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茶 制作工艺
苦瓜茶 制作工艺
工艺:成熟适中的苦瓜→精选→清洗→去瓤→切片→烘房干燥脱水→回软→再次干燥包装→成品。产品特点:携带方便,用开水冲泡后当茶饮,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品。健康人夏天冲泡当茶饮,清热解暑,甘苦适中,清爽可口。
(1)杀青。杀青对苦瓜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揉捻是苦瓜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苦瓜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苦瓜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苦瓜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方法:苦瓜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正常情况下,一般采用的是“机械风干法”,即采用新鲜苦瓜,经过机械去除水分,在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还有就是普通风干法,在风干之后,还不能直接做成苦瓜茶,即采用烘焙的方式,既保留了苦瓜本身的营养,又改善了苦瓜的口味,苦瓜本身性苦,经过这个工艺制作之后,口味变的干面爽口,还有特殊的香气。
陈皮梅制作工艺
陈皮梅制品属凉果类,它的原料是半成品梅胚,而不是新鲜梅果。
陈皮梅加工工艺
(1)梅胚脱盐:用流动水脱盐比用静水脱盐快速,但需水量多,用哪种方法脱盐要看具体条件来定。一般脱盐要求梅胚含2%左右的食盐,即口尝感觉出有少许咸味,脱盐便可结束。然后把梅胚在60-70℃烤房中进行干燥到半干状态,备用。
(2)梅胚透糖:先配制糖液,白糖用量是1:1或1:0.8,即50公斤梅胚需用白糖40-50公斤,然后加水配制成40%浓度,加热使白糖溶解,在糖水中加入0.5-1公斤食盐,50-100克柠檬酸,50克苯甲酸钠或25克山梨酸钾。糖水经煮沸后加入半干梅胚进行浸渍,在浸渍透糖过程中,每隔1-2日研把糖液煮沸浓缩,到最后糖液浓度达到60%再浸渍几日便可结束。
(3)陈皮酱加工: 把晒干过的柑果皮进行浸水脱去苦味,要经多次浸水直到脱去苦味为止,进行打浆,用打浆机打成浆状,然后加入白糖,50公斤陈皮浆用40-50公斤白糖,并加入100克柠檬酸,50克苯甲酸钠,经煮沸浓缩而成陈皮酱,或者不经浓缩只需与白糖混合加热后在烤房内烤成半干状态便可备用。
(4)裹酱:经过透糖后的梅胚已具有甜酸风味和半干状态的陈皮酱,以人工方式进行充分混合,要求每粒梅胚都包裹陈皮酱。
(5)包装:在塑料纸上以1-2粒产品进行包装,外加包装纸,一共三层包装纸即成凉果类食品一一陈皮梅。
(6)风味:此制品色泽黑,有陈皮芳香,为半干半湿制品,含水量28-30%,具甜、咸、酸、香风味,较受消费者青睐。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豆类。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 1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点卤和石膏点卤两种。
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这里主要介绍石膏点卤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
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此。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3] 。
白茶是什么茶
白茶是什么茶
白茶是颜色为白色的茶叶。它是福建的六大特产茶叶之一。白茶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是一种轻微发酵茶,它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烘焙、复火等工序。白茶中所含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流失较少,夏天常喝有清热退火的疗效。上好的白茶具有芽形完整,满身披毫,茶汤清鲜,色泽黄绿清澈、滋味回甘等品质特点。它是我国茶类中的非常独特珍品之一。因其原料全是茶叶的尖牙部分,因此产量相比其他茶叶要低一些。
白茶有哪些
白茶因茶树品种、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工艺白茶、寿眉)。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
苦瓜茶的制作工艺
1、杀青。杀青对苦瓜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揉捻是苦瓜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苦瓜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苦瓜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苦瓜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杜仲茶的制作方法
杜仲茶是经过茶叶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饮品,其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按照红茶的制作工艺,另一种是按照绿茶的制作工艺。
1、按红茶制法工艺可分为:萎凋→揉捻→揉切→ 发酵→烘干
2、按绿茶制法,只需将萎凋谢工序改为杀青,再省去发酵工序即可,其中揉捻、揉切、烘干与"红茶"制法相同。
3、新型杜仲茶的制法,是将杜仲的鲜叶进行蒸煮(或用釜炒)的方法迅速加热杀青,把酶活力破坏、阻止其发酵,制得的杜仲茶就能保持鲜叶原有的绿色,且具有鲜味和香味。由于杜仲鲜叶用水蒸汽蒸过,成品茶的品质也较稳定。工艺流程:鲜叶切断→蒸煮.杀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和菠菜是不能一起吃的,虽说两种食材都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却是不能够同时进食的,菠菜当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而豆腐中最多的成分是钙质,若是一同食用的话容易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这种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并且会导致结石疾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并不建议同时服用,食材基本上都是依据相生相克的原理,建议进行合理的搭配,保证营养吸收。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豆类。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 1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点卤和石膏点卤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这里主要介绍石膏点卤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此。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普洱茶制作工艺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5.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6.柱茶: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7.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8.小金沱: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重量2克。世界最小普洱茶。
9.老茶头: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精华,口感汤色极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