苷甲能快速激活CNE-2Z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认为这可能是其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早期鼻咽癌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放疗是公认的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1979年全国鼻咽癌会议提出I期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鼻咽癌应用放射治疗使肿瘤细胞得到杀灭,但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不可避免受到照射而产生放射反应。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数、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应该选择合适的对象。适用对象:
1)病理类型为高分化鳞癌或腺癌以及其他对放射不敏感的癌瘤,病灶局限在顶后壁或前壁,全身无手术禁忌症者可考虑对原发病灶的切除。对Ⅱ、Ⅲ、Ⅳ期的患者均不宜手术治疗。
2)对放射治疗后鼻咽或颈部有残留或复发病灶,如局限在鼻咽顶后壁或前壁,无颅底骨破坏,一般情况好,近期作过放疗不宜再放疗者,可考虑切除病灶。
3)颈部有残留或复发时,如范围局限、活动者可考虑作颈部淋巴结清除手术。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有残留时手术宜早,在放疗后3-6个月内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3.化学治疗。化疗也是中晚期鼻咽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同时使用。研究发现,鼻咽癌95%以上属于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类型,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容易出现淋巴结或血道转移。鼻咽癌确诊时75%的病人已属于Ⅲ和Ⅳ期,病期愈晚,远处转移机会愈多,预后亦愈差。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不能预防远处转移,因而合并应用化学物或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使肿瘤缩小或消灭微小病灶,提高治疗效果。
鼻咽癌最佳治疗方法
能状况有关。鼻咽癌晚期治疗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法。
1.放射治疗 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钴60放射治疗优于深部X线照射,亦可并用腔内镭疗。放疗对癌细胞有较为直接的杀灭作用,但是不良反应比较大,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2.联合化疗 化疗可用于配合放射治疗,或用于晚期有远处转移或放射治疗后复发病人的姑息治疗。常用药物有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5-氟尿嘧啶等。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
3.手术治疗 由于鼻咽癌的特点,外科手术不能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在放疗后复发时,外科手术作为挽救性治疗措施还是有益的。
4.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在治疗晚期鼻咽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减少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而且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原因
一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为可影响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主要因素:
1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放射敏感性与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残留或复发密切相关;
2与鼻咽癌的T分期呈正相关,即癌变原发灶越大,其复发率越高;
3余首程放疗时淋巴结大小的有关;
4与放射治疗的方式有关;
5放射治疗的靶区设计不合理也常常成为放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如何才能治好鼻咽癌呢
治疗鼻咽癌的办法:
1.放射治疗。放疗是公认的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1979年全国鼻咽癌会议提出I期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鼻咽癌应用放射治疗使肿瘤细胞得到杀灭,但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不可避免受到照射而产生放射反应。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数、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应该选择合适的对象。适用对象:病理类型为高分化鳞癌或腺癌以及其他对放射不敏感的癌瘤,病灶局限在顶后壁或前壁,全身无手术禁忌症者可考虑对原发病灶的切除。对Ⅱ、Ⅲ、Ⅳ期的患者均不宜手术治疗。对放射治疗后鼻咽或颈部有残留或复发病灶,如局限在鼻咽顶后壁或前壁,无颅底骨破坏,一般情况好,近期作过放疗不宜再放疗者,可考虑切除病灶。颈部有残留或复发时,如范围局限、活动者可考虑作颈部淋巴结清除手术。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有残留时手术宜早,在放疗后3-6个月内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3.化学治疗。化疗也是中晚期鼻咽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同时使用。研究发现,鼻咽癌95%以上属于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类型,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容易出现淋巴结或血道转移。鼻咽癌确诊时75%的病人已属于Ⅲ和Ⅳ期,病期愈晚,远处转移机会愈多,预后亦愈差。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不能预防远处转移,因而合并应用化学物或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使肿瘤缩小或消灭微小病灶,提高治疗效果。
鼻咽癌化疗后的副作用有哪些
通常鼻咽癌的副作用很多都是在放疗后期造成的,放射性口干燥症一般于放疗中后期开始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且为不可逆。患者自诉有持续性的口干,有时产生烧灼感,味觉减退。唾液不足可使咀嚼和吞咽、说话困难,常合并口腔感染。
其次,鼻咽癌患者在化疗后的副作用还包括一些张口困难等现象,鼻咽癌放疗副作用有张口困难:张口困难发生率在5%~10%,与颞颌关节受到高剂量放射有关。部分病人张口严重受限,影响进食和讲话。放疗期间及放疗后进行必要的张口锻炼可降低其发生率,如口含软木塞、张闭口练习等。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也算是鼻咽癌在化疗后出现的一种副作用,两侧的颞叶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后出现放射性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头痛等。此外放疗后数年,部分病人可出现颈部肌肉、皮肤纤维化,表现为颈部肌肉萎缩、颈部变细和皮肤菲薄。积极的转颈运动可能降低其严重程度。放疗后会有免疫力下降和口腔粘膜损伤,注意免疫调节,并可应用保护粘膜的药物如爱维治等,多进食蔬菜水果。
总之任何治疗方法我们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决定。当然针对这些不良反应放疗技术自身也在不断的改进,现在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定位准确。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因此副作用也小得多了。
鼻咽癌放疗后的后遗症 全身症状
经过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会出现全身反应,通常包括:乏力、头晕、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放疗设备的进步和技术的改进,放射治疗的疗效已有显著的提高。鼻咽癌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45%提高到现在的70%。鼻咽癌生存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放疗技术的进步。随着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加速器设备的升级,使得放射剂量分布在空间三维方向上与肿瘤形状一致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以及不仅剂量分布与肿瘤形状一致,而且剂量强度也可以调节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能够实现。在放射物理的保障下,这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经验亦日趋成熟。另外,作为放射治疗的新兴技术,质子治疗以及重离子治疗的相关研究在全世界进行,其优点是利用Bragg峰,可以更精确地调节剂量分布,使高剂量区集中于肿瘤部位,从而对正常器官的保护更有优势。由于放疗对鼻咽癌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的时间延长,如何减少放射性后期损伤已是当今鼻咽癌的研究课题。下面是鼻咽癌放疗的一些基本介绍。
(一)放射治疗基本的照射方式
放射治疗有两种基本的照射方式,体外远距离照射和近距离照射。体外远距离照射,简称外照射,是指将放射源置于患者体外一定距离,射线束准直照射患者治疗部位;而近距离照射是指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的天然空腔内进行照射。鼻咽癌治疗主要采用外照射方式。
(二)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原则
1.放射治疗时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体位固定,确保每次治疗的重复性,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
2.外照射应选择能量较高、皮肤能量较低、骨吸收较小的射线。
3.外照射应完全包括肿瘤及侵犯范围,对未受侵犯的高危部位(如颅底、颈部淋巴结引流区等)应给予预防照射。
4.对于部分早期患者,可辅以腔内照射,尽可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
5.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应采用缩野、改变入射角度等方法尽可能提高局部肿瘤剂量,保护正常组织器官;并争取综合治疗。
6.放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地调整放疗计划。
7.采用CT模拟定位的方法,可更准确地包括应照射的范围,亦有利于周围正常器官的保护。
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外照射后补充剂量及放疗后复发且病灶局限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
9.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运用已被初步证实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改善生存质量。
(三)鼻咽癌放疗适应证与禁忌证
鼻咽癌患者除有明显的放疗禁忌证,都可以予以放射治疗,但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放疗。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不适宜放疗:一般情况极差,有严重的难以缓解的合并症;多发性远处转移致恶液质;同一部位多程放疗后肿瘤未控、复发或再转移;需再放疗的部位已发生明显严重后遗症。
(四)鼻咽癌放射治疗外照射技术
1.常规二维放射治疗
照射的范围包括鼻咽原发灶、邻近可能扩展和浸润的区域、鼻咽淋巴引流区域。鼻咽周围均为重要器官,故放射野设计及摆位均应精确,照射靶区应包括肿瘤组织及其亚临床灶,同时尽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通过成模的低熔点铅档块给予患者不规则的面颈联合野和缩野后的不规则面颈分野进行等中心照射,可更好地保护大脑、脑干、脊髓和晶体等重要组织器官,减轻放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照射剂量:鼻咽照射剂量66~70Gy/(33~35次,6.5~7周);颈部淋巴结阳性者给予根治量60~70Gy/(30~35次,6~7周);颈部淋巴结阴性者给予预防量50~56Gy/(25~28次,5~5.5周)。
2.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放射技术,它能使高剂量区的空间剂量分布与靶体积的三维形状一致,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受到最小剂量的照射。
3.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技术,它既能使照射区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受照射肿瘤的形状相适合,还能根据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需要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进一步减少肿瘤邻近正常组织或器官受照射的剂量,更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
(五)鼻咽癌近距离照射治疗
鼻咽癌近距离治疗的特点是通过将施源器预先置于鼻咽腔内,并尽量靠近肿瘤,根据施源器与肿瘤和各解剖结构的具体关系和所要照射的具体部位设置相应的治疗计划,得到与所需相近的剂量分布图,再将放射源导入施源器实施治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近距离治疗主要适用于局限在鼻咽壁(或腔内残存)的浅表肿瘤,而且仅作为外照射后的补充照射手段或早期病变的计划性外照射+腔内近距离治疗。
(六)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并发症
由于鼻咽部周围有很多重要的危及器官,放射治疗时很难避开这些组织,因此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有可能出现并发症。鼻咽癌放射治疗并发症包括放射反应和放射性损伤。放射反应是射线的作用下出现的暂时性且可恢复的全身或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表现为失眠、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胃纳减退、味觉异常等;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口腔鼻腔粘膜和腮腺的急性反应,其反应的程度与分割照射方法和照射部位与照射面积有关,也与每个人的体质相关。放射性损伤是射线的作用引起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如放射性腮腺损伤、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下颌关节炎、放射性下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龋齿、放射性垂体功能低下、放射性视神经损伤、放射性脑脊髓损伤、放射性颈部皮肤萎缩与肌肉纤维化等。
鼻咽癌放疗后有哪些后遗症
1.口干、龋齿。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经常会导致腮腺受损。腮腺位于两侧面颊的深面,在常规放疗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高剂量照射,使其分泌口水的功能大打折扣,甚至在放疗几年后仍难以恢复。很多病人表现为口干,每隔几分钟就必须喝水,进食米饭难以下咽。口水中含有各种溶菌酶,分泌减少导致口腔细菌繁殖,部分病人放疗数年后出现严重龋齿、牙齿毁损。主要的预防手段包括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勤漱口,用含氟的牙膏刷牙,放疗前修复或拔除口腔的坏牙。
2.张口困难。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为5%~10%,与颞颌关节受到高剂量放射有关。部分病人张口严重受限,影响进食和讲话。放疗期间及放疗后进行必要的张口锻炼可降低其发生率,如口含软木塞、张闭口练习等。
3. 听力下降、耳聋。鼻咽癌放疗后有8%的患者有明显的听力受损,3%的患者表现为双侧耳聋,这与中耳、内耳接受到高剂量的照射相关。除降低放疗剂量,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4.颈部纤维硬化。鼻咽癌放疗后数年,部分病人可出现颈部肌肉、皮肤纤维化,表现为颈部肌肉萎缩、颈部变细和皮肤菲薄。积极的转颈运动可能降低其严重程度。
5.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鼻咽癌放疗后,两侧的颞叶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后出现放射性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头痛等,一般的处理包括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vitmin b12、弥可保等营养神经的药物。
喉咙痛是什么原因 放疗反应
如鼻咽癌病人放疗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口腔、咽喉疼痛。这种不适一般在放疗2周左右开始发生。患者早期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出现点、片状白膜,病人表现为咽干、咽痛、吞咽困难。
早期鼻咽癌能不能治愈
对于早期的鼻咽癌患者而言,放射疗法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鉴于放疗对正常细胞亦有损伤作用,可以合并细胞免疫进行治疗。早期鼻咽癌的治愈率可达70%左右以上。只要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可以做到有效控制癌症的,鼻咽癌病人应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
鼻咽癌放疗:由于鼻咽腔的特殊性,使得手术治疗变得异常的困难,即便是进行手术,也很难做到根治性切除。鼻咽癌的病理特性以低分化癌为最多,其恶性程度较高,对放射线较敏感,这对放射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足量的放射治疗后,鼻咽癌可以获得控制或根治。鼻咽癌虽易有颅底、咽旁、颈淋巴结转移和侵犯,但放射治疗野完全能覆盖这些区域。所以,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
鼻咽癌化疗:这里所说的化疗,指的是化学药物治疗,通常是用于Ⅳ期、Ⅲ期患者已有明显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及放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鼻咽癌手术治疗:由于鼻咽癌的特点外科手术不能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在放疗后复发时,外科手术作为挽救性治疗措施,还是有益的。
鼻咽癌中医药治疗:由于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较敏感,但由于放射线缺乏选择性,对人体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伤害,鼻咽癌放疗存在着明显的放疗反应,使许多病人不得不中断放疗。如果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配合补益气血等中医治疗,对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因此放疗的同时应结合中医药治疗,一方面能够提高放疗敏感性,增强治疗效果,一方面能减轻放疗对人体的伤害,减轻症状,另外,中医药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由于鼻咽癌转移早,放疗仅为局部疗法,用中医药则可进行全身治疗,效果比单纯放疗为好。对于转移范围广,患者身体机能弱而难以耐受放疗的患者,可单用中医药治疗,对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也有肯定作用。
鼻咽癌患者的食疗药膳
放疗期间的营养原则是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多水分。即每日摄入谷薯杂豆类200-500克;肉、鱼、蛋150-300克;奶250克~500克,相当于30-50克的大豆或其制品;新鲜蔬菜(3-5种以上)500克左右,水果(2-4种)200-400克,多选用时令的、颜色深的、气味重的蔬菜水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油25克左右。
水分摄入应比平时增加50%以上,除膳食中的水分外,另需补水约2000毫升以上。可选饮料有:白开水、绿茶、蜂蜜茶、菊花枸杞茶、胖大海蜂蜜茶、罗汉果茶、参须麦冬茶等。
坚持以平衡膳食为基础,食物多样化。在营养医师的指导下,适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制剂对保护皮肤、减轻放疗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放疗早期,无或有轻微的放疗不良反应,应抓紧时机补充营养,尽量多吃,不要过分考虑禁忌。米面谷物、蔬菜水果、肉鱼蛋奶、豆类及制品等均可食用。进食量要与消化能力相适应,根据情况可以辅助用一些健脾和胃、帮助消化的药物如湘曲、保和丸、多酶片、酵母片等。
鼻咽癌放疗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咽部炎症、溃疡、干燥、味觉异常、厌食、恶心呕吐等,因人而异,要分别对待。饮食上以流质、半流质为主,照顾病友的口味,尽量避免病友不喜欢的口味和气味;放疗会导致机体代谢消耗增加,加上放疗反应所致的摄入不足,鼻咽癌病友放疗期间普遍存在明显体重下降、营养不足的现象,应积极摄食。饮食不足者,应配合肠内、肠外营养,这里特别推荐匀浆饮食即把食物煮熟后加温开水用搅拌机打成匀浆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