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的形态
茵陈蒿的形态
植株:半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的香气。
根:主根明显木质,垂直或斜向下伸长;根茎直径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展或横卧,常有细的营养枝。
茎:茎单生或少数,高40-120厘米或更长,红褐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棱,基部木质,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渐稀疏或脱落无毛。营养枝端有密集叶丛,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
叶: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两面均被棕黄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期茎下部叶被毛脱落,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3.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4)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5-10毫米,宽0.5-1.5(-2)毫米,叶柄长3-7毫米,花期上述叶均萎谢;中部叶宽卵形、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3厘米,宽1.5-2.5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或丝线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8-12毫米,宽0.3-1毫米,近无毛,顶端微尖,基部裂片常半抱茎,近无叶柄;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5全裂或3全裂,基部裂片半抱茎。
花:头状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多数,直径1.5-2毫米,有短梗及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侧生长,常排成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端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背面淡黄色,有绿色中肋,无毛,边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近膜质或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或狭圆锥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锐;两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短,上端棒状,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极小。
果: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
花果期:7-10月。
白蒿冲水喝有什么好处
可以,白蒿,学名茵陈蒿,别称茵陈或绵茵陈。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多分枝。茎生叶,羽状全裂,裂片丝状,有灰白色细柔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形花丛,秋季开花,总苞片三四层,卵形;花绿黄色,瘦果长圆形,无毛。根繁殖,全草有香气。 白蒿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京西分布广泛,以中部山区和浅山区居多,多生于田间、地头、路边、沟边,尤其撂荒地里居多。 其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白兔食之仙。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附方:茵陈羹。除大热黄疸,伤寒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嫩茎叶可供食用。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馋。白蒿的吃法有许多,一是吃包子、团子做馅,二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还可以清拌豆腐……都挺好吃。 白蒿窝头:将白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切碎,掺进玉米面,拌匀和好,蒸窝头。既调剂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茵陈的功效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
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1、茵陈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2、茵陈治男子酒疸: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白酒一大盏,冲汁饮之。(《纲目》)
3、茵陈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 张仲景茵陈蒿汤)[3]
4、茵陈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100克,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炮)75克。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5、茵陈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五钱。 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6、茵陈治疬疡风病(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7、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8、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9、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10、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11、茵陈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陈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食后服。(《圣济总录》茵陈蒿散)
茵陈与艾草的区别
茵陈,又名绵茵陈、白蒿等,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湿热、退黄胆的作用,一般在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而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
艾草,又名艾、艾蒿、家艾、蕲艾、艾萧等,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植株具有一股浓烈的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散寒、止血止痛、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
孕妇能吃茵陈蒿吗
茵陈蒿性味辛微寒,常用于黄疸,胆囊炎,肝炎胆结石等疾病,而且还能很好的解热,降压,保肝护肝的作用。胃气虚寒建议不要食用,以免造成胃部受损。建议孕妇也不好食用。
茵陈蒿药理作用
1、利胆
临床应用与动物实验表明,茵陈蒿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茵陈可使胆石症病人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可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无论对正常实验动物,还是对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茵陈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茵陈香豆酸A、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B及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茵陈黄酮、茵陈二炔、茵陈二炔酮、茵陈炔内酯、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苯乙酮等。
2、保肝
茵陈蒿煎剂对CCl4所致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和坏死程度。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等成分均有保肝作用。保肝作用机理可能为: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3、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茵陈蒿能使高血脂动物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动脉壁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减轻。
4、解热、镇痛、抗炎
茵陈蒿对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解热作用,茵陈中6,7-二甲基七叶苷元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有抑制作用。
孕妇在怀孕期间多补充钙锌叶酸,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奶类、豆制品肉类等食物,注意营养全面些,注意生活饮食规律,多和水,每天保持心情愉快。尽量不要吃药中药也尽量不吃,定期去医院检查。
茵陈能长期泡水喝吗 茵陈和白蒿一样吗
指的是同一种植物。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等,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的干燥地上部分,所以茵陈和白蒿指的是同一种植物。
但是茵陈的采摘时间一般有两个,对于不同时间采摘的茵陈来说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春季采收的一般称为“绵茵陈”,又被称为白蒿,多卷曲成团状,呈灰白色或灰绿色;而秋季采收的则被称为“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
茵陈是艾草吗 茵陈是白蒿吗
茵陈不是白篙。
白蒿的别称有蘩、皤蒿、由胡、莓母、旁勃、白艾蒿等,是菊科、管状花亚科、春黄菊族、菊亚族、蒿属植物大籽蒿的全草,种属和茵陈不相同;并且有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有抗衰老、美白的作用,还可治疗风热感冒、黄疸等疾病。和茵陈不完全相同,因此茵陈不是白蒿。
茵陈与艾草的区别 茵陈又叫什么名字
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等。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蛇蒿草、龙蒿草等,一般在春季采收的习称为“绵茵陈”,而在秋季采收的则被称为“茵陈蒿”。
茵陈中含有α-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多种挥发油成分,性微寒、味苦辛,适量饮用能够起到清湿热、退黄疽的作用。
茵陈和白蒿一样吗
是同一种植物。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等,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的干燥地上部分,所以茵陈和白蒿指的是同一种植物,但是茵陈的采摘时间一般有两个,对于不同时间采摘的茵陈来说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其中春季采收的一般称为“绵茵陈”,又被称为白蒿,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而秋季采收的则被称为“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
孕妇喝白蒿水有效吗
(1)利胆临床应用与动物实验表明,白蒿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 白蒿可使胆石症病人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可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无论对正常实验动物,还是对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白蒿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茵陈香豆酸A、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B及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茵陈黄酮、茵陈二炔、茵陈二炔酮、茵陈炔内酯、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苯乙酮等。
(2)保肝白蒿煎剂对CCl4所致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和坏死程度。
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等成分均有保肝作用。
保肝: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3)抗病原微生物茵陈蒿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病原性丝状体,以及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等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陈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茵陈炔酮、对羟基苯乙酮和其他挥发油成分。
(4)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茵陈能使高血脂动物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动脉壁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减轻。
(5)解热、镇痛、抗炎茵陈对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解热作用,茵陈中6,7-二甲基七叶苷元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有抑制作用。
通过文章的介绍,相信很多的人对孕妇喝白蒿水有效吗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当孕妇出现黄疸的话,可以适量的饮用白蒿水的,因为白蒿水能够有效的抑制葡萄菌的作用,还能够对人体的肝脏有保护性的作用。
茵陈的功效和作用
茵陈蒿利胆退黄
茵陈蒿内含有多种利胆有效成分,如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和对经基苯乙酮等,能使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胆红素含量也有一定增加,因此茵陈蒿对治疗各种类型的黄疽、急性传染性肝炎、新生儿高胆质血症等均有一定疗效。
茵陈蒿抗茵消炎
茵陈蒿煎剂对人型及牛型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还能抑制流感病毒,挥发油对于皮肤病的病原性丝状菌有很强的抑制及杀菌作用。
茵陈蒿解热平喘
茵陈蒿中含有挥发油类物质,具有较明显的解热作用.所含的香豆精有平喘效果,现已人工合成治疗慢性气管炎。
茵陈蒿防治心血管疾病
茵陈蒿中所含的香豆精和对羟基苯乙酮能使血压下降,还可使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防止内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这主要是由于香豆精类化合物有扩张血管、降血脂和抗凝血作用,因而可用于防治冠心病、高脂血症;茵陈蒿中还含有叶酸,可用于预防由叶酸缺乏而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茵陈熬水一次多少
6-15克。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等,是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一般来说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而秋季采收的则被称为“茵陈蒿”。
用茵陈来熬水喝的话对人体来说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常常被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暑热水肿等症,一般来说每次泡水用6-15克左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