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伴随者也要隔离吗 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如何隔离
时空伴随者也要隔离吗 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如何隔离
密切接触者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4、7和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还要开展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做好体温、症状等监测,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次密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是根据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的,如果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其次密接触者第1、4、7天核酸检测阴性,那么可于第7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那么次密接触者将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至期满14天。
健康码红码怎么样才能变成绿码 健康码红码是确诊还是疑似
可能是确诊,也可能是疑似,也可能是以下情况,因为健康码红码为以下人群:
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2、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4天内。
3、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4、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的入境人员。
5、时空伴随者、重点区域驻留者。
6、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7、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8、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实行隔离管理(包括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的人员。
时空伴随者指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讯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
红码一般几天后会转为绿码 红码是确诊还是疑似
可能是确诊,也可能是疑似,也可能是以下情况,因为健康码红码为以下人群:
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2、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4天内。
3、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4、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的入境人员。
5、时空伴随者、重点区域驻留者。
6、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7、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8、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实行隔离管理(包括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的人员。
与次密切接触者有过接触需要隔离吗
一般不需要隔离。
次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要采取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措施,而与次密切接触者有过接触但还未达到次次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因此一般不需要隔离。不过这类人群仍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科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自觉防疫。
密切接触者与次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密切接触者与次密切接触者应当于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间第1、4、7和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要开展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做好体温、症状等监测,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次密切接触者一般是隔两天做一次核酸,如果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均为阴性,次密切接触者第1、4、7天核酸是阴性,那么可于第7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有阳性结果,那么次密切接触者将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时空伴随是绿码就不用隔离吗
不一定。
健康码绿码只能表明手机的行动轨迹并没有与新冠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手机轨迹相重合,但如果被判定为时空伴随者的话,还是需要立即向当地所在的社区、街道进行报备,一般会有社区工作人员上面,然后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隔离。如果需要隔离的话,建议按照社区要求进行。
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区别 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需要隔离吗
可能要隔离。
无症状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根据有关防疫要求,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同样要进行密接者、次密接者的排查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以及相应的场所管控措施。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采取一样的措施来管控和筛查,此外如果被定义为时空伴随者,可能也要进行居家隔离。
跟红码的人在一起会变红码吗
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都是不建议解除红码人员的,要是自己不小心解除到了红码人员,那会不会变红码,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红码人员属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近14天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那么与其密切接触过的人就会被判定为密接或者次密接,此时健康码就会变成红码。
但如果只是和红码人员发生过短暂接触或者是手机信号上漂移,这时候最可能会被判定为时空伴随者,健康码会被赋予黄码,而不是红码,因此可以知道,与红码人员接触后,是不是红码,还需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而定。
和无症状感染者去过一个地方需要隔离吗
可能要隔离。
无症状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同样要进行密接者、次密接者的排查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以及相应的场所管控措施。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采取一样的措施来管控和筛查,此外,如果被定义为时空伴随者,也可能会要进行居家隔离。
和密接者接触过健康码会变色吗
视情况而定。
和密切接触者接触过属于是次密接触者,而次密接触者的健康码也是会变色的,但具体变成黄码还是红码需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是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的话就属于是次密切接触者,此时健康码变成红码,因为红码的判定原则就是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等等。
但如果是只是和密切接触者近14天在同一时空停留过(通常是800米*800米的范围),此时会被时空伴随者,健康码变成带有警告性质的黄码。
次密接触者会变黄码吗 次密接触者隔离从哪天开始算
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是由其最后一次接触患者起计算,接受14天医学观察,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期限是从其与密切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当次密切接触者隔离第7天的核酸核测为阴性时,便可以结束医学观察,随后还需要再接受7天自我健康管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居家健康监测
目前疫情期间实施居家健康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六类情况:
1、新冠确诊病例在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2、无症状感染者在解除隔离管理后需要继续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3、密切接触者(即密接)在结束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后需要继续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4、密切接触者的密接接触者(即次密)在结束7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后需要继续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5、一般接触者(与感染者有过一定距离的接触或者共同暴露于公共场所,但又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需要进行14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6、重点风险人员(主要包括来自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区的人员、感染者的同时空伴随者、以及脱离岗位的冷链等重点行业从业者等。)需要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