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症状有哪些
细菌感染症状有哪些
细菌感染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症状:
比如口腔的感染,可出现牙痛。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出现咳嗽、咽痛、发热。肺部感染可出现咳嗽、咳痰甚至咳血、发热。消化道感染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泌尿系统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
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
患上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表现呢?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那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吧。
1.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
新生儿鹅口疮多在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帽针头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波及扁桃体、咽部、牙龈。
早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雪白的对比。而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全身反应一般较轻;但少数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少数病人还可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2)急性红斑型
当成年人患上急性念珠菌性口炎的时候,往往是有假膜以及口角炎的。但是主要的症状还是表现为粘膜充血糜烂的情况,并且舌苔变厚。患者往往会出现口腔干燥、且会可能失去味觉。
(3)慢性肥厚型
本型的颊黏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腭部病损可由托牙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房状增生;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房增殖,色灰黑,称为毛舌,因此毛舌也属于本型。
(4)慢性萎缩型
本型又称托牙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多见于女性患者。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有绝大多数患者的斑块或假膜中,可查见白色念珠菌。有念珠菌唇炎或口角炎的患者中80%有托牙性口炎。
外阴念珠菌感染症状
一、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安,异常痛苦,常伴有尿频、尿急及性交痛。急性期白带增多,白带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块或豆渣样。若有外阴炎时外阴可见界限清楚的红斑,并且在大的红斑周围,可见小的卫星病灶,有时可见到外阴部的抓痕或外阴皮肤的皲裂。也有分泌物无味而呈黄白色。环境温暖时,如在床上或空气流通受限时,或患者穿紧身衣裤或合成织物时症状会加重。
二、阴道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红斑,红斑可延续至子宫颈外口,阴道内分泌物常呈块状黏附于阴道壁,当将块状分泌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的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见到白色块状物下有受损的糜烂面及表浅的溃疡。有时炎症边缘也有小结节和水泡,如果周围大片组织均已受累,则可见感染区干鳞屑状,边缘清楚(湿疹样变)。裂伤和溃破处常有抓痕。
而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与其他感染细菌不同,酵母菌不会沿宫颈管上升,因此不会引起假丝酵母菌移行相关的继发病症。假丝酵母菌感染常发生在排卵周期的晚黄体期,即月经来潮以前的1周内。妊娠期白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特点是阴道分泌物特别多,几乎所有病例均有严重的外阴瘙痒,且常伴有外阴烧灼感,甚至出现阴道疼痛及刺激感。典型分泌物为乳酪液样。小阴唇多有水肿、红斑,阴道充血明显且常附有白色膜状,剥去白膜,可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能见到糜烂面或浅表溃疡。
红眼病有什么症状 细菌感染症状
有些自身免疫力较差的人,得了红眼病后,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细菌感染症状。
尿道炎淋球菌感染症状
尿道炎淋球菌感染症状:
在男性尿道炎的初期会有尿道口红肿,有尿道分泌液,开始的时候是粘性的,以后会转为脓性。
男性尿道炎患者在初期的时候会有疲劳、感冒等抵抗力下降的症状,并且有不洁的性生活。
男性尿道炎在初期的时候会有一些排尿的异常,在男性小便的时候会有烧灼痛,尿频、尿急、耻骨上区以及会阴部位有一阵阵的疼痛,尿道部位按压痛等症状。
男性尿道炎在慢性期的时候尿道分泌物会减少,呈稀薄的状态,但是在尿道有刺痛的感觉和排尿不舒适的感觉。
男性尿道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有的时候会形成溃疡,这也是尿道炎常见的症状之一。
以上就是对尿道炎淋球菌感染症状的相关介绍,温馨提示:一旦发现有以上症状的出现,一定不能忽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对症就诊,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为了身心上的健康,避免身心上的困扰,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争取早日康复。
霉菌感染症状
从解剖上来讲,女性的外阴处于一个自然闭合的状态,保证阴道不和外界相通。阴道壁在平时前后壁也是闭合的状态,宫颈也是一个闭合状态。另外,间接接触传染也是霉菌性阴道炎的一条传播途径。接触哪些物品可能被传染阴道炎。
接触被霉菌患者感染的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传播,当被感染者外阴阴道的念珠菌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发生霉菌性外阴阴道炎。其他可导致阴道炎的行为,抗菌素、消炎药是罪魁大量服用抗菌素也可以导致阴道炎。只要用了抗生素无论是口服还是打针都会抑制阴道的乳酸杆菌扰乱阴道的自然生态平衡,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源体就可能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作。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大量服用抗菌素类药物。
频繁冲洗会致病
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使用药用洗液来清洗阴道,这样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阴道炎。另外,糖尿病、怀孕期都可能造成阴道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带菌率增高。
细菌感染症状有哪些 细菌感染如何传播
细菌感染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传播:
第一、呼吸道,许多病原菌通过呼吸道感染病并从呼吸道到呼吸道传播,比如结核分枝杆菌, 经空气、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还极易造成感染扩散,引起流行,比如牛脑。
第二、消化道,某些病原菌从消化道进入又从消化道排出,污染食品、饮水等,再通过食品、饮水等又传入宿主,这称为粪口途径,比如肠道杆菌。
第三、皮肤,皮肤的机械性损伤可导致病原菌入侵,比如致病性葡萄球菌等等。
第四、血液,通过输血注射及使用血制品感染,比如梅毒。
白色念珠菌感染症状
念珠菌病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真菌病。常侵犯皮肤、粘膜,也可引起内脏或全身感染。临床症状错综复杂,急缓不一。儿童多为急性继发性感染。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术的开展,其发病率渐趋增高,并可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生殖器念珠菌病分为念珠菌性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龟头炎。两者与性行为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性行为互相传播。念珠菌性阴道炎(candidal vaginitis),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阴道内的念珠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及外阴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典型的豆腐渣样白带及剧烈的外阴瘙痒为特征。急性发作的病人如果治疗不彻底则容易转为慢性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VC)。念珠菌性龟头炎是念珠菌引起的男性包皮龟头的炎症。指(趾)间糜烂多见于长期从事潮湿作业的人。
1.皮疹以第三、第四指(趾)间最为常见。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表皮,呈界限清楚的湿润面,基底潮红,可有少量渗液。自觉微痒或疼痛感。
2.念珠菌性间擦疹多见于小儿和肥胖多汗者。皮疹好发于腹股沟、臀沟、腋窝及乳房下等皱褶部位。局部有界限清楚的湿润的糜烂面,基底潮红,边缘附领口状鳞屑。外周常有散在红色丘疹、疱疹或脓疱。
3.丘疹形念珠菌病多见于肥胖儿童,可与红痱并发。皮疹为绿豆大小扁平暗红色丘疹,边缘清楚,上覆灰白色领圈状鳞屑,散在或密集分布于胸背、臀或会阴部。同时伴发念珠菌性口角炎、口腔炎。
4.念珠菌性甲沟炎、甲床炎多见于指甲。甲沟红肿,或有少量溢液,但不化脓,稍有疼痛和压痛,病程慢性。甲板混浊,有白斑,变硬,表面有横嵴和沟纹,高低不平但仍有光泽,且不破碎。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少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念珠菌感染,常伴有某些免疫缺陷或内分泌疾患,如甲状旁腺、肾上腺功能低下等,特别是先天性胸腺瘤。本病常是从婴儿期开始发病,但也可发生于新生儿期。皮损好发生于头面部、手背及四肢远端,偶见于躯干。初起为红斑、丘疹鳞屑性损害,渐呈疣状或结节状,上覆黄褐色或黑褐色蛎壳样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晕。有的损害高度增生,呈圆锥形或楔形,形似皮角,去掉角质块,其下是肉芽肿组织。愈后结痂,累及头皮的可致脱发。
放线菌感染症状
1.面颈部放线菌病最常见,可先在口内寄生而发病。病原菌可由龋齿或牙周脓肿、扁桃体病灶等处入侵,好发于面颈交界部,表面皮色暗红或棕红,以后形成脓肿,局部板样坚硬,脓肿穿破成许多排脓窦道,排出的脓中常见“硫磺颗粒”。病变可扩展至颅、颈、肩和胸等处,波及咀嚼肌时可致牙关紧闭,后期可致其下方骨膜炎及骨髓炎。
2.腹部放线菌病病原菌由口腔吞食侵入肠黏膜而致病,也可由胸部病变直接波及。好发于回盲部,如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表现,局部肿块板样硬度,后则穿破腹壁成瘘,脓中可见“硫磺颗粒”,可伴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也可波及腹部其他脏器,如胃、肝、肾等,或波及脊椎、卵巢、膀胱、胸腔,或血行播散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3.胸部放线菌病病原菌经呼吸道进入肺而致病,亦可由相邻部放线菌病直接波及,常侵犯肺门或肺底,呈急性或慢性感染表现,如不规则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带血、盗汗、消瘦等。波及胸膜可致胸膜炎、脓胸,可形成排脓瘘管,脓中有“硫磺颗粒”,X线显示肺叶实变,其中可有透亮区,可伴胸膜黏连和胸腔积液,亦可波及心包致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