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吗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吗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

小儿惊风多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或久吐久痢,脾虚肝盛为其主要发病因素,而艾灸具有补益脾胃,扶补阳气的功能,通过正确的艾灸方法,可以有效扶补脾肾阳气,调理脾胃,并且能用开窍熄风,从而有效缓解惊风症状。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治法:急惊风当立清热豁痰,开窍熄风之法;慢惊风应温补脾肾,育阴潜阳,以扶元固本为先。

艾灸取穴:

惊风发作时刻:水沟,十宣,百会,合谷,太冲。

间歇期:急惊风加大椎,中脘,丰隆;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肾俞,肝俞,关元,神阙。

解析:

水沟醒神,十宣清热泻火,合谷,太冲合用开四关,调阴阳,百会益元神,复神明。

急惊风加大椎以泄热通阳止痉;丰隆,中脘,畅中豁痰降浊;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以温补脏气;关元补元气之根。诸穴固先天补后天,共用可复稚阴稚阳之平和。

操作方法

1.艾炷灸:选用1-2次,取麦粒大艾炷灸之,温热红润而痉止,即可取下,每穴3-5壮,一般每日治疗1次,必要时,当日可再次施灸;处方中首选穴是水沟,次是百会,此两穴临床亦可以前顶,印堂代替,作用相类似。

2.温针灸:每次选用2-3个穴位,消毒后以亳针刺法治疗,再于针柄上加艾炷施灸,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宜于急惊风缓解期。

3.艾条灸:每次选2-3个穴位,以细枝艾条直接点灸穴上,以背部及四肢穴位为主,艾灸后穴位可敷治疗烫伤的膏药,以润泽皮肤,防治烧伤。

4.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分钟,每日2次,本法适宜慢惊风患儿。

八宝惊风散与小儿惊风散有什么区别吗

八宝惊风散具有祛风化痰,退热镇惊之功效。用于小儿惊风,发烧咳嗽,呕吐痰涎。经上千万例患者观察疗效卓著,医学界临床实验,服用此药病痛立刻消失者达到97.5%。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那么,八宝惊风散与小儿惊风散有什么区别吗?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八宝惊风散与小儿惊风散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八宝惊风散选用天麻、珍珠、黄芩、天竺黄、防风、全蝎、沉香、丁香、钩藤、冰片、茯苓、薄荷、川贝母、金礞石、胆南星、人工牛黄、龙齿、栀子等正药配制而成。祛风化痰 退热镇惊,用于小儿惊风,发烧咳嗽,呕吐痰涎。

而小儿惊风散成分为全蝎、僵蚕(炒)、雄黄、朱砂、甘草。小儿惊风散能镇惊熄风。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神昏。

肾不好艾灸哪里 艾灸涌泉穴益肾清热

涌泉位于足部,脚趾屈,在前脚掌中心凹陷处取穴。

艾灸方法: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涌泉穴,距离皮肤3厘米进行反复回旋灸3-5分钟。

艾灸功效:艾灸涌泉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可强健身心,有益寿延年之功。常用于治疗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咽痛失音,口疮,二便不利,足心有热,高热不退,咳嗽,肺炎等症。

疱疹性咽峡炎艾灸哪里 疱疹性咽峡炎发烧艾灸哪里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温和灸,2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强痛;癫狂、小儿风痫。

艾灸方法:身柱穴为起始点上下循经往返灸。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艾灸风门穴即可起到祛风寒的作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属膀胱经。

功效: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温和灸,2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

荨麻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定惊

荨麻有平肝定惊的作用,适用于产后抽风、幼儿惊风。麻叶荨麻少许适量,以水煎后内服,治疗产后抽风、小儿惊风。《黔书》:可已疯。

抑郁症艾灸哪里最好 太冲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太冲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目赤肿痛,胁肋胀痛,黄疸,疝气,遗溺,尿闭,遗精,崩漏,闭经,滞产,小儿惊风,脚软无力,以及肝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很适合用于艾灸治疗抑郁症。

艾灸承山的功效和作用是哪些

承山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艾灸该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肩周炎,落枕,腰肌劳损,膝盖劳累,便秘,痔疮,脱肛,痛经,腰背痛,腰腿疼,小腿肚抽筋,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腓肠肌劳损,足部劳累,小儿惊风等症。

艾灸治疗小儿惊风

治法:急惊风当立清热豁痰,开窍熄风之法;慢惊风应温补脾肾,育阴潜阳,以扶元固本为先。

艾灸取穴:

惊风发作时刻:水沟,十宣,百会,合谷,太冲。

间歇期:急惊风加大椎,中脘,丰隆;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肾俞,肝俞,关元,神阙。

解析:

水沟醒神,十宣清热泻火,合谷,太冲合用开四关,调阴阳,百会益元神,复神明。

急惊风加大椎以泄热通阳止痉;丰隆,中脘,畅中豁痰降浊;慢惊风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以温补脏气;关元补元气之根。诸穴固先天补后天,共用可复稚阴稚阳之平和。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吗

婴儿惊风可以艾灸。

小儿惊风多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或久吐久痢,脾虚肝盛为其主要发病因素,而艾灸具有补益脾胃,扶补阳气的功能,通过正确的艾灸方法,可以有效扶补脾肾阳气,调理脾胃,并且能用开窍熄风,从而有效缓解惊风症状。

中冲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中冲针灸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指尖点刺。

深度:针0.1寸,留20分钟;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回阳救逆,醒神通络。

主治:热病,中风昏迷,昏厥,小儿惊风,掌中热,舌强不语,耳鸣,小儿夜啼,心烦。

艾灸治疗小儿惊风 小儿惊风病因辩证

主要病机:热,痰,风,惊相互影响,热邪伤心,扰及神明;三焦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痰浊内生,痰热互结,蒙蔽心窍,遂神志昏愦;风象可见直视,口噤,项强,手足抽搐,惊风病变主要责之在手足少阴和手足厥阴四经,涉及心,心包,肝,肾四脏腑。

症状:急惊风因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形证有余,属热属实,所以多属阳证,发病骤急,意识不清,两目直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唇青紫,口角掣动,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象弦数或滑数,指纹显露青紫,过气关透命关。

主要病机:吐泻日久,攻伐太过,脾胃损伤,土衰木乘,或因素禀土虚,中气匮乏,气血生化无权,或因热病伤阴,肾水既伤,肝木失养,木失水涵,虚风内作,亦可因急惊风失治转变而成,慢惊风病变主要责之在足三阴经,涉及肝,脾,肾三脏。

症状:发病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精神萎靡,形神疲惫,嗜睡露睛,面色萎黄,纳呆便溏,完谷不化,四肢不温,甚至厥冷,手足瘈疭或震颤,口鼻息冷,唇青舌淡,脉弦沉细微弱,指纹隐而淡红。

怎么掐人中 什么情况掐人中

掐人中作为急救方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中穴主治癫狂痫,开始常用于中风昏迷,小儿惊风,中暑等情况的抢救。现在还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包括:中风、低血压、婴儿惊厥、产妇昏迷、休克、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一氧化碳中毒等。

补肾艾灸哪里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中心凹陷处,艾灸此穴位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主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咽痛失音,口疮,二便不利,肾结石,足心有热,高热不退,咳嗽,肺热等症。

艾灸方法:一般可温和灸15-30分钟。

婴儿惊风推拿手法 婴儿惊风随证推拿

急惊风型:症状表现为突然高热惊厥,烦躁不安,面红唇赤,气促,牙关紧闭,继而四肢抽搐,昏迷,头项强硬,随证加掐合谷,清天河水,按天柱,揉印堂,掐精宁,按小天心,推心经。

慢惊风: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两手颤抖。随证加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

抑郁症艾灸哪里最好 涌泉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与后三分交点上。

涌泉穴主治昏厥,头顶痛,眩晕,喉痹,衄血,舌平,失音,小儿惊风,癫痫,足心热,五趾尽痛,及休克,中暑,神经衰弱,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是艾灸治疗抑郁症的适宜选穴。

相关推荐

小儿惊风推拿 小儿惊风养护宜忌

1.小儿惊厥是神经系统严重症状,应尽快控制,以免损伤脑细胞。对病情重的患儿应采取综合疗法。 2.高热引起的惊厥应尽快退热,防治复发。 3.对于惊搐不止的痰涎多者,应使其侧卧,可用纱布裹压舌板放于上下齿间,以利于呼吸和痰涎外流。 4.惊风者禁食含有脂肪等的食物,应以素食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注意补充营养,缺乏维生素D和缺钙者应注意及时补充。

适用于艾灸治疗的病证有哪些

1、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内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内科病症包括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征、精神分裂

产后风艾灸为你介绍专业疗法

1、产后风艾灸可以灸好吗? 产后风艾灸不一定可以灸好,但艾灸治疗对产后风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的。 产后风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月家痨病”等等。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导致气血不通,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寒凉等症状。要治疗产后风就需要排除体内的寒气和寒毒,而艾灸则正好符合治疗产后风的要求。艾灸治疗产后风的原理是通过穴位、经络和热能三效合一来对身体进行调理,内作用于病灶,外

艾炙不适合的人群

一、艾灸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二、艾灸不适宜人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三、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

小儿惊风推拿 小儿惊风病因病机

风,热,痰,火之邪及惊吓,食滞等,是惊风发生的主要外因。小儿因体属纯阳,感受六淫外邪,化热急速,热盛生风,风热相煽,煎熬津液,凝结为痰,痰热壅闭;或因乳食不节,积滞痰热内壅,气机逆乱,清窍蔽塞,发为惊风;另外先天肾气不足,久病津液亏损,阴血不足,筋脉失其濡养等内因也可导致肢体拘急,角弓反张发作。

小儿惊风散的作用和服用方法

小孩子的体质较弱,很容易就会感染上多种疾病,感冒发烧是常有的病症,一些抵抗力较差的孩子很容易就会被传染上一些传染疾病。看着孩子饱受疾病的困扰最心疼的就是患儿家长了,每次在孩子感冒发烧需要打点滴在病房痛哭的时候家长都是心疼不已,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患儿免除打点滴的痛苦,通过服用药物等方法来治疗呢?相信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急切想要了解的。对于一些病情并不严重的患儿可以服用小儿惊风散来减轻病症,缓解孩子的痛苦。 小儿惊风散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缓解体质较弱的孩子常常生病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可以使幼儿的抵抗力大

小儿推拿一窝风的作用是什么啊

一窝风位于小儿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推拿一窝风具有温中行气,疏风解表的作用,主治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小儿惊风,昏厥等病症。 一窝风推拿方法 采用揉法,按法并作的手法,一手持小儿的手,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按揉本穴,揉100-300次,称揉一窝风。 坚持每天推拿一窝风,可以缓解伤风感冒,小儿惊风等病症。

猴枣散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天竺黄、天麻、詹南星、体外培育牛黄、珍珠、猴枣、薄荷脑、僵蚕、冰片等; 天竺黄: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天麻: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 胆南星: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 猴枣: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 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

小儿惊风是什么症状 小儿惊风(惊厥)的症状

古人总结惊风的症状有八候,即为:搐、搦、颤、掣、反、引、窜、视。所谓惊风也就是上述八种表现的总称,八候的出现,表示惊风已经在发作。但是并非在惊风发作之时,所有的八候必须全部出现,并且随着不同的发病原因,小儿惊风的发病程度和快慢也有不同,一般可根据其发病特点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其常见症状分别如下:

如何推拿预防小儿惊风 婴儿惊风推拿取穴分析

推拿上述穴位,有清热泄火,化痰除浊等作用,对防治小儿惊风有一定的疗效。小儿急发惊风时,父母应及时带小儿就医治疗。